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雙水位提拉式排水閥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馬桶水箱中的排水閥技術領域,特別與一種雙水位提拉式排水閥有關。
背景技術:
隨著馬桶水箱技術的不斷改革,傳統(tǒng)單排結構的排水閥已經無法滿足消費需求。所以越來越多的生產企業(yè)在雙水位排水技術中做了諸多設計和研究。在中國專利ZL03273320. 8中提出的一種雙排排水閥中,其半排水時,半排按鈕控制提拉拉鏈提起拍蓋一定角度,通過拍蓋后側的抵塊掛于半排浮桶樞接座的壓塊上,而水的浮力使得半排浮桶的壓塊壓抵拍蓋的抵塊,實現(xiàn)延遲拍蓋下落時間。當全排水時,全排按鈕控制提拉拉鏈提起拍蓋更大角度,使得抵塊掛于全排浮桶的壓塊上,同樣水的浮力使得全排浮桶的壓塊壓抵拍蓋的抵塊,實現(xiàn)延遲拍蓋下落時間。該專利技術中,排水行程主要通過抵塊與半排浮桶壓塊或者全排浮桶壓塊產生接觸作用實現(xiàn)控制,而抵塊與兩個壓塊在頻繁接觸抵壓過程中極易造成磨損,使得排水閥壽命短,維修頻繁。而且在該技術方案中整個排水閥結構復雜,組裝要求高。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fā)明人設計出一種雙水位提拉式排水閥,本案由此產生。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雙水位提拉式排水閥,實現(xiàn)結構簡單,設計巧妙,組裝方便,使用壽命長。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xiàn)一種雙水位提拉式排水閥,包括內芯管、排水閥本體,內芯管套接在排水閥本體上;另外還包括溢流管、套管、全排拉桿、半排拉桿;全排拉桿連接溢流管,半排拉桿連接套管,內芯管上端穿過套管與溢流管連接;在排水閥本體上開設與套管管壁外側突起的套管凸臺相配的本體讓位槽;在套管管壁上開設用于給內芯管管壁外側突起的限位凸點進行軸向限位的套管豎槽;限位凸點位于套管豎槽時,套管凸臺與本體讓位槽不在同一軸線上。所述的全排拉桿底部形成卡環(huán),卡接在溢流管管壁上開設的卡槽中。所述的溢流管上開設有定位孔,在內芯管管壁上設置有對應定位孔的定位凸塊;定位凸塊為徑向彈性伸縮部件。所述的內芯管端部開設有一圈供密封圈放置的密封槽。所述的套管外部套有套環(huán),套環(huán)上具有與半排拉桿連接的連接件。所述的限位凸點位于套管豎槽時,套管凸臺與本體讓位槽所在的徑線形成22. 5度夾角。所述的套管凸臺與排水閥本體上壁之間的行程距離為半排行程距離,限位凸點與排水閥本體上壁之間的行程距離為全排行程距離。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實用新型半排時只要提拉半排拉桿,帶動套管上移,被迫拉動溢流管和內芯管同時上提,半排上提的排水行程受到套管凸臺的限制。而當需要全排時,提拉全排拉桿,帶動溢流管連同內芯管一起上提,此時套管不動,全排上提的排水行程由限位凸點限制。本實用新型中全排和半排行程控制不同,組裝設計合理,結構十分緊湊,經過試驗,長時間頻繁使用也不易造成部件磨損,使用壽命長。
圖I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裝配示意圖一;圖2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裝配示意圖二;圖3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內芯管裝配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裝配完成示意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裝配后局部效果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未排水時剖面示意圖;圖7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半排水剖面示意圖一;圖8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半排水剖面示意圖二 ;圖9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半排水效果示意圖;圖10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全排水剖面示意圖;圖11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全排水效果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做進一步詳細說明。一種雙水位提拉式排水閥,如圖I、圖2所示,主要涉及到的部件包括排水閥本體I、內芯管2、溢流管3、套管4、全排拉桿5、半排拉桿6。本實施例中排水閥本體I中包括底座11、托盤12、全排浮桶13、半排浮桶14、全排擺桿15、半排擺桿16、半排調節(jié)桿17、罩殼18。底座11和罩殼18扣合行程一個殼體,托盤12設置在殼體內,全排浮桶13和半排浮桶14分別通過全排擺桿15和半排擺桿16與托盤12連接,提供全排浮力和半排浮力。同時半排浮桶14還連接有半排調節(jié)桿17,用于調節(jié)半排浮桶14的浮動距離。本實用新型的改進點并非著重于浮桶原理結構上,所以此處不做具體詳細展述。內芯管2穿套在排水閥本體I中間,伸出罩殼18,結合圖3所示,底部與排水口接觸,上端管壁設置一圈密封槽21,密封槽21用于安裝密封圈24,增強內芯管2與溢流管3裝配之間的密封性。下方具有一個定位凸塊22,該定位凸塊22為可徑向伸縮的彈性部件,在外部受壓時,可被迫向內壓入。在內芯管2定位凸塊22下方的管壁上,形成一個向外突起的限位凸點23。再參照圖I和圖2,在排水閥本體I中,本實施例而言具體是在罩殼18的上壁端面設置有供內芯管2穿過的通孔181,在通孔181邊沿開設一對本體讓位槽182。套管4套在內芯管2的外面,同時需要與內芯管2 —起插入到通孔181中。在套管4的外壁上設置一對突起的套管凸臺41,套管凸臺41與本體讓位槽182形狀尺寸相配,套管2插入通孔181中時,套管凸臺41與本體讓位槽182對準,插入后,套管4旋轉一定角度,這樣套管凸臺41受到罩殼18上壁的限制,不脫離排水閥本體I。[0033]在套管4的管壁上,沿軸線方向開設套管豎槽42,套管豎槽42的下端開口,上端封閉,且為一個底部鑿通的通槽。裝配時,內芯管2上的限位凸點23從套管豎槽42下端開口進入槽體中,使得內芯管2只能做上下運動,且運動距離受到套管豎槽42的限制。當限位凸點23位于套管豎槽42時,套管凸臺41與本體讓位槽182不在同一軸線上,兩者各自所在的徑線形成一個夾角,本實施例中該夾角為22. 5度。另外,半排拉桿6與套管4的上部形成連接,本實施例中套管4的上端固結有一個套環(huán)43,套環(huán)43上連接有一個連接件44,連接件44上設置卡位45,卡接半排拉桿6。套環(huán)43的設置也剛好作為一個止擋環(huán),防止套管4整體落入到排水閥本體I內。溢流管3也是一個管體部件,抵靠在套管4的上方,但與套管4不形成連接。內芯管2穿過套管4后,上端從溢流管3的下方套入。在溢流管3的管壁上開設定位孔31,使得定位凸塊22在轉到定位孔31的位置時,卡入定位孔31中進行定位,這樣確保內芯管2和溢流管3之間的穩(wěn)定連接。 在溢流管3的外壁上設置一個向內凹陷的卡槽32,而本實施例中全排拉桿5的底部形成一個與卡槽32相配的卡環(huán)51。全排拉桿5和溢流管3的連接,就是將卡環(huán)51卡入卡槽32中實現(xiàn)。本實用新型在組裝時,將內芯管2插入排水閥本體I中,然后將套管凸臺41對準本體上讓位槽181,向下插入,在套管凸臺41通過本體讓位槽181后將套管4順時針旋轉22. 5度,此時套管4上的套管豎槽42正好對準內芯管2上限位凸點23,將套管4沿限位凸點23方向向下插入即可。最后將溢流管3與內芯管2扣在一起,即完成組裝,如圖4、圖5、圖6所示。組裝后套管4只能垂直豎直運動,即內芯管2上的限位凸點23始終在套管豎槽42之中。然后全排拉桿5卡接在溢流管3上,半排拉桿6卡接于套管4上。本實用新型工作時,當需要全排水時,結合圖10、11所示,提拉全排拉桿5,全排拉桿5帶動溢流管3向上運動,溢流管3同時帶動內芯管2向上提起,直到內芯管2上的限位凸點23碰到罩殼18的上壁為止,限位凸點23所走的行程即為全排行程距離。此時套管2及半排拉桿6都不運動。當需要半排水時,提拉半排拉桿6,結合圖7 9,半排拉桿6帶動套管4,同時套管4帶動溢流管3和內芯管2 —起向上運動,當套管凸臺41碰到罩殼18的上壁時被限位,運動停止,套管凸臺41所走的行程即為半排行程距離。上述實施例僅用于解釋說明本實用新型的發(fā)明構思,而非對本實用新型權利保護的限定,凡利用此構思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非實質性的改動,均應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雙水位提拉式排水閥,包括內芯管、排水閥本體,內芯管套接在排水閥本體上;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溢流管、套管、全排拉桿、半排拉桿;全排拉桿連接溢流管,半排拉桿連接套管,內芯管上端穿過套管與溢流管連接;在排水閥本體上開設與套管管壁外側突起的套管凸臺相配的本體讓位槽;在套管管壁上開設用于給內芯管管壁外側突起的限位凸點進行軸向限位的套管豎槽;限位凸點位于套管豎槽時,套管凸臺與本體讓位槽不在同一軸線上。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雙水位提拉式排水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全排拉桿底部形成卡環(huán),卡接在溢流管管壁上開設的卡槽中。
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雙水位提拉式排水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溢流管上開設有定位孔,在內芯管管壁上設置有對應定位孔的定位凸塊;定位凸塊為徑向彈性伸縮部件。
4.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雙水位提拉式排水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內芯管端部開設有一圈供密封圈放置的密封槽。
5.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雙水位提拉式排水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管外部套有套環(huán),套環(huán)上具有與半排拉桿連接的連接件。
6.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雙水位提拉式排水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凸點位于套管豎槽時,套管凸臺與本體讓位槽所在的徑線形成22. 5度夾角。
7.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雙水位提拉式排水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管凸臺與排水閥本體上壁之間的行程距離為半排行程距離,限位凸點與排水閥本體上壁之間的行程距離為全排行程距離。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主要公開了一種雙水位提拉式排水閥,包括內芯管、排水閥本體,內芯管套接在排水閥本體上;還包括溢流管、套管、全排拉桿、半排拉桿;全排拉桿連接溢流管,半排拉桿連接套管,內芯管上端穿過套管與溢流管連接;在排水閥本體上開設與套管管壁外側突起的套管凸臺相配的本體讓位槽;在套管管壁上開設用于給內芯管管壁外側突起的限位凸點進行軸向限位的套管豎槽;限位凸點位于套管豎槽時,套管凸臺與本體讓位槽不在同一軸線上。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設計巧妙,組裝方便,使用壽命長。
文檔編號E03D1/34GK202482960SQ20122000439
公開日2012年10月10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6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1月6日
發(fā)明者李偉敏 申請人:廈門彩田衛(wèi)浴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