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助力緩沖背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背包、背囊的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傳統(tǒng)的背囊在背負、使用時,是通過背帶將重力作用于人的肩膀上,并最終由人的脊椎、腰椎來承擔重量。由于背囊的重心在后,人們在背負時為保持身體的平衡,腰椎上部、脊椎一般會向前傾,長期不正確使用,很容易使腰椎、脊椎變形甚至受損。尤其對于小孩子和小學生,不良的背書包、背背囊習慣會影響身體的發(fā)育。另一方面,背包、背囊一般僅通過背帶承重,支承點在背囊重心上方,當作跳躍、跑動等劇烈運動時,背囊會左右晃動得很厲害,加重了腰椎、脊椎的負擔,不便于劇烈運動。因此,有必要對背囊的結構進行改進。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傳統(tǒng)背囊的不足之處,提出一種主要由人體髖骨受力、而讓肩膀、脊椎、腰椎不受力或少受力的助力緩沖背囊,使人們背負使用時更輕松、自如。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助力緩沖背囊,包括有常規(guī)的背包體,增設有束緊帶和至少一根具有硬度和彈性的承力柱,承力柱的上段與背包體背面固連,承力柱的下段則與背包體分離形成有間隙,束緊帶與承力柱形成倒“T”字形支承連接。進一步地,為了更好地分擔背包體的重量,承力柱的長度與背包體的高度相約,且可以是相間并排的一對。為了減少背包體的晃動,背包體上還設有輔助扣帶,輔助扣帶從背包體的頂部或左右兩側引出。為了減少背囊重力對身體的直接沖擊,承力柱是高密度海綿柱或柱形加壓氣囊。
這樣的設計的背囊,具有明顯的優(yōu)點1、背囊的重量通過承力柱、束緊帶作用于人體的髖骨和腰椎下部,髖骨、腰椎的承重能力較好,背負背囊更輕松。
2、肩膀、脊椎基本上不受力或受力很小,從而可有效減輕脊椎、肩膀的負擔,更能有效保護身體,尤其對于小孩子、學生。
3、承力柱采用具有一定剛性、硬度,又有彈性的高密度海綿或加壓氣囊柱,能有效緩沖背囊重力對身體的沖擊,背負更舒適。
4、輔助扣帶能有效限制背包體的擺動,晃動,即使進行奔跑、跳躍、攀爬等劇烈的運動也能自如。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示意圖;圖2是承力柱的截面局部放大示意圖;圖3是承力柱、帶耳的局部放大示意圖;圖4是實施例二的主視示意圖;圖5是實施例二的后視示意圖;圖6是實施例二的立體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圖3,實施例一的背囊主要由背包體1、帶連接扣2的束緊帶3、一對高密度海綿承力柱4及輔助扣帶8構成。其中,高密度海綿承力柱4為兩根呈扁平狀、相間并排,它們的上半段與背包體1的背面車縫固連,它們的下半段則與背包體1相分離、形成有間隙(如圖3所示),承力柱4的下部車縫有帶耳6,束緊帶3則橫穿過帶耳6與兩承力柱4形成倒“T”字形支承連接。這樣,背負背囊時,背囊的重量通過承力柱4、束緊帶3作用于人體的髖骨、腰椎下部,而作用于脊椎的力很小、作用于肩膀的力則基本沒有。承力柱4下半段與背包體1之間的間隙,可形成一個重力緩沖區(qū),由于承力柱4采用的是具有一定硬度、剛性,同時又有彈性的高密度海綿7,所以承力柱4下半段與束緊帶3穿接處之間能通過局部的伸縮變形減少背包體1重力對身體的沖擊,對腰椎起到很好的保護緩沖作用。當然,為了防止背包體1偏移,在背包體1的頂部、承力柱4的上方引出有兩條輔助扣帶8,輔助扣帶8可跨肩回收于背包體1左右兩側。
實施例二,參見圖4-圖6,本實施例的基本組成與實施例一類同,只是承力柱4采用尼龍織物包裹高壓氣囊柱的形式,高壓充氣柱囊同樣具有一定剛性、硬度的同時,又具有彈性。而在背包體1左右兩側引出可扣于胸前的輔助扣帶5。為穿接牢固,承力柱4下部采用雙帶耳與束緊帶3穿接。
當然,這里僅列舉了兩種較佳的實施方式,其它等同、類同的構造均應屬于本專利的保護范疇,這里不再贅述。
權利要求1.一種助力緩沖背囊,包括有常規(guī)的背包體,其特征在于增設有束緊帶和至少一根具有硬度和彈性的承力柱,承力柱的上段與背包體背面固連,承力柱的下段則與背包體分離形成有間隙,且束緊帶與承力柱形成倒“T”字形支承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背囊,其特征是承力柱的長度與背包體的高度相約,且可以是相間并排的一對。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背囊,其特征是背包體上還設有輔助扣帶,輔助扣帶從背包體的頂部或左右兩側引出。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背囊,其特征是承力柱是高密度海綿柱或柱形加壓氣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助力緩沖背囊,包括有常規(guī)的背包體,增設有束緊帶和至少一根具有硬度和彈性的承力柱,承力柱的上段與背包體背面固連,承力柱的下段則與背包體分離形成有間隙,束緊帶與承力柱形成倒"T"字形支承連接,這樣的構造,將背囊的重量通過承力柱、腰帶緩沖作用于人體的髖骨、腰椎下部,從而使肩膀、脊椎不受力或很少受力,使背負時更加輕松、自如,又能有效保護脊椎、腰椎。
文檔編號A45F3/04GK2907352SQ20062011410
公開日2007年6月6日 申請日期2006年4月12日 優(yōu)先權日2006年4月12日
發(fā)明者劉柳芬 申請人:劉柳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