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家庭用品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便于存取鞋類物品的木門門板。
背景技術:
隨著科技的發(fā)展,人們對生活的追求越來越高,人們越來越喜歡快捷的生活方式,現在大多數家庭進門都要換拖鞋,或帶鞋套,所以需要設置一個鞋柜用來放置拖鞋和鞋套;目前大多數的家庭中的門,僅僅有防盜的作用,而且大多數家庭門口都需要設置一個鞋柜來存放拖鞋等物品,不僅占用空間,而且換拖鞋程序麻煩。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而提出的一種便于存取鞋類物品的木門門板。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便于存取鞋類物品的木門門板,包括門板本體,所述門板本體內設有空腔,所述空腔內頂部設有第一固定柱,所述第一固定柱遠離空腔頂面的一端轉動連接有第一滑輪,所述第一滑輪上繞設有滑繩,所述滑繩一端連接有轉輪,所述轉輪與空腔的內側壁轉動連接,所述轉輪上固定連接有把手,所述門板本體上設有與把手對應的第一活動口,所述空腔內固定有水平設置的第一放置板,所述第一放置板靠近空腔頂部的一面設有第二固定柱和第三固定柱,所述第二固定柱和第三固定柱遠離第一放置板的一端分別連接有第二滑輪和第三滑輪,且第三固定柱的長度大于第二固定柱的長度,所述第一放置板靠近把手的一側設有擋板,所述擋板與空腔的內側壁滑動連接,所述空腔的內側壁上設有與擋板位置對應的放置口,所述第一放置板的下側設有第二放置板,所述第二放置板靠近擋板的一側通過第一轉動軸與空腔的內側壁轉動連接,所述第二放置板遠離第一轉動軸的一側底面設有滑桿,所述滑桿通過滑動裝置與第二放置板滑動連接,所述滑桿與遠離滑動裝置的一端固定連接有踏桿,所述踏桿通過第二轉動軸與空腔的內側壁轉動連接,所述空腔的內側壁上設有與踏桿對應的第二活動口,所述踏桿遠離滑桿的一端貫穿第二活動口且連接有腳踏,所述踏桿與空腔內底部之間通過彈簧連接。
優(yōu)選地,所述擋板的兩側均設有滑套,所述擋板與滑套的內側壁滑動連接,所述滑套與空腔的內側壁固定連接。
優(yōu)選地,所述滑動裝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與滑桿固定連接,所述支架遠離滑桿的一端轉動連接有滾輪,所述第二放置板上設有與滾輪對應的滾槽。
優(yōu)選地,所述腳踏表面設有防滑紋。
優(yōu)選地,所述滑桿和踏桿連接處的兩側均設有滑塊,所述空腔的內側壁上設有與滑塊對應的弧形滑槽。
本發(fā)明中,使用者在使用該裝置時,首先將把手向下扳動,使轉輪轉動,滑繩收到一個拉力,滑繩依次通過第一滑輪、第二滑輪、第三滑輪,使滑繩靠近擋板的一端向上傳送,從而使擋板向上被拉動,然后將拖鞋和鞋套通過放置口放在第二放置板上,再將把手向上扳動,使擋板擋住開口,當需要時,拉下把手,并再次移動擋板,用腳踩下腳踏,使踏桿遠離腳踏的一端向上翹起,從而使滑桿向上撐起,使第二放置板豎立,從而使拖鞋或鞋套從第二放置板掉落到地面,然后松開把手和腳踏,使第二放置板和擋板復原,不僅節(jié)省空間,而且操作方便、快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提出的一種便于存取鞋類物品的木門門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a處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第一滑輪、2第一固定柱、3轉輪、4把手、5第三滑輪、6第三固定柱、7擋板、8第一轉動軸、9第二放置板、10踏桿、11腳踏、12彈簧、13第二轉動軸、14支架、15弧形滑槽、16滑桿、17第二固定柱、18第二滑輪、19滑繩、20門板本體、21滑套、22第一放置板、23滾輪。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fā)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
參照圖1-2,一種便于存取鞋類物品的木門門板,包括門板本體20,門板本體20內設有空腔,空腔內頂部設有第一固定柱2,第一固定柱2遠離空腔頂面的一端轉動連接有第一滑輪1,第一滑輪1上繞設有滑繩19,滑繩19一端連接有轉輪3,轉輪3與空腔的內側壁轉動連接,轉輪3上固定連接有把手4,門板本體20上設有與把手4對應的第一活動口,空腔內固定有水平設置的第一放置板22,第一放置板22靠近空腔頂部的一面設有第二固定柱17和第三固定柱6,第二固定柱17和第三固定柱6遠離第一放置板22的一端分別連接有第二滑輪18和第三滑輪5,且第三固定柱6的長度大于第二固定柱17的長度,第一放置板22靠近把手4的一側設有擋板7,擋板7與空腔的內側壁滑動連接,空腔的內側壁上設有與擋板7位置對應的放置口,第一放置板22的下側設有第二放置板9,第二放置板9靠近擋板7的一側通過第一轉動軸8與空腔的內側壁轉動連接,第二放置板9遠離第一轉動軸8的一側底面設有滑桿16,滑桿16通過滑動裝置與第二放置板9滑動連接,滑桿16與遠離滑動裝置的一端固定連接有踏桿10,踏桿10通過第二轉動軸13與空腔的內側壁轉動連接,空腔的內側壁上設有與踏桿10對應的第二活動口,踏桿10遠離滑桿16的一端貫穿第二活動口且連接有腳踏11,踏桿10與空腔內底部之間通過彈簧12連接,擋板7的兩側均設有滑套21,擋板7與滑套21的內側壁滑動連接,滑套21與空腔的內側壁固定連接,滑動裝置包括支架14,支架14與滑桿16固定連接,支架14遠離滑桿16的一端轉動連接有滾輪23,第二放置板9上設有與滾輪23對應的滾槽,減小接觸面積,從而減小摩擦力,腳踏11表面設有防滑紋,防止腳踩腳踏11時打滑,滑桿16和踏桿10連接處的兩側均設有滑塊,所述空腔的內側壁上設有與滑塊對應的弧形滑槽15,防止踏桿10轉動時發(fā)生晃動,增加設備的穩(wěn)定性。
本發(fā)明中,使用者在使用該裝置時,首先將把手4向下扳動,使轉輪3轉動,滑繩19收到一個拉力,滑繩19依次通過第一滑輪1、第二滑輪18、第三滑輪5,使滑繩19靠近擋板7的一端向上傳送,從而使擋板7向上被拉動,然后將拖鞋和鞋套通過放置口放在第二放置板9上,再將把手4向上扳動,使擋板7擋住開口,當需要時,拉下把手4,并再次移動擋板7,用腳踩下腳踏11,使踏桿10遠離腳踏11的一端向上翹起,從而使滑桿16向上撐起,使第二放置板9豎立,從而使拖鞋或鞋套從第二放置9板掉落到地面,然后松開把手4和腳踏11,使第二放置板9和擋板7復原,不僅節(jié)省空間,而且操作方便、快捷。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fā)明揭露的技術范圍內,根據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及其發(fā)明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