專利名稱:快速充氣救生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快速充氣救生裝置。
背景技術: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越來越多的人走進了城市,高樓大廈如雨后春筍一般涌現(xiàn)。特別是近些年,高層住宅樓、高層寫字樓成為各個城市的主要景觀。同時,地球進入地震活躍期,各種震級、烈度大小不一的地震對人民的生命財產(chǎn)造成了極大的威脅;而人們面對地震等自然災害時往往束手無策,在加強房屋抗震能力之外,還沒有形成具有可以保護自己的救生裝置。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針對上述缺陷,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在發(fā)生地震等自然災害等環(huán)境下,能起到一定程度上保護人的快速充氣救生裝置。為此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本實用新型由若干獨立的可快速充氣的氣囊組成,氣囊充氣狀態(tài)時形成內外層,各氣囊充氣時內層形成一容置人的空腔以及具有一供人從外部進入該空腔的通道。本實用新型設有使各氣囊充氣的充氣裝置,充氣裝置包括氣囊點火器、氣體緩沖區(qū)及和各氣囊直接連接的充氣板,充氣板上設有和各氣囊連接的單向閥。所述單向閥包括和各氣囊連接的氣嘴及連接在氣嘴上的可將氣嘴封閉的橡膠封片。`各氣囊充氣時形成一球形狀。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是:1)本實用新型備用時,放置在床頭等位置,占用空間很小;2)在發(fā)生地震等自然災難的第一時間,可快速對氣囊充氣,讓整個救生裝置鼓起,形成中空的球狀,人可鉆進去,躲避可能的傷害;3)本實用新型各氣囊分別獨立,彼此間互不通氣,可避免因氣囊一處損傷造成整個救生裝置的漏氣,進一步的保證了本實用新型救生裝置的適用性能,可靠性高。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截面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充氣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中I為充氣裝置、2為氣囊、3為通道、4為空腔、5為氣囊點火器、6為氣體緩沖區(qū)、7為氣板、8為氣嘴、9為橡膠封片。
具體實施方式
[0014]本實用新型由若干獨立的可快速充氣的氣囊2組成,氣囊2充氣狀態(tài)時形成內外層,各氣囊2充氣時內層形成一容置人的空腔4以及具有一供人從外部進入該空腔4的通道3。本實用新型同時設有使各氣囊2充氣的充氣裝置1,充氣裝置I包括氣囊點火器
5、氣體緩沖區(qū)6及和各氣囊2直接連接的充氣板7,充氣板7上設有和各氣囊2連接的單向閥。本實用新型的單向閥包括和各 氣囊2連接的氣嘴8及連接在氣嘴8上的可將氣嘴8封閉的橡膠封片9。且最好的各氣囊2充氣時形成一球形狀。本實用新型的氣囊點火器5可選用現(xiàn)在廣泛使用汽車上的氣囊點火器5,此種充氣形式能很好、快速的實現(xiàn)充氣。同時本實用新型設置單向閥的目的,即其中一氣囊2發(fā)生損傷漏氣時,由于單向閥的存在,另外氣囊2內的氣體不會流向損傷的氣囊2,從而能確保其他未損傷氣囊2的正常鼓起狀態(tài),起到對人體的保護作用。本實用新型所選用的單向閥結構可選用氣嘴8及在氣嘴8上設置具有良好密封性能的橡膠封片9;當然由于單向閥種類、結構多種多樣,就不一一列舉,只要達到單向閥目的,選用越簡單的結構即可。本實用新型氣囊2充氣時形成球形狀態(tài),球形狀的形式使救生裝置不存在薄弱點,同時氣囊2的材質選用結實的防水面料,以保證救生裝置具有很好的使用壽命。本實用新型的通道3為擠壓式通道3,這種結構形式一可使人順利進入通道,二進入后氣囊2回位形成不具有很大縫隙的封閉空間,能最大限度的保護人體的安全。
權利要求1.快速充氣救生裝置,其特征在于,由若干獨立的可快速充氣的氣囊組成,氣囊充氣狀態(tài)時形成內外層,各氣囊充氣時內層形成一容置人的空腔以及具有一供人從外部進入該空腔的通道。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充氣救生裝置,其特征在于,設有使各氣囊充氣的充氣裝置,充氣裝置包括氣囊點火器、氣體緩沖區(qū)及和各氣囊直接連接的充氣板,充氣板上設有和各氣囊連接的單向閥。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快速充氣救生裝置,所述單向閥包括和各氣囊連接的氣嘴及連接在氣嘴上的可將氣嘴封閉的橡膠封片。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充氣救生裝置,其特征在于,各氣囊充氣時形成一球形狀?!?br>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快速充氣救生裝置。由若干獨立的可快速充氣的氣囊組成,氣囊充氣狀態(tài)時形成內外層,各氣囊充氣時內層形成一容置人的空腔以及具有一供人從外部進入該空腔的通道。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是1)本實用新型備用時,放置在床頭等位置,占用空間很??;2)在發(fā)生地震等自然災難的第一時間,可快速對氣囊充氣,讓整個救生裝置鼓起,形成中空的球狀,人可鉆進去,躲避可能的傷害;3)本實用新型各氣囊分別獨立,彼此間互不通氣,可避免因氣囊一處損傷造成整個救生裝置的漏氣,進一步的保證了本實用新型救生裝置的適用性能,可靠性高。
文檔編號A62B31/00GK203123386SQ20132001523
公開日2013年8月14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13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1月13日
發(fā)明者韓耀頡 申請人:韓耀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