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瀝青路面養(yǎng)護車的液壓系統(tǒng)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浙青路面養(yǎng)護車的液壓系統(tǒng),屬于工程機械的液壓控制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浙青路面養(yǎng)護車主要用于對路面進行軟化、耙松、添加新料及壓實等工作,大致可分為不帶加熱墻和帶加熱墻的浙青路面養(yǎng)護車。不帶加熱墻的浙青路面綜合養(yǎng)護車又可以分為儲料型(加熱、儲存預制料)和炒料型(現(xiàn)場炒料);帶加熱墻的浙青路面綜合養(yǎng)護車則是在一般的儲料型和炒料型浙青路面養(yǎng)護車的基礎上增加I一 4平方的加熱墻。現(xiàn)有的浙青路面養(yǎng)護車一般是功能比較單一,或僅是幾種功能的簡單組合,已經不能滿足人們對浙青路面養(yǎng)護車的需求。集儲料型、炒料型于一身,再配備多種輔助工具,用于實現(xiàn)破碎、開槽、切割、吹風除塵、浙青噴灑、炒料、預制料保溫、收集廢料以及壓實等功能的炒料儲料型浙青路面養(yǎng)護車能滿足人們對浙青路面養(yǎng)護車的需求,但因在設計、使用時需考慮到不同工況、不同負載的情況對壓力流量進行綜合控制,同時保證液壓系統(tǒng)做功的利用率最大,能量損失降到最低,對液壓系統(tǒng)的要求就比較高。而現(xiàn)有的大多數(shù)浙青路面養(yǎng)護車液壓系統(tǒng)均采用定量齒輪泵,通過溢流閥來調節(jié)壓力和控制流量,調速閥用于調節(jié)滾筒轉速。存在以下問題:1、系統(tǒng)中的滾筒炒料回路壓力未經減壓閥獨立出來,導致各系統(tǒng)之間互相干擾;2、當滾筒料倉石料變少或增多時,滾筒轉速會發(fā)生變化,致使液壓系統(tǒng)不穩(wěn)定;3、在定量泵系統(tǒng)中壓力油的流量是固定的,調速閥調節(jié)到指定流量后,多余的壓力油經溢流閥溢流回油箱,成本較低,但能量浪費,系統(tǒng)發(fā)熱較大。故現(xiàn)有的液壓系統(tǒng)不能滿足集多種功能于一身的浙青 路面養(yǎng)護車所應具備的要求。
實用新型內容針對上述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浙青路面養(yǎng)護車的液壓系統(tǒng),能夠減少各系統(tǒng)之間的相互干擾,抗負載變化能力較強;可以解決滾筒炒料回路需要炒料和出料控制時轉速不同的問題,確保液壓系統(tǒng)穩(wěn)定;在保證成本較低的同時,確保流量調節(jié)時能量損失較低。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浙青路面養(yǎng)護車的液壓系統(tǒng)包括三聯(lián)定量齒輪泵、發(fā)動機、油缸閥組1、調壓閥組、風機比例閥組、油缸閥組I1、滾筒閥組、進料門油缸、出料門油缸、導料槽油缸、滾筒上料油缸、保溫上料油缸、壓路機提升油缸、廢料油缸、風機馬達、滾筒馬達、螺旋馬達、液壓鎬、壓力表1、壓力表I1、壓力表II1、壓力表IV、壓力表V、吸回油過濾器、散熱器、單向閥1、單向閥I1、單向閥II1、和液壓油箱,所述的發(fā)動機與三聯(lián)定量齒輪泵連接,三聯(lián)定量齒輪泵通過吸回油過濾器與液壓油箱連接,液壓油箱通過吸回油過濾器與并聯(lián)的散熱器和單向閥I的a端連接,并聯(lián)的散熱器和單向閥I的b端分別與油缸閥組1、調壓閥組、油缸閥組II和滾筒閥組連接;[0007]所述的三聯(lián)定量齒輪泵由第一聯(lián)液壓泵、第二聯(lián)液壓泵和第三聯(lián)液壓泵組成,所述的風機比例閥組包括比例閥、三通壓力補償器和溢流閥II,比例閥的A、B 口與風機馬達的進、出油口連接;比例閥的B 口與三通壓力補償器的X 口連接,并通過溢流閥II與液壓油箱連接;比例閥的P 口和三通壓力補償器的A 口連接,并與第三聯(lián)液壓泵、壓力表IV連接;三通壓力補償器的B 口與比例閥的T 口連接;所述的滾筒閥組包括先導式減壓閥I1、先導式減壓閥II1、溢流閥II1、先導式溢流閥IV、單向調速閥1、單向調速閥I1、壓力表V、電磁換向閥1、電磁換向閥II和電磁換向閥III ;滾筒馬達的進、出油口分別通過單向調速閥I與電磁換向閥I的A、B 口連接,電磁換向閥I的P 口與先導式減壓閥II的一端連接;螺旋馬達的進、出油口分別通過單向調速閥II與電磁換向閥II的A、B 口連接,電磁換向閥II的P 口與先導式減壓閥III的一端連接;液壓鎬的進、出油口處設有快換接頭,并與先導式溢流閥IV并聯(lián),并聯(lián)的液壓鎬和先導式溢流閥IV的一端與電磁換向閥III的A 口連接;電磁換向閥III的P 口處連接有壓力表V,溢流閥III的一端、電磁換向閥III的P 口以及先導式減壓閥II和先導式減壓閥III的另一端均通過單向閥III與第一聯(lián)液壓泵連接,溢流閥III的另一端、并聯(lián)的液壓鎬和溢流閥IV的一端以及電磁換向閥1、電磁換向閥II和電磁換向閥III的T 口均與并聯(lián)的散熱器和單向閥I的b端連接;所述的調壓閥組包括先導式減壓閥1、溢流閥I和三位四通換向閥,三位四通換向閥的P 口處連有壓力表II,三位四通換向閥的P 口、溢流閥I的一端以及先導式減壓閥I的第一端口均通過單向閥II與第二聯(lián)液壓泵連接;三位四通換向閥的T 口、溢流閥I的另一端以及先導式減壓閥I的第二端口均與并聯(lián)的散熱器和單向閥I的b端連接;三位四通換向閥的B 口通過單向閥III與第一聯(lián)液壓泵連接;先導式減壓閥I的第三端口與油缸閥組IA的P 口連接; 所述的油缸閥組I連接在先導式減壓閥I的第三端口與并聯(lián)的散熱器和單向閥I的b端之間,并與進料門油缸、出料門油缸、導料槽油缸和壓力表I連接,進料門油缸、出料門油缸和導料槽油缸的進、出油口上均設有阻尼接頭;所述的油缸閥組IID連接在與第一聯(lián)液壓泵連接的單向閥III和并聯(lián)的散熱器和單向閥I的b端之間,并與滾筒上料油缸、保溫上料油缸、壓路機提升油缸、廢料油缸和壓力表III連接,滾筒上料油缸、保溫上料油缸、壓路機提升油缸以及廢料油缸的進、出油口上均設有阻尼接頭。進一步,油缸閥組I由三個并聯(lián)的電磁換向閥疊加,每個電磁換向閥的A、B 口處均連接有一個液壓鎖,三個電磁換向閥通過相應的液壓鎖分別與進料門油缸、出料門油缸和導料槽油缸連接。進一步,油缸閥組II由四個并聯(lián)的電磁換向閥疊加,每個電磁換向閥的A、B 口處均連接有一個液壓鎖,其中一個電磁換向閥與相應的液壓鎖之間連有單向調速閥III,該液壓鎖與壓路機提升油缸連接,其余的三個電磁換向閥通過相應的液壓鎖分別與滾筒上料油缸、保溫上料油缸和廢料油缸連接。相比現(xiàn)有功能單一或僅由幾種功能簡單組合的浙青路面養(yǎng)護車,本實用新型具備了多種功能,實現(xiàn)多種功能的同時,考慮到不同工況,不同負載的情況對壓力流量進行綜合控制,將風機調速回路、保溫料倉進出料回路、滾筒炒料回路、導料槽伸縮回路、液壓鎬沖擊回路的壓力經先導式溢流閥獨立出來,減少各系統(tǒng)之間的互相干擾,抗負載變化能力較強;采用第一聯(lián)液壓泵和第二聯(lián)液壓泵雙泵合流、分流解決滾筒炒料回路需要炒料和出料控制時轉速不同的問題,確保該液壓系統(tǒng)穩(wěn)定,當滾筒炒料操作時,第一聯(lián)液壓泵供油,第二聯(lián)液壓泵卸荷;當保溫料倉操作時,第二聯(lián)液壓泵供油,第一聯(lián)液壓泵卸荷;同時,三聯(lián)定量齒輪泵中泵的合流與單泵工作的轉化以及風機比例閥組內三通壓力補償器和調壓閥組內先導式減壓閥I的設置促使其在保證成本較低的同時,確保流量調節(jié)時能量損失較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如圖1所示,本液壓系統(tǒng)包括三聯(lián)定量齒輪泵36、發(fā)動機37、油缸閥組IA、調壓閥組B、風機比例閥組C、油缸閥組IID、滾筒閥組E、進料門油缸1、出料門油缸2、導料槽油缸
3、滾筒上料油缸4、保溫上料油缸5、壓路機提升油缸6、廢料油缸7、風機馬達8、滾筒馬達9、螺旋馬達10、液壓鎬11、壓力表119-1、壓力表1119-2、壓力表11119-3、壓力表IV19-4、壓力表V19-5、吸回油過濾器32、散熱器31、單向閥130、單向閥1134、單向閥III35和液壓油箱33,所述的發(fā)動機37與三聯(lián)定量齒輪泵36連接,三聯(lián)定量齒輪泵36通過吸回油過濾器32與液壓油箱33連接,并聯(lián)的散熱器31和單向閥130的a端通過吸回油過濾器32與液壓油箱33連接,并聯(lián)的散熱器31和單向閥130的b端分別與油缸閥組IA、調壓閥組B、油缸閥組IID和滾筒閥組 E連接;所述的三聯(lián)定量齒輪泵36由第一聯(lián)液壓泵36-1、第二聯(lián)液壓泵36_2和第三聯(lián)液壓泵36-3組成,所述的風機比例閥組C包括比例閥28、三通壓力補償器29和溢流閥1123-2,比例閥28的A、B 口與風機馬達8的進、出油口連接;比例閥28的B 口與三通壓力補償器29的X 口連接,并通過溢流閥II23-2與液壓油箱33連接;比例閥28的P 口和三通壓力補償器29的A 口連接,并與第三聯(lián)液壓泵36-3、壓力表IV19-4連接;三通壓力補償器29的B 口與比例閥28的T 口連接;所述的滾筒閥組E包括先導式減壓閥1122-2、先導式減壓閥11122-3、溢流閥11123-3、先導式溢流閥IV23-4、單向調速閥139-1、單向調速閥1139-2、壓力表V19-5、電磁換向閥138、電磁換向閥1140和電磁換向閥III41 ;滾筒馬達9的進、出油口分別通過單向調速閥139-1與電磁換向閥138的A、B 口連接,電磁換向閥138的P 口與先導式減壓閥II22-2的一端連接;螺旋馬達10的進、出油口分別通過單向調速閥II39-2與電磁換向閥1140的A、B 口連接,電磁換向閥II40P 口與先導式減壓閥III22-3的一端連接;液壓鎬11的進、出油口處設有快換接頭42,并與先導式溢流閥IV23-4并聯(lián),并聯(lián)的液壓鎬11和先導式溢流閥IV23-4的一端與電磁換向閥III41的A 口連接;電磁換向閥III41的P 口處連接有壓力表V19-5,溢流閥III23-3的一端、電磁換向閥III41的P 口以及先導式減壓閥II22-2和先導式減壓閥III22-3的另一端均通過單向閥III35與第一聯(lián)液壓泵36_1連接,溢流閥III23-3的另一端、并聯(lián)的液壓鎬11和先導式溢流閥IV23-4的一端以及電磁換向閥138、電磁換向閥1140和電磁換向閥III41的T 口均與并聯(lián)的散熱器31和單向閥130的b端連接;所述的調壓閥組B包括先導式減壓閥122-1、溢流閥123-1和三位四通換向閥24,三位四通換向閥24的P 口處連有壓力表1119-2,三位四通換向閥24的P 口、溢流閥123-1的一端以及先導式減壓閥122-1的第一端口均通過單向閥1134與第二聯(lián)液壓泵36-2連接;三位四通換向閥24的T 口、溢流閥123-1的另一端以及先導式減壓閥122-1的第二端口均與并聯(lián)的散熱器31和單向閥130的b端連接;三位四通換向閥24的B 口通過單向閥III35與第一聯(lián)液壓泵36-1連接;先導式減壓閥122-1的第三端口與油缸閥組IA的P 口連接;所述的油缸閥組IA連接在先導式減壓閥122-1的第三端口與并聯(lián)的散熱器31和單向閥130的b端之間,并與進料門油缸1、出料門油缸2、導料槽油缸3和壓力表119-1連接,進料門油缸1、出料門油缸2和導料槽油缸3的進、出油口上均設有阻尼接頭12,用于控制相應油缸的動作速度和緩沖慣性沖擊,而與每個油缸連接的雙向液壓鎖20能夠保證相應油缸停止到任意位置;所述的油缸閥組IID連接在與第一聯(lián)液壓泵36-1連接的單向閥III35和并聯(lián)的散熱器31和單向閥130的b端之間,并與滾筒上料油缸4、保溫上料油缸5、壓路機提升油缸6、廢料油缸7和壓力表III19-3連接,滾筒上料油缸4、出保溫上料油缸5、壓路機提升油缸6以及廢料油缸7的進、出油口上均設有阻尼接頭12,也用于控制相應油缸的動作速度和緩沖慣性沖擊,而與每個油缸·連接的雙向液壓鎖20能夠保證相應油缸停止到任意位置。按照上述連接方式,該液壓系統(tǒng)最終可形成風機調速回路、保溫料倉進出料回路、滾筒炒料回路、導料槽伸縮回路、液壓鎬沖擊回路、廢料油缸升降回路以及壓路機升降回路。其中,風機調速回路由風機馬達8、風機比例閥組C、壓力表19-4、三聯(lián)定量齒輪泵36中第三聯(lián)液壓泵36-3、吸回油過濾器32以及液壓油箱33連接而成;保溫料倉進出料回路由進料門油缸1,出料門油缸2、壓力表119-1、油缸閥組I A、調壓閥組B、壓力表1119-2、單向閥1134、三聯(lián)定量齒輪泵36、并聯(lián)的散熱器31和單向閥130、吸回油過濾器32以及液壓油箱33連接而成;滾筒炒料回路由吸回油過濾器32、并聯(lián)的散熱器31和單向閥130、單向閥II34、單向閥II135、三聯(lián)定量齒輪泵36、調壓閥組B、油缸閥組IID、滾筒閥組E、滾筒上料油缸4、滾筒馬達9、壓力表1119-2、壓力表III19-3和壓力表V19-5連接而成;導料槽伸縮回路由吸回油過濾器32、并聯(lián)的散熱器31和單向閥130、單向閥1134、三聯(lián)定量齒輪泵36、調壓閥組B、油缸閥組I A、導料槽油缸3、壓力表119-1和壓力表II19-2連接而成;液壓鎬沖擊回路由吸回油過濾器32、并聯(lián)的散熱器31和單向閥130、單向閥11135、三聯(lián)定量齒輪泵36、滾筒閥組E、液壓鎬11、快換接頭42和壓力表V19-5連接而成;廢料油缸升降回路由吸回油過濾器32、并聯(lián)的散熱器31和單向閥130、單向閥11135、三聯(lián)定量齒輪泵36、油缸閥組IID、廢料油缸7和壓力表III19-3連接而成;壓路機升降回路由吸回油過濾器32、并聯(lián)的散熱器31和單向閥130、單向閥11135、三聯(lián)定量齒輪泵36、油缸閥組IID、壓路機提升油缸6和壓力表III19-3連接而成。工作時,滾筒閥組E內溢流閥III23-3的設置用于實現(xiàn)第一聯(lián)液壓泵36_1的過載保護;調壓閥組B內溢流閥123-1的設置用于實現(xiàn)第二聯(lián)液壓泵36-2的過載保護;風機比例閥組C內溢流閥II23-2的設置用于實現(xiàn)第三聯(lián)液壓泵36-3的過載保護,風機比例閥組C內三通壓力補償器29的設置用于穩(wěn)定比例閥28的壓差,保證風機馬達8的轉速不受負載變化,從而使風機比例閥組C的響應頻率高,有較強的抗負載變化能力和較低的流量增益。調壓閥組B內先導式減壓閥122-1用于降低保溫料倉中進料門油缸1、出料門油缸2和導料槽油缸3的壓力,保證小負載區(qū)域用低壓系統(tǒng)控制,降低能耗;三聯(lián)定量齒輪泵36中第一聯(lián)液壓泵36-1與滾筒閥組E之間連有單向閥35,第二聯(lián)液壓泵36-2與調壓閥組B之間連有單向閥34,第一聯(lián)液壓泵36-1與第二聯(lián)液壓泵36-2合流后通過吸回油過濾器32與液壓油箱33連接,故當三位四通換向閥24位于中位時,第二聯(lián)液壓泵36-2卸荷,由第一聯(lián)液壓泵36-1供油控制滾筒上料,炒料,液壓鎬,螺旋出料等動作;當三位四通換向閥24右位得電時,第一聯(lián)液壓泵36-1卸荷,由第二聯(lián)液壓泵36-2供油控制保溫料倉進料油缸、出料油缸動作;當三位四通換向閥24左位得電時,第一聯(lián)液壓泵36-1和第二聯(lián)液壓泵36-2雙泵合流滿足反轉高速出料施工工況,能量損失較低。采用第一聯(lián)液壓泵36-1和第二聯(lián)液壓泵36-2雙泵合流和分流的方式能夠解決滾筒炒料回路需要炒料和出料控制時轉速不同的問題,確保該液壓系統(tǒng)穩(wěn)定。滾筒閥 組E內先導式減壓閥II22-2和先導式減壓閥III22-3用來將滾筒炒料回路、螺旋出料回路、液壓鎬沖擊回路中的壓力經相應減壓閥獨立出來,減少各系統(tǒng)之間的互相干擾,提高其抗負載變化能力;單向調速閥139-1和單向調速閥II39-2用來調節(jié)滾筒炒料回路、螺旋出料回路的正、反轉速度不同,滿足不同施工工藝要求,電磁換向閥138、電磁換向閥Π40以及電磁換向閥III41用來控制滾筒馬達、螺旋馬達和液壓鎬的動作,其中控制液壓鎬11的電磁換向閥III41位于中位時,具有控制第一聯(lián)液壓泵36-1卸荷的功能,當電磁換向閥III41右位得電時,液壓鎬11工作,當電磁換向閥III41左位得電時,第一聯(lián)液壓泵36-1建立起壓力。其中,風機比例閥組C內三通壓力補償器29和調壓閥組B內先導式減壓閥122-1的設置以及三聯(lián)定量齒輪泵36中泵的合流與單泵工作的轉化,促使流量調節(jié)時能量損失較低。油缸閥組I A可以由單一的液壓電磁閥組組成。作為本實用新型的改進,油缸閥組I A可以由三個并聯(lián)的電磁換向閥21疊加而成,與其連接的先導式減壓閥122-1在系統(tǒng)中壓力反饋控制自動限壓節(jié)流與關閉保護,提高了減壓閥的穩(wěn)壓精度,當系統(tǒng)中散熱器堵塞或回油背壓過高時,液壓油通過單向閥130回油箱,每個電磁換向閥21的A、B 口處均連接有一個液壓鎖20,減少了液壓系統(tǒng)兩個泄露故障點,三個電磁換向閥21通過相應的液壓鎖20分別與進料門油缸1、出料門油缸2和導料槽油缸3連接。油缸閥組I A還集成了壓力表19-1,方便及時檢測系統(tǒng)壓力。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種改進,油缸閥組IID也可以由四個并聯(lián)的電磁換向閥21疊加而成,當系統(tǒng)中散熱器堵塞或回油背壓過高時,液壓油通過單向閥130回油箱,每個電磁換向閥21的A、B 口處均連接有一個液壓鎖20,減少了液壓系統(tǒng)兩個泄露故障點,其中一個電磁換向閥21與相應的液壓鎖20之間連有單向調速閥11139-3,該液壓鎖20與壓路機提升油缸6連接,其余的三個電磁換向閥21通過相應的液壓鎖20分別與滾筒上料油缸4、保溫上料油缸5和廢料油缸7連接。油缸閥組IID還集成了壓力表19-1,方便及時檢測系統(tǒng)壓力。
權利要求1.一種浙青路面養(yǎng)護車的液壓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包括三聯(lián)定量齒輪泵(36)、發(fā)動機(37)、油缸閥組1(A)、調壓閥組(B)、風機比例閥組(C)、油缸閥組11(D)、滾筒閥組(E)、進料門油缸(I)、出料門油缸(2)、導料槽油缸(3)、滾筒上料油缸(4)、保溫上料油缸(5)、壓路機提升油缸(6)、廢料油缸(7)、風機馬達(8)、滾筒馬達(9)、螺旋馬達(10)、液壓鎬(11)、壓力表 I (19-1)、壓力表 II (19-2)、壓力表 III (19-3)、壓力表 IV (19-4)、壓力表 V (19-5)、吸回油過濾器(32)、散熱器(31)、單向閥I (30)、單向閥II (34)、單向閥III (35)和液壓油箱(33), 所述的發(fā)動機(37)與三聯(lián)定量齒輪泵(36)連接,三聯(lián)定量齒輪泵(36)通過吸回油過濾器(32)與液壓油箱(33)連接,并聯(lián)的散熱器(31)和單向閥I (30)的a端通過吸回油過濾器(32)與液壓油箱(33)連接,并聯(lián)的散熱器(31)和單向閥I (30)的b端分別與油缸閥組I (A)、調壓閥組(B)、油缸閥組II (D)和滾筒閥組(E)連接; 所述的三聯(lián)定量齒輪泵(36)由第一聯(lián)液壓泵(36-1)、第二聯(lián)液壓泵(36-2)和第三聯(lián)液壓泵(36-3)組成, 所述的風機比例 閥組(C)包括比例閥(28)、三通壓力補償器(29)和溢流閥II (23-2),比例閥(28)的A、B 口與風機馬達(8)的進、出油口連接;比例閥(28)的B 口與三通壓力補償器(29)的X 口連接,并通過溢流閥II (23-2)與液壓油箱(33)連接;比例閥(28)的P 口和三通壓力補償器(29)的A 口連接,并與第三聯(lián)液壓泵(36-3)、壓力表IV (19_4)連接;三通壓力補償器(29)的B 口與比例閥(28)的T 口連接; 所述的滾筒閥組(E)包括先導式減壓閥II (22-2)、先導式減壓閥III (22-3)、溢流閥III (23-3)、先導式溢流閥IV (23-4)、單向調速閥I (39-1)、單向調速閥II (39-2)、壓力表V (19-5)、電磁換向閥I (38)、電磁換向閥II (40)和電磁換向閥III (41);滾筒馬達(9)的進、出油口分別通過單向調速閥I (39-1)與電磁換向閥I (38)的A、B 口連接,電磁換向閥I (38)的P 口與先導式減壓閥II (22-2)的一端連接;螺旋馬達(10)的進、出油口分別通過單向調速閥II (39-2)與電磁換向閥II (40)的A、B 口連接,電磁換向閥II (40)P 口與先導式減壓閥III (22-3)的一端連接;液壓鎬(11)的進、出油口處設有快換接頭(42),并與先導式溢流閥IV (23-4)并聯(lián),并聯(lián)的液壓鎬(11)和先導式溢流閥IV (23-4)的一端與電磁換向閥III (41)的A 口連接;電磁換向閥III的P 口處連接有壓力表V (19-5),溢流閥III (23-3)的一端、電磁換向閥III (41)的P 口以及先導式減壓閥II (22_2)和先導式減壓閥III (22-3)的另一端均通過單向閥III (35)與第一聯(lián)液壓泵(36-1)連接,溢流閥III (23-3)的另一端、并聯(lián)的液壓鎬(11)和先導式溢流閥IV (23-4)的一端以及電磁換向閥I (38)、電磁換向閥II (40)和電磁換向閥III (41)的T 口均與并聯(lián)的散熱器(31)和單向閥I (30)的b端連接; 所述的調壓閥組(B)包括先導式減壓閥I (22-1)、溢流閥I (23-1)和三位四通換向閥(24),三位四通換向閥(24)的P 口處連有壓力表II (19-2),三位四通換向閥(24)的P 口、溢流閥I (23-1)的一端以及先導式減壓閥I (22-1)的第一端口均通過單向閥II (34)與第二聯(lián)液壓泵(36-2)連接;三位四通換向閥(24)的T 口、溢流閥I (23-1)的另一端以及先導式減壓閥I (22-1)的第二端口均與并聯(lián)的散熱器(31)和單向閥I (30)的b端連接;三位四通換向閥(24)的B 口通過單向閥III (35)與第一聯(lián)液壓泵(36-1)連接;先導式減壓閥I (22-1)的第三端口與油缸閥組I (A)的P 口連接;所述的油缸閥組I (A)連接在先導式減壓閥I (22-1)的第三端口與并聯(lián)的散熱器(31)和單向閥I (30 )的b端之間,并與進料門油缸(I)、出料門油缸(2 )、導料槽油缸(3 )和壓力表I (19-1)連接,進料門油缸(I)、出料門油缸(2)以及導料槽油缸(3)的進、出油口上均設有阻尼接頭(12); 所述的油缸閥組II (D)連接在與第一聯(lián)液壓泵(36-1)連接的單向閥III (35)和并聯(lián)的散熱器(31)和單向閥I (30)的b端之間,并與滾筒上料油缸(4)、保溫上料油缸(5)、壓路機提升油缸(6)、廢料油缸(7)和壓力表III (19-3)連接,滾筒上料油缸(4)、保溫上料油缸(5)、壓路機提升油缸(6)和廢料油缸(7)的進、出油口上均設有阻尼接頭(12)。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浙青路面養(yǎng)護車的液壓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缸閥組I (A)由三個并聯(lián)的電磁換向閥(21)疊加,每個電磁換向閥(21)的A、B 口處均連接有一個液壓鎖(20),三個電磁換向閥(21)通過相應的液壓鎖(20)分別與進料門油缸(I)、出料門油缸(2)和導料槽油缸(3)連接。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浙青路面養(yǎng)護車的液壓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缸閥組II (D)由四個并聯(lián)的電磁換向閥(21)疊加,每個電磁換向閥(21)的A、B 口處均連接有一個液壓鎖(20 ),其中一個電磁換向閥(21)與相應的液壓鎖(20 )之間連有單向調速閥.111 (39-3),該液壓鎖(20 )與壓路機提升油缸(6 )連接,其余的三個電磁換向閥(21)通過相應的液壓鎖(2 0)分別與滾筒上料油缸(4)、保溫上料油缸(5)和廢料油缸(7)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瀝青路面養(yǎng)護車的液壓系統(tǒng),該液壓系統(tǒng)通過三聯(lián)定量齒輪泵、各種疊加液壓電磁閥組、滾筒馬達、螺旋馬達、風機馬達、滾筒上料油缸、保溫上料油缸、壓路機提升油缸、廢料油缸、進料門油缸、出料門油缸、導料槽油缸、液壓鎬、吸回油過濾器、散熱器以及液壓油箱等部件連接而成,最終形成風機調速回路、保溫料倉進出料回路、滾筒炒料回路、導料槽伸縮回路、液壓鎬沖擊回路、廢料油缸升降回路和壓路機升降回路,實現(xiàn)多種功能,減少了各系統(tǒng)之間的相互干擾,抗負載變化能力較強;解決了滾筒炒料回路需要炒料和出料控制時轉速不同問題,確保液壓系統(tǒng)穩(wěn)定;在保證成本較低的同時,確保流量調節(jié)時能量損失較低。
文檔編號E01C23/14GK203096585SQ20132005724
公開日2013年7月31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31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1月31日
發(fā)明者王貴, 張陳, 解德杰, 梁幫修, 張強, 韓躍斌, 呂志國 申請人:徐州徐工筑路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