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咽部及食道粘液取樣探杯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動物咽部及食道粘液取樣探杯。所述動物咽部及食道粘液取樣探杯包括采集杯、拉桿、套管和拉手環(huán),所述采集杯和所述拉手環(huán)分別固定于所述拉桿的兩端,所述套管套設在所述拉桿上,所述采集杯的杯底為彈頭型。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動物咽部及食道粘液取樣探杯不僅可以用于采集反芻動物咽部及食道粘液樣品,而且可以用于采集豬等其它偶蹄動物的咽部及食道粘液樣品,其杯底為彈頭型,使得所述采集杯進入動物咽部及食道更為順暢,且不會捅傷動物咽喉及食道,而且所述拉桿上套設有套管,可以防止動物咀嚼撕咬所述拉桿,采樣效率更高。
【專利說明】動物咽部及食道粘液取樣探杯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活體動物咽部及食道粘液取樣裝置,尤其涉及一種對于咬合力較大動物咽部及食道粘液同樣有效的取樣探杯。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國內(nèi)外公知的采集反芻動物咽部及食道粘液用于檢測口蹄疫病毒感染及其它病原檢測相關實驗,主要使用的采樣工具多采用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蘭州獸醫(yī)研究所于2007年2月登記注冊的《反芻動物咽部及食道粘液探杯》(中國專利申請?zhí)?00720031283.1),改變了原始的徒手使用棉簽采樣的歷史,極大的提高了采樣安全系數(shù)及樣品的檢出率。但是,該探杯主要存在的以下問題和缺點:1、該探杯的杯底背面平整,僅杯底外緣為半圓形,導致進入動物咽部較困難,而且容易捅傷動物咽部;2、該探杯的采集杯杯口為向外的斜刃,在采樣過程中會出現(xiàn)刮傷動物食道和咽喉的現(xiàn)象;3、在采樣過程中動物會咀嚼撕咬拉桿,導致拉桿容易變形;4、采用該探杯對具有較大咬合力的動物采樣時,采樣過程頗為費勁,而且還可能出現(xiàn)咬傷采樣人員手臂的危險;5、該探杯僅可以用于反芻動物的粘液取樣,但不可以用于豬等其它偶蹄動物的取樣。
實用新型內(nèi)容
[0003]基于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新結構的動物咽部及食道粘液取樣探杯。
[0004]所述動物咽部及食道粘液取樣探杯,包括采集杯、拉桿、套管和拉手環(huán),所述采集杯和所述拉手環(huán)分別固定于所述拉桿的兩端,所述套管套設在所述拉桿上,所述采集杯的杯底為彈頭型。
[0005]在本實用新型的一較佳實施例中,所述采集杯的杯口朝向所述拉桿一側,所述杯口渾圓。
[0006]在本實用新型的一較佳實施例中,所述動物咽部及食道粘液取樣探杯還包括護手,所述護手固定套設于所述套管外側。
[0007]在本實用新型的一較佳實施例中,所述護手與所述套管一體成型設置。
[0008]在本實用新型的一較佳實施例中,所述動物咽部及食道粘液取樣探杯還包括護手,所述護手固定套設于所述拉桿上,且鄰近所述拉手環(huán)一端設置。
[0009]在本實用新型的一較佳實施例中,所述套管的直徑與所述采集杯的杯口直徑相同。
[0010]在本實用新型的一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拉桿位于所述采集杯內(nèi)中心位置。
[0011]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動物咽部及食道粘液取樣探杯不僅可以用于采集反芻動物咽部及食道粘液樣品,而且可以用于采集豬等其它偶蹄動物的咽部及食道粘液樣品,其杯底為彈頭型,使得所述采集杯進入動物咽部及食道更為順暢,且不會捅傷動物咽喉及食道,而且所述拉桿上套設有套管,可以防止動物咀嚼撕咬所述拉桿,采樣效率更高。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jù)這些附圖獲得其它的附圖,其中:
[0013]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方式所揭示動物咽部及食道粘液取樣探杯的結構示意圖;
[0014]圖2是圖1所示動物咽部及食道粘液取樣探杯的剖面示意圖;
[0015]圖3是本實用新型另一較佳實施方式所揭示動物咽部及食道粘液取樣探杯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4是圖3所示動物咽部及食道粘液取樣探杯的剖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7]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它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18]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公開了一種動物咽部及食道粘液取樣探杯,如圖1和圖2所示,其中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方式所揭示動物咽部及食道粘液取樣探杯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所示動物咽部及食道粘液取樣探杯的剖面示意圖。所述動物咽部及食道粘液取樣探杯100包括采集杯1、拉桿2、套管3、拉手環(huán)4和護手5。
[0019]所述采集杯I和所述拉手環(huán)4分別固定于所述拉桿2的兩端,三者可以一體成型設置。所述采集杯I的杯底11為彈頭型,杯身12為圓筒狀,使得所述采集杯I進入動物咽部及食道更為順暢,而且不會捅傷動物咽部及食道。所述采集杯I的杯口 13朝向所述拉桿2 一側,所述杯口 13設置成渾圓,避免刮傷動物食道和咽喉,但仍能起到有效刺激咽喉部位及食道內(nèi)的組織的作用。
[0020]所述拉桿2位于所述采集杯I內(nèi)中心位置,使所述采集杯I可以在360度方向均勻使力于動物咽喉及食道。
[0021]所述套管3套設在所述拉桿2上,其可以在所述拉桿2上自由滑動。所述套管3的直徑與所述采集杯I的杯口直徑相同。所述套管3的內(nèi)徑小于所述拉手環(huán)4的外徑,避免滑出所述拉桿2。設置所述套管3后,在采樣過程中動物就會去咀嚼撕咬所述套管3,從而保護所述拉桿2不被咀嚼撕咬,因此,不會影響所述拉桿2來回抽拉所述采集杯I取樣,采集效率更高,更加安全。
[0022]所述拉手環(huán)4用于在采樣時抓牢所述拉桿2來回抽拉所述采集杯I,刺激咽喉及食道產(chǎn)生更多分泌物,以達到采集到足夠量的樣品的目的。
[0023]所述護手5大致呈圓環(huán)狀結構,其固定套設于所述套管3外側,具體可以固定在所述套管3外壁面的中部位置。所述護手5可以與所述套管3—體成型設置。所述護手5可以防止動物咬傷采樣人員手臂,提高采樣安全性,特別是在采集大型且咬合力大的動物的樣品時顯得尤為重要。
[0024]作為上述實施方式的進一步改進,如圖3和圖4所示,所述護手5還可以固定套設在所述拉桿2上,且鄰近所述拉手環(huán)4 一端設置,即所述護手5夾設于所述套管3和所述拉手環(huán)4之間,其可以與所述拉桿2設置成一體結構。所述護手5的外徑尺寸大于所述套管3的外徑尺寸。將所述護手5固定在所述拉桿2鄰近所述拉手環(huán)4的一端,可以更好地保護采樣人員不被咬傷。
[0025]使用時,先將所述采集杯I放入動物咽部,伴隨動物吞咽動作所述采集杯I進入食道,采樣人員抓住所述拉手環(huán)4來回抽拉所述采集杯I多次,刺激咽喉及食道產(chǎn)生更多分泌物,分泌物逐漸會從所述采集杯I的杯口 13流進杯內(nèi),最后將所述采集杯I取出即可。而且,所述采集杯I的大小、杯口 13的直徑、拉桿2的長度、套管3的直徑等都可針對取樣動物種類和大小而定。所述動物咽部及食道粘液取樣探杯100制作工藝簡單,材質(zhì)選擇也較為廣泛,甚至可以制成一次性使用取樣探杯,以便降低病毒的傳播和交叉感染。
[0026]相較于現(xiàn)有技術,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動物咽部及食道粘液取樣探杯100不僅可以用于采集反芻動物咽部及食道粘液樣品,而且可以用于采集豬等其它偶蹄動物的咽部及食道粘液樣品,其杯底11為彈頭型,使得所述采集杯I進入動物咽部及食道更為順暢,且不會捅傷動物咽喉及食道,而且所述拉桿2上套設有套管3,可以防止動物咀嚼撕咬所述拉桿2,采樣效率更高。
[0027]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nèi)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它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內(nèi)。
【權利要求】
1.一種動物咽部及食道粘液取樣探杯,其特征在于,包括采集杯、拉桿、套管和拉手環(huán),所述采集杯和所述拉手環(huán)分別固定于所述拉桿的兩端,所述套管套設在所述拉桿上,所述采集杯的杯底為彈頭型。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動物咽部及食道粘液取樣探杯,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杯的杯口朝向所述拉桿一側,所述杯口渾圓。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動物咽部及食道粘液取樣探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動物咽部及食道粘液取樣探杯還包括護手,所述護手固定套設于所述套管外側。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動物咽部及食道粘液取樣探杯,其特征在于,所述護手與所述套管一體成型設置。
5.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動物咽部及食道粘液取樣探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動物咽部及食道粘液取樣探杯還包括護手,所述護手固定套設于所述拉桿上,且鄰近所述拉手環(huán)一端設置。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動物咽部及食道粘液取樣探杯,所述套管的直徑與所述采集杯的杯口直徑相同。
7.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動物咽部及食道粘液取樣探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桿位于所述采集杯內(nèi)中心位置。
【文檔編號】A61B10/02GK204016362SQ201420425625
【公開日】2014年12月17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30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7月30日
【發(fā)明者】陳倫宜, 范爭氣, 賀穎 申請人:陳倫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