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衣物干燥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衣物干燥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具有改進的通道結 構的衣物干燥機,該通道結構用來使在干燥滾筒里變得熱和濕的空氣 在通過該通道被排出到外面時冷凝,還用來根據(jù)干燥機安裝的位置進 行排氣口的自由切換。
背景技術:
滾筒式干燥機是一種在干燥滾筒內(nèi)通過循環(huán)熱、干空氣以干燥放 入其中的衣物來干燥衣物的家用電器。滾筒式干燥機分為冷凝式干燥機,其在干燥滾筒和加熱器之間循 環(huán)空氣以干燥在滾筒內(nèi)的衣物;和敞開式干燥機,其直接讓由加熱器 加熱的空氣進入干燥滾筒內(nèi)來干燥衣物,其后空氣從干燥滾筒內(nèi)被排 出到外面。更具體地,在敞開式干燥機中,在通過加熱器的同時已被加熱的 空氣流入滾筒,接著它流過安裝在滾筒前的纖維過濾器(lint filter)并 將纖維從其中除去而離開滾筒。通過纖維過濾器的空氣接著流經(jīng)在干 燥機底部形成的排氣組件,而被排出到外面。然而,在根據(jù)現(xiàn)有技術的敞開式干燥機中,排氣組件通常是形成 為從干燥機的前面到后面的直線的圓柱形管。由于排氣管很短,因此, 在水蒸氣通過排氣通道排出到外面時沒有足夠的時間來冷凝。因此, 水蒸氣會以相同的狀態(tài)被排出到外面。此外,在干燥機的后面形成僅一個排氣口,這限制了干燥機的安
裝位置和場地。發(fā)明內(nèi)容技術問題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具有改進了的排氣通道的 衣物干燥機,該排氣通道使得熱濕的空氣在其被排出期間有足夠的時 間冷凝。本發(fā)明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衣物干燥機,其被配置來讓用戶 自由地選擇排氣口的位置,以便使干燥機的安裝位置和場地不受限制。技術方案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衣物干燥機,包括用來盛 放衣物的干燥滾筒;用來引導室內(nèi)的空氣被吸入到干燥滾筒內(nèi)的干燥 管;用來對被吸入干燥滾筒內(nèi)的空氣加熱的加熱器;上基座,它包括 用來引導從干燥滾筒通過的空氣沿下行方向的滾筒連接管;下基座, 它使上基座安置在其上,并形成空氣通道用于將由滾筒連接管向下導 入的空氣排出到室內(nèi)空間;和安置在下基座的一側用來將空氣吸入干 燥滾筒內(nèi)的送風機。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種衣物干燥機,包括干燥滾 筒;上基座,它包括用來引導從干燥滾筒通過的空氣沿下行方向的滾 筒連接管;下基座,它包括形成在其后側的外部空氣入口、在其上形 成的主通道和次通道、用來安置送風機的送風機隔間和直接形成在滾 筒連接管下的滾筒空氣下行通道;和提供在外部空氣入口之外用來將 吸入的空氣導入干燥滾筒內(nèi)的干燥管。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又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衣物干燥機,包括干燥 滾筒;用來引導室內(nèi)空氣通過干燥滾筒的后側被吸入的干燥管;基座, 它包括下基座和上基座,該下基座具有用來使從干燥滾筒流出的水蒸
氣流過的通道和沿通道的周邊形成的緊固鉤,該上基座用來蓋住通道 并具有以預定間隔形成的用來插入緊固鉤的插孔;和安裝在下基座的一側用來吸入水蒸氣的送風機。 有益效果根據(jù)本發(fā)明的衣物干燥機的優(yōu)點是,為從干燥滾筒來的熱濕空氣 在其通過干燥機的排氣通道排出期間提供了足夠的時間來冷凝。根據(jù)本發(fā)明的衣物干燥機的另一優(yōu)點是提供了多個用來把氣體從 干燥滾筒排出到外面的排氣口,以便用戶可以基于干燥機的安裝位置 選擇要使用的排氣口。這樣,就減少了干燥機安裝的限制。
圖1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的衣物干燥機的分解透視圖。圖2是安裝在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干燥機中的基座的透視圖。圖3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下基座的透視圖。圖4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上基座的透視圖。圖5是在圖4中的上基座的底部的平面圖。圖6是透視圖示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基座內(nèi)的氣流。圖7是放大的部分透視圖,示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用于將上基座緊固 在下基座上的緊固結構。圖8是放大的部分透視圖,示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與上基座耦合的下 基座。圖9是根據(jù)本發(fā)明替換實施例的水蒸氣防漏結構的截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現(xiàn)參考在附圖中所示的實例詳細描述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盡可 能地,相同的參考數(shù)字在整個附圖中用于表示相同或類似的部分。圖1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的衣物干燥機的分解透視圖。
參考圖l,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具有通道結構的干燥機IO包括用于放 入衣物的干燥滾筒14、安裝在干燥滾筒14外用來保護干燥滾筒14的機殼11、安裝在干燥滾筒14下并具有在內(nèi)形成的排氣管的基座20, 和安置在基座20的上部用來旋轉干燥滾筒14的電機15。更具體地,機殼11包括用來支撐干燥滾筒14前部的前蓋111、 安裝在干燥滾筒14側的側蓋112和支撐干燥滾筒14的后側的后蓋114。干燥機10還包括樞接安裝在前蓋111前的門12以便為放入和取 出衣物而打開和關閉干燥滾筒14前部的開口、安裝在門12上方并具 有用來輸入干燥機的設定和操作的按鈕的控制面板13、安裝在后蓋114 后面以將外部空氣導入干燥滾筒內(nèi)的干燥管17、和安裝在干燥管17內(nèi) 以加熱吸入的外部空氣的加熱器16?,F(xiàn)將說明上述的干燥機10的操作。首先,用戶打開門12并將衣物放入干燥滾筒14內(nèi)。接著,使用 在控制面板13上的設定部分,用戶輸入干燥設定。當按下開始按鈕時, 電機15和安裝在干燥管17內(nèi)的加熱器工作。在基座20下安裝的吸入 式送風機旋轉以將外部空氣吸入干燥機10。.更具體地,外部空氣通過在后蓋114的底部形成的外部空氣入口 (以后描述)進入干燥管17,并且在其通過干燥管17的同時被加熱。 加熱后的空氣通過干燥滾筒14的后壁進入干燥滾筒14。進入干燥滾筒 14的熱空氣吸收浸在衣物中的濕氣而變?yōu)樗魵?。變得濕熱得空氣?jīng) 過形成在前蓋111上的纖維過濾器(未示出)離開干燥滾筒14,并在 此過程中剝落諸如纖維等的雜質(zhì)。經(jīng)過纖維過濾器的空氣沿安裝在基座20上的排氣通道(以后描述)流動,并最終從干燥機10排出。這里,基座20在內(nèi)部形成使空氣排出的通道,而排氣口形成在基座20的側面和后面。排氣口中的一 個可以被打開而其余的口則可以被密封。在基座20內(nèi)形成的空氣通道 將在以下參考附圖進一步詳細描述。圖2是安裝在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干燥機中的基座的透視圖。參考圖2,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干燥機的基座20包括下基座21和安置 下基座21的頂部上的上基座22。具體地,電機15安置在下基座21的頂部,而用于排出空氣的通 道形成在下基座21的上部。上基座22蓋住空氣通道,以便排出的空 氣不會消散而直接按預定的方向流動。更具體地,下基座21和上基座22分別為塑料注入成型并通過緊 固件耦合成一體。但,基座20的制造方法并不限于此,還可以包括一 體成型。滾筒連接通道203形成在基座20的前上部分,側排氣口 201 形成在側面,后排氣口 202形成在基座20的后面。電機15安置在基 座20頂部的一側,而送風機連接到旋轉電機軸以從滾筒吸入空氣。送 風機由送風機蓋23保護。這里,如圖1中所示,送風機安裝在電機15 的前部。而且,吸入式送風機(安裝在基座20的后側并且在圖2中未 顯示)附有單獨的電機并通過其運轉。在上述的結構中,從干燥滾筒14的前部流出的熱濕空氣進入滾筒 連接通道203并通過側排氣口 201和/或后排氣口 202排回到外面。以 下,將參考附圖,給出在基座20內(nèi)形成的空氣通道的詳細描述。圖3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下基座的透視圖。參考圖3,如上所述,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基座20包括下基座21和安
置在下基座21頂部的上基座22。具體地,空氣通道形成在下基座21中,通過所述空氣通道將空氣 從干燥滾筒14排出。完整的空氣通道是通過用上基座22蓋住空氣通 道的底部一半而形成。具體地,用來將空氣從干燥滾筒14下行的滾筒空氣下行通道205 形成在下基座21的前面。送風機入口 206形成在滾筒空氣下行通道205 的一側用來使空氣下行以被吸向送風機。送風機隔間211被形成用來 在送風機入口 206安置送風機。以預定角度彎曲并在直徑上延伸的延 伸通道部分212連接到送風機隔間211的一端。延伸到基座下單元21 的后端的主通道213連接到延伸通道部分212的末端。形成次通道214來與主通道213交叉,以形成在下基座21的任一 側的側排氣口 201。冷凝盤214a分別在后排氣口 202和側排氣口 201 處陷入底面預定的深度,以從排出的空氣中收集冷凝濕氣。主通道213 和次通道214的通道交叉部分215從下基座21的中心偏向于下基座21 的后部。即,相比于下基座21的前部,次通道214更接近下基座21 的后部。在下基座21的上表面上形成至少一個上基座引導凸起2H,以引 導上基座22在下基座21上的安裝位置。緊固鉤219形成來從沿主和 次通道213和214的周邊突出預定的高度,以便牢固地將上基座22耦 合到下基座21。此外,在下基座21的上表面形成多個緊固孔216,以 便緊固組件(用來緊固上基座22)可以通過緊固孔216插入。具體地, 緊固孔216對稱地形成在次和主通道214和213的任意一側的邊緣。外部空氣入口 204形成在下基座21的后側,以使外部空氣通過干 燥管17進入到干燥滾筒。吸入式送風機安裝在外部空氣入口 204的外 部以吸入外部空氣。這里,通過外部空氣入口 204吸入的外部空氣是
在干燥機10的機殼11內(nèi)的空氣。以預定深度凹陷的防纖維進入槽207 形成在外部空氣入口 204的前面以捕獲包含在通過外部空氣入口 204 吸入的外部空氣中的纖維和其他雜質(zhì)。更具體地,通過在上基座22和下基座21的耦合部分間的狹小縫 隙漏出的少量的水蒸氣可以與通過外部空氣入口 204吸入的外部空氣 混合。此外,纖維微粒可包含在從干燥滾筒14來的通過了通道的空氣 中。雖然這樣,但包含在通過外部空氣入口 204吸入的外部空氣內(nèi)的 雜質(zhì)仍然會被防纖維進入槽207捕獲,從而減少了進入干燥管17的雜 質(zhì)量。防纖維進入凸緣218形成為從防纖維進入槽207周邊凸起預定的 高度。即,通過形成防纖維進入凸緣218,在第一階段(stage)中封鎖 了通過在上基座22和下基座21間的縫隙漏出的雜質(zhì)。在第一階段中 由防纖維進入凸緣218所過濾的空氣在防纖維進入槽207中再次過濾。用來安置電機15的電機固定架215a形成在送風機隔間211和次 通道214間的空間中,其中電機支撐插槽215b形成來支撐電機支架(未 示出)。在以上的結構中,通過滾筒空氣下行通道205下行的水蒸氣通過 送風機入口 206流入送風機隔間211。進入送風機隔間211的空氣經(jīng)過 延伸的通道部分212流到主通道213。流到主通道213的空氣在通道交 叉口 215分流并流經(jīng)側排氣口 201和/或后排氣口 202中的至少一個而 流到外面。這里,兩個側排氣口 201和后排氣口 202的部分可以用罩密封。 例如,如果干燥機10安裝在角落中,則側排氣口 201和后排氣口 202 中的一個可以用罩密封,而只有剩下的側排氣口 201打開。也就是說, 根據(jù)干燥機IO安裝位置的要求,可以使用罩來選擇性地密封排氣口。
在循環(huán)期間通過通道流向密封的排氣口的空氣冷凝,并且冷凝水積存在冷凝盤214a中。此外,即便當所有的排氣口201和202都打開 時,流經(jīng)通道的空氣冷凝,于是冷凝水積存在冷凝盤214a中。圖4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上基座的透視圖,而圖5是在圖4中的上基 座的底部的平面圖。參考圖4和5,如上所述,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上基座22安置在下基座 21的頂部。具體地,上基座22形成了在通道方面與下基座21對應的形狀, 以密封通道的上部分。滾筒連接通道203形成在上基座22的前面,以 為從干燥滾筒14出來流向通道的水蒸氣提供入口。更具體地,滾筒連接通道203從上基座22的頂部向上延伸預定的 距離以形成滾筒連接管221的內(nèi)部。送風機連接部分221a形成為從滾 筒連接管221的側面延伸,以便空氣流經(jīng)滾筒連接通道203并流入在 下基座21中所形成的送風機入口 206。主通道蓋222和次通道蓋223形成在上基座22上以蓋住形成在下 基座21中的延伸通道部分212,主通道213,和次通道214。主通道蓋 222和次通道蓋223也彼此交叉。濕度傳感器支架226形成在主通道蓋 222的部分中以在其中安裝濕度傳感器,來檢測流經(jīng)主通道213的空氣 的濕度水平。邊緣228形成為從主通道蓋222和次通道蓋223的下面部分凸起 預定的距離,并且在邊緣228中有鉤插入孔225。此外,在下基座21 的主通道213和次通道214的上部周邊以彼此相隔預定距離形成緊固 鉤219。緊固鉤219插入到鉤插入孔225中。緊固片224形成為從邊緣228進一步凸起以更牢固地將上基座22 和下基座21緊固。具體地,在每個緊固片224中形成緊固孔224a,以 便緊固組件通過緊固孔224a插入到形成在下基座21中的緊固孔216 中。即,緊固組件牢固地將上基座22耦合到下基座21,以便在基座的 上下部分22和21間不形成縫隙。以這種方式,在基座的上下部分22 和21間形成的縫隙的尺寸可以最小化,從而防止在通道內(nèi)流動的空氣 漏出以及空氣通過外部空氣入口 204再次進入的可能性。換句話說, 防止在通道內(nèi)流動的空氣漏入支撐干燥滾筒14的機殼11的內(nèi)部空間 并被吸入到外部空氣入口 204內(nèi)。在以上的結構中,從干燥滾筒14出來的水蒸氣經(jīng)過滾筒連接通道 203并下行到滾筒空氣下行通道205。下行到滾筒空氣下行通道205的 空氣流到送風機入口 206。下行到滾筒連接通道203的空氣沿送風機連 接部分221a流動并進入到送風機入口 206。進入送風機入口 206的空 氣移動通過延伸通道部分212、主通道213和次通道214。流經(jīng)主和次 通道213和214的空氣冷凝并通過后排氣口 202和/或側排氣口 201排 到外面。圖6是透視圖示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基座內(nèi)的氣流。參考圖6,如上所述,通過干燥滾筒14的空氣通過安裝在前蓋111 中的纖維過濾器以在第一階段剝落雜質(zhì),接著通過滾筒連接通道203 下行。接著,通過滾筒連接通道203下行的空氣移動到形成在送風機 連接部分221a的送風機入口 206。移動到送風機入口 206的空氣被安裝在送風機隔間211中的送風 機改變方向。被送風機改變方向的空氣流到延伸通道部分212。空氣的 流動方向在延伸通道部分212再次改變成到主通道213,并且空氣流到 基座20的后側。流過主通道213的空氣的一部分在通道交叉口 215(在
這里,主和次通道213和214交叉)分叉到次通道214。流過主和次通 道213和214的空氣流經(jīng)后排氣口 202和/或側排氣口 201以被排回到 外面。這里,從干燥滾筒14出來的水蒸氣在其從滾筒連接通道203流 到排氣口 201和202期間冷卻(在空氣中的濕氣部分冷凝)。冷凝的 濕氣積存在內(nèi)陷于主和次通道213和214底面的冷凝盤214a中。流入干燥滾筒14后側的外部空氣,即,具有與內(nèi)部空氣相同溫度 和濕度的外部空氣,通過干燥管17和形成在基座20后側的外部空氣 入口 204重新進入干燥滾筒14。圖7是放大的部分透視圖,示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用于把上基座緊固 在下基座上的緊固結構,而圖8是放大的部分透視圖,示出根據(jù)本發(fā) 明的與上基座耦合的下基座。參考圖7和8,如上所述,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基座20是由將下基座21 耦合到上基座22而形成的。更具體地,下基座21通過將沿主通道213和次通道214的上部周 邊以預定距離形成的緊固鉤219插入到在邊緣228中形成的鉤插入孔 225 (圖4)中而耦合到上基座22。通過形成緊固鉤219來將上基座22 緊固到下基座21,防止了流經(jīng)通道213和214的水蒸氣從通道漏出。 此外,在水蒸氣中的纖維和其他雜質(zhì)也不會輕易地從通道漏出。如圖7中所示,防漏臺階219a形成在沿主和次通道213和214周 邊的至少一個階梯形結構中。此外,對應于防漏臺階219a的防漏臺階 227沿主通道蓋222和次通道蓋223的下面部分形成。形成在下基座 21的防漏臺階219a (圖8中所示)與形成在上基座22的通道蓋222 和223的下面部分的防漏臺階227相互鎖扣。在上述結構中,對于流 過主和次通道213和214的水蒸氣而言,要想漏到外面它必須繞過階 梯形部分,這樣就將水蒸氣漏出的量降至最小。此外,包含在水蒸氣
內(nèi)的雜質(zhì)不能通過階梯形部分,從而使外部空氣中的纖維和其他雜質(zhì) 進入外部空氣入口 204的概率最小化。換句話說,對于流過主和次通道213和214的水蒸氣而言,要想 通過在基座上下部分22和21間形成的縫隙漏出,它必須首先通過階 梯形部分接著繞過緊固鉤219。因此,漏出的水蒸氣量是微乎其微的。圖9是根據(jù)本發(fā)明替換實施例的水蒸氣防漏結構的截面圖。參考圖9,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基座20包括形成在上基座22和下基座 21間的耦合區(qū)域中的密封墊229,以防止水蒸氣漏出。更具體地,替換在圖7和8中所示的形成在基座下上部分21和 22的階梯形部分,在相同的區(qū)域中形成密封墊229,其沿通道周邊向 上凸起預定的距離。更具體地,密封墊229形成為沿下基座21的主和次通道213和 214的上部周邊凸起預定的高度。從沿上基座22的主和次通道213和 214的周邊水平向外延伸的邊緣228壓在密封墊上。在這些情況下,在上基座22安置在下基座21后,緊固鉤219耦 合基座的上下部分22和21。耦合組件通過所形成的從上基座22的主 和次通道蓋222和223的周邊延伸的緊固片224和在下基座21的上表 面上形成的緊固孔216而插入。接著,使緊固組件緊固以更緊固地將 基座的上下部分22和21壓在一起。這樣,邊緣228就壓在密封墊229 上以使漏出水蒸氣的概率最小化。這里,密封墊229可以形成在邊緣 228的下表面上而不是在下基座21的上表面上。換句話說,密封墊229 可以選擇性地形成在基座的下或上部分21或22的任一表面上。緊固片224形成僅在主和次通道213和214的短端(即,基座20
的后側)。這是因為,當基座的上下部分22和21的后端部分通過緊固片224牢固地耦合時,形成在下基座21的前端上的緊固鉤219自動 插入到形成在上基座22前面的鉤插入孔225中。換句話說,緊固鉤219 自動插入在滾筒連接管221附近形成的鉤插入孔225。然而,緊固片 224的位置并不限于本實施例,還可以形成在滾筒連接管221的附近。雖然本發(fā)明在此參考其優(yōu)選實施例進行了描述和圖示,但對本領域的人員來說,很明顯,在不背離本發(fā)明的精神和范圍下可以做出各 種修改和改變。這樣,本發(fā)明試圖覆蓋在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的范 圍內(nèi)的本發(fā)明的修改和改變。工業(yè)實用性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用于干燥機的通道結構并不僅使從干燥滾筒來的熱 濕空氣在其被排出到外面期間冷凝,還使排氣口的位置自由選擇以降 低安裝位置的限制,以具有高的工業(yè)實用性。
權利要求
1.一種衣物干燥機,包括用來盛放衣物的干燥滾筒;用來導入室內(nèi)空氣以使其被吸入所述干燥滾筒中的干燥管;用來對吸入所述干燥滾筒內(nèi)的空氣加熱的加熱器;上基座,包括用來引導從干燥滾筒通過的空氣沿下行方向的滾筒連接管;下基座,使上基座安置在其上,并形成用來將由所述滾筒連接管向下引導的空氣排出到室內(nèi)空間的空氣通道;和送風機,安置在所述下基座的一側上,用來將空氣吸入到所述干燥滾筒內(nèi)。
2. 根據(jù)權利要求1的衣物干燥機,其中所述滾筒連接管與所述送 風機連通。
3. 根據(jù)權利要求1的衣物干燥機,其中所述空氣通道具有用來將 由所述送風機吸入的空氣導向所述下基座后部的主通道,和形成為與 所述主通道交叉的次通道。
4. 根據(jù)權利要求3的衣物干燥機,其中所述主通道在預定點以預 定的曲率彎曲。
5. 根據(jù)權利要求3的衣物干燥機,其中所述主通道在從其入口的 預定距離處改變方向,并具有比所述入口更大直徑的出口。
6. 根據(jù)權利要求3的衣物干燥機,其中所述主通道和所述次通道 在距離所述下基座的所述后部比距離其前部要近的點交叉。
7. 根據(jù)權利要求1的衣物干燥機,其中所述下基座包括至少一個在其側面形成的排氣口。
8. 根據(jù)權利要求7的衣物干燥機,其中所述排氣口被選擇性地打 開和關閉。
9. 根據(jù)權利要求7的衣物干燥機,還包括用來打開和關閉所述排氣口的罩。
10. 根據(jù)權利要求1的衣物干燥機,其中所述下基座包括在其后部形成的外部空氣入口,所述外部空氣入口與所述干燥管連通,以讓 室內(nèi)空氣進入所述干燥滾筒。
11. 根據(jù)權利要求1的衣物干燥機,其中所述下基座包括至少分 級一次的并沿所述空氣通道上部周邊形成的第一防漏臺階,并且所述 上基座還包括以相同高度分級并相應地與所述第一防漏臺階嚙合的第 二防漏臺階。
12. 根據(jù)權利要求1的衣物干燥機,還包括以多個提供并且沿所述空氣通道的上表面周邊彼此以預定距離間隔開的緊固鉤,和從所述上基座的下方區(qū)域延伸并限定用于將所述緊 固鉤插入其中的插孔的邊緣。
13. 根據(jù)權利要求1的衣物干燥機,還包括插入在所述下基座和所述上基座的接觸區(qū)域間的密封組件。
14. 一種衣物干燥機,包括 干燥滾筒;上基座,包括用來引導從干燥滾筒通過的空氣沿下行方向的滾筒 連接管;下基座,包括在其后部形成的外部空氣入口、在其上形成的主通道和次通道、用來安置送風機的送風機隔間,和直接形成在所述滾筒 連接管下的滾筒空氣下行通道;和設置在所述外部空氣入口之外用來將所吸入的空氣導入所述干燥 滾筒內(nèi)的干燥管。
15. 根據(jù)權利要求14的衣物干燥機,其中室內(nèi)空氣通過所述外部空氣入口被吸入,并通過所述干燥管進入所述干燥滾筒,進入所述干燥滾筒的空氣流到所述滾筒連接管,流到所述滾筒連接管的空氣通過所述滾筒空氣下行通道下行,并 流到所述送風機隔間,并且流到所述送風機隔間的空氣通過所述主通道流到所述下基座的后部。
16. 根據(jù)權利要求15的衣物干燥機,其中流經(jīng)所述主通道的空氣 分叉并流經(jīng)所述次通道,并且流經(jīng)所述主通道和所述次通道的空氣通 過分別形成在所述主通道和次通道的末端的一個或全部排氣口排出到 室內(nèi)空間。
17. 根據(jù)權利要求14的衣物干燥機,其中流向所述送風機隔間的 水蒸氣改變方向并流經(jīng)所述主通道的延伸通道部分。
18. —種衣物干燥機,包括 干燥滾筒;干燥管,用來引導待被吸入的室內(nèi)空氣通過所述干燥滾筒的后部; 基座,包括下基座,該下基座具有用來讓從所述干燥滾筒流過 來的水蒸氣流過的通道和沿所述通道的周邊形成的緊固鉤;和上基座, 該上基座用來蓋住所述通道并具有以預定間隔形成的用來插入所述緊 固鉤的插孔;禾口安裝在所述下基座側用來吸入所述水蒸氣的送風機。
19. 根據(jù)權利要求18的衣物干燥機,其中所述下基座還具有用來 容納所述送風機的送風機隔間,并且所述通道具有連接到所述送風機 隔間的主通道和在所述主通道的預定區(qū)域與所述主通道垂直交叉的次 通道。
20. 根據(jù)權利要求18的衣物干燥機,還包括用來引導從所述干燥 滾筒流過來的水蒸氣下行并流向所述送風機的導管。
21. 根據(jù)權利要求18的衣物干燥機,其中所述上基座具有形成在 其下表面上的臺階部分,并且所述下基座具有形成在其上表面上的臺 階部分。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衣物干燥機。該衣物干燥機包括干燥滾筒(14)、干燥管(17)、加熱器(166)、上基座(22)、下基座(21)和送風機(23)。干燥滾筒(14)容納衣物。干燥管(17)導入室內(nèi)空氣以使其被吸入到干燥滾筒(14)。加熱器(16)加熱吸入到干燥滾筒(14)內(nèi)的空氣。上基座包括引導從干燥滾筒(14)通過的空氣沿下行方向的滾筒連接管(203)。下基座(21)在其上安置有上基座(22),并形成空氣通道(201),其將由滾筒連接管(203)下行導入的空氣排出到室內(nèi)空間。送風機(23)安置在下基座的一側上,并將空氣吸入到干燥滾筒(14)。
文檔編號D06F58/02GK101151410SQ200680010744
公開日2008年3月26日 申請日期2006年3月24日 優(yōu)先權日2005年3月31日
發(fā)明者明桓主, 李淳祚 申請人:Lg電子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