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用于拉鏈的拉鏈帶,更詳細而言涉及織物的拉鏈帶。
背景技術:
在制造了織物的拉鏈帶之后,在該拉鏈帶的一側緣部安裝鏈牙。一般而言,存在如下技術常識:若織物的拉鏈帶較厚,則鏈牙難以安裝。例如在將由單絲構成的鏈牙列縫紉于織物的拉鏈帶的情況下,若拉鏈帶較厚,則針難以穿過,因此鏈牙列難以安裝。
另外,作為拉鏈帶的一個例子,存在為了使表背面成為所期望的顏色而使用了能夠織后染色的兩種線的織物(專利文獻1)。更詳細而言,該拉鏈帶是以如下方式織造的織物:將能夠通過規(guī)定的染料染色的第1線、通過對第1線進行染色的染料不會被染色而是能夠通過其他染料染色的第2線用作能夠織后染色的線,使第1線在織物的表面?zhèn)缺仍诒趁鎮(zhèn)雀嗟芈冻?,使?線在織物的背面?zhèn)缺仍诒砻鎮(zhèn)雀嗟芈冻?。并且,在該拉鏈帶成為織物之后,通過噴墨染色法、噴霧染色法將第1線、第2線染色成所期望的顏色,從而能夠使表背面成為所期望的顏色。因而,通過將第1線和第2線織后染色成不同顏色,拉鏈帶成為在表背呈現(xiàn)不同外觀的織物。
現(xiàn)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5-277006號公報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然而,上述的拉鏈帶是織后染色的織物,因此,與由紡前染色的線織造的織物相比,其顏色的品質較差。
本發(fā)明的拉鏈帶是考慮上述實際情況而制作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易于安裝鏈牙列、且在表背呈現(xiàn)不同的外觀、并且盡可能使顏色成為高品質的織物。
本發(fā)明的拉鏈用的拉鏈帶是具備位于緯向的一端部的單層織部和在緯向上與上述單層織部相鄰的雙層織部的織物。并且,雙層織部作為經(jīng)線具備用于在雙層織部的表側露出的表面線和用于在雙層織部的背側露出的背面線。表面線與背面線相比在雙層織部的表側更多地露出,并且,背面線與表面線相比在雙層織部的背側更多地露出。并且,表面線和背面線是不同顏色的紡前染色線。
為了在拉鏈帶的表側和背側這兩側在外觀上以顏色區(qū)分單層織部和雙層織部,期望的是如下所述地構成。
即,雙層織部的表面線和背面線為與單層織部的經(jīng)線的顏色不同的顏色的紡前染色線。
另外,為了僅在拉鏈帶的表側和背側中的一側在外觀上以顏色區(qū)分單層織部和雙層織部,期望的是如下所述地構成。
即,將雙層織部的表面線和背面線中的一方設為與單層織部的經(jīng)線的顏色相同的顏色的紡前染色線,將另一方設為與單層織部的經(jīng)線的顏色不同的顏色的紡前染色線。
另外,雙層織部可以僅具備表面線和背面線作為經(jīng)線,但為了加強作為織物的結實性,期望的是如下所述地構成。
即,雙層織部作為經(jīng)線除了具備表面線、背面線之外,還具備加強線,加強線與表面線相比在雙層織部的背側更多地露出,并且與背面線相比在雙層織部的表側更多地露出。
另外,雙層織部中的經(jīng)線和緯線的密度沒有限定,但為了與緯線的顏色相比使經(jīng)線的顏色更多地反映在雙層織部的顏色上從而易于在外觀上以顏色區(qū)分清單層織部和雙層織部,期望的是如下所述地構成。
即雙層織部中的經(jīng)線的密度比緯線的密度大。
另外,單層織部的經(jīng)線的密度和雙層織部的經(jīng)線的密度沒有限定,但為了易于在外觀上以顏色區(qū)分單層織部和雙層織部,期望的是如下所述地構成。
即,雙層織部中的經(jīng)線的密度比單層織部的經(jīng)線的密度大。
發(fā)明效果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拉鏈帶,單層織部的厚度比雙層織部的厚度薄,而且將該厚度薄的單層織部設置于緯向的一端部,因此,易于在單層織部安裝鏈牙列。另外,對雙層織部的經(jīng)線使用紡前染色線,因此,若與例如在成為織物之后對經(jīng)線進行染色的情況相比,則拉鏈帶(雙層織部)的顏色成為高品質。另外,表面線的顏色對雙層織部的表側帶來外觀上的影響,背面線的顏色對雙層織部的背側帶來外觀上的影響,因此,拉鏈帶在表側和背側成為不同的外觀。
另外,根據(jù)使雙層織部的表面線和背面線為與單層織部的經(jīng)線的顏色不同的顏色的紡前染色線的拉鏈帶,在拉鏈帶的表側和背側這兩側在外觀上以顏色區(qū)分單層織部和雙層織部。
另外,根據(jù)使雙層織部的表面線和背面線中的一方為與單層織部的經(jīng)線的顏色相同的顏色的紡前染色線、使另一方為與單層織部的經(jīng)線的顏色不同的顏色的紡前染色線的拉鏈帶,僅在拉鏈帶的表側和背側中的一側在外觀上以顏色區(qū)分單層織部和雙層織部。
另外,根據(jù)作為雙層織部的經(jīng)線除了具備表面線、背面線之外還具備加強線的拉鏈帶,加強線與表面線相比在雙層織部的背側更多地露出,并且與背面線相比在雙層織部的表側更多地露出,因此,與例如僅將表面線和背面線作為經(jīng)線的雙層織部相比,作為織物的結實性提高,并且作為織物的厚度變薄。
另外,根據(jù)雙層織部中的經(jīng)線的密度比緯線的密度大的拉鏈帶,就雙層織部的顏色而言,與緯線的顏色相比更加呈現(xiàn)經(jīng)線的顏色,從而易于在外觀上以顏色區(qū)分單層織部和雙層織部。
另外,根據(jù)雙層織部中的經(jīng)線的密度比單層織部的經(jīng)線的密度大的拉鏈帶,在雙層織部比在單層織部更易于觀察到經(jīng)線,從而易于在外觀上以顏色區(qū)分單層織部和雙層織部。
附圖說明
圖1是同時使用了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拉鏈帶的俯視圖、和將其一部分放大來表現(xiàn)線的組合方法的示意圖的附圖。
圖2中,(a)圖是將圖1的示意圖的部分中的雙層織部放大地表示的示意圖,(b)圖是將用(a)圖的示意圖表現(xiàn)的線的組合方法以接近實際織物的狀態(tài)來表示的示意圖。
圖3中,(a)圖是表示雙層織部的1號、2號、9號這三根經(jīng)線與緯線之間的關系的附圖,(b)圖是表示圖1的單層織部的0號、36號的經(jīng)線與緯線之間的關系的附圖,(c)圖是表示圖1的單層織部的38號的經(jīng)線與緯線之間的關系的附圖。
圖4是表示使用了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拉鏈帶的拉鏈的俯視圖。
附圖標記說明
20拉鏈
21拉鏈牙鏈帶
22拉頭
e鏈牙列
t拉鏈帶
t1單層織部
t2雙層織部
x緯線
y經(jīng)線
y0單層織部的經(jīng)線
y1表面線
y2背面線
y3加強線
具體實施方式
圖4中示出了拉鏈20的一個例子。該拉鏈20主要具備相對的兩條拉鏈牙鏈帶21、21、和能夠沿著兩條拉鏈牙鏈帶21、21的相對的側緣部往返運動的拉頭22。該拉鏈20具備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拉鏈帶t和利用縫紉沿著拉鏈帶t的相對的側緣部安裝的鏈牙列e。
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拉鏈帶t是織物。在對本發(fā)明進行說明時,如以下那樣確定方向?!敖?jīng)向”是指,從厚度方向觀察織物時,構成織物的經(jīng)線和緯線中的經(jīng)線所延伸的方向?!熬曄颉笔侵?,從厚度方向觀察織物時,緯線所延伸的方向。此外,圖4是表示拉鏈20的整體的圖,因此,沒有示出經(jīng)線、緯線,但在圖4中,經(jīng)向是上下方向,緯向是左右方向。另外,圖1是表示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拉鏈帶t的圖,示出了經(jīng)線y、緯線x,在圖1中,經(jīng)向是上下方向,緯向是左右方向?!氨韨取笔侵缚椢锏暮穸确较蛏系囊粋?,在圖1、4中是紙面?zhèn)取⒏敿毝允悄軌蚩吹降拿娴囊粋??!氨硞取笔侵缚椢锏暮穸确较蛏系牧硪粋?,在圖1、4中是紙面的背側、更詳細而言是無法看到的面的一側。
如圖1、4所示,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拉鏈帶t是沿著緯向依次連續(xù)地配置單層織部t1、雙層織部t2、單層織部t1而成的織物,是由針織機織造的。換言之,本實施方式的拉鏈帶t分別在緯向的兩端部設置有單層織部t1,在兩個單層織部t1、t1之間相鄰地設置有雙層織部t2。兩個單層織部t1、t1中的一方是利用縫紉安裝鏈牙列e的部分。另外,另一方是利用縫紉安裝于衣類等對象物的部分。以下,詳細論述單層織部t1和雙層織部t2。
在圖1中除了示出拉鏈帶t之外,還示出了拉鏈帶t的一部分的放大圖,在該放大圖中,表現(xiàn)出經(jīng)線y和緯線x的組合方法。另外,在放大圖中,為了使該組合方法明確化,經(jīng)線y以3種粗線表示,緯線x以1種線表示。
表示經(jīng)線y的3種粗線是指,黑色的粗實線(以下稱為“黑線”。)、在平行的兩根實線之間散布有黑點的線(以下稱為“圓點圖案的線”。)、在平行的兩根實線之間以等間隔配置有平行斜線的線(以下稱為“斜線圖案的線”。)。表示緯線x的線是將平行的兩根實線之間設為白色的線(以下稱為“白線”。)。
另外,在圖1中,省略左側的單層織部t1的緯向的中間部分,省略雙層織部t2的右側部分,省略右側的單層織部t1的右側部分。
單層織部t1是指一層經(jīng)線和一層緯線彼此構成的織物。單層織部t1可以是任意的組織,存在例如平紋組織、斜紋組織、緞紋組織等。需要說明的是,在圖1中,單層織部t1的經(jīng)線以圓點圖案的線表示,標注附圖標記y0。
雙層織部t2是經(jīng)向雙層織、緯向雙層織、經(jīng)緯向雙層織中的某一種。
經(jīng)向雙層織是由一層的緯線x、和相對于一層的緯線x而言為表背兩層的經(jīng)線y、y構成的織物。
緯向雙層織是由一層的經(jīng)線y、和相對于一層的經(jīng)線y而言為表背兩層的緯線x、x構成的織物。
經(jīng)緯向雙層織是經(jīng)線y和緯線x均為兩層的織物。
另外,雙層織部t2在本實施方式中是經(jīng)向雙層織,并且對經(jīng)線y使用3種線,對緯線x使用1種線。
第1種經(jīng)線y是用于在雙層織部t2的表側露出的線、即表面線y1。第二種經(jīng)線y是用于在雙層織部t2的背側露出的線、即背面線y2。
表面線y1是與背面線y2相比在雙層織部t2的表側更多地露出的線,更詳細而言,在本實施方式中是在雙層織部t2的表側比在背側更多地露出的線,是位于緯線x的表側的量多的線。因而,表面線y1的全長中的位于緯線x的表側的長度比位于緯線x的背側的長度長。表面線y1在圖1的放大圖中是黑線。
背面線y2是與表面線y1相比在雙層織部t2的背側更多地露出的線,更詳細而言,在本實施方式中是在雙層織部t2的背側比在表側更多地露出的線,是位于緯線x的背側的量多的線。因而,背面線y2的全長中的位于緯線x的背側的長度比位于緯線x的表側的長度長。在圖1的放大圖中是斜線圖案的線。
第3種經(jīng)線y是與僅使用了表面線y1和背面線y2作為經(jīng)線y的雙層織部相比用于加強作為織物的結實性的線、即加強線y3。加強線y3是與表面線y1相比在雙層織部t2的背側更多地露出、并且與背面線y2相比在雙層織部t2的表側更多地露出的線,更詳細而言,在本實施方式中是在織物的表側和背側同等地露出的線。在圖1的放大圖中是圓點圖案的線。
在圖2中示出將圖1的示意圖的部分中的雙層織部t2放大地表示的示意圖。在圖2的例子中,經(jīng)線y在緯向上示出十八根,從附圖的左側朝向右側依次對各經(jīng)線y標注由圓形的框(○)圍著的1~18的編號。另外,緯線x在經(jīng)向上示出十六根,從附圖的下側朝向上側依次對各緯線x標注由四邊形的框(□)圍著的1~16的編號。并且,經(jīng)線y中的表面線y1是1、3、5、7、10、12、14、16號的經(jīng)線y。經(jīng)線y中的背面線y2是2、4、6、8、11、13、15、17號的經(jīng)線y,經(jīng)線y中的加強線y3是9、18號的經(jīng)線y。另外,在圖2中,雙層織部t2的經(jīng)線y是18根,但在本實施方式中,是35根,如圖1所示那樣單層織部t1的經(jīng)線y中的相對于雙層織部t2位于緯向的左側相鄰位置的經(jīng)線y為0號的經(jīng)線y0,位于右側相鄰位置的經(jīng)線y為36號的經(jīng)線y0。
如圖2、圖3的(a)所示,表面線y1是針對每八根緯線x而重復相同的織造方法而織造成的。1、5號的表面線y1是針對1~8號這八根緯線x以層疊于1~6號這六根緯線x的表側、并且層疊于7~8號這兩根緯線x的背側的方式交叉地織造、并針對接下來的9~16號這八根緯線x也以該織造方法進行織造而成的。3、7號的表面線y1是針對1~8號這八根緯線x以層疊于1、2、5~8號這六根緯線x的表側、并且層疊于3、4號這兩根緯線x的背側的方式交叉地織造、并針對接下來的9~16號這八根緯線x也以該織造方法進行織造而成的。
如圖2、圖3的(a)所示,經(jīng)線y中的背面線y2也是針對每八根緯線x而重復相同的織造方法而織造成的。2、6號的背面線y2是以層疊于1~4、7、8號這六根緯線x的背側、并且層疊于5~6號這兩根緯線x的表側的方式交叉地織造、并針對接下來的9~16號這八根緯線x也以該織造方法進行織造而成的。4、8號的背面線y2是以層疊于1、2號這兩根緯線x的表側、并且層疊于3~8號這六根緯線x的背側的方式交叉地織造、并針對接下來的9~16號這八根緯線x也以該織造方法進行織造而成的。表面線y1和背面線y2占構成雙層織部t2的經(jīng)線y中的大部分,并且在雙層織部t2中使用相同的根數(shù)。
如圖2、圖3的(a)所示,經(jīng)線y中的加強線y3占構成雙層織部t2的經(jīng)線y中的極小一部分,并且在雙層織部t2的緯向的中間部隔開間隔地配置。另外,加強線y3是針對每四根緯線而重復相同的織造方法而織造成的。9號的加強線y3是以層疊于1~2號的緯線x的背側、并且層疊于3、4號這兩根緯線x的表側的方式交叉地織造、并針對接下來的5~8號這四根緯線x也以該織造方法進行織造而成的。
另外,雙層織部t2是在緯向上隔開間隔地具備多組(在本實施方式中為4組)使表面線y1和背面線y2在緯向上交替地排列而成的組、并在相鄰的兩組之間具備加強線y3的織物。加強線y3在本實施方式中如圖1所示那樣是9、18、27號的經(jīng)線y3。另外,位于雙層織部t2的相鄰兩側位置的經(jīng)線y是兩個單層織部t1、t1的經(jīng)線y0,在圖1中是0號、36號的經(jīng)線y0,如圖2、圖3的(b)所示,該0號、36號的經(jīng)線y0也以與加強線y3相同的織造方法織造。
另外,單層織部t1的38號的經(jīng)線y0是針對每八根緯線而重復相同的織造方法而織造成的。38號的經(jīng)線y0是以層疊于1、2、7、8號的緯線x的背側、并且層疊于3~6號這兩根緯線x的表側的方式交叉地織造、并針對接下來的9~16號這八根緯線x也以該織造方法織造而成的。
另外,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拉鏈帶t是在對織物進行織造時將緯線x在織物的至少一個端部折回并以每多次、更詳細而言以最低每兩次為單位地穿過雙層織部t2的梭口而形成的,其結果,以使經(jīng)線y相對于最低兩根單位的緯線x而層疊于其表側或背側的方式織造。需要說明的是,梭口是指通過利用織機使多根經(jīng)線y上下運動而由經(jīng)線y形成的間隙,用于供緯線x穿過。
另外,表面線y1在雙層織部t2的表側和背側以6:2的比例顯露,背面線y2在雙層織部t2的表側和背側以2:6的比例顯露。也就是說在織物的表側存在經(jīng)線y和緯線x這兩者,因此,若僅考慮這點,則對于外觀,認為看起來表面線y1和背面線y2這兩者分別以6:2的比例存在于雙層織部t2的表側。然而,現(xiàn)實是,對于織物的表側的外觀,看起來僅存在表面線y1,對于織物的背側的外觀,看起來僅存在背面線y2。以下,說明關于織物的表側的外觀的原因。省略關于背側的外觀的原因。
表面線y1層疊于相鄰的“六根”緯線x的表側,因此,對于該部分,表面線y1的經(jīng)向的長度與緯向的長度相比足夠長。這樣一來,在表面線y1中的經(jīng)向的兩端,緯線x的約束較強,但在表面線y1中的經(jīng)向的中間部,緯線x的約束變?nèi)?,成為表面線y1在緯向上變寬的狀態(tài)。另一方面,背面線y2層疊于相鄰的“兩根”緯線x的表側,因此對于該部分,背面線y2的經(jīng)向的長度和緯向的長度相差不大,從而在緯向上幾乎不變寬而成為一條直線的狀態(tài)。因而,存在于雙層織部t2的表側的表面線y1和背面線y2的比例并非是6:2,而是與表面線y1在緯向上變寬的部分相對應地表面線y1占有更大的比例。
另外,由于上述的緯線x的約束的關系,表面線y1在經(jīng)向的中間部成為不僅在緯向上變寬、在經(jīng)線y和緯線x的層疊方向上也變寬的狀態(tài)。另一方面,背面線y2在經(jīng)線y和緯線x的層疊方向上也幾乎不變寬而成為一條直線的狀態(tài)。因而,表面線y1隨著朝向縱向的中間部而比背面線y2更位于表側,表面線y1比背面線y2更易于被視覺辨認。
另外,在利用針織機制造時,與經(jīng)線y相比,緯線x的張力更高(如圖1的放大圖所示,相鄰的兩根緯線x、x在織物的緯向的一端側彎折而連續(xù)),因此,在成為織物時,若將該織物置于平面上,則看起來全部的緯線x存在于同一平面。因而,表面線y1層疊于存在于同一平面的許多緯線x的表側,表面線y1顯眼,而緯線x變得不顯眼。另外,由于表面線y1成為在緯向上變寬的狀態(tài),因此緯線x成為被表面線y1覆蓋的狀態(tài),緯線x變得更不顯眼。
另外,雙層織部t2中的經(jīng)線y的密度比緯線x的密度大。作為具體的一個例子,對于線的粗細,設為經(jīng)線y、緯線x均是330t,經(jīng)線y的密度是220根/inch,緯線x的密度是98根/inch。因而,經(jīng)線y的密度與緯線x的密度的比率成為220:98=2.24:1。通過將經(jīng)線y的密度的比率設為2.24以上,在本實施方式的雙層織部t2中,緯線x變得更不顯眼。
而且,一根背面線y2與其相鄰兩側的兩根表面線y1之間的關系如下所述。是如下關系:在背面線y2中的位于雙層織部t2表側的部分的相鄰兩側始終存在表面線y1中的位于雙層織部t2表側的部分。更具體而言,對于該關系,在5、6號的緯線x的表側不僅存在2號的背面線y2,還存在1、3號的表面線y1。因而,本實施方式的雙層織部t2的背面線y2的存在難以顯眼。
由于以上的原因,對于外觀,看起來僅表面線y1存在于雙層織部t2的表側。
另外,在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拉鏈帶t中,對經(jīng)線y和緯線x使用在利用織機進行織造前就已經(jīng)被染色的線、即紡前染色線,而且對雙層織部t2的經(jīng)線y中的表面線y1和背面線y2以及單層織部t1的經(jīng)線y0使用不同顏色的紡前染色線。更詳細而言,對位于雙層織部t2的相鄰兩側的兩個單層織部t1的經(jīng)線y0、雙層織部t2的經(jīng)線y中的加強線y3、以及全部的緯線x使用相同顏色的純色的紡前染色線,對雙層織部t2的經(jīng)線y中的表面線y1和背面線y2使用與該紡前染色線的顏色不同的顏色的紡前染色線。另外,對雙層織部t2的經(jīng)線y中的表面線y1和背面線y2也使用顏色互不相同的純色的紡前染色線。
并且,如前所述,對于雙層織部t2的表側的外觀,看起來僅表面線y1存在于雙層織部t2的表側,因此,對于表側的外觀,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拉鏈帶t如圖1所示,雙層織部t2不僅看起來以沿著經(jīng)向延伸的粗直線狀存在于位于雙層織部t2的相鄰兩側的相同顏色的兩個單層織部t1之間,而且看起來呈與單層織部t1的顏色不同的顏色(表面線y1的顏色)。如圖4所示,本實施方式的拉鏈帶t看起來呈窄幅的線沿著拉鏈帶t的鏈牙列e在經(jīng)向上延伸的設計。
另外,雖未圖示,但對于背側的外觀,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拉鏈帶t也是雙層織部t2不僅看起來以沿著經(jīng)向延伸的粗直線狀存在于位于雙層織部t2的相鄰兩側的相同顏色的兩個單層織部t1之間,而且看起來呈與單層織部t1的顏色不同的顏色(背面線y2的顏色)。
另外,例如,在將雙層織部t2的表面線y1設為與單層織部t1的經(jīng)線y0不同的顏色的紡前染色線、將雙層織部t2的背面線y2設為與單層織部t1的經(jīng)線y0相同的顏色的紡前染色線的情況下,就拉鏈帶t的表側而言,雙層織部t2不僅看起來以沿著經(jīng)向延伸的粗直線狀存在于位于雙層織部t2的相鄰兩側的相同顏色的兩個單層織部t1之間,而且看起來呈與單層織部t1的顏色不同的顏色(表面線y1的顏色)。另一方面,就拉鏈帶t的背側而言無法確認單層織部t1和雙層織部t2的顏色的不同。因而,僅在拉鏈帶t的表側看起來雙層織部t2呈與單層織部t1不同的顏色且以沿著經(jīng)向延伸的粗直線狀存在。
本實施方式的拉鏈帶t不僅對雙層織部t2的經(jīng)線y使用紡前染色線,而且對單層織部t1的經(jīng)線y也使用紡前染色線,因此,若與在例如成為織物之后對經(jīng)線進行染色的情況相比,則拉鏈帶t的顏色成為高品質。另外,表面線y1的顏色對雙層織部t2的表側帶來外觀上的影響,背面線y2的顏色對雙層織部t2的背側帶來外觀上的影響,因此,拉鏈帶t在表側和背側成為不同的外觀。
另外,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拉鏈帶t使雙層織部t2中的經(jīng)線y的密度比單層織部t1的經(jīng)線y0的密度大。如前所述,在雙層織部t2中,經(jīng)線y的密度和緯線x的密度的比率為2.24:1。以該雙層織部t2中的密度比為前提,雙層織部t2的經(jīng)線y的密度與單層織部t1的經(jīng)線y0的密度之間的比率為1.61:1。因而,雙層織部t2中的經(jīng)線y的密度比單層織部t1的經(jīng)線y0的密度大,因此,在雙層織部t2中比在單層織部t1中更易于觀察到經(jīng)線y(難以觀察到緯線x),從而易于在外觀上以顏色區(qū)分單層織部t1和雙層織部t2。
另外,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拉鏈帶t在單層織部t1上安裝鏈牙列e,單層織部t1的厚度比雙層織部t2的厚度薄,單層織部t1的經(jīng)線y0的密度比雙層織部t2的經(jīng)線y的密度小,因此,在縫紉例如螺旋狀的單絲作為鏈牙列e的情況下易于安裝。
另外,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拉鏈帶t除了具備表面線y1、背面線y2作為雙層織部t2的經(jīng)線y之外、還具備加強線y3作為雙層織部t2的經(jīng)線y,加強線y3與表面線y1相比在雙層織部t2的背側更多地露出,并且與背面線y2相比在雙層織部t2的表側更多地露出,因此,與例如僅將表面線y1和背面線y2作為經(jīng)線y的雙層織部相比,作為織物的結實性得以提高。而且,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拉鏈帶t的多根加強線y3在織物的緯向上隔開間隔地配置,因此,與僅將表面線y1和背面線y2作為經(jīng)線y的雙層織部相比,作為織物的厚度變薄。
本發(fā)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實施方式,能夠在不脫離其主旨的范圍內(nèi)適當變更。雙層織部t2并不如前述那樣限于經(jīng)向雙層織,也可以是緯向雙層織、經(jīng)緯向雙層織。另外,本實施方式中,對雙層織部t2使用了表面線y1、背面線y2、加強線y3,但并不限于此,本發(fā)明也可以是對雙層織部t2僅使用表面線y1、背面線y2的構造。
另外,在經(jīng)緯向雙層織的情況下,雙層織部t2既可以是只將僅由表面線y1和緯線x構成的表側的單層織的織物、以及僅由背面線y2和緯線x構成的背側的單層織的織物兩張層疊而成的,也可以是使用用于加強作為雙層織部t2的織物的結實性的加強線y3而在雙層織部t2的緯向的適當?shù)奈恢美眉訌娋€y3將表側的織物和背側的織物接結而成的。另外,對于該加強線y3,既可以將構成雙層織部t2的全部數(shù)量的表面線y1或全部數(shù)量的背面線y2中的1根、或者多根兼用作加強線y3,也可以使用與構成雙層織部t2的全部數(shù)量的表面線y1和背面線y2完全不同的線、且將表側的織物和背側的織物接結的專用的接結線。在該情況下,加強線y3也是與表面線y1相比在雙層織部t2的背側更多地露出,并且與背面線y2相比在雙層織部t2的表側更多地露出。
需要說明的是,在表側的織物和背側的織物只是兩張層疊的情況下,表面線y1僅露出于拉鏈帶t的表側,完全沒有露出于背側,背面線y2僅露出于拉鏈帶t的背側,完全沒有露出于表側。在該情況下也是,表面線y1與背面線y2相比在雙層織部t2的表側更多地露出,并且,背面線y2與表面線y1相比在雙層織部t2的背側更多地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