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服裝清洗機械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高效環(huán)保的廢舊服裝清洗設備。
背景技術:
在日常生活中會產(chǎn)生各種各樣的廢舊服裝,隨著人們素質的提高,人們越來越多的將廢舊服裝捐獻出來。然而廢舊服裝在回收后會同一打包進行清洗,然后再發(fā)放給需要的人,現(xiàn)有對服裝清洗主要是采用人工清洗的方式,工作量非常大,而且清洗的效果不理想,增加了成本的同時耗時較長,不適合大規(guī)模的清洗作業(yè)。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新的技術方案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有效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高效環(huán)保的廢舊服裝清洗設備。
為達到本發(fā)明之目的,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高效環(huán)保的廢舊服裝清洗設備,所述高效環(huán)保的廢舊服裝清洗設備包括底板、位于所述底板上方的框體裝置、設置于所述框體裝置上的電缸裝置、收容于所述框體裝置內的活塞裝置、位于所述框體裝置左側的抽水裝置、位于所述活塞裝置上方的過濾裝置、位于所述框體裝置右側的推動裝置、位于所述推動裝置上方的固定裝置及設置于所述固定裝置上的敲擊裝置,所述底板上設有位于其上方左右兩側的第一支架、設置于所述第一支架上的第一橫桿、位于所述第一橫桿之間的第一支撐桿及設置于所述第一支撐桿上的第二橫桿,所述框體裝置包括框體、設置于所述框體上的密封塊、位于所述框體左右兩側的第一固定桿、位于所述框體右側的排出管、設置于所述排出管上的第一閥門,所述電缸裝置包括第一電缸、位于所述第一電缸左右兩側的第二支架、設置于所述第二支架上的第三橫桿及位于所述第一電缸上方的第一推動桿,所述活塞裝置包括活塞、位于所述活塞下方左右兩側的彈性桿、設置于所述彈性桿上的第一彈簧及設置于所述彈性桿下端的第二彈簧,所述抽水裝置包括抽水管、設置于所述抽水管上的水泵、位于所述水泵右側的第二固定桿、設置于所述抽水管上的第二閥門,所述過濾裝置包括過濾網(wǎng)、位于所述過濾網(wǎng)上方的若干凸塊、位于所述過濾網(wǎng)下方左右兩側的固定塊及位于所述固定塊下方的第三彈簧,所述推動裝置包括第三支架、位于所述第三支架下方的第三固定桿、位于所述第三支架上端的第二電缸、位于所述第二電缸左側的第四固定桿、位于所述第四固定桿上方的第二推動桿、位于所述第二推動桿左側的推板、位于所述第二推動桿上方的第五固定桿及位于所述第二推動桿下方的第四彈簧,所述固定裝置包括第四支架、設置于所述第四支架上的限定桿、設置于所述限定桿上的第五彈簧、位于所述限定桿上方的第六固定桿及位于所述第六固定桿左側的定位架,所述敲擊裝置包括第三電缸、位于所述第三電缸下方的第三推動桿、位于所述第三推動桿下方的移動板、位于所述第三推動桿左右兩側的第六彈簧、位于所述移動板下方的支撐塊、位于所述支撐塊下方的頂靠桿、位于所述頂靠桿下方的敲擊塊及位于所述頂靠桿右側的第七彈簧。
所述第一支架設有兩個且分別位于所述底板上方的左右兩側,所述第一支架呈L形,所述第一支架的下端與所述底板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支架的上端呈水平狀,所述第一橫桿設有兩個且分別位于所述第一支架之間的左右兩側,所述第一橫桿呈長方體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橫桿的一端與所述第一支架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橫桿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一支撐桿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支撐桿設有兩個,所述第一支撐桿呈長方體且豎直放置,所述第一支撐桿的下端與所述底板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橫桿設有兩個,所述第二橫桿呈長方體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二橫桿的端部與所述第一支撐桿的側面固定連接。
所述框體呈空心的圓柱體且豎直放置,所述第一支架的上端與所述框體的側面固定連接,所述框體上設有位于其左表面的第一通孔、位于其下表面的第二通孔及位于其右表面的第三通孔,所述密封塊呈圓柱體,所述密封塊收容于所述第二通孔內且與所述框體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固定桿設有兩個,所述第一固定桿呈傾斜狀,所述第一固定桿的上端與所述框體的側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固定桿的下端與所述第一支架固定連接,所述排出管的左端對準所述第三通孔且與所述框體的右表面固定連接。
所述第一支撐桿的上端與所述第一電缸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支架設有兩個且分別位于所述第一電缸的左右兩側,所述第二支架呈L形,所述第二支架的一端與所述框體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支架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一電缸的側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三橫桿設有兩個,所述第三橫桿呈長方體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三橫桿的一端與所述第一支架固定連接,所述第三橫桿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支架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推動桿呈圓柱體且豎直放置,所述第一推動桿的下端與所述第一電缸連接,所述第一推動桿貫穿所述密封塊的上下表面且與其滑動連接。
所述活塞呈圓柱體且水平放置,所述活塞的側面與所述框體的內表面滑動連接,所述第一推動桿的上端與所述活塞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彈性桿設有兩個,所述彈性桿呈彎曲狀,所述彈性桿的上端與所述活塞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彈性桿的下端頂靠在所述框體的內表面上,所述第一彈簧設有兩個且分別位于所述第一推動桿的左右兩側,所述第一彈簧的上端與所述活塞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彈簧的下端與所述彈性桿固定連接,所述第二彈簧設有兩個,所述第二彈簧的一端與所述框體的內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彈簧的另一端與所述彈性桿的下端固定連接。
所述抽水管的下端對準所述第一通孔且與所述框體的左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固定桿的右端與所述框體固定連接,所述第二固定桿的左端與所述水泵固定連接。
所述過濾網(wǎng)呈圓柱體且水平放置,所述過濾網(wǎng)的側面與所述框體的內表面固定連接,所述過濾網(wǎng)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及第三通孔的上方,所述凸塊設有若干個,所述凸塊呈半球狀,所述凸塊的下表面與所述過濾網(wǎng)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固定塊設有兩個,所述固定塊呈水平狀,所述固定塊的一端與所述框體的內表面固定連接,所述過濾網(wǎng)的下表面與所述固定塊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三彈簧設有兩個且分別位于所述固定塊的下方,所述第三彈簧的下端與所述活塞固定連接,所述第三彈簧的上端與所述固定塊固定連接。
所述第三支架呈L形,所述第三支架的下端與所述框體的右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三支架的上端與所述第二電缸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三固定桿呈傾斜狀,所述第三固定桿的下端與所述框體的右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三固定桿的上端與所述第三支架固定連接,所述第四固定桿呈傾斜狀,所述第四固定桿的右端與所述第二電缸固定連接,所述第四固定桿的左端與所述框體的右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推動桿呈長方體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二推動桿的右端與所述第二電缸連接,所述第二推動桿的左端與所述推板的右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推動桿的下表面與所述框體的上表面滑動連接,所述第五固定桿的上端與所述推板固定連接,所述第五固定桿的下端與所述第二推動桿固定連接,所述第四彈簧設有兩個,所述第四彈簧的右端與所述框體的內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四彈簧的左端與所述推板固定連接。
所述第四支架呈L形,所述第四支架的下端與所述第二電缸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四支架的上端呈水平狀,所述限定桿呈彎曲狀,所述限定桿的上端與所述第四支架固定連接,所述限定桿的下端頂靠在所述第二推動桿的上表面上且與其滑動連接,所述第五彈簧的右端與所述第二電缸固定連接,所述第五彈簧的左端與所述限定桿固定連接,所述第六固定桿呈傾斜狀,所述第六固定桿的兩端與所述第四支架固定連接,所述定位架設有兩個,所述定位架的右端與所述第四支架固定連接,所述定位架的下端呈水平狀。
所述第四支架的上端與所述第三電缸的右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三推動桿呈圓柱體且豎直放置,所述第三推動桿的上端與所述第三電缸連接,所述第三推動桿的下端與所述移動板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三推動桿貫穿所述定位架的上下表面且與其滑動連接,所述移動板呈長方體且水平放置,所述第六彈簧設有兩個,所述第六彈簧呈豎直狀,所述第六彈簧的下端與所述移動板固定連接,所述第六彈簧的上端與所述定位架固定連接,所述支撐塊呈長方體,所述支撐塊的上表面與所述移動板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頂靠桿呈長方體,所述頂靠桿的下端與所述敲擊塊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頂靠桿的上端設有凹槽,所述支撐塊收容于所述凹槽內且與所述頂靠桿樞軸連接,所述敲擊塊呈半球狀,所述第七彈簧的左端與所述頂靠桿固定連接,所述第七彈簧的右端與所述推板固定連接。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發(fā)明高效環(huán)保的廢舊服裝清洗設備通過促進水的流動與對服裝的敲擊相結合,進而使得對服裝的清洗效果更好,將服裝上的灰塵及臟東西充分的被水流沖洗掉,保證的清洗的效果。并且工人勞動強度低,工作效率高,能夠很好的滿足大規(guī)模的清洗的需要。同時敲擊塊可以不斷的左右移動,對服裝進行全面的敲擊,保證將服裝清洗干凈。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高效環(huán)保的廢舊服裝清洗設備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高效環(huán)保的廢舊服裝清洗設備做出清楚完整的說明。
如圖1所示,本發(fā)明高效環(huán)保的廢舊服裝清洗設備包括底板1、位于所述底板1上方的框體裝置2、設置于所述框體裝置2上的電缸裝置3、收容于所述框體裝置2內的活塞裝置4、位于所述框體裝置2左側的抽水裝置5、位于所述活塞裝置4上方的過濾裝置6、位于所述框體裝置2右側的推動裝置7、位于所述推動裝置7上方的固定裝置8及設置于所述固定裝置8上的敲擊裝置9。
如圖1所示,所述底板1呈長方體且水平放置,所述底板1上設有位于其上方左右兩側的第一支架11、設置于所述第一支架11上的第一橫桿12、位于所述第一橫桿12之間的第一支撐桿13及設置于所述第一支撐桿13上的第二橫桿14。所述第一支架11設有兩個且分別位于所述底板1上方的左右兩側,所述第一支架11呈L形,所述第一支架11的下端與所述底板1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支架11的上端呈水平狀。所述第一橫桿12設有兩個且分別位于所述第一支架11之間的左右兩側,所述第一橫桿12呈長方體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橫桿12的一端與所述第一支架11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橫桿12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一支撐桿13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支撐桿13設有兩個,所述第一支撐桿13呈長方體且豎直放置,所述第一支撐桿13的下端與所述底板1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橫桿14設有兩個,所述第二橫桿14呈長方體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二橫桿14的端部與所述第一支撐桿13的側面固定連接。
如圖1所示,所述框體裝置2包括框體21、設置于所述框體21上的密封塊22、位于所述框體21左右兩側的第一固定桿23、位于所述框體21右側的排出管24、設置于所述排出管24上的第一閥門25。所述框體21呈空心的圓柱體且豎直放置,所述框體21的上端設有開口,所述框體21的橫截面呈凹字形,所述第一支架11的上端與所述框體21的側面固定連接,所述框體21上設有位于其左表面的第一通孔211、位于其下表面的第二通孔212及位于其右表面的第三通孔213,所述第一通孔211、第二通孔212及第三通孔213呈圓形且與所述框體21的內部相通。所述密封塊22呈圓柱體,所述密封塊22收容于所述第二通孔212內且與所述框體21固定連接,所述密封塊22堵住所述第二通孔212。所述第一固定桿23設有兩個,所述第一固定桿23呈傾斜狀,所述第一固定桿23的上端與所述框體21的側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固定桿23的下端與所述第一支架11固定連接。所述排出管24的左端對準所述第三通孔213且與所述框體21的右表面固定連接,使得所述排出管24的內部與所述框體21的內部相通。所述第一閥門25用于控制所述排出管24內水的流量。
如圖1所示,所述電缸裝置3包括第一電缸31、位于所述第一電缸31左右兩側的第二支架32、設置于所述第二支架32上的第三橫桿33及位于所述第一電缸31上方的第一推動桿34。所述第一電缸31與電源連接,使其可以正常運行,所述第一電缸31上設有開關,方便其打開或者關閉,所述第一支撐桿13的上端與所述第一電缸31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支架32設有兩個且分別位于所述第一電缸31的左右兩側,所述第二支架32呈L形,所述第二支架32的一端與所述框體21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支架32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一電缸31的側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三橫桿33設有兩個,所述第三橫桿33呈長方體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三橫桿33的一端與所述第一支架11固定連接,所述第三橫桿33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支架32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推動桿34呈圓柱體且豎直放置,所述第一推動桿34的下端與所述第一電缸31連接,使得所述第一電缸31可以帶動所述第一推動桿34上下移動,所述第一推動桿34貫穿所述密封塊22的上下表面且與其滑動連接,使得所述第一推動桿34可以上下移動。
如圖1所示,所述活塞裝置4包括活塞41、位于所述活塞41下方左右兩側的彈性桿42、設置于所述彈性桿42上的第一彈簧43及設置于所述彈性桿42下端的第二彈簧44。所述活塞41呈圓柱體且水平放置,所述活塞41的側面與所述框體21的內表面滑動連接,所述第一推動桿34的上端與所述活塞41的下表面固定連接,進而可以帶動所述活塞41上下移動。所述彈性桿42設有兩個,所述彈性桿42呈彎曲狀,所述彈性桿42的上端與所述活塞41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彈性桿42的下端頂靠在所述框體21的內表面上,所述彈性桿42采用彈性材料制成,使得所述彈性桿42可以彎曲變形,當所述彈性桿42彎曲變形時,所述彈性桿42對所述活塞41起到支撐作用。所述第一彈簧43設有兩個且分別位于所述第一推動桿34的左右兩側,所述第一彈簧43的上端與所述活塞41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彈簧43的下端與所述彈性桿42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彈簧43向下按壓所述彈性桿42,使得所述彈性桿42的下端緊緊的頂靠在所述框體21的內表面上。所述第二彈簧44設有兩個,所述第二彈簧44的一端與所述框體21的內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彈簧44的另一端與所述彈性桿42的下端固定連接,所述第二彈簧44對所述彈性桿42起到支撐作用。
如圖1所示,所述抽水裝置5包括抽水管51、設置于所述抽水管51上的水泵52、位于所述水泵52右側的第二固定桿53、設置于所述抽水管51上的第二閥門54。所述抽水管51的下端對準所述第一通孔211且與所述框體21的左表面固定連接,使得所述抽水管51的內部與所述框體21的內部相通,所述抽水管51的上端可以放置在水池內。所述水泵52與電源連接,使其可以正常運行,所述水泵52上設有開關,方便其打開或者關閉。所述第二固定桿53的右端與所述框體21固定連接,所述第二固定桿53的左端與所述水泵52固定連接。所述第二閥門54用于控制所述抽水管51內水的流量。
如圖1所示,所述過濾裝置6包括過濾網(wǎng)61、位于所述過濾網(wǎng)61上方的若干凸塊62、位于所述過濾網(wǎng)61下方左右兩側的固定塊63及位于所述固定塊63下方的第三彈簧64。所述過濾網(wǎng)61呈圓柱體且水平放置,所述過濾網(wǎng)61的側面與所述框體21的內表面固定連接,所述過濾網(wǎng)61位于所述第一通孔211及第三通孔213的上方。所述凸塊62設有若干個,所述凸塊62呈半球狀,所述凸塊62的下表面與所述過濾網(wǎng)61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固定塊63設有兩個,所述固定塊63呈水平狀,所述固定塊63的一端與所述框體21的內表面固定連接,所述過濾網(wǎng)61的下表面與所述固定塊63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三彈簧64設有兩個且分別位于所述固定塊63的下方,所述第三彈簧64的下端與所述活塞41固定連接,所述第三彈簧64的上端與所述固定塊63固定連接,進而對所述活塞41起到支撐作用。
如圖1所示,所述推動裝置7包括第三支架71、位于所述第三支架71下方的第三固定桿72、位于所述第三支架71上端的第二電缸73、位于所述第二電缸73左側的第四固定桿74、位于所述第四固定桿74上方的第二推動桿75、位于所述第二推動桿75左側的推板76、位于所述第二推動桿75上方的第五固定桿77及位于所述第二推動桿75下方的第四彈簧78。所述第三支架71呈L形,所述第三支架71的下端與所述框體21的右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三支架71的上端與所述第二電缸73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三固定桿72呈傾斜狀,所述第三固定桿72的下端與所述框體21的右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三固定桿72的上端與所述第三支架71固定連接。所述第二電缸73與電源連接,使其可以正常運行,所述第二電缸73上設有開關,方便其打開或者關閉。所述第四固定桿74呈傾斜狀,所述第四固定桿74的右端與所述第二電缸73固定連接,所述第四固定桿74的左端與所述框體21的右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推動桿75呈長方體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二推動桿75的右端與所述第二電缸73連接,使得所述第二電缸73可以帶動所述第二推動桿75左右移動,所述第二推動桿75的左端與所述推板76的右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推動桿75的下表面與所述框體21的上表面滑動連接。所述第五固定桿77的上端與所述推板76固定連接,所述第五固定桿77的下端與所述第二推動桿75固定連接。所述第四彈簧78設有兩個,所述第四彈簧78的右端與所述框體21的內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四彈簧78的左端與所述推板76固定連接。
如圖1所示,所述固定裝置8包括第四支架81、設置于所述第四支架81上的限定桿82、設置于所述限定桿82上的第五彈簧83、位于所述限定桿82上方的第六固定桿84及位于所述第六固定桿84左側的定位架85。所述第四支架81呈L形,所述第四支架81的下端與所述第二電缸73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四支架81的上端呈水平狀。所述限定桿82呈彎曲狀,所述限定桿82的上端與所述第四支架81固定連接,所述限定桿82的下端頂靠在所述第二推動桿75的上表面上且與其滑動連接,使得所述第二推動桿75穩(wěn)定的左右移動,所述限定桿82采用彈性材料制成,使其可以彎曲變形,當所述第二推動桿75向右移動時,所述第五固定桿77會頂靠在所述限定桿82上,進而可以限制所述第五固定桿77繼續(xù)向右移動,使得所述推板76不會過度向右移動,防止第五固定桿77撞擊到所述第二電缸73上。所述第五彈簧83的右端與所述第二電缸73固定連接,所述第五彈簧83的左端與所述限定桿82固定連接,對所述限定桿82起到支撐作用。所述第六固定桿84呈傾斜狀,所述第六固定桿84的兩端與所述第四支架81固定連接。所述定位架85設有兩個,所述定位架85的右端與所述第四支架81固定連接,所述定位架85的下端呈水平狀。
如圖1所示,所述敲擊裝置9包括第三電缸91、位于所述第三電缸91下方的第三推動桿92、位于所述第三推動桿92下方的移動板93、位于所述第三推動桿92左右兩側的第六彈簧94、位于所述移動板93下方的支撐塊95、位于所述支撐塊95下方的頂靠桿96、位于所述頂靠桿96下方的敲擊塊97及位于所述頂靠桿96右側的第七彈簧98。所述第三電缸91與電源連接,使其可以正常運行,所述第三電缸91上設有開關,方便其打開或者關閉,所述第四支架81的上端與所述第三電缸91的右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三推動桿92呈圓柱體且豎直放置,所述第三推動桿92的上端與所述第三電缸91連接,使得所述第三電缸91可以帶動所述第三推動桿92上下移動,所述第三推動桿92的下端與所述移動板93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三推動桿92貫穿所述定位架85的上下表面且與其滑動連接,使得所述第三推動桿92可以上下移動。所述移動板93呈長方體且水平放置。所述第六彈簧94設有兩個,所述第六彈簧94呈豎直狀,所述第六彈簧94的下端與所述移動板93固定連接,所述第六彈簧94的上端與所述定位架85固定連接,進而對所述移動板93起到支撐作用。所述支撐塊95呈長方體,所述支撐塊95的上表面與所述移動板93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頂靠桿96呈長方體,所述頂靠桿96的下端與所述敲擊塊97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頂靠桿96的上端設有凹槽961,所述凹槽961呈長方體狀,所述支撐塊95收容于所述凹槽961內且與所述頂靠桿96樞軸連接,使得所述頂靠桿96可以圍繞所述支撐塊95旋轉。所述敲擊塊97呈半球狀,方便對過濾網(wǎng)61上的服裝進行敲打,以便清除掉衣服上的雜質。所述第七彈簧98的左端與所述頂靠桿96固定連接,所述第七彈簧98的右端與所述推板76固定連接。
如圖1所示,所述本發(fā)明高效環(huán)保的廢舊服裝清洗設備使用時,首先將衣服放置在所述框體21內,且位于所述過濾網(wǎng)61及凸塊62的上方。然后打開水泵52的開關,使得水池內的水進入到所述抽水管51內,此時打開第二閥門54,使得水從所述第一通孔211進入到所述框體21內,水集中在所述活塞41的上方,且隨著水量的增加,水經(jīng)過過濾網(wǎng)61的過濾后進入到所述過濾網(wǎng)61的上方,且浸沒過濾網(wǎng)61上的衣服。然后往所述框體21內倒入適量的洗衣液。然后打開第一電缸31的開關,使得所述第一推動桿34不斷的上下移動,進而使得所述活塞41不斷的上下移動,使得活塞41上方的水不斷的流動,可以促進水與衣服的充分接觸,同時可以將洗衣液在水中散開。所述活塞41上下移動時,所述彈性桿42、第一彈簧43及第二彈簧44對所述活塞41起到支撐作用,防止第一推動桿34帶動所述活塞41向下移動時,減輕第一推動桿34上的壓力,進而可以延長第一電缸31的使用壽命,同時可以防止所述活塞41突然向下移動,對所述活塞41起到緩沖的作用。待洗衣液在水中散開以后,打開第二電缸73及第三電缸91的開關,所述第二電缸73使得所述第二推動桿75不斷的左右移動,進而使得所述推板76不斷的左右移動,由于推板76的下端浸沒在水中,可以對水進行攪拌,同時推板76的下端與衣服接觸,促進衣服與水的充分接觸,所述第三電缸91使得所述第三推動桿92不斷的上下移動,進而使得所述移動板93、頂靠桿96及敲擊塊97不斷的上下移動,所述敲擊塊97可以對過濾網(wǎng)61上的衣服進行敲打,方便清除掉衣服上的臟物質,同時當推板76左右移動時,通過第七彈簧98使得所述頂靠桿96圍繞所述支撐塊95不斷的往復旋轉,使得所述敲擊塊97不斷的左右移動,進而可以對衣服進行全面的敲打,清洗效果更好。當所述推板76向左移動時,所述推板76可以將衣服推動到左側,所述敲擊塊97隨著推板76向左移動而向左移動,進而當推板76移動到最左側時,由于推板76將衣服集中到左側,此時敲擊塊97可以集中對衣服進行敲打,進而可以全面的清除掉衣服上的雜質,然后推板76向右移動,此時衣服在所述過濾網(wǎng)61上散開,方便被敲擊塊97敲打掉的灰塵散開,進而可以使得清洗效果顯著。所述凸塊62的設置,在其與所述敲擊塊97配合的情況下,對衣服清洗的效果更好。待清洗完畢后,打開第一閥門25,使得所述框體21內的水從所述排出管24排出。至此,本發(fā)明高效環(huán)保的廢舊服裝清洗設備使用過程描述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