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雙針縫紉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雙針縫紉機,其具有一用于接納兩根縫紉針的針接納單元和兩個間隔開地固定在底軸上的擺梭/鉤圈裝置(Greifer)支座。
背景技術:
利用雙針縫紉機能夠以給定的間距進行雙線縫紉。如果要改變形成雙線跡的兩單線跡之間的距離,則必須相應地改變兩個擺梭支座之間的間距。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實現上述類型的距離調節(jié),而不必隨后進行擺梭運行與針接納單元的針桿行程(Schleifenhub)運動的同步。 根據本發(fā)明,所述目的通過具有在權利要求1中給出的特征的縫紉機來實現。 根據本發(fā)明認識到,即使在拆松緊固螺桿后,與梭尖同步的空心軸相對于與針接
納單元同步的底軸的周向相對位置仍通過緊固螺桿的與底軸互補的表面構型和固定裝置
而被固定。在重新擰緊緊固螺桿時周向相對位置保持不變,從而能夠在不必隨后重新同步
擺梭與針桿的情況下對(兩)擺梭支座進行相對調節(jié)。本發(fā)明特別有利地適用于雙針縫紉
機。但原則上本發(fā)明也可以用于具有較多數量的縫紉針的多針縫紉機。在這種情況下設有
相應數量的具有擺梭支座的擺梭、以及相應數量的根據本發(fā)明的緊固螺桿和固定裝置。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調整套筒和緊固結構可以實現結構較簡單的固定裝置。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緊固結構也可以實現結構較簡單的固定裝置。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可特別是設計成凹口的壁厚縮減部允許在不引起空心軸
相對于底軸的周向相對位置的不希望移位的情況下,上緊第二緊固螺桿。 已證明在根據權利要求5和6所述的實施形式中的對接面特別適合于確保一確定
的周向相對位置。 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設計方案,能使周向相對位置沿著用于相應擺梭支座的整個軸向調節(jié)區(qū)域保持不變。
下面借助附圖詳細闡述本發(fā)明的實施例。其中 圖1示出一雙針縫紉機的工作側的視圖,其中略去了機臺以顯示出安裝在基板中的各零件; 圖2示出根據圖1的雙針縫紉機的透視圖; 圖3由根據圖1的觀察方向示出放大的縫紉機針桿切換組件,其中兩個針桿皆處于上止點并處于接入的縫紉工作狀態(tài); 圖4由圖3中的觀察方向IV示出針桿切換組件的視 圖5由圖4中的觀察方向V示出針桿切換組件的視 圖6以類似于圖3的視圖示出組件,其中左針桿在下止點區(qū)域中被接入而右針桿被移出; 圖7以類似于圖4的視圖示出在根據圖6的切換狀態(tài)下的針桿切換組件; 圖8以類似于圖6的視圖示出針桿切換組件,其中在根據實施針傳送擺動運動的位置中示出針桿,與圖6相比略去了針桿切換組件的幾個部件; 圖9以類似于圖7的視圖示出在根據圖8的針傳送位置中的針桿切換組件; 圖10示出圖9中的區(qū)域X的局部放大圖; 圖11以類似于圖8的視圖示出根據實施針傳送擺動運動的針桿切換組件; 圖12以類似于圖7的視圖示出在根據圖11的針傳送位置中的針桿切換組件; 圖13示出圖12中的區(qū)域XIII的局部放大圖; 圖14以類似于圖4的視圖示出針桿切換組件,其中卻略去幾個部件,在推力軸/
驅動軸(Schubwelle)的區(qū)域中被截斷并且局部被剖開; 圖15示出圖14中的局部XV的放大圖; 圖16根據圖14中的觀察方向XVI示出組件的視圖; 圖17示出縫紉機針桿傳送裝置的連桿系/連桿機構在拉桿的傳送位置中的透視圖; 圖18示出由平行于推力軸縱軸線的觀察方向觀察的、根據圖17的連桿系的側視圖; 圖19示出根據圖18中的線XIX-XIX的剖視圖; 圖20以類似于圖17的視圖示出連桿系,其中拉桿在非工作位置中示出; 圖21以類似于圖18的視圖示出在根據圖20的位置中的連桿系; 圖22示出根據在圖21中的線XXII-XXII的剖視圖; 圖23以類似于圖20的視圖示出連桿系,其中連桿系的送針桿的固定螺栓被拆松; 圖24以類似于圖21的視圖示出在根據圖23的位置中的連桿系; 圖25示出縫紉機的擺梭驅動組件的透視圖; 圖26示出擺梭/鉤圈裝置(Greifer)驅動組件的軸布置結構的透視圖; 圖27示出根據圖26的軸布置結構的側視圖; 圖28示出軸布置結構根據圖27中的線XXVIII-XXVIII的軸向縱剖視圖; 圖29示出圖28中的局部細節(jié)XXIX ; 圖30示出根據圖27中的線XXX-XXX的剖視圖; 圖31示出根據圖27中的線XXXI-XXXI的剖視圖; 圖32以類似于圖31的視圖示出位于用于擺動調節(jié)空心軸的第一邊界位置中的軸布置結構,所述擺動調節(jié)用于設定針桿行程(Schleifenhub); 圖33以類似于圖31的視圖示出位于用于擺動調節(jié)空心軸的對置邊界位置中的軸
布置結構,所述擺動調節(jié)用于設定針桿行程; 圖34示出根據圖30中的線XXXIV-XXXIV的剖視圖; 圖35示出圖34中的局部細節(jié)XXXV ; 圖36示出縫紉機的割線器組件的透視 圖37示出割線器組件的在切割力調節(jié)螺栓的區(qū)域中剖斷的俯視圖; 圖38根據在圖37中的觀察方向XXXVIII示出割線器組件的側視圖; 圖39由類似于圖38的觀察方向、以刮線刀/線拉刮刀(Fadenziehmesser)在割
線后相對于對應刀/反向刀的位置示出割線器組件在刀布置結構區(qū)域中的局部放大圖; 圖40示出圖39中的局部細節(jié)XL; 圖41以類似于圖39的視圖示出在切割力調節(jié)螺栓的區(qū)域中露出的內部細節(jié); 圖42示出在根據圖39的相對位置中的刀布置結構的俯視圖; 圖43以刮線刀在割線前相對于對應刀的相對位置示出的割線器組件的刀布置結構的透視圖; 圖44以類似于圖39的視圖示出在根據圖43的相對位置中的刀布置結構; 圖45示出圖44中的細節(jié)XLV ; 圖46以類似于圖42的視圖示出在根據圖43的相對位置中的刀布置結構; 圖47沿切割力調節(jié)螺栓的觀察方向示出刀布置結構的局部透視圖; 圖48以刮線刀在調節(jié)切割力時相對于對應刀的相對位置示出刀布置結構; 圖49以類似于圖44的視圖示出在根據圖48的相對位置中的刀布置結構; 圖50示出在圖49中的細節(jié)L ; 圖51以類似于圖46的視圖示出在根據圖48的相對位置中的刀布置結構; 圖52以類似于圖47的視圖示出在根據圖48的相對位置中的布置結構; 圖53以從斜下方觀察下線夾/夾線機構的觀察方向示出在根據圖39的相對位置中的刀布置結構的透視圖,其中略去對應刀; 圖54以類似于圖39的視圖示出具有通過夾緊力調節(jié)螺栓預加載的線夾的刀布置結構; 圖55以露出夾緊力調節(jié)螺栓的剖斷的觀察方向示出根據圖54中的觀察方向LV的視圖; 圖56示出在刮線刀的相對于對應刀和相對于下線夾的夾線力調節(jié)相對位置中的刀布置結構; 圖57以類似于54的視圖示出在根據圖56的相對位置中的刀布置結構; 圖58以類似于55的視圖示出刀布置結構,其中夾緊力調節(jié)螺栓與線夾相接合; 圖59示出圖58在下線夾的區(qū)域中的局部放大圖; 圖60示出基板在針板和兩個與該針板相鄰的針板滑塊的區(qū)域中的從斜上方觀察的局部透視圖; 圖61示出根據圖60的基板部段的俯視圖; 圖62示出根據圖61中的線LXII-LXII的剖視圖; 圖63以固定位置示出在圖62中的細節(jié)LXII,其中圖61中在右側示出的針板滑塊不能相對于基板進行相對移動; 圖64以釋放位置示出根據圖63的細節(jié),其中針板滑塊能夠相對于基板進行相對移動; 圖65示出根據圖61中的線LXV-LXV的剖視圖;以及 圖66示出在圖65中的細節(jié)LXVI。
具體實施例方式
在圖1和圖2中示出主要部件的雙針縫紉機1具有上臂2、豎直的立柱3和形式為 基板4的下機體。在臂2中可旋轉地支承有一主軸,在圖14和16中標出該主軸的主軸軸 線5。在圖14中以兩根輔助線5a和5b的交點示出該主軸軸線。
縫紉機1的機體7和基板4是縫紉機1的機架的一部分。 通過一安裝在臂2中的驅動馬達來驅動主軸、進而驅動縫紉機1的主要縫紉部件。 其它縫紉部件通過帶傳動機構(在附圖中未詳細示出)來驅動。通過主軸和形式為曲柄傳 動機構8的傳動機構(在圖3至圖6中進一步詳細示出)可豎直地上下驅動針桿9、10。圖 1中在左側示出的針桿在下文中以附圖標記9來標示,而圖1中在右側示出的針桿在下文中 以附圖標記10來標示。針桿9、10分別帶有一根針11、12。針桿9、10二者形成用于兩根針 11、12的針接納單元。在縫紉機1的未示出的實施例中,也可以設置一個接納兩根針11和 12的單個針接納單元,而不是兩個針桿9、10。 在針桿9、 10的下方,在基板4的上支承板/座板13中設有一與支承板13螺紋連 接的針板14。針板14在圖60和圖61中詳細示出。針板14具有兩個沿縫紉方向15(參 見圖2和圖61)長形延伸的移料件開口 16、17,所述移料件開口用于供具有兩個移料件部 段18、 19的移料件穿過,所述移料件用于在下面?zhèn)魉涂p料。移料件部段18、 19分別具有一 用于供相應的針11、12穿過的針孔20、21。 在縫紉過程中利用壓腳22從上方保持縫料。通過電磁驅動機構23 (參看圖1)能 夠以電磁的方式使壓腳22形成氣隙/抬起。 在縫紉過程中,可選擇使用移料件部段18、 19或者剌入縫料的針11、 12本身來向 前移動在針板14和壓腳22之間的縫料。縫紉機1可選擇以下方傳送的方式或以針傳送的 方式工作。 在針板14下方,在基板4中設有擺梭組件24,所述擺梭組件的整體以及相互間隔 開的擺梭25、26在圖25中示出。在縫紉機1中,在擺梭25、26之間的距離變化、進而在利 用針11、12和相應擺梭25、26縫紉的線縫之間的距離變化可以在幾毫米到幾十毫米之間的 范圍內。 擺梭25、26的擺梭尖端27與針11、12的運動同步地共同作用以形成針跡,其中通 過針運動形成面線(未示出)的線圈,擺梭尖端27抓住所述線圈。 擺梭25、26設計成圍繞豎直的、彼此平行的軸線轉動的擺梭,并分別具有一用于
存儲底線的針儲殼(NadelvorratsgehSuse) 28,所述底線以線筒的形式提供。在形成
針跡時,由擺梭25、26提供的兩根底線中的一根與由兩根針11、12提供的面線中的一根打
結/扭結。 兩根面線都由在附圖中未示出的線筒提供,并通過面線張緊裝置29(參見圖l和 圖2)以確定且可調節(jié)的方式張緊,所述面線張緊裝置安裝在臂2的安裝板上。
—針距調節(jié)器傳動機構30用于驅動具有移料件部段18、 19的移料件,所述針距調 節(jié)器傳動機構在圖1中可以在基板4的區(qū)域中看到。擺梭25、26通過一底軸31和一轉向 傳動機構而被轉動驅動,所述底軸和轉向傳動機構分別安裝在配屬于擺梭25、26的擺梭驅 動機構殼體32、33中。
兩個割線器組件用于切斷面線和底線,其中一個割線器組34整體在圖36中示出,
其中在圖l和圖2中可以看到切割凸輪體(Schneidkurvenk6rper )35,所述切割凸輪
體能夠通過一行程電磁鐵36接通以操縱刮線刀37(參見圖36)。所述切割凸輪體35以不 能相對轉動的方式與底軸31連接。 兩個割線器組34中的每一個用于切斷一對相互對應的面線和底線。
—針桿切換組件39的切換裝置38用于選擇性地停止兩個針桿9、10中的一個的 縫紉工作,所述針桿切換組件整體在圖3至圖7中示出并詳細地在圖8至圖16中示出。利 用切換裝置38可以在縫紉機1的三個工作狀態(tài)之間進行轉換。在圖3至圖5中示出的切 換裝置38的位置中,兩個針桿9、10都被接入、即參加縫紉工作。在圖6至圖12中示出的 切換裝置38的位置中,左針桿9被接入、即參加縫紉工作,而右針桿10被移出、即保持在上 止點區(qū)域中的靜止位置中。相應地,還可以通過切換裝置38形成第三工作位置,其中接入 右針桿10而移出左針桿9。 這種類型的切換裝置的基本工作原理由DE-PS 955023已知。 切換凸輪/接觸凸輪40用于使切換裝置38在三個工作狀態(tài)之間轉換。在接入 兩個針桿9、10的工作位置中,切換凸輪40處于兩個切換桿/觸桿41之間,所述切換桿分 別設置在兩個針桿9、 10的上端部上。在切換裝置38的分別移出兩個針桿9、 10之一的相
應移出位置中,切換凸輪40通過下切換作用面(Schalt-Wirkflache) 42(參見圖io和
13)與在相應針桿的切換端部/觸端43上的切換桿41共同作用。 一可人工操縱的操縱元 件45 (參見圖3)用于使切換凸輪40在其不同的切換位置之間移動,所述操縱元件45具有 一切換柄46和一復位柄47。操縱元件45通過一水平軸48、一切換桿49和一接通桿/起 動桿50(參見圖10)機械地與切換凸輪連接。在切換桿49與水平軸48相鉸接的區(qū)域中設 有一復位彈簧51 (參見圖4),所述復位彈簧51與一止擋單元52共同作用,所述復位彈簧 51的彈簧端部53抵靠在所述止擋單元上。止擋單元52包括一用于切換凸輪40在兩個切 換桿41之間的中間位置的擋桿54。 —針傳送裝置55用于在針剌期間沿著縫紉方向或傳送方向15移動針桿9、10、即 用于針傳送,所述針傳送裝置55的針桿側部件例如在圖3和圖5中示出。所述針傳送通過 使針桿座56圍繞一擺動軸線57擺動來進行,所述針桿座的形式是在外部引導兩個針桿9、 IO的搖板。擺動軸線57平行于支承板13。擺動軸線57與切換凸輪40相距大于10mm,在 所示出的實施例中相距數厘米。圍繞擺動軸線57的擺動通過一沿著所述擺動軸線57延伸 的推力軸58來驅動。推力軸58的針桿側端部以不能相對轉動的方式與引導搖板56連接。 所述引導搖板56具有一上引導部段59,所述上引導部段59與一下引導部段60連接。所述 下引導部段60又通過一操縱臂61與推力軸58以不能相對轉動的方式連接。
切換凸輪40如此設計(參見圖10和圖13),使切換作用面42跟隨針桿的切換端 部43的基于針傳送進行的擺動運動。在此,圖10示出的切換凸輪40處于切換端部43的 在針傳送過程末端處的針傳送位置中,即處于一針桿9、10的針側端部44在縫紉方向15上 偏移最大的位置中。圖13示出切換端部43的與針桿在與縫紉方向15相反的方向上的最 大偏移相對應的位置。 切換凸輪40以能圍繞一與擺動軸線57平行的切換凸輪擺動軸線62擺動的方式 支承在固定在機體上的切換凸輪支架63上。為了進行切換凸輪40的切換操作,接通桿50通過一隨動件/結合件64和一在切換凸輪40中形成的操縱槽65與切換凸輪40共同作用, 所述隨動件與接通桿50固定連接。這樣便與切換凸輪40圍繞切換凸輪擺動軸線62的擺 動位置無關地、在接通桿50和切換凸輪40之間確保了可靠的致動力連接。
接通桿50通過一復位彈簧66與切換桿49連接(例如參見圖7)。復位彈簧66確 保了 當切換凸輪40在側向遇到相應待切換針桿9、 10的切換桿41之一時,可以逆著復位 彈簧66的預載一直避免切換凸輪40的朝向切換桿41的致動運動,直到切換桿41已經通 過相應針桿9、10的縫紉運動向下運動到足以將切換凸輪40移置到在切換桿41上方的切 換位置中。 借助圖3至圖16顯示用于針桿9、10的上下縫紉操作的曲柄傳動機構8的詳細結 構。曲柄傳動機構8包括一滑塊/十字頭式的可被上下驅動地隨動件67,所述隨動件67(例 如在圖5中示出)在相應針桿9、 10的縫紉狀態(tài)下、在一上運行止擋件與一能通過切換裝置 38切換的下運行止擋件69之間軸向固定,所述上運行止擋件對于兩個針桿9、 10中的每一 個都設計成一個擋環(huán)68。下運行止擋件69各包括三個止擋球70,所述止擋球在釋放切換 桿41時被推到一止擋位置。在所述止擋位置中,止擋球70向外伸出相應針桿9、10的殼壁 外,使針桿9、10的由此得到的有效外徑大于滑塊67的相應針桿引導裝置的內徑。
兩個擋環(huán)68中的每一個都利用緊固螺栓軸向固定在相應的針桿9、10上。擋環(huán)68 作為用于滑塊67的上運行止擋件。 滑塊67通過一曲柄71與主軸(參見例如在圖5中的主軸軸線5)驅動連接。
引導搖板56的上引導部段59具有一下導棱72 (例如參見圖5)。引導搖板56的 下引導部段60具有一上導棱73。所述上導棱73間隔開地設置在下導棱72的下方。
切換裝置38針對兩個針桿9、10中的每一個設有一個能切換的下靜止止擋件74, 所述下靜止止擋件可通過操縱相應的切換桿41而被設定到一止擋位置(參見圖16)。兩個 下靜止止擋件74中的每一個包括下運行止擋件69的止擋球類型的三個止擋球70。下靜止 止擋件74的止擋球70在止擋位置中與下引導部段60的上導棱73的內斜切部共同作用, 在所述止擋位置中所述止擋球又向外伸出相應針桿9、 10的外殼壁之外。
在靜止狀態(tài)下,即在操縱切換桿41的移出狀態(tài)下,被移出的針桿9、 10在上靜止止 擋件75與可切換的下靜止止擋件74之間被軸向地固定在引導搖板56上(參見圖16)。上 靜止止擋件75由相應擋環(huán)68的上邊緣給出。 通過操縱相應切換桿41可能在一沉降的非工作位置與一止擋位置之間切換止擋 球70,在所述非工作位置中所述止擋球不具有止擋作用,在所述止擋位置中所述止擋球70 伸出相應針桿9、10的殼壁外并具有止擋作用。關于下靜止止擋件74,所述止擋作用意味著 將止擋球70抵靠在引導搖板56的下引導部段60的上導棱73上。關于下運行止擋件69, 所述止擋作用意味著將止擋球70抵靠在滑塊67上。 在下運行止擋件69或下靜止止擋件74的向外伸出相應針桿9、10的殼壁外的止 擋位置中,止擋球70被朝向止擋位置彈性地偏壓。相應地,下靜止止擋件74設計成,使得 所述下靜止止擋件朝向上靜止止擋件75對相應移出的針桿9、10進行彈性地偏壓。此外在 針桿9和/或10運行時必須確保擋環(huán)68的上邊緣不抵靠在下導棱72上。由此確保了 在與擋環(huán)68連動的滑塊67的上止點中,必須精確規(guī)定引導搖板56的上引導部段59的下 導棱72距擋環(huán)68的上邊緣的距離。這還確保了,滑塊67不會在針桿9、 10被移出時撞在夾緊于上靜止止擋件75和下靜止止擋件74之間的擋環(huán)68上。 —距離調節(jié)裝置76用于調節(jié)距離,所述距離調節(jié)裝置76設計成一偏心調節(jié)裝置, 這在圖15中詳細示出。推力軸58的擺動軸線57(在圖15中作為兩根輔助線57a和57b 的交點示出)與主軸軸線5的水平位置水平相距一偏心量E(參見在圖15中的輔助線5a)。 通過對推力軸58的調節(jié)性轉動,可沿垂直方向相對于針桿9、10的位置來調節(jié)引導搖板56 的位置、進而調節(jié)引導搖板56的上引導部段59的下導棱72距滑塊67的朝向所述下導棱 72的上導棱的距離。所述距離最小大于擋環(huán)68在沿針桿9、10的軸向方向上的厚度。在所 示實施例中,偏心量E為0. 2mm,即小于lmm。 圖17至圖24示出形式為連桿系77的針傳送裝置55的其它部件。所述連桿系77 安裝在縫紉機1的立柱3中。連桿系77具有一驅動桿78,所述驅動桿78以不能相對轉動 的方式與針距調節(jié)器傳動機構30的與推力軸58平行地水平延伸的驅動軸79連接。驅動 桿78通過第一鉸接機構80與一拉桿81連接。拉桿81通過一形式為鉸接螺栓單元的另一 鉸接機構82與一送針桿83鉸接。送針桿83在與另一鉸接機構82的鉸接軸線82a(參見 圖19)對置的端部上以不能相對轉動的方式與推力軸58連接。在連桿系77(在圖17至圖 19中示出)的針傳送調整中實現了 驅動軸79的間歇性運動轉化為驅動桿78的擺動運動 (參見雙箭頭84)并相應地轉化為送針桿83的擺動運動(參見雙箭頭85)。相應地,間歇 地驅動推力軸58,使得針桿9、 10在例如兩個在圖9和圖12中示出的傳送位置之間進行擺 動傳送運動。 圖20至圖22示出了連桿系77的非工作位置,在該位置中針傳送裝置55不工作、 即不進行針傳送。在所述非工作位置中,拉桿81不對送針桿83施加驅動作用,使所述送針 桿即使在驅動桿78進行擺動運動84時仍保持靜止。在所述非工作位置中,送針桿83通過 鉸接螺栓82固定地與縫紉機1的機架部件85a連接。 在非工作位置中,拉桿81通過一長形孔/銷連接結構86與送針桿83連接,所述 長形孔/銷連接結構具有一固定在送針桿83上的滑銷87和一形成在拉桿81上的長形孔 88?;N87被壓入送針桿83中。長形孔88設計成拉桿81的引導叉。由于長形孔/銷連 接結構86,拉桿81的縱向運動(參見雙箭頭89)空運行(不對其它部分起作用),其中同 時保證拉桿81在送針桿83上。 圖23和圖24示出連桿系77的轉換位置,用以在根據圖17至圖19所示的傳送位 置與根據圖20至圖22所示的非工作位置之間轉換所述連桿系。在此所述鉸接螺栓單元82 被拆松。在圖24中,可使送針桿83從根據圖20至圖22所示的固定位置起順時針擺動,直 到到達根據圖23和圖24所示的安裝位置。在所述安裝位置中,滑銷87與長形孔88不接 合,從而可以在圖20至圖24所示的非工作位置與在圖17至圖19所示的傳送位置之間轉 換拉桿。 下面借助圖25至圖35闡述擺梭組件24,除了兩個擺梭25、 26外,所述擺梭組件還 包括擺梭驅動組件。兩個擺梭25、26分別由擺梭支座90、91支承。在此,擺梭支座90屬于 擺梭25和針桿9并且是擺梭驅動機構殼體32的一部分。擺梭支座91屬于擺梭26和針桿 10并且是擺梭驅動機構殼體33的一部分。 圖26至圖35示出了底軸31以及在擺梭支座90的區(qū)域中安裝在該底軸上的各部 件。在擺梭支座91的區(qū)域中具有相應的、關于垂直軸線以180°旋轉對稱的布置結構。
9
兩個擺梭支座90、91彼此間隔地固定在底軸31上,所述底軸與針11、 12的運動同 步地、即與主軸同步地轉動。 在兩個擺梭支座90、91各自的區(qū)域中,底軸31分別由以不能相對轉動的方式分別 與底軸31連接的空心軸段92、93包圍。分別通過一個與相應的空心軸段92、93以不能相 對轉動的方式連接的錐齒輪94 (參見圖26至圖28),空心軸段92、93通過一擺梭驅動軸與 相應的擺梭25、26形成驅動連接。即各空心軸段92、93分別與相應的擺梭25、26同步地旋 轉。 —緊固螺桿95用于將擺梭支座90、91固定在底軸31上,所述緊固螺桿沿徑向穿 過包圍相應空心軸段92、93的調整套筒96而被擰緊。為此,調整套筒96具有沿徑向的內 螺紋,所述內螺紋與螺桿95的外螺紋互補。兩個調整套筒96中的每一個被配屬給兩個擺 梭支座90、91之一并固定在其上。 螺桿95的具有端側緊固面97的緊固部段穿過相應的空心軸段92、93的通孔98。 如圖28和圖31至33表明通孔98不允許相應的空心軸段92、93具有軸向游隙,但是允許 在圍繞底軸軸線98a的周向方向上具有游隙。 緊固面97貼靠在與所述緊固面互補的對接面99上,所述對接面在底軸31的殼壁 100中例如設計成平面銑削部。代替平面的設計方案,可將對接面99設計成"V"槽??傊?對接面99不設計成關于底軸31的旋轉軸線98a旋轉對稱。 調整套筒96是固定裝置101的一部分,所述固定裝置用于即使在從對接面99拆 松緊固螺桿95的緊固面97時,也保持相應空心軸段92、93圍繞旋轉軸線98a相對于緊固 螺桿95的周向相對位置。 除調整套筒96夕卜,固定裝置101還包括兩個另外的緊固螺桿102。所述緊固螺桿 是止動件,所述止動件將調整套筒96固定在其相對于相應的空心軸段92、93的周向相對位 置中。兩個緊固螺桿102分別經過調整套筒96的內螺紋,所述內螺紋與相應緊固螺桿102 的外螺紋互補。緊固螺桿102的端側的緊固面103貼靠在相應的空心軸段92、93的外殼壁 104上。與相應的緊固螺桿102夾緊相應的空心軸段92、93的區(qū)域相鄰,在相應的空心軸段 92、93中設有一形式為凹口 105的壁厚縮減部。 對接面99沿著底軸31的旋轉軸線98a的長度在圖28中以"S"標注。在緊固螺 桿95相對于底軸31的軸向相對位置(在圖28中示出)中,對接面99在軸向方向上向左、 向右分別向緊固螺桿95外伸出一可能的軸向移動距離"U"。在緊固螺桿95的軸向高度上, 空心軸段92、93分別具有一形式為環(huán)繞的凸臺105a的、內壁厚增大部。
通過拆松相應的緊固螺桿95,可使相應的擺梭支座90、91相對于底軸31沿軸向移 動,從而能夠特別是調節(jié)兩個擺梭尖端27之間的間距。因為相應的空心軸段92、93通過調 整套筒96和所述兩個另外的緊固螺桿102與緊固螺桿95固定連接,所以基于在調節(jié)過程 中由于所述面97、99彼此互補而對緊固螺桿95相對于底軸31的周向位置的保持,在所述 調節(jié)過程中相應的空心軸段92、93相對于底軸31的周向相對位置不變。由此在調節(jié)兩個 擺梭支座90、91之間的距離并擰緊緊固螺桿95之后,(仍)確保擺梭尖端27與針桿9、10 的針桿行程同步以準確地抓住面線。 如圖32和圖33所示,為了調節(jié)針桿行程可以圍繞旋轉軸線98a從一根據圖31的 中間位置起調節(jié)相應的空心軸段92。圖32示出在第一周向方向上以圓周角V進行的這種調節(jié),而圖33示出在一相反的周向方向上以相同的值V進行的反向調節(jié)。根據調節(jié)值V,可 以改變、進而調節(jié)擺梭尖端27與相應的針桿9、10的針桿行程位置的同步。
凹口 105防止在相應的緊固螺桿102的緊固面103的外邊緣區(qū)域中出現與緊固面 103的摩擦鎖合(reibschlilssig)接觸,進而防止在擰緊緊固螺桿102時相應的空心軸段 92、93相對于底軸31的意外轉動。 在移動相應的擺梭支座90、91之前還拆松固定螺栓106,利用所述固定螺栓106使 擺梭支座90、91在機架側與基板4螺紋連接。 在相應的空心軸段92、93上除安裝有錐齒輪94外,還分別安裝有一梭殼開啟器的 盤形凸輪107。 在擺梭支座90、91的區(qū)域中,底軸31分別通過一軸承108支承。
圖36至59完整地或者以子組件示出割線器組件34。在起升電磁鐵36的激活位 置中,通過使一跟隨體109在切割凸輪體35的切割凸輪110上滾動引起刮線刀37的切割 運動。跟隨體109通過一傳動元件111與行程電磁鐵36的舉升頭112以及刮線刀37作用 連接(參見圖36)。傳動元件111以固定在機體上的方式支承,使所述傳動元件能圍繞傳動 元件111的一軸段113進行轉動運動。 除了形式為可動割線刀的刮線刀37夕卜,割線器組件34的割線裝置114還包括一 通過相應的擺梭支座90、91牢固固定在縫紉機1的機架上的對應刀115。
圖39和圖40示出緊接在進行割線后的割線裝置114。刮線刀37的切割刃116 在割線時與對應刀115的對應刃/反向刃共同作用。切割刃116由刮線刀37的集槽 (fanggut) 118和刮線刀37的上刮線刀壁119a的切割壁段119界定出,所述切割壁段119 與刮線刀37在其切割運動中的運動平面120(參見圖40)重合。在切割刃116的相對側、 即與切割壁段119對置的一側上,刮線刀壁119a過渡到與運動平面120相間隔的間隔壁段 121。所述間隔壁段121通過對上刮線刀壁119a進行凹面磨削而形成。由于間隔壁段121, 刮線刀在割線時僅在切割刃116附近與對應刀115接觸,所述刮線刀在割線時與圖42中的 運動箭頭122相對應地進行運動。 間隔壁段121距運動平面120(參見圖40)的距離A在數學意義上嚴格單調地隨 著該間隔壁段121距切割刃116的距離的增大而增加。 在間隔壁段121上設有一與切割刃116相鄰的調節(jié)區(qū)域123(參見圖50)。所述調 節(jié)區(qū)域在圖50中通過兩根豎直短界線表示,所述界線從間隔壁段121向下延伸。調節(jié)區(qū)域 123距切割刃116的距離B (參見圖50)被設定成,當刮線刀37在調節(jié)區(qū)域123中不受力地、 即無壓力作用的情況下貼靠在對應刀115上時,存在正確的切割力、即正確的切割壓力,所 述切割壓力在割線時由刮線刀37在切割刃116上施加給對應刀115。調節(jié)區(qū)域123通過激 光刻印而被標記在上刮線刀壁119a上。用于割線的正確的切割壓力基于對應刃117在調 節(jié)區(qū)域123中的高度與切割刃116的高度之間過切/重合量/相交量(Uberschneidung) C(參見圖50)而建立。 為了調節(jié)切割力,可在多個對應刀位置之間移動對應刀115,所述多個對應刀位置 對應不同的對應刃117距運動平面120的距離、即不同的過切C。為此,對應刀115能圍繞 具有擺動軸線125的擺動關節(jié)124在不同的擺動位置之間移動,并能通過固定螺栓126、即 通過切割力調節(jié)螺栓固定以使一給定的切割力固定不變。固定螺栓126同時用于將對應刀115固定在對應刀支架127上、進而通過相應的擺梭支座90、91固定在縫紉機1的機架上。 通過拆松固定螺栓126同時允許對應刀115沿著在圖42中通過雙箭頭128示出的運動方 向相對于對應刀支架127進行相對定位。在定位方向128上,還可以沿著擺動軸線125進 行對應刀115的軸向相對定位。 擺動關節(jié)124具有一帶鉸接軸線129的鉸接軸。對應刀115通過緊固螺栓130固 定在所述鉸接軸上。 為了調節(jié)切割力,首先拆松固定螺栓126。然后相對于對應刀115移動刮線刀37, 直到對應刃117與上刮線刀壁119a上的調節(jié)區(qū)域123相對置。然后,圍繞擺動軸線125 — 直擺動對應刀115,直到對應刃117在調節(jié)區(qū)域123中央、在無載荷的情況下貼靠在上刮線 刀壁119a上。然后,在保持對應刀位置的情況下擰緊固定螺栓126。 在進行割線時,首先刮線刀37處于圖43至圖47所示的位置中。由于在間隔壁段
121中的凹面磨削,刮線刀37開始不與對應刀115接觸。在刮線刀37割線運動的開始階
段也是如此,直到刮線刀37相對于對應刀115移動到刮線刀37在調節(jié)區(qū)域123中與對應
刀115接觸的程度。在刮線刀37的另一運動中,基于過切C建立一預定的切割力,從而當
刮線刀37的切割刃116經過對應刀115的對應刃117時,正確地進行割線。 間隔壁段121的凹面磨削使刮線刀37的第一運動部段能在切割運動時容易地通過。 割線裝置114除具有刮線刀37和對應刀115之外還具有一由彈性材料、例如彈簧 鋼制成的線夾131。所述線夾與刮線刀37——該刮線刀形成一對應體——共同作用以夾緊 在刮線刀37和對應刀115之間切斷的線。線夾131設計為片簧并且具有一保持彈簧端部 132(參見圖59)和一自由夾緊端部133,利用所述保持彈簧端部將線夾131固定在一在此 用作支承體的對應刀支架127上。 —例如在圖55中示出的調節(jié)元件134用于調節(jié)線夾131相對刮線刀37的夾緊壓 力。調節(jié)元件134可被移動并在兩個彈簧端部132、133之間對線夾131作用一可調節(jié)的壓 力。調節(jié)元件134設計成擰入對應刀支架127中并自鎖的調節(jié)螺栓。 在根據圖53至圖55的位置中,調節(jié)螺栓134被設定在一非工作位置且不與線夾 131接合。在所述位置中,只要刮線刀位于在割線后的位置中,線夾131的夾緊端部133便 在較小的線張力下貼靠在刮線刀37上。 圖56至59示出與線夾131接合的調節(jié)元件134。線夾131在保持彈簧端部132 與夾緊端部133之間由于調節(jié)元件134的作用而被從對應刀支架127的支承壁135提起, 因而只要刮線刀處于在割線后的位置,夾緊端部133便較強地壓靠在刮線刀37上。通過調 節(jié)元件134與線夾131的接合強度能對在夾緊端部133和刮線刀37之間的載荷/應力進 行調節(jié)。這種調節(jié)可以在線夾131的相對于刮線刀37的夾緊位置中進行。
圖60至圖66詳細示出在針板14的區(qū)域中的支承板13。針板14固定在支承板 13上、進而固定在基板4上。針板14的上側與包圍所述針板的支承板13的上側齊平。
在圖61中,鄰接針板14的左側和右側,兩個可從支承板13上取下的針板滑塊 136、 137固定在支承板13上、進而固定在基板4上。兩個針板滑塊136、 137的上側與針板 14的上側齊平并且與包圍針板滑塊136、 137的支承板13的上側齊平。兩個針板滑塊136、 137形成能從安裝在基板殼體中的縫紉機部件、特別是擺梭25、26上取下的蓋件。
分別通過一個固定結構138(參見圖63和64)來防止兩個針板滑塊136、 137相對 于支承板13、進而相對于基板4相對移動。下面,結合在圖61中位于右側的針板滑塊137 來對固定結構138進行闡述。另外,以關于在兩個針眼20、21之間的中點中心對稱的方式, 為在圖61中位于左側的針板滑塊136設置固定結構138。 固定結構138具有一固定針板的鎖定凸起139,所述鎖定凸起為固定在針板滑塊 137上的片簧140的一體部段。片簧140在圖63中示出的固定位置中被預加載。在所述固 定位置中,鎖定凸起139接合鎖定凹槽141的沉割部。鎖定凹槽141是鎖定板141a的一部 分,所述鎖定板通過一固定螺栓141b固定在支承板13上、進而固定在基板4上。片簧140 安裝在針板滑塊137與一夾板142之間,所述夾板能以垂直于針板滑塊137的表面的方式 相對針板滑塊移動。 在固定結構138的固定位置(在圖63中示出)中,針板滑塊137不能沿運動方向 143移動,即不能離開針板14。在該固定位置中,防止針板滑塊137相對于支承板13、進而 相對于基板4的相對移動。 利用一去固定結構144可在固定位置和釋放位置(在圖64中示出)之間轉換固 定結構138,在所述釋放位置中針板滑塊137可沿運動方向143相對于支承板13、進而相對 于基板4相對移動。如圖64所示,在釋放位置中鎖定凸起139脫離鎖定凹槽141。
去固定結構144通過一去固定鍵來實施,所述去固定鍵可從支承板13的上側、進 而從基板4的上側接觸到,并與鎖定凸起139共同作用。這種共同作用通過以下方式間接地 實現通過去固定結構144(在圖63中)以及從上方通過致動壓頭145的施壓使夾板142、 進而使具有鎖定凸起139的片簧140向下移動到釋放位置(根據圖64)。在到達釋放位置 后,針板滑塊137能與去固定結構144 一起在運動方向143上相對于支承板13移動、進而 離開針板14。 在針板滑塊137沿運動方向143滑動時,所述針板滑塊在支承板13上、進而在基 板4上通過一引導裝置146來引導。所述引導裝置通過在支承板13中、因而在基板4中的 導槽147形成,作為片簧140的一部分的彈簧148接合到所述導槽中。由于片簧140在引 導裝置146中的彈性作用,可以利用相應的調節(jié)螺栓來調節(jié)針板滑塊137的上側相對于支 承板13的上側的齊平位置。 在工廠中組裝縫紉機1時,利用一銷桿149作為輔助工具以調節(jié)在鎖定凸起139 和鎖定凹槽141之間的游隙,所述銷桿從上方通過一孔隙150和一配合孔151來穿過針板 滑塊137和片簧140。通過銷桿149的擺動運動(參見在圖62中的雙箭頭152),在針板滑 塊137貼靠在針板14上的情況下可以精確地預定鎖定凸起139在運動方向143上距鎖定 凹槽141的距離。 夾板142通過固定螺栓153與針板滑塊137螺紋連接。
權利要求
一種雙針縫紉機(1),-所述雙針縫紉機具有用于接納兩根針(11、12)的針接納單元(9、10),-所述雙針縫紉機具有兩個間隔開地固定在底軸(31)上的擺梭支座(90、91),所述擺梭支座各自支承有一個在形成針跡時與所述兩根針(11、12)中的一根共同作用的擺梭(25、26),-所述雙針縫紉機具有至少局部包圍所述底軸(31)的空心軸(92、93),所述空心軸被驅動(92、93)成與所述擺梭(25、26)的梭尖(27)旋轉同步地圍繞一旋轉軸線(98a)旋轉,-其中,設有緊固螺桿(95)以將所述兩個擺梭支座(90、91)中的至少一個固定在所述底軸(31)上,所述緊固螺桿(95)的具有端側緊固面(97)的緊固部段穿過所述空心軸(92、93)的通孔(98),并貼靠在與所述緊固面互補的對接面(99)上,所述對接面形成在底軸(31)的殼壁(100)中,其中對接面(99)設計成不關于所述底軸(31)的旋轉軸線(98a)旋轉對稱,-所述雙針縫紉機具有固定裝置(101),所述固定裝置用于即使在所述緊固螺桿(95)的緊固面(97)被從所述對接面(99)拆松時,也保持所述空心軸(92、93)相對于所述緊固螺桿(95)的周向相對位置。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縫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裝置(101)包括-包圍所述空心軸(92、93)的調整套筒(96),在所述調整套筒中形成與所述緊固螺桿(95)互補的徑向內螺紋,禾口-緊固結構(102),所述緊固結構將所述調整套筒(96)固定在相對于所述空心軸(92、93)的相對位置中。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縫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緊固結構(102)包括至少一個第二緊固螺桿,所述第二緊固螺桿穿過在所述調整套筒(96)中的與該第二緊固螺桿互補的第二內螺紋并以端側緊固面(103)貼靠在所述空心軸(92、93)的外殼壁(104)上。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縫紉機,其特征在于,與所述至少一個第二緊固螺桿(95)夾緊所述空心軸(92、93)的區(qū)域相鄰,在所述空心軸(92、93)中形成一壁厚縮減部(105)。
5. 根據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縫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對接面(99)設計成平面。
6. 根據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縫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對接面設計成"V"槽。
7. 根據權利要求1至6中任一項所述的縫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對接面(99)沿著一軸向調節(jié)區(qū)域(S)形成在所述底軸(31)的殼壁(100)中。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雙針縫紉機,其具有接納兩縫紉針的針接納單元。兩個擺梭支座間隔開地固定在底軸上,擺梭支座各自支承有在形成針跡時與一根針共同作用的擺梭。底軸至少局部地由空心軸包圍??招妮S被驅動成與擺梭的梭尖旋轉同步地旋轉。為了將兩個擺梭支座中的至少一個固定在底軸上設有緊固螺桿,緊固螺桿的具有端側緊固面的緊固部段穿過空心軸的通孔,并貼靠在與緊固面互補的對接面上,對接面形成在底軸的殼壁中。對接面設計成不關于底軸的旋轉軸線旋轉對稱。固定裝置用于即使在從對接面拆松緊固螺桿的緊固面時,也保持空心軸相對于緊固螺桿的周向相對位置。這種縫紉機實現了,在不必隨后同步擺梭運行與針桿行程的情況下調節(jié)兩個擺梭支座間的距離。
文檔編號D05B55/12GK101781835SQ20101000145
公開日2010年7月21日 申請日期2010年1月8日 優(yōu)先權日2009年1月9日
發(fā)明者P·馬特奇克 申請人:杜爾克普-阿德勒股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