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折疊式售貨亭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移動房屋,特別涉及一種可折疊的移動房屋。
背景技術(shù):
據(jù)申請人所知,現(xiàn)在市面上有各種各樣的售貨亭。有固定的售貨亭,它們固定在一定的位置上,要移動它們,是一件很費力氣的事情。而售貨亭的移動,是經(jīng)常的、必須的事情。也有許多簡易的攤販,一把傘、一部手推車,有的干脆就是帶頂蓬的手推車;但它們密閉性能太差,遇到刮風(fēng)下雨,嚴(yán)寒酷暑,不但售貨員要吃很多苦,所擺設(shè)的貨物也沒有必要的保護,容易受損。固定售貨亭不易移動,簡易貨攤遮風(fēng)擋雨性能差,這些是普遍存在的問題。
發(fā)明內(nèi)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就是上述固定售貨亭和簡易貨車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折疊式售貨亭,既能方便地短距離移動,需要時可折疊起形成售貨車,推著長距離移動。它有良好密閉性能,能有效的遮風(fēng)擋雨;人員、貨物都能得到一定的保護。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shù)方案是這樣的一種折疊式售貨亭,其主體為一組合式可折疊框架,底部裝有萬向輪,其特征是多個類似拉桿天線的可伸出縮進的多節(jié)垂直伸縮桿1作為框架的主柱,若干個F形伸縮桿2、底部伸縮桿3與垂直伸縮桿1底部相互套進插入,組成了框架的底;多個橫向伸縮桿4與垂直伸縮桿1中上部相互套進、插入,組成了框架中部的分隔加強框;F形伸縮桿5、橫向伸縮桿4與垂直伸縮桿1頂端相互套進插入,組成了框架的頂;框架下部裝有翻轉(zhuǎn)貨架。
裝于上述框架下部的翻轉(zhuǎn)貨架包括主架框8和插入其中可伸出縮進的活動框11,在主架框8與活動框11組合體的兩端,裝有可展開收縮的折合桿12,組合件四個端點與折合桿12兩端都裝有彈簧插銷9,在垂直伸縮桿1的相應(yīng)位置上鉆有若干個與彈簧插銷9相配合的孔,折合桿12的拉開或折合與彈簧插銷9的位置,決定了翻轉(zhuǎn)貨架處于水平或垂直位置與狀態(tài)。
在上述框架外表面,分別在其長方形表面對角位置上,裝有下卷簾7和上卷簾10,兩卷簾寬度方向上有部分重合,其展開后末端分別固定在對應(yīng)的框架中、上、下部。
在垂直伸縮桿1的各節(jié)連接處,在活動桿14與固定桿15相互對應(yīng)位置上開有通孔,一端系在懸掛繩13上的插棒16穿過通孔,在靠近活動桿14根部,固定桿15內(nèi)側(cè)裝有若干外表圓滑過渡的彈簧托17。
在框架頂上裝上蓬布或好看的頂,底面上鋪上簡易地板,形成一個足夠空間,可足以攤放展示貨物,人員也有一定的活動余地,是一個象模象樣的售貨亭了。當(dāng)需要移動時,可以收起貨架,從上至下,從左至右兩邊壓縮,伸縮桿縮進,最小時可壓成售貨車,便于推動,底部的萬向輪可以支持它行走長距離。
本實用新型有很多優(yōu)點。1、便于攜帶,移動??蓪⒈緦嵱眯滦蛪嚎s到很小(比如六分之一),形成售貨車推行,也可用手推車一裝,送往其他地方。2、密閉性能好,遮風(fēng)避雨,不受天氣干擾,人員與貨物都能得到保護。3、本實用新型拉開后,展開翻轉(zhuǎn)貨架,方便貨物的擺放與展示,工作人員也有足夠的活動空間。4、成本不高,材料選擇可多樣化,伸縮桿可用鋼材、木材、塑料制作,構(gòu)造簡易,城市和鄉(xiāng)村皆可使用。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主體框架構(gòu)造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正面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翻轉(zhuǎn)貨架的構(gòu)造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中垂直伸縮桿在拉伸后插棒固定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底部萬向輪位置示意圖。
圖中1、垂直伸縮桿;2、F形伸縮桿;3、底部伸縮桿;4、橫向伸縮桿;5、頂部F形伸縮桿、6;萬向輪;7、下卷簾;8、主架框;9、彈簧插銷;10、上卷簾;11、活動框;12、折合桿;13、懸掛繩;14、活動桿;15、固定桿;16、插棒;17、彈簧托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照附圖所示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從圖1可看出,在主體框架的四個拐上的垂直伸縮桿(1)實際上就是框架的4根立柱。在底部,F(xiàn)形伸縮桿(2)、底部伸縮桿(3)與垂直伸縮桿(1)的底部相互套進插入,形成框架的底部。在中間,橫向伸縮桿(4)與垂直伸縮桿(1)相互套插,成為框架中間的加強框,它也把售貨亭分為上、下兩部分。在上部,頂部F形伸縮桿5加上橫向伸縮桿4也是與垂直伸縮桿1相互套插,形成框架的頂。在頂上可用蓬布遮擋,也可加上其他漂亮的頂蓬。底部鋪上簡易地板,就成了一個有足夠大小的房子。當(dāng)要壓縮時,從上到下,垂直伸縮桿1被壓短,框架就矮了下來。從左右、前后兩個方向橫向壓縮時,其余的各種伸縮桿被縮短。F形壓縮桿2、頂部F形壓縮桿5伸出加強部分,相互間是錯開的,互不干擾。這樣,本實用新型就能折疊起來,收縮到很小的空間,便于搬運或移動。
結(jié)合圖2和圖5可看到,萬向輪6裝在框架底下,各輪受力均勻。售貨亭在正常情況下,可推動萬向輪6作小范圍內(nèi)移動。壓縮后可作較長距離的推行,極為方便。
從圖2可看出,在框架正面(也可以是其余側(cè)面),左下方裝有下卷簾7,右上方裝有上卷簾10,兩者寬度方向有部分重合,這是為了讓卷簾展開時,對整個面遮擋更嚴(yán)密。下卷簾7向上展開,可以直到頂部,也可以只到中間部位。上卷簾10也同樣,可到底全遮擋,也可只遮擋一半。當(dāng)然也可以采用其他方法,將框架表面半封閉、全封閉,甚至裝飾起來。
結(jié)合圖2和圖3可看出,翻轉(zhuǎn)貨架由主架框8和活動框11組成,活動框11插在主架框8中,使用時,可將其拉出,但兩者仍然連接在一起。在兩端,都裝有折合桿12。圖2是折合桿12折合時的形狀,圖3是折合桿12打開時的形狀。在主架框8和活動框11組合體的四個頂點上,都裝有彈簧插銷9。主架框8,活動框11可繞成一條直線的任何兩根彈簧插銷9的軸線旋轉(zhuǎn)。另外,折合桿12兩端也裝有彈簧插銷9。在垂直伸縮桿1相應(yīng)的位置上,鉆有與彈簧插銷12的大小相配合的孔。彈簧插銷9插的位置,折合桿12打開或折合的狀態(tài),決定于由主架框8和活動框11組合的翻轉(zhuǎn)貨架是處于垂直狀態(tài)或是水平狀態(tài)。
圖2中表示的是翻轉(zhuǎn)貨架處于垂直狀態(tài)的情形。此時,主架框8和活動框11成為售貨亭的欄桿或用于安裝檔板,以便密閉。
圖3是翻轉(zhuǎn)貨架處于水平狀態(tài)的情形,此時主架框8和活動框11成為擺放貨物的小平臺。此時,可將主架框8和活動框11翻轉(zhuǎn)到售貨亭外,也可翻轉(zhuǎn)到售貨亭內(nèi),十分方便。
圖4所示是加強固定垂直伸縮桿1的情況。當(dāng)垂直伸縮桿1拉伸,支承載荷較大,為了避免自行縮回,在其活動桿14、固定桿15連接處,鉆一通孔,插上插棒16,這樣整個框架就十分牢靠穩(wěn)固了。為了方便起見,特別用懸掛繩13系住插棒16一端,不用時也不會遺失。在活動桿14底端對應(yīng)的固定桿15處,裝有彈簧托17。彈簧托17有些類似家具中的碰珠。內(nèi)部為一彈簧,外表面為圓滑過渡的半球形或半橢圓形金屬罩,作為活動桿14定位之用。當(dāng)然也可以采用其他方法將活動桿14牢固地固定在固定桿上。
權(quán)利要求1.一種折疊式售貨亭,其主體為一組合式可折疊框架,底部裝有萬向輪,其特征是多個類似拉桿天線的可伸出縮進的多節(jié)垂直伸縮桿(1)作為框架的主柱,若干個F形伸縮桿(2)、底部伸縮桿(3)與垂直伸縮桿(1)底部,相互套進插入,組成了框架的底;多個橫向伸縮桿(4)與垂直伸縮桿(1)中上部相互套進、插入,組成了框架中部的分隔加強框;F形伸縮桿(5)、橫向伸縮桿(4)與垂直伸縮桿(1)頂端相互套進插入,組成了框架的頂;框架下部裝有翻轉(zhuǎn)貨架。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折疊式售貨亭,其特征是裝于上述框架下部的翻轉(zhuǎn)貨架包括主架框(8)和插入其中可伸出縮進的活動框(11),在主架框(8)與活動框(11)組合體的兩端,裝有可展開收縮的折合桿(12),組合件四個端點與折合桿(12)兩端都裝有彈簧插銷(9),在垂直伸縮桿(1)的相應(yīng)位置上鉆有若干個與彈簧插銷(9)相配合的孔,折合桿(12)的拉開或折合與彈簧插銷(9)的位置,決定了翻轉(zhuǎn)貨架處于水平或垂直位置與狀態(tài)。
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折疊式售貨亭,其特征是在上述框架外表面,分別在其長方形表面對角位置上,裝有下卷簾(7)和上卷簾(10),兩卷簾寬度方向上有部分重合,其展開后末端分別固定在對應(yīng)的框架中、上、下部。
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折疊式售貨亭,其特征是在垂直伸縮桿(1)的各節(jié)連接處,在活動桿(14)與固定桿(15)相互對應(yīng)位置上開有通孔,一端系在懸掛繩(13)上的插棒(16)穿過通孔,在靠近活動桿(14)根部,固定桿(15)內(nèi)側(cè)裝有若干外表圓滑過渡的彈簧托(17)。
專利摘要折疊式售貨亭涉及移動房屋技術(shù)領(lǐng)域。它解決了目前固定售貨亭不能移動,而能移動的售貨車又不避風(fēng)雨的問題。它由多個帶有伸縮桿的構(gòu)件套接組合而成移動房屋的框架,底部帶有萬向輪。它還有一個能翻轉(zhuǎn)的貨架以及上卷簾、下卷簾裝置。用篷布或其他材料遮蓋后具有良好的密閉性能,使人員、貨物受到保護。它能短距離地移動,必要時折疊起來,可以推著長距離地移動。
文檔編號E04H1/12GK2623787SQ0322155
公開日2004年7月7日 申請日期2003年4月30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03年4月30日
發(fā)明者馬雷 申請人:馬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