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烹飪器具的蒸籠及烹飪器具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于烹飪器具的蒸籠及烹飪器具,蒸籠具有底壁和側壁,側壁具有大尺寸段、小尺寸段以及連接大尺寸段和小尺寸段的放置面,其中,大尺寸段比小尺寸段遠離蒸籠本體的橫截面的中心,小尺寸段上設置有安裝部,提手包括提手本體和提手連接部,提手本體在靜止狀態(tài)下放置在所述放置面上,提手連接部分別位于提手本體的兩端,提手連接部與安裝部連接,使得提手本體能夠相對于蒸籠本體旋轉。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蒸籠,提手本體放置在放置面上,提手連接部與位于放置面下方的小尺寸段連接,安裝部更靠近蒸籠本體的橫截面的中心,且遠離內(nèi)鍋的內(nèi)側表面,因此,提手連接部不會劃傷內(nèi)鍋的內(nèi)側表面。
【專利說明】
用于烹飪器具的蒸籠及烹飪器具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烹飪器具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目前,人們使用電壓力鍋、電飯煲在煮飯或單獨烹飪各種食物時,往往會在鍋內(nèi)放置蒸籠,再在蒸籠內(nèi)放置需要烹飪的食物,烹飪非常方便。如圖1所示,蒸籠I包括蒸籠本體2和提手3,蒸籠本體2與提手3連接。蒸籠本體2—般呈桶狀,在蒸籠蒸籠本體2的底面或側壁上開設有透氣孔,蒸籠本體2通過其開口端的外翻沿掛靠于鍋內(nèi),即可在蒸籠本體2內(nèi)放置食物進行烹飪。提手3包括提手本體4和提手連接部5,提手連接部5位于提手本體4的兩端,蒸籠本體2上設置有連接孔7,提手連接部5與連接孔7連接,以使得提手3與蒸籠本體2連接。人們通過操作提手3將蒸籠本體2從鍋內(nèi)拿起或者放入,然而,在提手連接部5與蒸籠本體2連接后,提手本體4放置在蒸籠本體2的提手放置面6上,提手本體4和提手連接部5位于同一平面,連接孔7位于提手放置面6的上方,這樣,造成提手連接部5容易碰到內(nèi)鍋,劃傷內(nèi)鍋的內(nèi)側表面,影響內(nèi)鍋的使用。
[0003]因此,需要一種用于烹飪器具的蒸籠及烹飪器具,以至少部分地解決上述問題。【實用新型內(nèi)容】
[0004]在【實用新型內(nèi)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簡化形式的概念,這將在具體實施例部分中進一步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用新型內(nèi)容】部分并不意味著要試圖限定出所要求保護的技術方案的關鍵特征和必要技術特征,更不意味著試圖確定所要求保護的技術方案的保護范圍。
[0005]為了至少部分地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于烹飪器具的蒸籠,其特征在于,所述蒸籠包括:
[0006]蒸籠本體,所述蒸籠本體具有底壁、沿所述底壁向上延伸的側壁和由所述側壁的頂部邊緣形成的開口,所述蒸籠本體上設置有透氣部,所述側壁的上部具有大尺寸段、位于所述大尺寸段下方的小尺寸段以及連接所述大尺寸段和所述小尺寸段的放置面,其中,所述大尺寸段比所述小尺寸段遠離所述蒸籠本體的橫截面的中心,并且,所述小尺寸段上設置有安裝部;和
[0007]提手,所述提手包括:
[0008]提手本體,所述提手本體在靜止狀態(tài)下放置在所述放置面上;以及
[0009]提手連接部,所述提手連接部分別位于所述提手本體的兩端,所述提手連接部與所述安裝部連接,使得所述提手本體能夠相對于所述蒸籠本體旋轉。
[0010]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蒸籠,其包括蒸籠本體和提手,蒸籠本體的側壁包括大尺寸段和小尺寸段,提手包括提手本體和提手連接部,提手本體放置在放置面上,提手連接部與位于放置面下方的小尺寸段連接,小尺寸段距蒸籠本體的橫截面的中心的距離小于大尺寸段距蒸籠本體的橫截面的中心的距離,這樣,安裝部更靠近蒸籠本體的橫截面的中心,且遠離內(nèi)鍋的內(nèi)側表面,因此,提手連接部不會劃傷內(nèi)鍋的內(nèi)側表面。
[0011]可選地,所述蒸籠本體的橫截面為圓形,所述大尺寸段和所述小尺寸段的橫截面的圓心與所述蒸籠本體的圓心重合。這樣,使得蒸籠本體的結構更為穩(wěn)定。
[0012]可選地,所述安裝部包括連接孔,所述提手連接部通過所述連接孔與所述側壁連接。以此設置方式,便于提手安裝至蒸籠本體。
[0013]可選地,所述提手連接部包括:第一延伸段,所述第一延伸段包括頂端和底端,所述第一延伸段的頂端與所述提手本體連接;和第二延伸段,所述第二延伸段包括內(nèi)端和外端,所述第二延伸段的內(nèi)端與所述第一延伸段的底端連接,且所述第二延伸段穿過所述連接孔。這樣,提手連接部與連接孔連接的第二延伸段與提手本體位于不同的平面,便于操作。
[0014]可選地,所述第二延伸段的外端比所述大尺寸段靠近所述蒸籠本體的橫截面的中心。這樣,避免第二延伸段與內(nèi)鍋相接觸,劃傷內(nèi)鍋的內(nèi)側表面。
[0015]可選地,所述放置面沿所述側壁的周向設置在所述側壁的整個圓周上。這樣,使得提手本體可以完全放置在放置面上。
[0016]可選地,所述放置面沿所述側壁的周向間隔設置。這樣,便于人們抓握放置在放置面上的提手。
[0017]可選地,所述提手本體上設置有朝向所述蒸籠本體的內(nèi)側折彎的折彎部。以此設置方式,便于人們直接操作提手,并且不劃傷內(nèi)鍋。
[0018]可選地,所述折彎部相對于所述放置面的內(nèi)邊緣更向所述蒸籠本體的內(nèi)側突出,使得所述折彎部和所述放置面的內(nèi)邊緣之間存在間隔。這樣,使得折彎部凸出于放置面,便于人們抓握。
[0019]另一方面,本新型還提供了一種包含相應蒸籠的烹飪器具。這樣的烹飪器具的提手連接部不會劃傷內(nèi)鍋的內(nèi)側表面。
【附圖說明】
[0020]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下列附圖在此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實用新型。附圖中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及其描述,用來解釋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附圖中,[0021 ]圖1為現(xiàn)有的蒸籠的立體分解圖;
[0022]圖2為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的蒸籠的俯視圖;
[0023]圖3為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的蒸籠的立體分解圖;
[0024]圖4為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的蒸籠的立體圖;以及
[0025]圖5為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的烹飪器具的內(nèi)鍋的主視剖視圖,其中,蒸籠放置在內(nèi)鍋中。
[0026]附圖標記說明:
[0027]I蒸籠2蒸籠本體
[0028]3提手4提手本體
[0029]5提手連接部 6提手放置面
[0030]7連接孔100內(nèi)鍋
[0031]101內(nèi)側表面 110蒸籠
[0032]121底壁122側壁
[0033]123大尺寸段124放置面
[0034]125安裝部126透氣部
[0035]127小尺寸段130提手
[0036]131提手本體132提手連接部
[0037]133第一延伸段134第二延伸段
[0038]135折彎部
【具體實施方式】
[0039]在下文的討論中,給出了細節(jié)以便提供對本實用新型更為徹底的理解。然而,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了解,本實用新型可以無需一個或多個這些細節(jié)而得以實施。在特定的示例中,為了避免與本實用新型發(fā)生混淆,對于本領域公知的一些技術特征未進行詳盡地描述。需要說明的是,本文中所使用的術語“上”、“下”、“前”、“后”、“左”、“右”以及類似的表述只是為了說明的目的,并非限制。
[0040]本實用新型中所引用的諸如“第一”和“第二”的序數(shù)詞僅僅是標識,而不具有任何其它含義,例如特定的順序等。而且,例如,術語“第一部件”其本身不暗示“第二部件”的存在,術語“第二部件”本身不暗示“第一部件”的存在。
[0041]通常,烹飪器具包括蓋體和煲體。煲體基本上呈圓角長方體形狀,并且具有圓筒形狀的內(nèi)鍋收納部,內(nèi)鍋可以自由地放入內(nèi)鍋收納部或者從內(nèi)鍋收納部取出,以方便對內(nèi)鍋進行清洗。內(nèi)鍋的上表面具有圓形開口,用于向內(nèi)鍋中盛放待加熱的材料,諸如米、湯等。內(nèi)鍋中可以放置有蒸籠,需要加熱的食物可以放置在蒸籠上。煲體中包括用于加熱內(nèi)鍋的加熱裝置。可以理解,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烹飪器具可以為電飯煲、電壓力鍋或其他的烹飪器具,且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烹飪器具除具有煮米飯的功能以外,還可以具有煮粥等各種功能。
[0042]如圖2和圖5所示,蒸籠110包括蒸籠本體120和提手130。蒸籠本體120具有底壁121和側壁122,底壁121呈圓形,側壁122沿底壁121向上延伸。側壁122的頂部邊緣形成頂部開口,蒸籠可以通過頂部開口的外翻沿掛靠于內(nèi)鍋100上。蒸籠本體120上設置有多個圓形孔形式的透氣部126,使得一方面蒸汽可以從透氣部126進入到蒸籠110中,以蒸熟蒸籠本體120內(nèi)的食物;另一方面蒸籠本體120內(nèi)產(chǎn)生的液態(tài)水從透氣部126中流下,以避免蒸籠本體120中的食物被水浸泡。透氣部126可以設置在底壁121上,以方便水珠從底壁121上留下。透氣部126也可以設置在側壁122上,以方便蒸汽從側壁122中進入,使得食物的各個方位均受熱。為了便于描述,將蒸籠本體120靠近內(nèi)鍋100的一側定義為外,將蒸籠本體120遠離內(nèi)鍋100的一側定義為內(nèi)。
[0043]如圖5所示,側壁122包括大尺寸段123、小尺寸段127和放置面124,大尺寸段123位于側壁122的上部,小尺寸段127位于大尺寸段的下方,大尺寸段123距蒸籠本體120的橫截面的中心的距離L2大于小尺寸段127距蒸籠本體120的橫截面的中心的距離LI。其中,蒸籠本體120的橫截面為平行于底壁截取的表面。在本實施方式中,蒸籠本體120的橫截面為圓形,在水平投影面內(nèi)看,大尺寸段123和小尺寸段127的橫截面的圓心與蒸籠本體的圓心重入口 ο
[0044]放置面124連接大尺寸段123和小尺寸段127,放置面124的外邊緣與大尺寸段123連接,大尺寸段123由此處向上延伸,放置面124的內(nèi)邊緣與小尺寸段127連接。由此,在本實施方式中,放置面124為環(huán)形表面。
[0045]蒸籠本體120上連接有提手130,人們可以操作提手130將蒸籠本體120從內(nèi)鍋100中取出或放入,如圖3和圖4所示,提手130包括提手本體131和提手連接部132,提手本體131在靜止狀態(tài)下放置在放置面124上,提手連接部132分別位于提手本體131的兩端。
[0046]如圖5所示,提手本體131放置在放置面124上,放置面124可以沿側壁122的周向設置在側壁122的整個圓周上,這樣,使得提手本體131可以完全放置在放置面上。放置面124也可以沿側壁122的周向間隔設置,這樣,便于人們抓握放置在放置面124上的提手130。
[0047]小尺寸段127上設置有安裝部125,提手連接部132與安裝部125連接,使得提手本體131能夠相對于蒸籠本體120旋轉。由于安裝部125設置在小尺寸段127上,小尺寸段127距蒸籠本體120的橫截面的中心的距離LI小于大尺寸段123距蒸籠本體120的橫截面的中心的距離L2,安裝部125更靠近蒸籠本體120的橫截面的中心,且遠離內(nèi)鍋100的內(nèi)側表面101,因此,提手連接部132不會劃傷內(nèi)鍋100的內(nèi)側表面101。
[0048]安裝部125包括連接孔,提手連接部132的尺寸小于連接孔的直徑,提手連接部132可以穿過連接孔,以使得提手連接部132通過連接孔與蒸籠本體120的側壁122連接,這樣,便于提手130安裝至蒸籠本體120。
[0049]如圖3所示,提手連接部132包括第一延伸段133和第二延伸段134,第一延伸段133包括頂端和底端,第一延伸段133的頂端與提手本體131連接。第二延伸段134包括內(nèi)端和外端,第二延伸段134的內(nèi)端與第一延伸段133的底端連接。如圖5所示,第二延伸段134穿過連接孔。第二延伸段134的外端距蒸籠本體120的橫截面的中心的距離L3小于大尺寸段123距蒸籠本體120的橫截面的中心的距離L2。這樣,使得穿過安裝孔的第二延伸段134的外端觸碰不到內(nèi)鍋100的內(nèi)側表面101,避免第二延伸段134劃傷內(nèi)側表面101。
[0050]進一步地,如圖2和圖3所示,提手本體131上設置有朝向蒸籠本體120的內(nèi)側折彎的折彎部135,折彎部135相對于放置面124的內(nèi)邊緣更向蒸籠本體120的內(nèi)側突出,使得折彎部135和放置面124的內(nèi)邊緣之間存在間隔。這樣,更便于人們抓握提手本體131。
[0051]除非另有定義,本文中所使用的技術和科學術語與本實用新型的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通常理解的含義相同。本文中使用的術語只是為了描述具體的實施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實用新型。本文中出現(xiàn)的諸如“設置”等術語既可以表示一個部件直接附接至另一個部件,也可以表示一個部件通過中間件附接至另一個部件。本文中在一個實施例中描述的特征可以單獨地或與其它特征結合地應用于另一個實施例,除非該特征在該另一個實施例中不適用或是另有說明。
[0052]本實用新型已經(jīng)通過上述實施例進行了說明,但應當理解的是,上述實施例只是用于舉例和說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將本實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實施例范圍內(nèi)。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是,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教導還可以做出更多種的變型和修改,這些變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實用新型所要求保護的范圍以內(nèi)。
【主權項】
1.一種用于烹飪器具的蒸籠,其特征在于,所述蒸籠包括: 蒸籠本體,所述蒸籠本體具有底壁、沿所述底壁向上延伸的側壁和由所述側壁的頂部邊緣形成的開口,所述蒸籠本體上設置有透氣部,所述側壁的上部具有大尺寸段、位于所述大尺寸段下方的小尺寸段以及連接所述大尺寸段和所述小尺寸段的放置面,其中,所述大尺寸段比所述小尺寸段遠離所述蒸籠本體的橫截面的中心,并且,所述小尺寸段上設置有安裝部;和 提手,所述提手包括: 提手本體,所述提手本體在靜止狀態(tài)下放置在所述放置面上;以及 提手連接部,所述提手連接部分別位于所述提手本體的兩端,所述提手連接部與所述安裝部連接,使得所述提手本體能夠相對于所述蒸籠本體旋轉。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蒸籠,其特征在于,所述蒸籠本體的橫截面為圓形,所述大尺寸段和所述小尺寸段的橫截面的圓心與所述蒸籠本體的圓心重合。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蒸籠,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部包括連接孔,所述提手連接部通過所述連接孔與所述側壁連接。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蒸籠,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手連接部包括: 第一延伸段,所述第一延伸段包括頂端和底端,所述第一延伸段的頂端與所述提手本體連接;和 第二延伸段,所述第二延伸段包括內(nèi)端和外端,所述第二延伸段的內(nèi)端與所述第一延伸段的底端連接,且所述第二延伸段穿過所述連接孔。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蒸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延伸段的外端比所述大尺寸段靠近所述蒸籠本體的橫截面的中心。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蒸籠,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面沿所述側壁的周向設置在所述側壁的整個圓周上。7.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蒸籠,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面沿所述側壁的周向間隔設置。8.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蒸籠,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手本體上設置有朝向所述蒸籠本體的內(nèi)側折彎的折彎部。9.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蒸籠,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彎部相對于所述放置面的內(nèi)邊緣更向所述蒸籠本體的內(nèi)側突出,使得所述折彎部和所述放置面的內(nèi)邊緣之間存在間隔。10.一種烹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飪器具包括根據(jù)權利要求1-9中的任一項所述的蒸籠。
【文檔編號】A47J36/20GK205649390SQ201620274784
【公開日】2016年10月19日
【申請日】2016年4月1日 公開號201620274784.1, CN 201620274784, CN 205649390 U, CN 205649390U, CN-U-205649390, CN201620274784, CN201620274784.1, CN205649390 U, CN205649390U
【發(fā)明人】楊光英, 劉進, 劉一瓊, 王紅林
【申請人】浙江蘇泊爾家電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