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的电影免费视频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成人_97视频在线观看播放_久久这里只有精品777_亚洲熟女少妇二三区_4438x8成人网亚洲av_内谢国产内射夫妻免费视频_人妻精品久久久久中国字幕

半自動夾緊的穩(wěn)定器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2809857閱讀:220來源:國知局
半自動夾緊的穩(wěn)定器的制作方法與工藝

本發(fā)明屬于穩(wěn)定器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可以半自動控制的半自動夾緊的穩(wěn)定器。



背景技術:

穩(wěn)定器是一種用于保持夾持物穩(wěn)定,防止其抖動的裝置,目前市場上應用于穩(wěn)定器的夾緊機構大部分是完全通過人力手動將穩(wěn)定器的夾持件分開后,將待夾持的物件放于其中,然后松開夾持件,進而完成夾緊。這樣設計的穩(wěn)定器操作麻煩且夾持件快速彈回時易造成將待夾持物夾傷的風險,進而對待夾持物造成一定程度的損害,同時也會損傷夾持件,影響穩(wěn)定器的使用壽命。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半自動夾緊的穩(wěn)定器,旨在解決現(xiàn)有的穩(wěn)定器操作麻煩,同時穩(wěn)定器上的夾持件快速回彈會造成本身以及待夾持物的損傷的問題。

本發(fā)明是這樣解決的:一種半自動夾緊的穩(wěn)定器,包括支架底座,所述支架底座上設有容置腔,還包括滑動連接且相對設置在所述支架底座上的第一夾持件和第二夾持件,以及轉動連接在所述容置腔內的第一連接件;所述支架底座上設有與所述第一連接件抵接配合的按鍵組件,所述第一夾持件上于所述容置腔內設有第二連接件和與所述第二連接件平行的第三連接件,所述第二夾持件上于所述容置腔內設有第四連接件;所述第四連接件間接連接在所述第三連接件上且可反向移動,所述第一連接件與所述第二連接件相嚙合,所述支架底座上還連接有分別與所述第二連接件和第四連接件相連的彈簧件,按下所述按 鍵組件時,所述第一連接件與所述第二連接件解除嚙合,所述第一夾持件和所述第二夾持件在所述彈簧件的作用下相向移動;松開所述按鍵組件,所述第一連接件與所述第二連接件恢復嚙合,所述第一夾持件和所述第二夾持件停止移動。

本發(fā)明提供的半自動夾緊的穩(wěn)定器相對于現(xiàn)有的穩(wěn)定器具有的技術效果為:通過第一連接件、第二連接件和彈簧件的設置,使得第一夾持件和第二夾持件相互背離拉開時,由于第一連接件嚙合在第二連接件上使得第一夾持件無法立刻回彈,同時第四連接件由第三連接件帶動,故而第一夾持件停止回彈時第二夾持件也不會回彈,這樣設計就解決了第一夾持件和第二夾持件快速回彈的問題;同時,在彈簧件的作用下,第二連接件和第四連接件有回彈的力,在按下按鍵組件后,按鍵組件驅動第一連接件轉動,進而第一連接件與第二連接件解除嚙合,第一夾持件和第二夾持件在彈簧件的作用下慢慢收攏,進而夾緊待夾持物,這樣使得穩(wěn)定器的操作更加方便。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半自動夾緊的穩(wěn)定器的內部結構圖。

圖2是圖1沿a-a剖切的局部剖視圖。

圖3是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半自動夾緊的穩(wěn)定器的整體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fā)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yōu)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fā)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fā)明。

需要說明的是,當元件被稱為“固定于”或“設置于”另一個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個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時存在居中元件。當一個元件被稱為是“連接于”另一個元件,它可以是直接連接到另一個元件或者可能同時存在居中元件。

還需要說明的是,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左、右、上、下等方位用語,僅是互為相對概念或是以產品的正常使用狀態(tài)為參考的,而不應該認為是具有限制性的。

請參照圖1和圖2所示,在本發(fā)明實施例中,提供一種半自動夾緊的穩(wěn)定器,包括支架底座10,在該支架底座10上設有容置腔101,此外該穩(wěn)定器還包括滑動連接在支架底座10上的第一夾持件20和第二夾持件30,以及轉動連接在容置腔101內的第一連接件40;在該支架底座10上設有與第一連接件40抵接配合的按鍵組件50,在該第一夾持件20上于容置腔101內設有第二連接件202和與第二連接件202平行的第三連接件203,在該第二夾持件30上于容置腔101內設有第四連接件302;該第一連接件40的前端設有咬合齒401,該第二連接件202上設有第一齒排2022,該咬合齒401在按鍵組件50未被按下時嚙合在第一齒排2022上;該第四連接件302間接連接在第三連接件203上,且第三連接件203移動時帶動第四連接件302移動,并且第三連接件203和第四連接件302的移動方向相反,也即第一夾持件20和第二夾持件30的移動方向相反;在該容置腔101內還連接有彈簧件,當按下按鍵組件50時,該第一連接件40與第二連接件202解除嚙合,同時第一夾持件20和第二夾持件30在彈簧件的作用下相向運動;當松開按鍵組件50時,該第一連接件40與第二連接件202恢復嚙合,同時第一夾持件20和第二夾持件30在停止運動。該咬合齒401會松開第一齒排2022,同時該第二連接件202和第四連接件302在彈簧件的作用下相向移動;當松開按鍵組件50,也即未按下或按下再次松開時,該咬合齒401嚙合在第一齒排2022上。

以上設計的半自動夾緊的穩(wěn)定器,通過第一連接件40、第二連接件202和彈簧件的設置,使得第一夾持件20和第二夾持件30相互背離拉開時,由于第一連接件40和第二連接件202相互嚙合使得第一夾持件20無法立刻回彈,同時第四連接件302由第三連接件203帶動,故而第一夾持件20停止回彈時第二夾持件30也不會回彈,這樣設計就解決了第一夾持件20和第二夾持件30快速 回彈的問題;同時,在彈簧件的作用下,第二連接件202和第四連接件302有回彈的力,在按下按鍵組件50后,按鍵組件50驅動第一連接件40轉動,進而第一連接件40和第二連接件202解除嚙合,第一夾持件20和第二夾持件30在彈簧件的作用下慢慢收攏,進而夾緊待夾持物,這樣使得穩(wěn)定器的操作更加方便。

本實施例中,如圖1和圖2所示,該第一夾持件20包括第一夾板201,以及沿垂直于第一夾板201內側壁的方向向外延伸并位于容置腔101內的第二連接件202和第三連接件203,該第二連接件202和第三連接件203相互平行并且兩者均在容置腔101的底部移動,并且第二連接件上設有第一齒排2022,第一連接件40前端對應設有咬合齒401,該咬合齒401嚙合在所述第一齒排2022上;該第二夾持件30包括第二夾板301和沿垂直于第二夾板301內側壁的方向向外延伸并位于容置腔101內的第四連接件302,該第四連接件302平行于第二連接件202和第三連接件203移動,且該第四連接件302位于第二連接件202和第三連接件203之間。

具體地,如圖1和圖2所示,在本發(fā)明的實施例中,該彈簧件包括連接在第二連接件202上的第一彈簧件106和連接在第四連接件302上的第二彈簧件107,該第一彈簧件106和第二彈簧件107均為直筒狀彈簧,且該第一彈簧件106和第二彈簧件107的兩端均限位連接在容置腔101內;且該第一彈簧件106和第二彈簧件107的彈性延展方向均平行于第一夾持件20和第二夾持件30的移動方向。同時,在該第二連接件202上開設有第一開槽2021,在該容置腔101內且位于第一開槽2021內設有第一抵接塊105,該第一抵接塊105固定在容置腔101內,進而第二連接件202移動時帶動第一開槽2021移動,進而第一抵接塊105相對于第一開槽2021移動;在該第四連接件302上開設有第二開槽3021,在該容置腔101內且位于第二開槽3021內設有第二抵接塊104,該第二抵接塊104也固定在容置腔101內,進而第四連接件302移動時帶動第二開槽3021移動,進而第二抵接塊104相對于第二開槽3021移動;該第一彈簧件106穿過第 一開槽2021并抵接在第一抵接塊105上,該第二彈簧件107穿過第二開槽3021并抵接在第二抵接塊104上。

進一步地,該第一彈簧件106的中部固定連接在第二連接件202的前端,進而該第一彈簧件106一半位于第一開槽2021內,另一半位于第一開槽2021外,當然也不限定必須是在第一彈簧件106的中間;同樣,該第二彈簧件107的中部固定連接在第四連接件302的前端,進而該第二彈簧件107一半位于第二開槽3021內,另一半位于第二開槽3021外,當然也不限定必須是在第二彈簧件107的中間;這樣設計使得第二連接件202和第四連接件302向外移動時,第一彈簧件106位于第一開槽2021內的那一半被擠壓,且位于第一開槽2021外的另一半被拉伸,同時第二彈簧件107位于第二開槽3021內的那一半被擠壓,且位于第二開槽3021外的另一半被拉伸;進而當按下按鍵組件50使得第一連接件40轉動后,咬合齒401與第一齒排2022分開,第一彈簧件106和第二彈簧件107恢復原狀進而帶動第一夾持件20和第二夾持件30相向移動,進而夾緊待夾持物;在這個過程中按鍵組件50一直處于按下的狀態(tài),同樣為了保證第一夾持件20和第二夾持件30的回彈的速度不會太快,可以控制按鍵組件50按下去的深度,或者不持續(xù)性按下按鍵組件50,這樣設計可以根據(jù)實際需要的控制第一夾持件20和第二夾持件30的回彈速度。

具體地,如圖1和圖2所示,在本發(fā)明的實施例中,在該第三連接件203上設有第二齒排2031,該第二齒排2031設置在第三連接件203的側面上,同時在第四連接件302上設有第三齒排3022,該第三齒排3022設置在第四連接件302的側面上,且該第二齒排2031和第三齒排3022相向設置,此外在第二齒排2031與第三齒排3022之間且位于容置腔101內設有可轉動的齒輪件102,該齒輪件102與第二齒排2031嚙合和第三齒排3022均嚙合。

本實施例中,如圖1所示,該齒輪件102通過軸結構可轉動的連接在容置腔101內,而第二齒排2031和第三齒排3022均嚙合在該齒輪件102上,且第二齒排2031和第三齒排3022相互平行,進而齒輪件102的設置可以保證第一 夾持件20和第二夾持件30的移動速度一致,這樣設計可以保證第一夾持件20和第二夾持件30之間的移動步調統(tǒng)一,同時當需要夾持物品時,只需將第一夾持件20向外推出即可,第二夾持件30在齒輪件102的傳動下自動向外以同樣的速度向外移動,這樣可以使得穩(wěn)定器的操作更加簡便。

具體地,如圖1和圖2所示,在本發(fā)明的實施例中,該按鍵組件50包括連接在支架底座10上的按鍵部502和位于容置腔101內且抵接在第一連接件40上的抵推部501,該抵推部501沿背離按鍵部502向外延伸形成。同時該抵推部501與第一連接件40連接處設有第一斜坡5011,該第一斜坡5011頂端窄底端寬,該第一連接件40的后部設有與第一斜坡5011配合的第二斜坡402,該第一連接件40的中部通過軸連接在容置腔101內,該第一斜坡5011移動并擠壓第二斜坡402移動,進而帶動咬合齒401脫離或咬緊第一齒排2022。

本實施例中,如圖1和圖2所示,該第一斜坡5011和第二斜坡402剛好吻合,并且該按鍵部502位于支架底座10的底部;當該咬合齒401嚙合在第一齒排2022上時,該第一連接件40的后部上的第二斜坡402抵接在第一斜坡5011上,使得第一夾持件20無法回彈,保證了穩(wěn)定器夾持的穩(wěn)定性;當按下按鍵部502時,由于按鍵部502是沿按下的方向豎直運動,并且該第一斜坡5011的底端比頂端寬,進而抵推部501向下移動時推動第一連接件40的后部相對于抵推部501向前移動,進而咬合齒401松開第一齒排2022,進而使得第一夾持件20慢慢回彈來夾緊待夾持物。

具體地,如圖1和圖2所示,在本發(fā)明的實施例中,該第一連接件40的后部背離第二斜坡402的一側連接有第三彈簧件109,該第三彈簧件109的另一端連接在容置腔101內,而該容置腔101內還凸設有可供容置第三彈簧件109的容置槽108。該第三彈簧件109的彈性延展方向垂直于第一連接件40上與第三彈簧件109連接的側邊。

本實施例中,該第三彈性件的設置可以方便第一夾持件20向容置腔101外拉出,同時當?shù)谝粖A持件20向外移動一段距離后,咬合齒401在第三彈簧件 109的作用下能夠馬上嚙合在第一齒排2022上,防止第一夾持件20回彈;該容置槽108是垂直于容置腔101底部向上延伸形成的u型槽,該第三彈簧件109背離第一連接件40的一端抵接在該容置槽108內,這樣設計可以保證第一連接件40轉動的穩(wěn)定性。

具體地,如圖1和圖2所示,在本發(fā)明的實施例中,該第一夾持件20上設有第一夾板201,該第一夾板201垂直于第二連接件202,該第二夾持件30上設有第二夾板301,該第二夾板301垂直于第四連接件302,且第一夾板201和第二夾板301相對的面上均連接有硅膠墊70,這樣設計可以保護夾持在第一夾板201和第二夾板301之間的待夾持物,同時加強第一夾板201與第二夾板301的咬合力和摩擦力,還可以防止刮傷待夾持物,并起到防滑、防震作用;同時在容置腔101內還設有限制第二夾持件30移動方向的限位件103,該限位件103布置的方向平行于第四連接件302延伸的方向,這樣設計可以保證第一夾持件20移動方向的唯一性。

具體地,如圖1至圖3所示,在本發(fā)明的實施例中,該支架底座10上還連接有支架蓋板80和可供連接電機的連接座60,該支架蓋板80蓋設在支架底座10的上表面上,進而可以保護容置腔101內部的結構,同時對第一連接件40、第一連接件40、第三連接件203和第四連接件302上下移動進行限位,防止各部件移動時出現(xiàn)晃動現(xiàn)象,該連接座60位于第一夾持件20和第二夾持件30的側面,這樣設計更便于電機通過連接座60對第一夾持件20和第二夾持件30夾緊的待夾持物進行方向的調整。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fā)明,凡在本發(fā)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當前第1頁1 2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乌兰浩特市| 灵山县| 乌海市| 铁岭县| 新乡市| 封开县| 睢宁县| 和平区| 黄石市| 阿巴嘎旗| 松原市| 黔西| 小金县| 和林格尔县| 察隅县| 桂东县| 兰考县| 莱州市| 宁河县| 宜君县| 罗平县| 凌云县| 曲周县| 崇礼县| 洞口县| 巴中市| 门头沟区| 巴里| 郸城县| 龙里县| 浦北县| 凌云县| 安徽省| 清新县| 灵宝市| 祁门县| 渝中区| 庐江县| 哈巴河县| 中西区| 吉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