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脊椎側彎康復訓練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多功能脊椎側彎康復訓練裝置,包括順序設置的上肢擺動爬行機構、腹部支撐機構和下肢擺動爬行機構;上肢擺動爬行機構包括上肢扇形擺動滑板和上肢曲柄搖桿機構,上肢曲柄搖桿機構與上肢扇形擺動滑板傳動相連可帶動上肢扇形擺動滑板左右擺動,在上肢扇形擺動滑板上嵌裝有兩個上肢扇形移動塊。下肢擺動爬行機構包括下肢扇形擺動滑板和下肢曲柄搖桿機構,下肢曲柄搖桿機構與下肢扇形擺動滑板傳動相連可帶動下肢扇形擺動滑板左右擺動,在下肢扇形擺動滑板上嵌裝有兩個下肢扇形移動塊。本實用新型可實現(xiàn)主被動形式下的匍訇擺動爬行、跪撐擺動爬行、攀高擺動爬行、俯式等多種擺動爬行訓練模式。
【專利說明】 多功能脊椎側彎康復訓練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醫(yī)療康復器械,特別涉及一種多功能脊椎側彎康復訓練裝置。
【背景技術】
[0002]據權威部門數(shù)據統(tǒng)計,我國大約有500多萬青少年脊柱側彎患者,每年以30萬人的數(shù)量遞增,脊柱側彎低齡化越來越嚴重。引起脊柱側彎的原因包括先天、后天和退化性問題。先天脊柱側彎是一種相對少見的先天性脊柱畸形,這種情況一般在幼年時期脊柱已經出現(xiàn)畸形。神經肌肉性脊柱側彎一般由于脊柱肌肉無力或神經問題使脊柱向一側彎曲。這種類型的脊柱側彎特別是在因為潛在神經肌肉問題而不能走路(例如肌肉萎縮或大腦性麻痹)的人里面出現(xiàn);退化性脊柱側彎是當脊椎的關節(jié)退化時,脊柱側彎慢慢發(fā)生,使背部產生彎曲;特發(fā)性脊柱側彎是目前最常見的脊柱側彎,有80%的脊柱側彎屬于此類。
[0003]目前,脊椎側彎的治療方法可分為兩大類,非手術治療和手術治療。常見的非手術治療方法包括理療、石膏、支具等方法,后期的理療康復中最主要和最可靠的方法是理療中的運動治療,該治療方法療效顯著。運動醫(yī)學專家指出,后天脊柱側彎的誘因是人類直立(包括坐位)的時間過多引起的。在重力的作用下,長時間的直立狀態(tài)使脊椎承重過量,而水平運動則能緩解長時間直立導致的脊椎承重,改變人體脊柱力學結構和受力狀態(tài)。水平運動時身體重力分散到四肢,從而大大減輕了重力對頸椎、胸椎、腰椎的負擔。更重要的是人體脊椎處于水平狀態(tài),是最自由和放松的狀態(tài),頸椎、胸椎、腰椎恢復到了正常的生理解剖結構位置,保持了脊椎的4個彎曲生理曲線的正常狀態(tài),在這種狀態(tài)下進行的各種形式的康復運動訓練增強脊柱周圍肌群的力量,糾正脊椎的側彎和后凸,提高脊椎的伸展性和平衡能力。
[0004]循證醫(yī)學表明,水平狀態(tài)的脊柱拉側彎拉伸訓練可以提高脊柱側向柔韌性,強化和穩(wěn)定脊柱,拉伸緊張的結構(彎曲凹的部分),強化松弛物理的結構(彎曲凸的部分),但脊柱側彎的康復多數(shù)都要經過從被動運動訓練到主動運動訓練的過程,因此進行相應被動態(tài)扭腰訓練及測試意義重大。目前國內外有些主動扭腰側彎訓練的產品,主要在站立狀態(tài)下實現(xiàn),無法實現(xiàn)針對需要輔助運動訓練的重病患者,更無法實現(xiàn)脊柱側彎的評估,而且目前的體育鍛煉功能訓練產品還缺乏形象、直觀的視覺反饋效果,這樣患者和儀器就不能進行互動,患者不能判斷康復訓練效果,激發(fā)不了病人的興趣,這種長期而乏味的訓練,會影響患者的康復進程,導致康復效果不理想。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一種多功能脊椎側彎康復訓練
目.ο
[0006]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xiàn)的:一種多功能脊椎側彎康復訓練裝置,包括順序設置的上肢擺動爬行機構、腹部支撐機構和下肢擺動爬行機構;所述上肢擺動爬行機構包括上肢扇形擺動滑板和上肢曲柄搖桿機構,上肢曲柄搖桿機構與上肢扇形擺動滑板傳動相連可帶動上肢扇形擺動滑板左右擺動,在上肢扇形擺動滑板上嵌裝有兩個上肢扇形移動塊,兩個上肢扇形移動塊上分別安裝有扶手;所述下肢擺動爬行機構包括下肢扇形擺動滑板和下肢曲柄搖桿機構,下肢曲柄搖桿機構與下肢扇形擺動滑板傳動相連可帶動下肢扇形擺動滑板左右擺動,在下肢扇形擺動滑板上嵌裝有兩個下肢扇形移動塊,兩個下肢扇形移動塊上分別安裝有小腿支撐機構。
[0007]所述上肢擺動爬行機構進一步包括:
[0008]上肢爬行底座;
[0009]上肢爬行前推桿,設置在上肢爬行底座的前部,其下端與上肢爬行底座活動相連;
[0010]上肢爬行后推桿,設置在上肢爬行底座的后部,其下端與上肢爬行底座活動相連;
[0011]上肢爬行連接梁,與上肢爬行后推桿的上端活動相連;
[0012]上肢爬行面板,其一端與上肢爬行連接梁活動相連,另一端與上肢爬行后推桿的上端活動相連;
[0013]上肢爬行固定支架,其下端與上肢爬行底座活動相連,上端與上肢爬行連接梁活動相連;
[0014]所述上肢扇形擺動滑板設置在上肢爬行面板上并與上肢爬行連接梁可轉動相連,在上肢扇形擺動滑板上設有兩條平行設置的軸向長槽;
[0015]所述兩個上肢扇形移動塊分別嵌裝在上肢扇形擺動滑板的兩條長槽內并可沿長槽前后移動,在兩個上肢扇形移動塊上分別設有多條弧形滑槽;
[0016]所述扶手分別與兩個上肢扇形移動塊的弧形滑槽相連并可沿弧形滑槽左右移動;
[0017]所述上肢曲柄搖桿機構安裝在上肢爬行底座上。
[0018]所述下肢擺動爬行機構進一步包括:
[0019]下肢爬行底座;
[0020]下肢爬行前推桿,設置在下肢爬行底座的前部,其下端與下肢爬行底座活動相連;
[0021]下肢爬行后推桿,設置在下肢爬行底座的后部,其下端與下肢爬行底座活動相連;
[0022]下肢爬行連接梁,與下肢爬行前推桿的上端活動相連;
[0023]下肢爬行面板,其一端與下肢爬行連接梁活動相連,另一端與下肢爬行后推桿的上端活動相連;
[0024]下肢爬行固定支架,其下端與下肢爬行底座活動相連,上端與下肢爬行連接梁活動相連;
[0025]所述下肢扇形擺動滑板設置在下肢爬行面板上并與下肢爬行連接梁可轉動相連,在下肢扇形擺動滑板上設有兩條平行設置的軸向長槽;
[0026]所述兩個下肢扇形移動塊分別嵌裝在下肢扇形擺動滑板的兩條長槽內并可沿長槽前后移動,在兩個下肢扇形移動塊上分別設有多條弧形滑槽;
[0027]所述兩個小腿支撐機構分別與兩個下肢扇形移動塊的弧形滑槽相連并可沿弧形滑槽左右移動;在兩個小腿支撐機構之間連接有可調連接桿,該可調連接桿可調節(jié)兩個小腿支撐機構之間的距離;
[0028]所述下肢曲柄搖桿機構安裝在下肢爬行底座上。
[0029]所述腹部支撐機構包括:
[0030]兩個支撐底座,其上分別設有橫向滑槽;
[0031]滑梁,安裝在兩個支撐底座的橫向滑槽之間可沿橫向滑槽移動;
[0032]滑塊,套裝在滑梁上可沿滑梁移動;
[0033]支撐桿,連接在滑塊上;
[0034]支撐墊,連接在支撐桿上;
[0035]支撐面板,連接在支撐墊上。
[0036]還包括連接機構,該連接機構分別與上肢擺動爬行機構的上肢爬行底座及下肢擺動爬行機構的下肢爬行底座活動相連,上肢擺動爬行機構和下肢擺動爬行機構可通過該連接機構實現(xiàn)折疊;所述腹部支撐機構安裝在下肢爬行底座的前部。
[0037]還包括信息收集處理系統(tǒng),該信息收集處理系統(tǒng)包括控制器、操作顯示器、上肢位移角度傳感器、下肢位移角度傳感器和壓力傳感器;控制器安裝在上肢爬行底座或下肢爬行底座上,操作顯示器安裝在上肢爬行底座上,上肢位移角度傳感器安裝在上肢扇形擺動滑板上,下肢位移角度傳感器安裝在下肢扇形擺動滑板上,壓力傳感器設置在腹部支撐機構的支撐墊和支撐面板之間;操作顯示器和各傳感器分別與控制器電信號相連。
[0038]所述小腿支撐機構包括支撐底座、膝部支撐托和腳部支撐托,支撐底座與下肢扇形移動塊的弧形滑槽相連并可沿弧形滑槽左右移動;膝部支撐托與支撐底座的前部固定相連,腳部支撐托與支撐底座的后部可調節(jié)相連,通過調節(jié)腳部支撐托的連接位置可調節(jié)膝部支撐托與腳部支撐托之間的距離以適應不同的小腿長度;所述可調連接桿連接在兩個支撐底座之間。
[0039]所述支撐桿包括下桿、上桿、套桿和套筒,下桿和上桿活動相連可折疊,套桿與上桿螺紋連接可調節(jié)高度,套筒活動套裝在下桿上并可與套桿螺紋連接;所述支撐墊連接在套桿上。
[0040]所述信息收集處理系統(tǒng)還包括用于穿在人身上的脊柱位置空間傳感裝置,該脊柱位置空間傳感裝置包括一條與人體脊柱位置適配的布帶,布帶兩邊連接有綁帶,在布帶上安裝有兩個藍牙無線傳輸傳感器,兩個藍牙無線傳輸傳感器分別與所述控制器無線通訊相連。
[0041]本實用新型實現(xiàn)了主被動形式下的匍訇擺動爬行,跪撐擺動爬行,攀高擺動爬行,俯式等多種擺動爬行訓練模式。采用下肢擺動爬行機構與上肢擺動爬行機構分體可折疊連接的形式,減少了儀器的體積。
[0042]具體地說,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yōu)點和特點:
[0043]1、在上肢擺動爬行機構和下肢擺動爬行機構中分別采用了弧形運動軌道,實現(xiàn)了彎曲程度較高脊柱的側彎訓練,目前還沒有裝置能達到如此側彎強度的脊柱訓練,實現(xiàn)了脊柱的柔韌性,穩(wěn)定性,拉伸緊張相應肌肉,強化松弛物理結構的功能。
[0044]2、引入了腹部支撐機構,實現(xiàn)在不同程度減重下進行各種模式的訓練,適合脊柱患者的初期的康復訓練,腹部支撐機構的上下調節(jié)實現(xiàn)不同程度的減重,腹部支撐機構前后,左右調節(jié),改變脊柱在水平狀態(tài)的胸椎、腰椎彎曲程度,實現(xiàn)舒適的個性化的訓練。
[0045]3、在腹部支撐機構設置壓力傳感器,在上肢扇形擺動滑板上設置上肢位移角度傳感器,在下肢扇形擺動滑板上設置下肢位移角度傳感器,在脊椎部設置空間位置角度傳感裝置,實現(xiàn)上下肢體的運動位移,脊椎,胸椎,腰椎測的活動度,脊椎的角度與斜度等參數(shù)的評定。
[0046]4、在脊柱部位采用先進的位置空間傳感技術,實現(xiàn)了數(shù)據的無線傳輸。各傳感器由控制器控制,評估數(shù)據采用無線傳輸模式至操作顯示器??朔耸褂脧碗s的機械結構來對運動活動范圍受限制的缺點。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47]圖1為本實用新型多功能脊椎側彎康復訓練裝置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48]圖2為本實用新型用于攀高爬行的設置狀態(tài)圖;
[0049]圖3為本實用新型用于階梯扭腰爬行設置狀態(tài)圖;
[0050]圖4為本實用新型中的上肢擺動爬行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0051]圖5為本實用新型中的下肢擺動爬行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0052]圖6為本實用新型中的腹部支撐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0053]圖7為本實用新型中的脊柱位置空間傳感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54]參見圖1、圖2、圖3,本實用新型的多功能脊椎側彎康復訓練裝置,包括順序設置的上肢擺動爬行機構1、腹部支撐機構2和下肢擺動爬行機構3。
[0055]配合參見圖4,本實用新型中的上肢擺動爬行機構I包括上肢爬行底座11、上肢爬行前推桿12、上肢爬行后推桿13、上肢爬行面板14、上肢爬行連接梁15、上肢爬行固定支架16、上肢扇形擺動滑板17、兩個上肢扇形移動塊18、兩個扶手19和上肢曲柄搖桿機構10。上肢爬行前推桿12設置在上肢爬行底座的前部,其下端與上肢爬行底座活動相連。上肢爬行后推桿13設置在上肢爬行底座的后部,其下端與上肢爬行底座活動相連。上肢爬行連接梁15與上肢爬行后推桿13的上端活動相連。上肢爬行面板14的一端與上肢爬行連接梁15活動相連,另一端與上肢爬行前推桿12的上端活動相連。上肢爬行固定支架16的下端與上肢爬行底座活動相連,上端與上肢爬行連接梁15活動相連。上肢扇形擺動滑板17設置在上肢爬行面板14上并與上肢爬行連接梁15可轉動相連,在上肢扇形擺動滑板上設有兩條平行設置的軸向長槽171。兩個上肢扇形移動塊18分別嵌裝在上肢扇形擺動滑板的兩條長槽內并可沿長槽前后移動,在兩個上肢扇形移動塊上分別設有多條弧形滑槽181。兩個扶手19分別與兩個下肢扇形移動塊的弧形滑槽相連并可沿弧形滑槽左右移動。
[0056]上肢爬行前推桿12和上肢爬行后推桿13均為電動伸縮推桿??梢酝ㄟ^調節(jié)兩推桿的推出距離來控制爬行面板的水平高度以及其與水平面的傾斜角,滿足不同方式的爬行訓練。
[0057]配合參見圖5,本實用新型中的下肢擺動爬行機構3包括下肢爬行底座31、下肢爬行前推桿32、下肢爬行后推桿33、下肢爬行面板34、下肢爬行連接梁35、下肢爬行固定支架36、下肢扇形擺動滑板37、兩個下肢扇形移動塊38、兩個小腿支撐機構39和下肢曲柄搖桿機構30。下肢爬行前推桿32設置在下肢爬行底座的前部,其下端與下肢爬行底座活動相連。下肢爬行后推桿33設置在下肢爬行底座的后部,其下端與下肢爬行底座活動相連。下肢爬行連接梁35與下肢爬行前推桿32的上端活動相連。下肢爬行面板34的一端與下肢爬行連接梁35活動相連,另一端與下肢爬行后推桿33的上端活動相連。下肢爬行固定支架36的下端與下肢爬行底座活動相連,上端與下肢爬行連接梁35活動相連。下肢扇形擺動滑板37設置在下肢爬行面板34上并與下肢爬行連接梁35可轉動相連,在下肢扇形擺動滑板上設有兩條平行設置的軸向長槽371。兩個下肢扇形移動塊38分別嵌裝在下肢扇形擺動滑板的兩條長槽內并可沿長槽前后移動,在兩個下肢扇形移動塊上分別設有多條弧形滑槽381。兩個小腿支撐機構39分別與兩個下肢扇形移動塊的弧形滑槽相連并可沿弧形滑槽左右移動,該小腿支撐機構包括支撐底座、膝部支撐托391和腳部支撐托392,支撐底座與下肢扇形移動塊的弧形滑槽相連并可沿弧形滑槽左右移動;膝部支撐托與支撐底座的前部固定相連,腳部支撐托與支撐底座的后部可調節(jié)相連,通過調節(jié)腳部支撐托的連接位置可調節(jié)膝部支撐托與腳部支撐托之間的距離以適應不同的小腿長度;在兩個小腿支撐機構之間連接有可調連接桿393,通過可調連接桿393可調節(jié)兩個小腿支撐機構之間的距離。曲柄搖桿機構30安裝在下肢爬行底座上并與扇形擺動滑板37傳動相連可帶動扇形擺動滑板左右擺動。
[0058]本實用新型中的下肢爬行前推桿32和下肢爬行后推桿33均為電動伸縮推桿。下肢爬行面板可以通過前后兩個推桿的推出高度來調節(jié)其高度和與水平面所成角度:兩推桿保持適當?shù)耐瞥鼍嚯x同時作用便可使爬行面板水平上升;推桿32降到最低,只有推桿33作用時爬行面板與水平面成一定角度滿足俯視爬行需要。推桿推出部分設有俯式爬行角度(0-20度)標尺。
[0059]配合參見圖6,本實用新型中的腹部支撐機構2包括兩個支撐底座21、滑梁22、滑塊23、支撐桿24、支撐墊25和支撐面板26。兩個支撐底座21上分別設有橫向滑槽;滑梁22安裝在兩個支撐底座的橫向滑槽之間可沿橫向滑槽移動;滑塊23套裝在滑梁上可沿滑梁移動;支撐桿24連接在滑塊上;支撐墊25連接在支撐桿上;支撐面板26連接在支撐墊上。其中的支撐桿24包括下桿、上桿、套桿241和套筒242,下桿和上桿活動相連可折疊,套桿與上桿螺紋連接可調節(jié)高度,套筒活動套裝在下桿上并可與套桿螺紋連接;下桿與滑塊23相連,支撐墊25連接在套桿241上。腹部支撐機構可以根據治療的需求,個體腹部的特點以及舒適度調節(jié)高低,上端支撐面板26為微凹型。支撐桿24可實現(xiàn)倒下折疊,當需要工作時只需使支撐桿24豎直將套筒旋轉向上套住上桿,支撐桿上半部分可自由滑動,實現(xiàn)支撐墊的上下調節(jié)。
[0060]配合參見圖1、圖2、圖3,本實用新型還包括連接機構4,該連接機構分別與上肢擺動爬行機構的上肢爬行底座及下肢擺動爬行機構的下肢爬行底座活動相連,上肢擺動爬行機構和下肢擺動爬行機構可通過該連接機構實現(xiàn)折疊;腹部支撐機構2安裝在下肢爬行底座的前部。
[0061]配合參見圖1,本實用新型還包括信息收集處理系統(tǒng),該信息收集處理系統(tǒng)包括操作顯示器5、(以下部件未圖示出來)控制器、上肢位移傳感器、下肢位移角度傳感器和壓力傳感器;控制器安裝在上肢爬行底座或下肢爬行底座上,操作顯示器安裝在上肢爬行面板上,上肢位移傳感器安裝在上肢爬行導軌與上肢爬行滑塊之間,下肢位移角度傳感器安裝在扇形移動滑板上,壓力傳感器設置在腹部支撐機構的支撐墊和支撐面板之間;操作顯示器和各傳感器分別與控制器電信號相連。操作顯示器5由固定座、撐桿、活鉸、以及顯示面板組成,其中固定座由螺釘固定在上肢爬行面板上,撐桿分為兩個部分,上部分可以上下滑動調節(jié)面板的高低,頭上由銷釘連接一個與顯示器相連的活鉸,可以調節(jié)顯示器的角度。當不使用時可以將撐桿收縮到最低放置。
[0062]配合參見圖7,本實用新型信息收集處理系統(tǒng)還包括用于穿在人身上的脊柱位置空間傳感裝置8,該脊柱位置空間傳感裝置包括一條與人體脊柱位置適配的布帶81,布帶兩邊連接有綁帶82,在布帶上安裝有兩個藍牙無線傳輸傳感器83,兩個藍牙無線傳輸傳感器分別與所述控制器無線通訊相連。傳感器83分為上下兩個,固定在布帶81上,布帶兩邊上下配有綁帶,可以方便穿在受訓者身體上,為傳感器檢測到受訓者在訓練過程中脊柱位置參數(shù)提供便利。
[0063]配合參見圖2,當上肢擺動爬行機構的上肢爬行前推桿12推出長距離,上肢爬行后推桿13推出相對的短距離時,上肢爬行面板14成斜坡狀,再根據上肢爬行后推桿13的推出長度來調節(jié)下肢擺動爬行機構的下肢爬行前推桿32,使下肢爬行前推桿32的推出距離與上肢爬行后推桿13的推出距離相當,最后將下肢擺動爬行機構的下肢爬行后推桿33推出距離調到相對短,此時上肢爬行面板14和下肢爬行面板34 —起成斜坡狀,即成為攀高扭腰爬行模式。
[0064]配合參見圖3,當上肢擺動爬行機構的上肢爬行前推桿12和上肢爬行后推桿13推出相同的距離時,上肢爬行面板14呈水平,同樣調節(jié)下肢擺動爬行機構的下肢爬行前推桿12和下肢爬行后推桿13推出相同的距離,且要比上肢爬行前推桿12和上肢爬行后推桿13的推出距離短,即成為階梯扭腰爬行模式。
[0065]本實用新型的多功能脊椎側彎康復訓練裝置的使用方式如下:使用前訓練裝置處于初始位置,即兩個爬行面板都處在最低位置,方便患者爬上使用,醫(yī)生根據患者的小腿長度調節(jié)好膝部支撐托391和腳部支撐托392之間的距離,并通過可調連接桿393調節(jié)兩個小腿支撐機構之間的距離。當患者膝蓋放置在小腿支撐機構上的膝部支撐托里,腳后跟抵在腳部支撐托上,雙手握住上肢爬行滑塊上的扶手上,實現(xiàn)跪撐爬行。若患者僅僅使用腳后跟抵在腳部支撐托上,雙手握住上肢爬行滑塊上的扶手上,可實現(xiàn)腳手協(xié)調爬行。也可調節(jié)下肢擺動爬行機構的推桿的推出高度來調節(jié)其高度和與水平面所成角度,并與上肢擺動爬行機構的推桿聯(lián)動調節(jié),調節(jié)到一定的高度,能進行O?20度的坡度的俯式爬行,也可以實現(xiàn)兩推桿保持適當?shù)耐瞥鼍嚯x,可使爬行面板水平上升,上體前俯,直臂撐地,使整個下肢訓練部分在減負作訓練保持平衡做階梯下行爬行訓練。啟動曲柄搖桿機構,可實現(xiàn)扭腰功會K。
【權利要求】
1.一種多功能脊椎側彎康復訓練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順序設置的上肢擺動爬行機構、腹部支撐機構和下肢擺動爬行機構;所述上肢擺動爬行機構包括上肢扇形擺動滑板和上肢曲柄搖桿機構,上肢曲柄搖桿機構與上肢扇形擺動滑板傳動相連可帶動上肢扇形擺動滑板左右擺動,在上肢扇形擺動滑板上嵌裝有兩個上肢扇形移動塊,兩個上肢扇形移動塊上分別安裝有扶手;所述下肢擺動爬行機構包括下肢扇形擺動滑板和下肢曲柄搖桿機構,下肢曲柄搖桿機構與下肢扇形擺動滑板傳動相連可帶動下肢扇形擺動滑板左右擺動,在下肢扇形擺動滑板上嵌裝有兩個下肢扇形移動塊,兩個下肢扇形移動塊上分別安裝有小腿支撐機構。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脊椎側彎康復訓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肢擺動爬行機構進一步包括: 上肢爬行底座; 上肢爬行前推桿,設置在上肢爬行底座的前部,其下端與上肢爬行底座活動相連; 上肢爬行后推桿,設置在上肢爬行底座的后部,其下端與上肢爬行底座活動相連; 上肢爬行連接梁,與上肢爬行后推桿的上端活動相連; 上肢爬行面板,其一端與上肢爬行連接梁活動相連,另一端與上肢爬行后推桿的上端活動相連; 上肢爬行固定支架,其下端與上肢爬行底座活動相連,上端與上肢爬行連接梁活動相連; 所述上肢扇形擺動滑板設置在上肢爬行面板上并與上肢爬行連接梁可轉動相連,在上肢扇形擺動滑板上設有兩條平行設置的軸向長槽; 所述兩個上肢扇形移動塊分別嵌裝在上肢扇形擺動滑板的兩條長槽內并可沿長槽前后移動,在兩個上肢扇形移動塊上分別設有多條弧形滑槽; 所述扶手分別與兩個上肢扇形移動塊的弧形滑槽相連并可沿弧形滑槽左右移動; 所述上肢曲柄搖桿機構安裝在上肢爬行底座上。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脊椎側彎康復訓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肢擺動爬行機構進一步包括: 下肢爬行底座; 下肢爬行前推桿,設置在下肢爬行底座的前部,其下端與下肢爬行底座活動相連; 下肢爬行后推桿,設置在下肢爬行底座的后部,其下端與下肢爬行底座活動相連; 下肢爬行連接梁,與下肢爬行前推桿的上端活動相連; 下肢爬行面板,其一端與下肢爬行連接梁活動相連,另一端與下肢爬行后推桿的上端活動相連; 下肢爬行固定支架,其下端與下肢爬行底座活動相連,上端與下肢爬行連接梁活動相連; 所述下肢扇形擺動滑板設置在下肢爬行面板上并與下肢爬行連接梁可轉動相連,在下肢扇形擺動滑板上設有兩條平行設置的軸向長槽; 所述兩個下肢扇形移動塊分別嵌裝在下肢扇形擺動滑板的兩條長槽內并可沿長槽前后移動,在兩個下肢扇形移動塊上分別設有多條弧形滑槽; 所述兩個小腿支撐機構分別與兩個下肢扇形移動塊的弧形滑槽相連并可沿弧形滑槽左右移動;在兩個小腿支撐機構之間連接有可調連接桿,該可調連接桿可調節(jié)兩個小腿支撐機構之間的距離; 所述下肢曲柄搖桿機構安裝在下肢爬行底座上。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脊椎側彎康復訓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腹部支撐機構包括: 兩個支撐底座,其上分別設有橫向滑槽; 滑梁,安裝在兩個支撐底座的橫向滑槽之間可沿橫向滑槽移動; 滑塊,套裝在滑梁上可沿滑梁移動; 支撐桿,連接在滑塊上; 支撐墊,連接在支撐桿上; 支撐面板,連接在支撐墊上。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脊椎側彎康復訓練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連接機構,該連接機構分別與上肢擺動爬行機構的上肢爬行底座及下肢擺動爬行機構的下肢爬行底座活動相連,上肢擺動爬行機構和下肢擺動爬行機構胃通過該連接機構實現(xiàn)折疊;所述腹部支撐機構安裝在下肢爬行底座的前部。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脊椎側彎康復訓練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信息收集處理系統(tǒng),該信息收集處理系統(tǒng)包括控制器、操作顯示器、上肢位移角度傳感器、下肢位移角度傳感器和壓力傳感器;控制器安裝在上肢爬行底座或下肢爬行底座上,操作顯示器安裝在上肢爬行底座上,上肢位移角度傳感器安裝在上肢扇形擺動滑板上,下肢位移角度傳感器安裝在下肢扇形擺動滑板上,壓力傳感器設置在腹部支撐機構的支撐墊和支撐面板之間;操作顯示器和各傳感器分別與控制器電信號相連。
7.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脊椎側彎康復訓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腿支撐機構包括支撐底座、膝部支撐托和腳部支撐托,支撐底座與下肢扇形移動塊的弧形滑槽相連并可沿弧形滑槽左右移動;膝部支撐托與支撐底座的前部固定相連,腳部支撐托與支撐底座的后部可調節(jié)相連,通過調節(jié)腳部支撐托的連接位置可調節(jié)膝部支撐托與腳部支撐托之間的距離以適應不同的小腿長度;所述可調連接桿連接在兩個支撐底座之間。
8.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脊椎側彎康復訓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桿包括下桿、上桿、套桿和套筒,下桿和上桿活動相連可折疊,套桿與上桿螺紋連接可調節(jié)高度,套筒活動套裝在下桿上并可與套桿螺紋連接;所述支撐墊連接在套桿上。
9.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多功能脊椎側彎康復訓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收集處理系統(tǒng)還包括用于穿在人身上的脊柱位置空間傳感裝置,該脊柱位置空間傳感裝置包括一條與人體脊柱位置適配的布帶,布帶兩邊連接有綁帶,在布帶上安裝有兩個藍牙無線傳輸傳感器,兩個藍牙無線傳輸傳感器分別與所述控制器無線通訊相連。
【文檔編號】A63B23/02GK204207992SQ201420663223
【公開日】2015年3月18日 申請日期:2014年11月7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11月7日
【發(fā)明者】翟藝, 鄒任玲, 潘志超, 胡秀枋, 徐秀林 申請人:上海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