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縫紉機底紗供線裝置(二)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縫紉機的機器部件,特別是一種下線的供線組件。
傳統(tǒng)的底紗供線裝置,大致包括有二個彼此保持有一間隙的導紗孔,底紗即是逐一的穿過二導紗孔而至底紗針桿;另外在二個導紗孔之間橫切底紗的橫切面上,則設有一旋轉運動的凸輪,藉凸輪面和底紗的相切作用,而在適當的時機迫緊該底紗,使該底紗撓曲出一段供給的底紗,因此其中的底紗為不動者,其張力和儲量完全是由旋轉的凸輪所控制;而此種設計的凸輪是在機臺的內部,而底紗的供給路徑也需經過機臺的內部,而在污垢、棉絮的堆積、高速運轉以及摩擦時伴線的種種因素影響下,將極易使底紗被絞入機臺的內部,影響作業(yè)極大;但也有底紗供給路徑是位于機臺外側的設計,如臺灣專利申請案第88208459號,該結構的傳動構造較為復雜,其設計是先由機臺A的主傳動軸B以一條皮帶傳動次傳動軸,次傳動軸再傳動該方案的主軸,如
圖1所示,雖可減少底紗被絞入機臺的機會,但其復雜的構造和多余的傳動動作卻是不符合效益,且其傳動軸是外露在機臺外側,常常會受外來撞擊或觸碰,因而也增加了故障的機率。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種改進的縫紉機底紗供線裝置(二),它能避免底紗在狹小的機臺內部發(fā)生絞線的機會,且構造簡單,并可減少故障發(fā)生的概率。
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傳動機構有一傳動軸,在其一端接張力調整機構,另一端接有一皮帶輪,機臺內部的驅動機構僅由一條皮帶傳動該傳動軸,皮帶是處于相對繃緊的狀態(tài)。
一導紗組,其上具有一座板并開設有溝槽,在溝槽兩側設導紗座,在座板端部設導紗塊,導紗塊一端具有導紗片;張力調整機構的凸輪機構接設導紗組;傳動機構的皮帶輪由皮帶連動并旋動凸輪。
本實用新型底紗供線裝置是配設在縫紉機的機臺外部,而底紗的供給路徑大部分位于該機臺的外表,可以避免底紗在狹小的機臺內部發(fā)生絞線的機會,本裝置是由既有的驅動機構驅動,不用增設其它配備,只需一條皮帶傳動,即可達到目的,裝置的傳動機構是位于機臺內部,使其減少被外界碰觸而發(fā)生故障的機會。
實用新型的具體結構由以下實施例及其附圖給出。
圖1是傳統(tǒng)縫紉機實施狀態(tài)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縫紉機底紗供線裝置(二)軸測分解示意圖。
圖3是圖2中傳動軸、凸輪機構及傳動機構軸測分解示意圖。
圖4是圖2中導紗組軸測分解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狀態(tài)軸測示意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的張力調整機構動作示意圖(一)。
圖7是本實用新型的張力調整機構動作示意圖(二)。
圖8是本實用新型的張力調整機構動作示意圖(三)。
圖9是本實用新型的張力調整機構動作示意圖(四)。
圖10是本實用新型的使用例軸測示意圖。
參照圖3,縫紉機底紗供線裝置(二)包括有一傳動軸1,傳動軸1的一端接設有一凸輪機構3,另一端則接設有一傳動機構2;其中,凸輪機構3包括有一凸輪31,在其側面周緣,環(huán)設有一凹槽32,并形成有二翼部,一限制凸輪位置的定位件33,一軸承22’及固定于軸承22’兩側的C型套環(huán)34、34’,上述元件套置在傳動軸1的一端,藉定位件33及C型套環(huán)34、34’的固定作用,使其成為一凸輪機構3;一傳動機構2,包括一皮帶輪23,一軸承22及固定軸承22的C型套環(huán)21、21’,將皮帶輪23套置于傳動軸1并固定之,另將軸承22置于傳動軸1的末端以C型套環(huán)21、21’固定,并和皮帶輪23保持一適當距離,而成一傳動機構2;使凸輪機構31和傳動機構2分居在傳動軸1的兩端并遙遙相對。
參照圖4,圖示導紗組4的結構,其中,一導紗蓋453及一可供凸輪31在其內作旋轉運動的導紗組4,導紗組4具有一座板411,底板411上開設有溝槽412,在溝槽412上的兩側適當位置相對應各設有一導紗座42、42’,二導紗座42、42’近溝槽412的一側,均向上延伸彎折各形成有一凸耳433、433’,在二凸耳433、433’上的適當位置處各設有一導紗孔423、423’,在二導紗座42、42’上適當位置處各具有一調整孔422、422’,藉以調整二導紗座42、42’在底板411上的位置,一設在座板411端部的導紗塊44,導紗塊44的一端是彎折延伸有一恰位于溝槽412中心線上方的導紗片441,導紗片441上開設有一槽孔442;一導紗輪45,其兩翼各延伸出一穿孔而形成導紗孔451、451’,導紗組4是設置在一固定板452上,固定板452則固接于機臺部51。
參照圖2、5,本實用新型是穿設在縫紉機的機臺部51和縫紉機底座52相連的一端部,而凸輪機構3是露在機臺殼體54之外并相接一導紗組4,因而構成為一張力調整機構7;傳動機構2是位于機臺內部,驅動機構(53)經一皮帶55藉驅動輪56連動皮帶輪23,且該皮帶(55)是處于相對繃緊的狀態(tài),使傳動軸1轉動,進而使張力調整機構7旋轉動作。
參照圖6、7、8、9,是本實用新型的張力調整機構動作示意圖,當凸輪31受傳動機構2連動時,會使凸輪31在溝槽412形成旋轉的狀態(tài),藉凸輪31的凹槽32恰和導紗片441位于同一位置,且其二翼部也恰可和導紗片441的二側作動,此時,當凸輪31旋轉時,藉凸輪31二翼部的面和穿置在張力調整機構7的底紗6的相切作用,在適當時機迫緊底紗6同時迫使底紗6撓曲出一段供給的底紗6。
參照圖10,使用本實用新型時,將底紗6自導紗孔451導入后經過導紗輪45,再穿越導紗孔451’后進入另一導紗孔423,經槽孔442,再由另一導紗孔423’穿出,再穿設在底紗針桿上;藉此,當在底紗針桿出針時,將底紗6維持一適當的張力值,并避免因慣性而送出的底紗6過于松散而糾結甚至絞入縫紉機內部,而造成故障。
權利要求1.一種縫紉機底供線裝置(二),包括有傳動機構及一張力調整機構,其特征在于傳動機構(2)有一傳動軸(1),在其一端接張力調整機構(7),另一端接有一皮帶輪(23),機臺(51)內部的驅動機構(53)僅以一條皮帶(55)傳動該傳動軸(1),皮帶(55)是處于相對繃緊狀態(tài)。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底紗供線裝置(二),其特征是一可供張力調整機構(7)的凸輪(31)作旋轉運動的導紗組(4),其上具有一座板(411)并開設有一溝槽(412),在溝槽(412)的兩側各設有相對應的導紗座(42、42’),導紗座(42、42’)均向上延伸彎折各形成有一凸耳(433、433’),并在其上各設有導紗孔(423、423’),二導紗座(42、42’)上各具有一調整孔(422、422’),一設在座板(411)端部的導紗塊(44),該導紗塊(44)的一端是彎折延伸具有一導紗片(441),導紗片(441)上開設有一槽孔(442)。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底紗供線裝置(二),其特征是張力調整機構(7)的凸輪機構(3)是接設一導紗組(4),并座落在機臺殼體(54)外。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底紗供線裝置(二),其特征是傳動機構(2)的皮帶輪(23)是和一連設于驅動輪(56)的皮帶(55)連動,繼而旋動凸輪(31)。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底紗供線裝置(二),其特征是導紗組(4)具有一導紗輪(45),其系固定在固定板(452)上,在其兩側各具有導紗孔(451、451’)。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縫紉機底紗供線裝置,其包括有一傳動軸,傳動軸的一端接設有一傳動機構,另一端則接設有凸輪機構,凸輪機構連接一導紗組及導紗輪而成一張力調整機構,本實用新型利用該張力調整機構,可在底紗針桿出針時,將底紗維持一適當的張力值,并避免因慣性而送出的底紗過于松散而糾結甚至絞入機臺內,而造成不便。
文檔編號D05B63/00GK2394926SQ99240209
公開日2000年9月6日 申請日期1999年11月8日 優(yōu)先權日1999年11月8日
發(fā)明者徐石淵 申請人:徐石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