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馬尾布織機的馬尾夾取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織機技術領域,具體講是一種馬尾布織機的馬尾夾取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馬尾布織機一般采用引尾劍桿的劍桿夾頭夾取馬尾,劍桿夾頭往返運動的路 線相對固定,供劍桿夾頭夾取的馬尾采用人工喂入或從馬尾盒中夾取。上述結構中,劍桿夾 頭往返一次只能夾取一根馬尾。如果是從馬尾盒中夾取, 一個馬尾盒將被設置在馬尾布織 機的一側,劍桿夾頭從馬尾盒中夾取一根馬尾并將其送入經(jīng)紗中,然后劍桿夾頭釋放馬尾 以完成經(jīng)緯編織,接著劍桿夾頭再返回至馬尾盒夾取下一根馬尾,這樣,劍桿夾頭完成一次 往返,可見,劍桿夾頭是單從一端夾取馬尾的,因為馬尾的頭粗而尾細,頭尾很難分開,織布 后容易出現(xiàn)馬尾布的布面兩邊厚薄不勻,也就是說,織出的馬尾布質(zhì)量差,滿足不了高檔產(chǎn) 品的要求。如果是人工喂入,工人首先得整理好兩束馬尾, 一束為頭在前,另一束為尾在前, 讓劍桿夾頭輪流夾取兩束中的馬尾,這樣,雖然解決了馬尾布的布面兩邊厚薄不勻的問題, 提高了馬尾布的布面質(zhì)量,但是,這種方式自動化程度低,勞動強度大,效率低。
實用新型內(nèi)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自動化程度高、生產(chǎn)的馬尾布質(zhì)量好、 生產(chǎn)效率高的馬尾布織機的馬尾夾取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本實用新型馬尾布織機的馬尾夾取裝置,它包括梭形 體和馬尾釋放機構;所述梭形體的兩端各設有一個夾取機構,兩個夾取機構沿梭形體的軸 線方向上下錯開分布;所述馬尾釋放機構設置在馬尾布的布面的兩邊。 采用上述結構后,本實用新型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yōu)點因為本實用新型包 括梭形體和馬尾釋放機構,所述梭形體的兩端各設有一個夾取機構,兩個夾取機構沿梭形 體的軸線方向上下錯開分布,所述馬尾釋放機構設置在馬尾布的布面的兩邊,所以將本實 用新型與現(xiàn)有技術的打梭機構配合使用,并在馬尾布織機的兩側都設置馬尾盒,就能實現(xiàn) 兩邊夾取馬尾,也就是說,本實用新型馬尾布織機的馬尾夾取裝置往返一次就可以夾取兩 根馬尾,這樣,不僅提高了自動化程度和生產(chǎn)效率,而且可以解決馬尾布的布面兩邊厚薄不 勻的問題。 作為改進,所述夾取機構由夾鉤和夾鉤彈簧片組成,所述夾鉤的一端和夾鉤彈簧 片的一端都固定在梭形體的長槽中,所述夾鉤的另一端為尖端,該尖端上設有一個細槽,該 細槽的長度方向與馬尾布中的緯紗方向一致,所述細槽的寬度等于或小于馬尾的粗的一端 的直徑,所述夾鉤彈簧片的另一端為活動端,并且設有與所述尖端相配的凹陷,上述結構可 以有效的提高夾取機構夾取馬尾的成功率,并且每次夾取基本上都是夾住一根馬尾,更有 利于本實用新型的性能提高。 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馬尾釋放機構為可頂開夾鉤彈簧片的活動端的頂塊,該頂 塊的數(shù)量為兩個,所述兩個頂塊沿梭形體的軸線方向上下錯開分布,所述頂塊固定在馬尾布織機的機架上,所述馬尾釋放機構簡單可靠,更有利于本實用新型的性能提高。
圖1是本實用新型馬尾布織機的馬尾夾取裝置的梭形體的俯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馬尾布織機的馬尾夾取裝置的梭形體位于馬尾布的布面的右
邊時的梭形體及馬尾釋放機構的俯視圖(畫有馬尾和馬尾盒)。 圖3是本實用新型馬尾布織機的馬尾夾取裝置的梭形體位于馬尾布的布面的右 邊時的梭形體及馬尾釋放機構的主視圖(畫有馬尾和馬尾盒)。 圖4是本實用新型馬尾布織機的馬尾夾取裝置的夾取機構夾取馬尾時的梭形體 及馬尾釋放機構的俯視圖(畫有馬尾和馬尾盒)。 圖5是本實用新型馬尾布織機的馬尾夾取裝置的夾取機構夾取馬尾后的梭形體 及馬尾釋放機構的俯視圖(畫有馬尾和馬尾盒)。 圖6是本實用新型馬尾布織機的馬尾夾取裝置的梭形體位于馬尾布的布面的左 邊時的梭形體及馬尾釋放機構的俯視圖(畫有馬尾和馬尾盒)。 圖7是本實用新型馬尾布織機的馬尾夾取裝置的梭形體位于馬尾布的布面的左
邊時的梭形體及馬尾釋放機構的主視圖(畫有馬尾和馬尾盒)。 圖8是本實用新型馬尾布織機的馬尾夾取裝置的夾取機構的局部剖視圖。 圖中所示,1、梭形體,2、夾鉤,3、夾鉤彈簧片,4、細槽,5、凹陷,6、頂塊,7、馬尾盒,
8、馬尾,9、長槽。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本實用新型馬尾布織機的馬尾夾取裝置,它包括梭形體1和馬尾釋放機構;所述 梭形體1的兩端各設有一個夾取機構,兩個夾取機構沿梭形體1的軸線方向上下錯開分布; 所述馬尾釋放機構設置在馬尾布的布面的兩邊。具體結構如圖l或2或3或4或5或6或 7所示。 所述夾取機構由夾鉤2和夾鉤彈簧片3組成;所述夾鉤2的一端和夾鉤彈簧片3 的一端都固定在梭形體1的長槽9中;所述夾鉤2的另一端為尖端,該尖端上設有一個細 槽4,該細槽4的長度方向與馬尾布中的緯紗方向一致,所述細槽4的寬度等于或小于馬尾 8的粗的一端的直徑;所述夾鉤彈簧片3的另一端為活動端,并且設有與所述尖端相配的凹 陷5。具體結構如圖l或2或3或4或5或6或7或8所示 所述馬尾釋放機構為可頂開夾鉤彈簧片3的活動端的頂塊6,該頂塊6的數(shù)量為兩 個,所述兩個頂塊6沿梭形體1的軸線方向上下錯開分布,每個頂塊6只頂開其對應的夾鉤 彈簧片3 ;所述頂塊6固定在馬尾布織機的機架上。具體結構如圖2或3或4或5或6或7 所示。 當馬尾布織機工作時,通過織機上的打梭機構(打梭大棒)擊打梭形體l,使梭形 體1往復運動。梭形體1在馬尾布織機執(zhí)行打緯動作(因為將緯紗引入經(jīng)紗中后,必須通 過打緯機構將緯紗打?qū)嵰詷嫵刹济?,所以必須有打緯動?時夾取馬尾,即馬尾布織機在 執(zhí)行打緯動作時,梭形體1會隨著馬尾布織機的打緯機構向馬尾盒7運動,梭形體1上的靠
4近馬尾盒7 —側的夾取機構的夾鉤彈簧片3的活動端將碰到馬尾盒7的外壁,從而使對應 的夾鉤2的尖端與夾鉤彈簧片3的凹陷5脫開,接著夾鉤2進入馬尾叢中,如圖4所示;當 打緯機構復位時,梭形體1隨著馬尾布織機的打緯機構離開馬尾盒7,此時,夾鉤2的尖端與 夾鉤彈簧片3的凹陷5復位,這樣,一根馬尾8將被緊緊夾住,并且被連續(xù)地拉出馬尾盒7, 如圖5所示。當打緯機構復位后,馬尾布織機上的打梭大棒將擊打梭形體l,使梭形體1向 織機的另一邊滑動,期間梭形體1將穿過經(jīng)紗。當梭形體1穿過經(jīng)紗后,被夾持的馬尾將被 完全拉出馬尾盒,此時,設置在這一側的馬尾布的布面旁邊的頂塊6將頂開夾有馬尾的夾 取機構的夾鉤彈簧片3的活動端(即夾鉤彈簧片3將滑過頂塊6,頂塊6自然地就能將夾鉤 彈簧片3的活動端頂開,為常用技術),使夾鉤2的尖端與夾鉤彈簧片3的凹陷5脫開,松 開馬尾,完成釋放馬尾的動作,如圖6或7所示。當梭形體1繼續(xù)向前運動并完全到位后, 馬尾布織機執(zhí)行打緯動作,重復上述夾取馬尾的過程,梭形體1上的靠近馬尾盒7 —側的夾 取機構將夾取一根馬尾,如圖2或3所示。然后在打梭機構的推動下,梭形體l向另外一側 運動,這樣,重復上述過程,梭形體1就可以持續(xù)工作,相比現(xiàn)有技術,大大提高了自動化程 度、生產(chǎn)效率,因為梭形體1往返一次夾取兩根馬尾8,所以就可以實現(xiàn)交替送馬尾8,也就 是說,前一次將馬尾8的頭送到馬尾布的布面的一邊,下一次會將馬尾8的頭送到馬尾布的 布面的另一邊,這個過程在梭形體1往返一次內(nèi)就可完成,從根本上實現(xiàn)了馬尾布的布面 兩邊厚薄均勻,保證了馬尾布的布面質(zhì)量。
權利要求一種馬尾布織機的馬尾夾取裝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梭形體(1)和馬尾釋放機構;所述梭形體(1)的兩端各設有一個夾取機構,兩個夾取機構沿梭形體(1)的軸線方向上下錯開分布;所述馬尾釋放機構設置在馬尾布的布面的兩邊。
2.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馬尾布織機的馬尾夾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夾取機構由 夾鉤(2)和夾鉤彈簧片(3)組成;所述夾鉤(2)的一端和夾鉤彈簧片(3)的一端都固定在 梭形體(1)的長槽(9)中;所述夾鉤(2)的另一端為尖端,該尖端上設有一個細槽(4),該 細槽(4)的長度方向與馬尾布中的緯紗方向一致,所述細槽(4)的寬度等于或小于馬尾(8) 的粗的一端的直徑;所述夾鉤彈簧片(3)的另一端為活動端,并且設有與所述尖端相配的 凹陷(5)。
3. 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馬尾布織機的馬尾夾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馬尾釋放機 構為可頂開夾鉤彈簧片(3)的活動端的頂塊(6),該頂塊(6)的數(shù)量為兩個,所述兩個頂 塊(6)沿梭形體(1)的軸線方向上下錯開分布,每個頂塊(6)只頂開其對應的夾鉤彈簧片 (3);所述頂塊(6)固定在馬尾布織機的機架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自動化程度高、生產(chǎn)的馬尾布質(zhì)量好、生產(chǎn)效率高的馬尾布織機的馬尾夾取裝置,它包括梭形體(1)和馬尾釋放機構;所述梭形體(1)的兩端各設有一個夾取機構,兩個夾取機構沿梭形體(1)的軸線方向上下錯開分布;所述馬尾釋放機構設置在馬尾布的布面的兩邊。
文檔編號D03D47/39GK201439556SQ20092011851
公開日2010年4月21日 申請日期2009年4月23日 優(yōu)先權日2009年4月23日
發(fā)明者張國君, 張帥君, 畢建能, 陳冠定 申請人:寧波宜科科技實業(yè)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