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具防止脫落用套筒控制構造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套筒扳手,特別涉及一種具防止脫落用套筒控制構造。
背景技術:
現有的套筒構造,包括有一套筒主體,其兩端面向內凹設有多角形孔,且使上述多 角形孔呈相連通狀,如此,即可將套筒主體的多角形孔直接套置于螺栓或螺帽上轉動,達到 將螺栓或螺帽松脫拆除的目的;然而,在作深孔拆除的工作時,往往會發(fā)生螺栓或螺帽因 地心引力直接從套筒主體的多角形孔內掉落,導致拆卸后無法有效將螺栓或螺帽取出的困 擾; 為改進上述困擾,遂有技術人員開發(fā)出一種于套筒主體的內凹狀多角形孔內緣凹 設有一環(huán)槽,且于環(huán)槽內裝設有一彈簧圈,以迫使螺栓或螺帽于拆卸后,會受彈簧圈的彈力 夾持作用而跟著套筒主體一并從深孔中被取出;此時,由于螺栓的一部分會凸出于套筒主 體的下方,因此,僅稍微拉動螺栓即可將螺栓及套筒給予完全分離取出;但是,當套筒主體 所拆卸下的是螺帽時,則會因螺帽(即扁平)完全被埋入套筒主體內,致使從深孔內一并取 出時,產生螺帽與套筒主體不易分開的困擾。
實用新型內容為克服上述缺陷,本實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防止脫落用套筒控制構造。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具防止脫落用套筒控制構造,包括套筒主體及控制 構件,該主體頂端形成有四角形狀的承接孔及其底端形成有套接孔,該主體外側周緣組設 有控制構件,且該控制構件與主體間呈可轉動狀,主體底端的套接孔容置待松開物;該控制 構件的一端形成非正圓形狀的限位孔,且該限位孔側緣朝向中心處形成有凸緣部,該限位 孔分為最大徑及最小徑,其中該限位孔的最小徑大于或等于主體的套接孔中心線至其頂內 面間的最小距離暨小于或等于主體的套接孔的軸心線至底內面間的最大距離,且限位孔的 最大徑大于或等于主體的套接孔的軸心線至底內面間的最大距離。 采用上述構造,不但具有直接扳動螺帽與螺栓間呈確實松開分離的作用,還具有 防止松開后的螺帽立即與主體間呈脫離掉落的現象,同時,也能使控制構件在轉動后致使 其限位孔的最小徑不會位于待松開物尖角處的垂直掉落的路徑上,進而達到具有松開釋放 的控制性功效。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分解局部剖面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套筒主體的仰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控制構件的仰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待松開物的仰視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應用時的組合剖面狀態(tài)圖。
3[0012] 圖6為圖5的7-7組合剖面狀態(tài)圖。 圖7為圖5的8-8組合剖面狀態(tài)圖。 圖8為圖5套筒主體扳動待松開物呈松脫分開時的組合剖面狀態(tài)圖。 圖9為圖8的控制構件呈轉動后的組合剖面狀態(tài)圖。 圖10為圖9的9-9組合剖面狀態(tài)圖。 圖11為圖9的10-10組合剖面狀態(tài)圖。 圖12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套接孔的平面圖。 圖13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的套接孔的平面圖。 圖14為本實用新型第三實施例的套接孔的平面圖。 圖15為本實用新型第四實施例的套接孔的平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請參閱圖1至圖15所示,本實用新型具防止脫落用套筒控制構造,其至少包括有 套筒主體1及控制構件2,其中該主體1頂端的軸心線上形成有四角形狀的承接孔10及其 底端形成有非圓形狀的套接孔12,且該承接孔10及套接孔12呈相連通為最佳;該套接孔 12至少由頂內面121及底內面122以規(guī)則性(如環(huán)形狀、多角形狀)排列而成的,且該二 相鄰的頂內面121間則形成有底內面122,其中該頂內面121至套接孔12的中心線間的最 小距離Cl必大于待松開物4的側邊面41至其中心線間的最小距離Bl暨不會大于控制構 件2的限位孔220的凸緣部221至其中心線間的最小徑A1,且該底內面122至套接孔12的 中心線間的最大距離C2 (如圖2)必需大于待松開物4的尖角處42至其中心線間的最大距 離B2(如圖4)暨不會大于控制構件2的限位孔220的內壁面至其中心線間的最大徑A2 ; 另外,該主體1外側周緣形成有引導部13及定位部14,以致使控制構件2的導部222能組 設于主體1外側方的引導部13上,且能使該控制構件2能隨著主體1的引導部13的限制 引導方向或以主體l的軸心線為轉動中心而轉動;而上述的引導部13或導部222可為凸肋 條、凸點、凹槽..等;再者,該定位部14可為凹槽、凹孔、凸粒、彈性凸粒、彈性槽等,且該定 位部14能直接或間接與控制構件2的定位部223形成相互卡抵的限位作用,而本實用新型 實施例的定位部14以間接方式與控制構件2的定位部223形成卡抵的形式,其中該定位部 14以凹槽為主,且該凹槽狀的定位部14可供限位構件3組設于其內之用,并使該限位構件 3的另一端能抵頂于控制構件2的定位部223內;而上述的套接孔12呈多角形狀、規(guī)則環(huán)形 排列的形狀[如業(yè)界俗稱的"齒套形"(如圖14、"大R角形"(如圖12)、"小R角形"(如 圖15)、"E套形"(如圖13)等]; 請參閱圖1、圖3,該控制構件2可分為扳動區(qū)21及套座區(qū)22 二大部分,其中該扳 動區(qū)21呈近圓弧狀鄰近貼合于主體1外側方,且該扳動區(qū)21上方表面設有圖案或標記,以 提高拿取使用時的識別性;該扳動區(qū)21與套座區(qū)22間的組設方式可為二獨立組件相互組 設而成的或一體成型的單一組件;而該控制構件2分別形成有非圓形狀的限位孔220、凸緣 部221、導部222及定位部223,其中該限位孔220的周側適當處向內形成有若干個凸緣部 221,且該凸緣部221必需具有受壓變形后可回復原狀的特性,而該限位孔220至少可分為 最大徑A2及最小徑A1,其中該限位孔220的最小徑Al指凸緣部221至限位孔220中心線間的最小距離而言,且其最小徑Al必需大于待松開物4的軸心線至其側邊面41間的最小 距離Bl暨小于或等于待松開物4的軸心線至其尖角處42間的最大距離B2及大于或等于 主體1的套接孔12中心線至其頂內面121間的最小距離Cl ;而該限位孔220的最大徑A2 必需大于待松開物4的軸心線至其尖角處42間所形成的最大距離B2暨大于或等于主體1 的套接孔12的軸心線至底內面122間的最大距離C2 ;該導部222環(huán)設于控制構件2的豎立 狀的內壁面上,且能使導部222與主體1的引導部13呈相互套合暨受力呈可轉動狀,以迫 使控制構件2以引導部13的限位導引方向或以主體1的軸心線為中心而轉動,且會強迫原 先位于主體1的定位部14與控制構件2的定位部223間的相互卡抵狀變?yōu)椴幌嗷タǖ譅睢?或強迫原先已設置于主體1的定位部14與控制構件2的定位部223間的限位構件3的抵 掣件31 —端由卡抵于定位部223變成為不再卡抵于定位部223上,以作為轉動后的限位孔 220的最小徑Al位置不再位于待松開物4的尖角處42所欲垂直掉落的路徑上;而上述限 位孔220的形狀也可與主體1的套接孔12的形狀呈相同;而上述的定位部223可為凹槽、 凹孔、凸粒、彈性凸粒、彈性槽等;而上述的待松開物4指螺帽45、螺栓46、火星塞..等; 該限位構件3則由抵掣件31及彈性體32所組成、或是單一彈性體32、或是單一抵 掣件31..等,且該限位構件3的兩端則分別可抵頂于主體1的定位部14及控制構件2的 定位部223間,換句話說,該限位構件3則可組設于主體1的定位部14或控制構件2的定 位部223內;該抵掣件31可為滾珠、短桿(指一端必需呈圓弧狀、錐狀或斜面)為最佳; 當欲將已位于深孔50內的螺帽45給予松開暨取出時,僅需先將套筒主體1底 端的套接孔12直接瞄準暨套至于螺帽45后,則會因控制構件2的限位孔220的凸緣部 221(即最小徑Al)位置凸伸位于主體1的套接孔12開口端的底內面122下方(即位于其 往下移動的垂直路徑上)或已位于套接孔12內的螺帽45的尖角處42的往上移動的垂直 路徑上,此時,若直接套合按下,則會使得螺帽45的頂端面在進入主體1的套接孔12之前, 會先使螺帽45的尖角處42壓迫控制構件2的凸緣部221朝向套接孔12內側上方產生彎曲 變形狀,直至螺帽45的側邊面41已通過最小徑Al的限制而進入至主體1的套接孔12的 頂內面121近處〔注本案另一操作方式也可為"大部分的尖角處42已進入套接孔12內, 且使少部分的尖角處42卡抵于最小徑Al側緣之間",而形成凸緣部221因自身的反彈力而 回復原狀(如圖5)或抵頂于側邊面41上〕,且會使上述凸緣部221(即指最小徑A1)位置 恰位于螺帽45的尖角處42所欲垂直往下掉落的路徑上(如圖6、圖7); 此時,即可將棘輪扳手的四方形驅動部(圖中未示)插置于主體l的四角形承接 孔10內而開始施力扳動主體1暨呈轉動后,而迫使主體1的頂內面121會推動螺帽45的 側邊面41跟著轉動,直至螺帽45與螺栓46完全脫離分開狀,且使得螺帽45受限位孔220 的最小徑A1的限位或夾持作用而使其保持位于主體1的套接孔12內,而迫使已松脫后的 螺帽45會隨著主體1的移動而移動(如圖8); 此時,即可以單手手指施力來撥動控制構件2的扳動區(qū)21往一側移動,且會因施 力的力量大于已位于主體1的定位部14內的限位構件3的抵掣件31 —端卡抵于控制構件 2的定位部223間的摩擦阻力,以致使該控制構件2的導部22能受主體1的引導部13的方 向導引而轉動,且能因定位部223轉動而迫使抵掣件31往主體1的定位部13內側形成擠 壓收縮移動狀(如圖10、圖11),直至該凸緣部221(即最小徑A1)的位置不會位于螺帽45 的尖角處42所欲垂直掉落的路徑上,而致使螺帽45能達到具有扳動松開及快速松脫的釋放功效(如圖9)。 請參閱圖12至圖15,本實用新型的第一至第四實施例圖,其主要的改變在于將 套筒主體1的套接孔12的端面形狀由原來的多角形狀可分別改變?yōu)?齒套形"(如圖14)、 "大R角形"(如圖12)、"小R角形"(如圖15) 、"E套形"(如圖13),且該套接孔12可由頂 內面121'及底內面122'以規(guī)則性(如環(huán)形狀、多角形狀)排列而成的,并于二相鄰的頂 內面121'間則形成有底內面122',其中該頂內面121'至套接孔12的中心線間的最小距 離Cl必大于待松開物4的側邊面41至其中心線間的最小距離Bl暨不會大于控制構件2 的限位孔220的凸緣部221至其中心線間的最小徑A1,且該底內面122'至套接孔12的中 心線間的最大距離C2必需大于待松開物4的尖角處42至其中心線間的最大距離B2暨不 會大于控制構件2的限位孔220的內壁面至其中心線間的最大徑A2 ;另外,該主體1外側 周緣形成有引導部13及定位部14,以致使控制構件2的導部222能組設于主體1外側方 的引導部13上,且能使該控制構件2能隨著主體1的引導部13的限制引導方向或以主體 1的軸心線為轉動中心而轉動;如此,其所運用的技術手段及原理,已于上述內容中詳加描 述,故不在此贅述。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具防止脫落用套筒控制構造,既未見于任何刊物,且市面 上也未見有任何類似的產品,因此,具有新穎性。另外,本實用新型所具有的獨特特征以及 功能遠非現有技術所可比擬,所以其更具有創(chuàng)造性,符合我國專利法的規(guī)定,依法提起專利 申請。
權利要求一種具防止脫落用套筒控制構造,包括套筒主體及控制構件,該主體頂端形成有四角形狀的承接孔及其底端形成有套接孔,其特征在于該主體外側周緣組設有控制構件,且該控制構件與主體間呈可轉動狀,主體底端的套接孔容置待松開物;該控制構件的一端形成非正圓形狀的限位孔,且該限位孔側緣朝向中心處形成有凸緣部,該限位孔分為最大徑及最小徑,其中該限位孔的最小徑大于或等于主體的套接孔中心線至其頂內面間的最小距離暨小于或等于主體的套接孔的軸心線至底內面間的最大距離,且限位孔的最大徑大于或等于主體的套接孔的軸心線至底內面間的最大距離。
2. 根據權力要求1所述的具防止脫落用套筒控制構造,其特征在于該主體外周緣形 成有引導部,且相對于主體的引導部的控制構件上形成有導部,該導部組設于引導部上。
3. 根據權力要求2所述的具防止脫落用套筒控制構造,其特征在于該主體設有定位 部,且該定位部為凹槽或凹孔或凸?;驈椥酝沽;驈椥圆郏鄬τ谥黧w的定位部的控制構 件上也設有定位部,該定位部直接與控制構件的定位部間形成相互卡抵的限位。
4. 根據權力要求2所述的具防止脫落用套筒控制構造,其特征在于該主體與控制構 件間組設有限位構件。
5. 根據權力要求4所述的具防止脫落用套筒控制構造,其特征在于該主體設有定位 部,且該定位部為凹槽或凹孔或凸粒或彈性凸?;驈椥圆郏鄬τ谥黧w的定位部的控制構 件上也設有定位部,限位構件的二端分別卡抵于主體的定位部及控制構件的定位部上。
6. 根據權力要求4所述的具防止脫落用套筒控制構造,其特征在于該限位構件為單 一彈性體、或抵掣件及彈性體的組合、或單一抵掣件,上述抵掣件為滾珠或短桿。
7. 根據權力要求5所述的具防止脫落用套筒控制構造,其特征在于該限位構件為單 一彈性體、或抵掣件及彈性體的組合、或單一抵掣件,上述抵掣件為滾珠或短桿。
8. 根據權力要求3所述的具防止脫落用套筒控制構造,其特征在于該控制構件分為 扳動區(qū)及套座區(qū)二大部分,且該扳動區(qū)呈近圓弧狀鄰近貼合于主體外側方,并于該扳動區(qū) 上方表面設有圖案或標記。
9. 根據權力要求8所述的具防止脫落用套筒控制構造,其特征在于該扳動區(qū)與套座 區(qū)間為一體成型的單一組件或為二個獨立組件相互組設而成。
10. 根據權力要求5或8所述的具防止脫落用套筒控制構造,其特征在于該控制構件 的限位孔的最小徑大于螺帽的軸心線至其側邊面間的最小距離暨小于或等于螺帽的軸心 線至其尖角處間的最大距離。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具防止脫落用套筒控制構造。其包括套筒主體及控制構件,該主體頂端形成四角形狀的承接孔及其底端形成套接孔,主體外側周緣組設有控制構件,該控制構件與主體間呈可轉動狀,主體底端的套接孔容置待松開物;該控制構件的一端形成非正圓形狀的限位孔,且該限位孔側緣朝向中心處形成有凸緣部,該限位孔分為最大徑及最小徑,該限位孔的最小徑大于或等于主體的套接孔中心線至其頂內面間的最小距離暨小于或等于主體的套接孔的軸心線至底內面間的最大距離,限位孔的最大徑大于或等于主體的套接孔的軸心線至底內面間的最大距離。上述構造,不但防止松開后的螺帽立即脫離掉落,還具有將松脫后的螺帽自主體內脫落釋放的控制性功效。
文檔編號B25B23/02GK201483433SQ20092015663
公開日2010年5月26日 申請日期2009年6月4日 優(yōu)先權日2009年6月4日
發(fā)明者聶羽鵬 申請人:聶羽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