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機械式自裁軍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游戲物品,具體為一種具有裁判器的自裁軍棋。
現(xiàn)有由棋盤、棋子組成的軍棋,其經典玩法是下暗棋。此種玩法必須由第三人作為裁判員判定對弈雙方棋子的勝負,對于常常由兩個人組成的游戲伙伴就不能進行此種形式的智力游戲。為此,有不少發(fā)明人力求尋找一種裁判器來代替人作裁判。中國專利CN104344A和CN2064665U分別公開的“電子裁判軍棋”和“自動裁判電子軍棋”,其裁判器均由復雜的電路構成,制造成本較高,難于推廣,而CN2075972U公開的“凹凸互控式軍棋自動裁判裝置”雖然結構比較簡單,但在使用中存在三個主要缺點一是該發(fā)明受其電路結構限制,改變了軍棋經典玩法規(guī)則,即把地雷棋子被對方“踩”后不亮相(此時相當于炸彈)變?yōu)榱料?,這就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軍棋暗下的斗智趣味性;二是它與以上兩種自裁軍棋一樣,裁判器需要供電才能使用,這就為游戲者增加經濟上的消費;三是該發(fā)明的裁判器放置被裁的棋子有方向性,棋子只能按規(guī)定的方向擺放,不能顛倒,這對游戲者來說,不能不說是一種不便。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設計一種能夠保持軍棋經典游戲規(guī)則,不需要供電就可使用的機械式自裁判軍棋,同時還可以使棋子在裁判器上的擺放不受方向限制。
本發(fā)明提供的軍棋,其棋子除軍旗外,均在其正面(有字的一面)邊部開有斜向對稱的兩組盲孔,每個棋子上的盲孔數量和分布位置依棋子職別的不同而異;其裁判器由機殼和機芯組成,在機殼的頂面有兩塊放置棋子的面板,面板上開有與棋子盲孔相對應的透孔,面板與機殼頂面成彈性接觸,用手可按下,松手可復位;所說的機芯由一個安裝在軸架上的支軸作支點的平衡桿和成對稱分布的兩組鉸連在固定軸上的壓力桿所構成,平衡桿上裝有可在面板上顯示的指示器,每組壓力桿包括數量不少于4個、末端依次搭在平衡桿上的重力桿,一個末端位于平衡桿下部的頂桿和一個撥桿所組成,其中重力桿和頂桿一端有向上翹起的壓頭,這些壓頭位于上述面板的下面,并分別與面板上的透孔相對應,而撥桿則由一端位于平衡桿上部,另一端與固定軸鉸連的主撥桿和能夠靠一撥動機構實現(xiàn)與主撥桿重合與分離的輔助撥桿所構成;所說的輔助撥桿及其撥動機構也有一個置于面板下面,并與面板的透孔相對應的壓頭。
上述輔助撥桿的撥動機構可采用多種方式,如類似鎖芯式結構,拉線式結構和連桿式結構等。
附圖所示為本發(fā)明的實施例。其中
圖1為各棋子的示意圖,圖2為裁判器的斜視圖,圖3為采用鎖芯式撥動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拉線式撥動機構的原理示意圖,圖5為連桿式撥動機構的原理示意圖。
結合圖1至圖3,本發(fā)明的棋子除軍棋外,均在其上下邊部有兩排成斜向對稱的盲孔(1),其中除地雷外,還有兩個位于棋子中間成對稱分布的盲孔,按棋子站立擺放后沿上邊部自左至右七個等距排列的盲孔位置,從司令至工兵自大到小其盲孔的排列位置分別為(1,3,4,5,6,7),(1,4,5,6,7),(1,3,4,6,7),(1,5,6,7),(1,3,6,7),(1,3,4,7),(1,6,7),(1,4,7),(7);炸彈和地雷盲孔的排列位置均為(1,3,4,5,6),不同的是地雷無中間兩盲孔,裁判器機殼(3)由塑料注塑成形,機殼的正面有固定在機芯平衡桿上的顯示平衡桿偏轉方向的指針(2),通過該指針的偏轉方向確定對弈雙方棋子的勝負。在機殼的頂面對應機芯的壓力桿壓頭設置兩塊放置棋子的面板(4),其上設有對應棋子盲孔的透孔(5),面板與機殼底面間用壓縮彈簧(6)連接,以實現(xiàn)其與頂面的彈性接觸,機芯通過軸架(8,14,17)安裝在機殼底面上,平衡桿(9)由固定在軸架(8)上的支軸(7)作平衡支點,平衡桿兩端裝有可調螺絲(12)作為平衡桿調平裝置,壓力桿一端與安裝在軸架(17)上的軸(16)鉸連,各桿相互之間有定位隔板(18),其中自外向內依次為一個頂桿(13),四個重力桿(11)和一個撥桿,撥桿的主撥桿(10)與安裝在軸架(14)上的軸(15)鉸連,輔助撥桿(20)與軸架間裝有壓縮彈簧(19),另一面有限位架(21)限位,平時無地雷子作用,輔助撥桿靠壓縮彈簧(19)的作用與主撥桿處于兩個平面上,不能相互撥動,當受撥動機構壓力時,則可與主撥桿重合在一個平面上,此時,其壓頭壓下,即可撥動主撥桿;壓力釋放(地雷取下),又可恢復分離狀態(tài)。此實施例的撥動機構由一組方向相反,可沿滑臺(26)滑動的Z型動桿(24)構成,滑臺與機殼底面成一體,該動桿的上臂安裝在與機殼底面成一體的腔體結構(22)中,并由頂柱(23)和彈簧(25,27)控制其移動和復位,其作用原理類似鎖芯,頂柱(23)的頂頭位于所說面板的下面,并與面板上中間的兩個透孔相對應。
圖4所示為拉線式撥動機構的原理示意圖,其中由地雷控制靠壓縮彈簧復位的頂柱(左下部所示)與輔助撥桿(右上部所示)之間由拉線牽動。
圖5所示為連桿式撥動機構的原理示意圖,其中由地雷控制的頂柱(左端)與輔助撥桿為曲柄式鉸連,頂柱壓下即可推動輔助撥桿易位。
本發(fā)明設計的軍棋,是根據天平杠桿的平衡原理來實現(xiàn)自裁判。當對弈雙方的棋子置于面板上用手按下時,棋子盲孔對著的壓力桿壓頭不受壓迫,無盲孔處對著的壓頭則被棋子壓下,使該壓力桿末端抬起,其中由金屬制成的重力桿則失去對平衡桿的重力作用,從而實現(xiàn)平衡桿的不平衡轉動。由于棋子的盲孔數量和排列位置依棋子的職別各異,就可以實現(xiàn)除地雷和炸彈外的各職務棋子作用在平衡桿一邊的合力矩依子的職務高低由大到小漸變(也可設計成由小到大漸變)。當對弈雙方棋子相同時,平衡桿兩邊的力矩相等,指針不偏轉,表示兩子同歸于盡;當雙方棋子職務不同時,由于平衡桿兩端的力矩不等而失去平衡,繞支點轉動,指針將這種轉動顯示出來,即可由此判斷雙方的勝負;而當一方是炸彈(或地雷),另一方是職務棋子時,炸彈(或地雷)則將該方的頂桿的壓頭壓下,使頂桿末端抬下,從平衡桿的下面頂住平衡桿,不管對方為何級別的棋子都不能使平衡桿轉動,從而實現(xiàn)雙方同歸于盡;當一方為地雷,對方為工兵時,地雷將上述輔助撥桿的撥動機構的壓頭壓下(因只有地雷無中間盲孔),使輔助撥桿易位,與主撥桿處于一個平面上,對方的工兵即可壓下此時的輔助撥桿的壓頭,進而實現(xiàn)主撥桿從上面壓迫平衡桿,使之轉動,并顯示為工兵勝,地雷負;至于軍旗,按規(guī)則,被取則輸,故勿須裁判。
本發(fā)明的自裁軍棋,由于全部為機械式結構,采用杠桿平衡原理,勿需供電;其中由于增加了地雷和工兵子的控制機構,實現(xiàn)了地雷不亮相的經典玩法;棋子的盲孔可以做成對稱式兩組,故被裁棋子的擺放可不受方向限制,為游戲者提供了方便。
權利要求
1.一種自裁軍棋,由棋盤、棋子和裁判器組成,其特征在于,所說的棋子的正面邊部開有斜向對稱的兩組盲孔(1),每個棋子的盲孔的數量和分布位置依棋子職別的不同而異;所說的裁判器由機殼(3)和機芯組成,在機殼的頂面有兩塊放置棋子的面板(4),面板上開有與棋子盲孔相對應的透孔(5),面板與機殼頂面成彈性接觸;所說的機芯由一個安裝在軸架(8)上的支軸(7)作支點的平衡桿(9)和成對稱分布的兩組鉸連在固定軸(16)上的壓力桿所構成,平衡桿上裝有可在面板上顯示的指示器,每組壓力桿包括數量不少于4個、末端依次搭在平衡桿上的重力桿(11),一個末端位于平衡桿下部的頂桿(13)和一個撥桿所組成,其中重力桿和頂桿一端有向上翹起的壓頭,這些壓頭位于所說的面板(4)的下面,并分別與面板上的透孔相對應,而撥桿則由一端位于平衡桿上部,另一端與固定軸(15)鉸連的主撥桿(10)和能夠靠一撥動機構實現(xiàn)與所說的主拔桿重合與分離的輔助撥桿(20)所構成,所說的輔助撥桿及其撥動機構有置于面板下面并與面板的透孔相對應的壓頭。
2.如權利要求1所說的自裁軍棋,其特征在于,所說的撥動機構由一組方向相反,可沿滑臺(26)滑動的Z型動桿(24)構成,滑臺與機殼底面成一體,動桿的上臂安裝在與機殼底面成一體的腔體(22)中,并由頂柱(23)和彈簧(25,27)控制其移動和復位,頂柱的頂頭位于所說的面板下面,并與面板上的透孔相對應。
3.如權利要求1所說的自裁軍棋,其特征在于,所說平衡桿兩端裝有可調螺絲(12)作為平衡桿調平裝置。
4.如權利要求1所說的自裁軍棋,其特征在于,所說的指示器為指針(2)。
全文摘要
一種自裁判軍棋,其棋子依職別分別開有數量不等排列位置不同,上下斜向對稱的盲孔,其裁判器由平衡桿及由棋子控制的兩組壓力桿構成。由不同棋子在平衡桿上形成的力矩不等使平衡桿轉動,用指針將其顯示表示勝負。由于全部為機械式,不需要供電,且有地雷控制的撥動機構,下暗棋時地雷不亮相,且棋子擺放不受方向限制。
文檔編號A63F9/00GK1071598SQ91106268
公開日1993年5月5日 申請日期1991年10月21日 優(yōu)先權日1991年10月21日
發(fā)明者郭波 申請人:郭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