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治療丘疹型痤瘡的藥物。
背景技術:
丘疹性痤瘡與性內(nèi)分泌有密切的關系:青春期以前極少發(fā)病,性功能喪失或減退的人不發(fā)??;應用睪丸酮增加,可促使胡須的生長和丘疹性痤瘡的發(fā)生;用促皮質(zhì)素或皮質(zhì)類固醇激素治療疾病時,常引起丘疹性痤瘡;女性在月經(jīng)前常有丘疹性痤瘡發(fā)作。丘疹型痤瘡患者容易發(fā)生情緒低落、焦慮和憤怒 ,潛在地影響著患者的學習、 工作、運動、人際關系和社會生活, 導致生活質(zhì)量的下降。雖然有大量的治療藥物,但是對于反復發(fā)作的丘疹型痤瘡 ,卻難以達到令人滿意的效果。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針對上述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一種治療丘疹型痤瘡的藥物,治療效果好,并且無副作用,口感較好。
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包一種治療丘疹型痤瘡的藥物括外用藥和內(nèi)服藥。
所述的包括外用藥包括:互花米草的提取物和白附子提取物。
所述的內(nèi)服藥包括:小麥胚芽、花生胚芽、羅布麻、紫蘇子、矮地茶、天竺黃和川芎、番瀉葉。
所述的外用藥按重量計算包括:20g互花米草的提取物和5g白附子提取物;
所述的內(nèi)服藥包括:8-11g小麥胚芽、6-12g花生胚芽、15-23g羅布麻、17-25g紫蘇子。
所述的互花米草的提取物的制作工藝為1)將真空干燥后的互花米草,在粉碎機中粉碎得到互花米草粉末,將互花米草粉 末置于超臨界萃取的萃取釜中; 2)使用超臨界CO2作為溶劑,濃度為60%~80%的乙醇做夾帶劑; 3)調(diào)節(jié)萃取釜將萃取壓力控制在20~35MPa,溫度控制在30~50℃,CO2流量控制在10~20L/h,萃取時間控制在1~2h,得褐色膏狀互花米草提取物。
所述的內(nèi)服藥工藝為:
(1)將小麥胚芽、花生胚芽、羅布麻、紫蘇子混合進行粉碎,并用 10 目的篩網(wǎng)進行過篩,棄掉粗大原料形成原料;加水均勻混合并通過 20 兆帕均質(zhì)機進行均質(zhì),然后進行噴霧干燥,得到粉狀顆粒;
(2)將上述粉狀顆粒加入 18 g蒸餾水熱至 70-75℃,然后加入 0.007 g的纖維素酶進行酶解,此過程中溫度維持在 70-75℃,
持續(xù)時間 100 分鐘,得到酶解液;迅速升溫至 100℃并保持 5 分鐘,然后迅速降溫至 65-70℃,并依次通過三臺均質(zhì)機進行均質(zhì),然后進行噴霧干燥,最后得到粉狀顆粒。
所述的三臺均質(zhì)機壓力分別為:20MPA、40 MPA、30 MPA。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fā)明包括了外用藥和內(nèi)服藥來就解決丘疹型痤瘡的問題。
內(nèi)服藥生產(chǎn)過程中,小麥胚芽、花生胚芽酶解產(chǎn)生的小肽多肽大肽、5%的麥芽糊精、淀粉、酶解纖維素產(chǎn)生的低聚糖多聚糖微細纖維素,乳化充分,并且包覆羅布麻、紫蘇子微粉顆粒,直徑在 15 微米,微膠囊化效果良易于吸收,吸收率也大幅的提高,能的低聚糖、多聚糖、微細纖維素,包覆的中藥經(jīng)過酶解后具有活血化癖、軟堅、散結、補虛生新之功,;同時極大地改善了口感。本申請通過內(nèi)服藥和外用藥的綜合使用,產(chǎn)生了協(xié)同的作用,外服藥為互花米草和白附子的提取物,涂抹在丘疹型痤瘡面上,抑制角化,減少癱痕形成,促進原有結節(jié)、囊腫及癱痕的吸收,連同口服內(nèi)服藥對丘疹型痤瘡治療效果明顯,促進丘疹型痤瘡的消退。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fā)明所述的實例是對本發(fā)明的說明而不能限制本發(fā)明,在與本發(fā)明相當?shù)暮x和范圍內(nèi)的任何改變和調(diào)整,都應認為是在本發(fā)明的范圍內(nèi)。
實施例1
外用藥:將20g的互花米草提取物與5g的白附子提取物混合。
互花米草的提取物的制作工藝為1)將真空干燥后的互花米草,在粉碎機中粉碎得到互花米草粉末,將互花米草粉末置于超臨界萃取的萃取釜中; 2)使用超臨界CO2作為溶劑,濃度為60%~80%的乙醇做夾帶劑; 3)調(diào)節(jié)萃取釜將萃取壓力控制在20~35MPa,溫度控制在30~50℃,CO2流量控制在10~20L/h,萃取時間控制在1~2h,得褐色膏狀互花米草提取物。
將8g小麥胚芽、7g花生胚芽、15g羅布麻、17g紫蘇子混合進行粉碎,并用 10 目的篩網(wǎng)進行過篩,棄掉粗大原料形成原料;加水均勻混合并通過 20 兆帕均質(zhì)機進行均質(zhì),然后進行噴霧干燥,得到粉狀顆粒;
(2)將上述粉狀顆粒加入 18 g蒸餾水熱至 75℃,然后加入 0.007 g的纖維素酶進行酶解,此過程中溫度維持在 70℃,
持續(xù)時間100分鐘,得到酶解液;迅速升溫至100℃并保持 5 分鐘,然后迅速降溫至 65℃,并依次通過三臺均質(zhì)機進行均質(zhì),三臺均質(zhì)機壓力分別為:20MPA、40 MPA、30 MPA,然后進行噴霧干燥,最后得到粉狀顆粒。
實施例2
與實施例不同之處在于,內(nèi)服藥的配方,所述的內(nèi)服藥包括: 11g小麥胚芽、10g花生胚芽、5g羅布麻、17g紫蘇子。
對比例1:將8g小麥胚芽、7g花生胚芽、15g羅布麻、17g紫蘇子混合并按照傳統(tǒng)中藥熬制方法熬制。
對比試驗
126例丘疹型痤瘡患者臨床癥狀和體征均符合丘疹型痤瘡的診斷。觀察組 25例,男 13例, 女12例; 年齡 17 ~40( 24. 2±5. 7) 歲; 病程 0. 6~15( 7. 7±2. 3) a ,對比1組 25例, 男 12例, 女 13例; 年齡 18 ~ 39( 27. 3±4. 5) 歲; 病程 1~16( 6. 1±3. 7) a ,對比2組25例, 男13例, 女12例; 年齡18~ 39( 26. 3±5. 3) 歲; 病程 1~16( 6. 1±3. 7) a,對比3組 25例, 男 11例, 女 14例; 年齡 18~38( 27. 1±4. 3) 歲; 病程 1~16( 8. 1±3. 7) a,男 12例, 女 14例; 年齡 17~37( 26. 1±5. 1) 歲; 病程 1~17( 8. 3±3.3) a,5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病程均無顯著性差異( P均 >0. 05) , 具有可比性.
觀察組:口服實施例1中的內(nèi)服藥一天兩次,一次30g沖劑口服,并且口服藥前涂抹外用藥在丘疹型痤瘡上。
對比1組:服用對比例1中的熬制中藥,每天兩次。
對比2組:涂抹互花米草的提取物,
對比3組,只服用實施例1中的口服藥。
對比4組,服用實施例1中的口服藥,并且涂抹互花米草的提取物。
丘疹型痤瘡診斷標準: 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 試行) 》2002 年版, 制定標準如下: 約米粒至綠豆大小 , 暗淡紅或深紅色 ,時有癢或痛感 ,皮損數(shù) 15 ~ 60個; 均分布于顏面、頸、背部 , 呈對稱性。
療效評價以皮損情況計算皮損總積分減少率。皮損總積分減少率(%)=[(療前總積分-療后總積分)÷療前總積分]×100%。臨床痊愈:皮損全部消退 ,皮膚變平僅留有色素;顯效:皮損大部分消退,皮損總積分減少率≥70%,<100%;有效: 皮損部分消退 ,皮損總積分減少率 ≥30%,<70%;無效:皮損消退不明顯 ,皮損總積分減少率<30%。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 S P S S13. 0統(tǒng)計分析軟件包進行計算。 治療前數(shù)據(jù)進行描述和均衡性比較, 可比性比較, P<0. 05為有顯著性差異。
治療效果上,觀察組相對于對比1、2、3、4組,P<0. 05為有顯著性差異。
觀察組的平均治療時間為12.2天, 對比1組平均治療時間為19.7天,對比2組平均治療時間為22.4天,對比3組平均治療時間為26.8天,對比4組平均治療時間為24.8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