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河道漂浮物自動清除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可自動打撈收集并清除河道上漂浮物的機械 裝置,屬于包括水力學、水利工程、環(huán)境工程學科機械技術領域。
技術背景目前由于在河道的污染源中固體漂浮物占了很大的比例,而且隨 著流水的流動污染水域面積越來越大,對我們的生活環(huán)境造成了嚴重 的影響?,F今水面飄浮物一般以人工打撈的方式進行,但人工打撈方 法雖然簡單,卻花工大、耗資多,并要常年堅持,而關鍵是人工打撈 很不安全。 發(fā)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則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完全 由水提供能量、節(jié)約能源、無需人力的河道漂浮物自動清除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措施來實現一種河道漂浮物自動清除裝置,其特征它包括有支架1,支架1的下方兩側設有大滑輪2,大滑輪2與小滑輪3同心軸連接,它們之 間的軸上裝有葉輪4,葉輪4外面套設有活動水輪罩5和固定水輪罩6, 活動水輪罩5通過空心活動轉軸13與手柄14相連,大滑輪2和小滑 輪3上分別連接拉索7、 8的一端,拉索7、 8的另一端分別連接接物 板9和承物板10。其中,所述接物板9為兩塊,它們鉸接,其鉸接點處與拉索7的 一端相連,接物板9的兩側外端均設有滑輪11,滑輪11設置在滑道 槽12內,承物板IO連拉索8連接的一端設在滑輪11的下方,承物板 10的另一端連有配重塊15。本實用新型裝置所需的能量完全由水的動能提供,脫離了傳統(tǒng)利 用電能或燃油的模式,達到節(jié)約能源和避免環(huán)境污染的效果,而且減少了對人力的依賴性。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正面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側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地說明如圖l、 2所示,本實用新型它包括有支架1,支架l的下方兩側 設有大滑輪2,大滑輪2與小滑輪3同心軸連接,它們之間的軸上裝 有葉輪4,葉輪4外面套設有活動水輪罩5和固定水輪罩6,活動水輪 罩5通過空心活動轉軸13與手柄14相連,大滑輪2和小滑輪3上分 別連接拉索7、 8的一端,拉索7、 8的另一端分別連接接物板9和承 物板IO。其中,所述接物板9為兩塊,它們鉸接,其鉸接點處與拉索 7的一端相連,接物板9的兩側外端均設有滑輪11,滑輪11設置在滑 道槽12內,承物板10連拉索8連接的一端設在滑輪11的下方,承物 板10的另一端連有配重塊15。本實用新型中接物板9是由合葉通過活動鉸連接的形狀相同的 板,兩板后側末端均伸出單臂,臂端為滑輪ll,用于支撐接物板9和 阻攔網16并沿滑道槽12內滑動。阻攔網16粘貼在接物板9的一側, 當水流流過阻攔網16時,固體漂浮物則被有效地攔截、積聚在接物板 9上。動力組可以通過滑輪組傳動來提升接物板和阻攔網。本實用新型中承物板10由軸固定在支架1兩側用于收接接物板9 傾倒的漂浮物,比較巧妙的是動力組中的大小滑輪半徑是有特定比例 的,因而在收緊拉索7、 8的時候使的接物板9在承物板IO上方且向 著承物板10的方向傾斜,從而避免了漂浮物再次灑落到河底。承物板 IO上的漂浮物順傾斜板面滑向兩側直接可以在兩岸收集、處理。本實用新型中動力組由葉輪4、可旋轉的活動水輪罩5及大滑輪2、小滑輪3組成。當需要提升接物板時,旋轉活動水輪罩5使葉輪4露 出,水流的動能推動葉輪4轉動,葉輪4轉動帶動同軸的大、小滑輪 組等角速度轉動,進而通過一系列滑輪傳動裝置提升攔污柵板,將柵板上的攔截物分兩側傾倒收集,整個裝置協(xié)調運行可以完成一個完整 的收集排倒過程。本實用新型中涉及的未說明部份與現有技術相同或采用現有技術 加以實現。
權利要求1、一種河道漂浮物自動清除裝置,其特征它包括有支架(1),支架(1)的下方兩側設有大滑輪(2),大滑輪(2)與小滑輪(3)同心軸連接,它們之間的軸上裝有葉輪(4),葉輪(4)外面套設有活動水輪罩(5)和固定水輪罩(6),活動水輪罩(5)通過空心活動轉軸(13)與手柄(14)相連,大滑輪(2)和小滑輪(3)上分別連接拉索(7,8)的一端,拉索(7,8)的另一端分別連接接物板(9)和承物板(10)。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漂浮物自動清除裝置,其特征是所述 接物板(9)為兩塊,它們鉸接,其鉸接點處與拉索(7)的一端相連, 接物板(9)的兩側外端均設有滑輪(11),滑輪(11)設置在滑道槽(12)內,承物板(10)連拉索(8)連接的一端設在滑輪(11)的下 方,承物板(10)的另一端連有配重塊(15)。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河道漂浮物自動清除裝置,其特征它包括有支架(1),支架(1)的下方兩側設有大滑輪(2),大滑輪(2)與小滑輪(3)同心軸連接,它們之間的軸上裝有葉輪(4),葉輪(4)外面套設有活動水輪罩(5)和固定水輪罩(6),活動水輪罩(5)通過空心活動轉軸(13)與手柄(14)相連,大滑輪(2)和小滑輪(3)上分別連接拉索(7,8)的一端,拉索(7,8)的另一端分別連接接物板(9)和承物板(10)。本實用新型裝置所需的能量完全由水的動能提供,脫離了傳統(tǒng)利用電能或燃油的模式,達到節(jié)約能源和避免環(huán)境污染的效果,而且減少了對人力的依賴性。
文檔編號E02B15/10GK201162209SQ20072013188
公開日2008年12月10日 申請日期2007年12月25日 優(yōu)先權日2007年12月25日
發(fā)明者剛 劉, 夏志皓, 段建新 申請人:河海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