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暑濕感冒的足浴+洗浴保健中藥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中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治療暑濕感冒的足浴+洗浴保健中藥。
【背景技術】
[0002]感冒是一種最常見的呼吸系統(tǒng)疾病。用于治療感冒的藥物有許多種。由于中成藥具有副作用小、療效好的特點,故很受人們青睞。但臨床實踐證明,如果中成藥選用不當,也可延誤病情。中醫(yī)將感冒分為風寒型感冒、風熱型感冒、暑濕型感冒和時行感冒(流行性感冒)四種類型。根據(jù)辨證施治的原則,不同類型的感冒應選用不同的中藥治療。
[0003]暑濕感冒的病因是人體感受了夏季暑濕時邪,又因喜歡納涼和飲冷,使體內(nèi)的暑濕為風寒所遏,疏泄受阻,因而發(fā)病。此病的病位在于肌表與中焦脾胃,所以癥狀表現(xiàn)外則發(fā)熱不揚,頭身困重;內(nèi)則胸脘痞悶,脾胃不和,消化系統(tǒng)功能障礙,脈數(shù),口雖干而飲不多,舌苔雖膩而少黃。若暑濕犯肺,肺氣不清,還會有咳嗽痰黏,鼻流濁涕的癥狀。
[0004]暑熱感冒是因久旱酷熱而生,屬于純粹的陽熱證候。此類感冒的重要特征是熱象突出,是四季感冒中癥狀較重的一種類型。因暑熱之邪,侵襲肺衛(wèi),熱蒸肌表,兼以耗傷津氣,所以出現(xiàn)發(fā)熱、微惡風寒、汗出熱不退、心煩、口渴、苔黃,脈浮大而數(shù)等癥狀。
[0005]很多人會把夏季感冒籠統(tǒng)地稱作“熱傷風”,其實夏季感冒除了熱感冒以外,還有一種暑濕感冒。熱感冒一年四季都會發(fā)生,暑濕感冒則只有盛夏才“冒頭”。搞清楚夏季感冒的種類,才能對癥下藥,盡早治愈疾病。
[0006]中藥足浴+洗浴是利用熱水促進藥物透進人體的作用,即可保證藥物能夠通過腳部和皮膚透達周身經(jīng)絡,又不會出現(xiàn)口服藥物過量導致不良反應的情況,可選擇自身需要的中藥配方,對癥下藥,將其應用于足浴+洗浴,借助水蒸氣擴張足部的毛細血管,是中藥的有效成分充分的通過毛血管循環(huán)至全身經(jīng)絡,再循經(jīng)絡運行到五臟六腑,從而達到內(nèi)病外治,上病下治的作用,特別是適用于暑濕感冒。
【發(fā)明內(nèi)容】
[0007]本發(fā)明提供一種治療暑濕感冒的足浴+洗浴保健中藥,經(jīng)過發(fā)明人多年行醫(yī)經(jīng)驗分析,暑濕感冒,治療應清熱解毒、清暑祛濕、清熱生津、疏風透表為原則,根據(jù)本發(fā)明提供的中藥配方,通過足浴+洗浴的方法,可以避免了吃藥所帶來的痛苦和不良反應,本發(fā)明的既有清暑祛濕、清熱生津、抵抗病毒、疏風透表作用,患者可按照本發(fā)明提供的中藥配方,自己抓藥配制足浴+洗浴中藥,1-2個療程即可痊愈,長期使用,又有可達到預防感冒和強身健體的保健效果。
[0008]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以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xiàn):
一種治療暑濕感冒的足浴+洗浴保健中藥,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由柴胡10-15g、茯苓
10-15g、白芷10-15g、杏仁10-12g、連翹8_10g、銀花8_10g、葛根8_10g、板藍根8_10g、廣藿香8-10g、白術8-12g、陳皮8-10g、厚樸8-10g、桔梗8_12g、大腹皮8_12g、半夏8_12g、甘草5-10g、紫蘇8-12g、薄荷8-10g制成。
[0009]所述的一種治療暑濕感冒的足浴+洗浴保健中藥,其特征在于:中藥煎煮所得的藥汁在使用時要加上20-30g白酒,此白酒濃度以52%-60%為佳。
[0010]一種治療暑濕感冒的足浴+洗浴保健中藥的制備方法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驟:
510、取柴胡10-15g、茯苓 10-15g、白芷 10-15g、杏仁 10_12g、連翹 8_10g、銀花 8_10g、葛根8-10g、板藍根8-10g、廣藿香8-10g、白術8-12g、陳皮8_10g、厚樸8_10g、桔梗8_12g、大腹皮8_12g、半夏8-12g、甘草5-10g、紫蘇8-12g、薄荷8-10g通過紗布包裹,放入容器中;
511、加2-3倍量的水,浸泡30-60分鐘;
512、將容器內(nèi)的中藥,先用文火煮沸后再用武火煎20-30分鐘,除去藥渣,得到藥汁;
513、趁熱取藥汁分開兩份分別倒入木桶和木盆中,其中一份倒入木桶的添加溫水,藥汁與溫水的比例為1:200-300,再加上20-30g白酒,這一份用來洗??;
514、另一份藥汁倒入木盆中并加入20-30g白酒,再加入水,加水量以漫過腳踝為宜;
515、將步驟S14中所得的藥汁進行泡腳,每次泡腳時間30-60分鐘,并配合使用雙手慢慢按摩足部,直至微微出汗即可,以促進血液流通,排出體內(nèi)暑氣。
[0011]本發(fā)明各成分的藥效如下:
柴胡:性味苦、微寒,歸肝、膽經(jīng)。有和解表里,疏肝升陽之功效。用于感冒發(fā)熱、寒熱往來、瘧疾、肝郁氣滯、胸肋脹痛、脫肛、子宮脫垂、月經(jīng)不調(diào)。
[0012]茯苓:味甘、淡,性平。歸心、肺、脾、腎經(jīng)。利水滲濕,健脾,寧心。用于水腫尿少,痰飲眩悸,脾虛食少,便溏泄瀉,心神不安,驚悸失眠。
[0013]白芷:辛,溫。入肺、脾、胃經(jīng)。具有祛風,燥濕,消腫,止痛。治頭痛,眉棱骨痛,齒痛,鼻淵,寒濕腹痛,腸風痔漏,赤白帶下,癰疽瘡瘍,皮膚燥癢,疥癬。
[0014]杏仁:苦,微溫;有小毒,具有止咳平喘,潤腸通便。
[0015]連翹:苦,涼。入心、肝、膽經(jīng)。功能:清熱,解毒,散結(jié),消腫。治溫熱,丹毒,斑疹,癰瘍腫毒,瘰疬,小便淋閉。
[0016]銀花:金銀花性寒,味甘,入肺、心、胃經(jīng),具有清熱解毒、抗炎、補虛療風的功效,主治脹滿下疾、溫病發(fā)熱,熱毒癰瘍和腫瘤等癥。其對于頭昏頭暈、口干作渴、多汗煩悶、腸炎、菌痢、麻疹、肺炎、乙腦、流腦、急性乳腺炎、敗血癥、闌尾炎、皮膚感染、癰疽疔瘡、丹毒、腮腺炎、化膿性扁桃體炎等病癥均有一定療效。
[0017]葛根:味甘、辛,性平,歸脾、胃、肺、膀胱經(jīng)。解肌退熱;發(fā)表透診;生津止渴;升陽止瀉。主外感發(fā)熱;頭項強痛;麻疹初起;疹出不暢;溫病口渴;消渴??;泄瀉;痢疾;高血壓;冠心病。
[0018]板藍根:其性寒,味先微甜后苦澀,具有清熱解毒、預防感冒、利咽之功效。主要用于治療溫毒發(fā)斑、舌絳紫暗、爛喉丹痧等疾病。
[0019]廣藿香:味辛,性微溫。脾、胃、肺經(jīng)。芳香化濁,和中止嘔,發(fā)表解暑。用于濕濁中阻,脘痞嘔吐,暑濕表證,濕溫初起,發(fā)熱倦怠,胸悶不舒,寒濕閉暑,腹痛吐瀉,鼻淵頭痛。
[0020]白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用于脾虛食少,腹脹泄瀉,痰飲眩悸,水腫,自汗,胎動不安。
[0021]陳皮:味苦、辛,性溫。歸肺、脾經(jīng)。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用于脘腹脹滿,食少吐瀉,咳嗽痰多。
[0022]厚樸:苦;辛;性溫,脾經(jīng);胃經(jīng);大腸經(jīng)。行氣消積;燥濕除滿;降逆平喘。主治:食積氣滯;腹脹便秘;濕阻中焦,脘痞吐瀉;痰壅氣逆;胸滿喘咳。
[0023]桔梗:宣肺,利咽,祛痰,排膿。用于咳嗽痰多,胸悶不暢,咽痛,音啞,肺癰吐膿,瘡瘍膿成不潰。
[0024]大腹皮:味辛,性微溫。歸脾、胃、大腸、小腸經(jīng)。行氣寬中,行水消腫。用于濕阻氣滯,脘腹脹悶,大便不爽,水腫脹滿,腳氣浮腫,小便不利。
[0025]半夏: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jié)。用于痰多咳喘,痰飲眩悸,風痰眩暈,痰厥頭痛,嘔吐反胃,胸脘痞悶,梅核氣;生用外治癰腫痰核。
[0026]甘草:氣微,味甜而特殊。功能主治清熱解毒、祛痰止咳、脘腹。
[0027]紫蘇:紫蘇既能發(fā)汗散寒以解表邪,又能行氣寬中、解郁止嘔,故對風寒表癥而兼見胸悶嘔吐癥狀的,使用本品,很是適宜;或無表癥而有氣滯不暢癥狀的,也可用于宣通。如配藿香、陳皮則解表和中,配半夏、厚樸則解郁寬胸。用于感冒風寒:紫蘇能散表寒,發(fā)汗力較強,用于風寒表癥,見惡寒、發(fā)熱、無汗等癥,常配生姜同用;如表癥兼有氣滯,有可與香附、陳皮等同用。用于胸悶、嘔惡等癥:紫蘇用于脾胃氣滯、胸悶、嘔惡,不論有無表癥,均可應用,都是取其行氣寬中的作用,臨床常與藿香配伍應用。
[0028]薄荷:辛涼性發(fā)汗解熱藥,治流行性感冒、頭疼、目赤、身熱、咽喉、牙床腫痛等癥。外用可治神經(jīng)痛、皮膚瘙癢、皮疹和濕疹等。平常以薄荷代茶,清心明目。
[0029]本發(fā)明有益效果:本發(fā)明提供一種治療暑濕感冒的足浴+洗浴保健中藥,經(jīng)過發(fā)明人多年行醫(yī)經(jīng)驗分析,暑濕感冒,治療應清熱解毒、清暑祛濕、清熱生津、疏風透表為原貝1J,根據(jù)本發(fā)明提供的中藥配方,通過足浴+洗浴的方法,可以避免了吃藥所帶來的痛苦和不良反應,本發(fā)明的既有清暑祛濕、清熱生津、抵抗病毒、疏風透表作用,患者可按照本發(fā)明提供的中藥配方,自己抓藥配制足浴+洗浴中藥,1-2個療程即可痊愈,長期使用,又有可達到預防感冒和強身健體的保健效果。
【具體實施方式】
[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