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小兒手口足病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治療小兒手口足病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其主要是由連翹、石斛、牛蒡子、山藥、蘆根、麥門冬、石膏、桑葉、南沙參、蟬蛻、淡豆豉、甘草按一定重量配比制備而成,本發(fā)明藥物具有清熱解毒,涼血升陽,宣肺透疹,散結消腫的功效,治療小兒手口足病見效快,療效好,無毒副作用。
【專利說明】一種治療小兒手口足病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治療小兒手口足病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屬中藥領域。 技術背景
[0002] 手口足病是一種發(fā)疹性傳染病,主要是由柯薩奇病毒引起,一年四季都可能發(fā)病, 但以夏秋季節(jié)患病最多,任何年齡均可發(fā)病,尤其是3歲以下的孩子。病毒寄生在患兒的咽 部、唾液、皰疹和糞便中,不僅可通過唾液、噴嚏、咳嗽,說話時的飛沫傳染給別的孩子,還可 通過手、生活用品及餐具等間接傳染。一旦流行,就會使很多孩子被傳染,被傳染上的孩子 會在手、足皮膚或口腔粘膜上出現(xiàn)類似水痘樣的小皰疹,因而被稱為手口足病。目前,由于 西藥無法有效治療手口足病,且長期服用西藥有較多副作用,因此,人們對有效治療小兒手 口足病的中藥存在很大的需求。
【發(fā)明內(nèi)容】
[0003] 本發(fā)明人依據(jù)中醫(yī)理論的研究及臨床反復的試驗和驗證,終于找到了有效治療小 兒手口足病的藥物,從而完成了本發(fā)明。
[0004] 本發(fā)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能夠有效治療小兒手口足病的組合藥物。
[0005] 本發(fā)明的另一個目的就是提供了該組合藥物的制備方法。
[0006] 本發(fā)明藥物是選擇連翹、石斛、牛蒡子、山藥、蘆根、麥門冬、石膏、桑葉、南沙參、蟬 蛻、淡豆豉、甘草、枳殼、板藍根、陳皮、升麻、蒼術、神曲、羚羊角、芒消、木通、砂仁、黃連藥物 進行組合的,將這些藥物組合使得各藥物功效產(chǎn)生協(xié)同作用,從而能夠有效治療小兒手口 足病的復發(fā)。其中選用連翹是因為其性味苦,涼,入心、肝、膽經(jīng),有清熱,解毒,散結,消腫的 功能,治溫熱,丹毒,斑疹,癰瘍腫毒,瘰疬,小便淋閉。選用石斛是因為其性味甘淡微咸,寒, 入有、肺、腎經(jīng),有生津益胃,清熱養(yǎng)陰的功能,治熱病傷津,口干煩喝,病后虛熱,陰傷目暗。 選用牛蒡子是因為其性味辛苦,涼,入肺、胃經(jīng),有疏散風熱,宣肺透疹,消腫解毒的功能,治 風熱咳嗽,咽喉腫痛,斑疹不透,風疹作癢,癰腫瘡毒。選用山藥是因為其性味甘,平,入肺、 脾、腎經(jīng),有健脾,補肺,固腎,益精的功能,治脾虛泄瀉,久痢,虛勞咳嗽,消渴,遺精、帶下, 小便頻數(shù)。選用蘆根是因為其性味甘,寒,入肺、胃經(jīng),有清熱,生津,除煩,止嘔的功能,治熱 病煩渴,胃熱嘔吐,噎膈,反胃,肺痿,肺癰,并解河豚魚毒。選用麥門冬是因為其性味甘微 苦,寒,入肺、胃、心經(jīng),有養(yǎng)陰潤肺,清心除煩,益胃生津的功能,治肺燥干咳,吐血,咯血,肺 痿,肺癰,虛勞煩熱,清渴,熱病津傷,咽干□燥,便秘。選用石膏是因為其性味辛甘,寒,入 肺、胃經(jīng),生用有解肌清熱,除煩止渴的功能,治熱病壯熱不退,心煩神昏,譫語發(fā)狂,口渴咽 干,肺熱喘急,中暑自汗,胃火頭痛、牙痛,熱毒壅盛,發(fā)斑發(fā)疹,口舌生瘡,煅敷生肌斂瘡,夕卜 治癰疽瘡瘍,潰不收回,湯火燙傷。選用桑葉是因為其性味苦甘,寒,入肺、肝經(jīng),有祛風清 熱,涼血明目的功能,治風濕發(fā)熱,頭痛,目赤,口渴,肺熱咳嗽,風痹,癮疹,下肢象皮腫。選 用南沙參是因為其性味甘微苦,涼,入肺、肝經(jīng),有養(yǎng)陰清肺,祛痰止咳的功能,治肺熱燥咳, 虛癆久咳,陰傷咽干喉痛。選用蟬蛻是因為其性味甘咸,涼,入肺、肝經(jīng),有散風熱,宣肺,定 痙的功能,治外感風熱,咳嗽音啞,麻疹透發(fā)不暢,風疹瘙癢,小兒驚癎,目赤,翳障,疔瘡腫 毒,破傷風。選用淡豆豉是因為其性味苦,寒,入肺、胃經(jīng),有解表,除煩,宣郁,解毒的功能, 治傷寒熱病,寒熱,頭痛,煩燥,胸悶。選用甘草是因為其性味甘平,入脾、胃、肺經(jīng),有和中緩 急,潤肺,解毒,調(diào)和諸藥的功能,炙用治脾胃虛弱,食少,腹痛便溏,勞倦發(fā)熱,肺痿咳嗽,心 t季,驚癰,生用治咽喉腫痛,消化性潰瘍,癰疽瘡瘍,解藥毒及食物中毒。選用枳殼是因為其 性味苦辛,涼,入肺、脾、大腸經(jīng),有破氣,行痰,消積的功能,治胸膈痰滯,胸痞,脅脹,食積, 噫氣,嘔逆,下痢后重,脫肛,子宮脫垂。選用板藍根是因為其性味苦,寒,入肝、胃血分,有清 熱,解毒,涼血的功能,治流感,流腦,乙腦,肺炎,丹毒,熱毒發(fā)斑,神昏吐衄,咽腫,痄腮,火 目艮,瘡疹。選用陳皮是因為其性味苦、辛,溫,歸肺、脾經(jīng),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功能,治胸 脘脹滿,食少吐瀉,咳嗽痰多。選用升麻是因為其性味甘辛微苦,涼,入肺、脾、胃經(jīng),有升陽, 發(fā)表,透疹,解毒的功能,治時氣疫勞,頭痛寒熱,喉痛,口瘡疤,斑疹不透,中氣下陷,久瀉久 痢,脫肛,婦女崩帶,子宮下墜,癰腫瘡毒。選用蒼術是因為其性味辛苦,溫,入脾、胃經(jīng),有健 脾,燥濕,解郁,辟穢的功能,治濕盛困脾,倦怠嗜臥,脘痞腹脹,食欲不振,嘔吐,泄瀉,痢疾, 瘧疾,痰飲,水腫,時氣感冒,風寒濕痹,足痿,夜盲。選用神曲是因為其性味甘辛,溫,入碑、 胃經(jīng),有健脾和胃,消食調(diào)中的功能,治飲食停滯,胸痞腹脹,嘔吐瀉痢,產(chǎn)后瘀血腹痛,小兒 腹大堅積。選用羚羊角是因為其性味咸,寒,入肝、心經(jīng),有平肝熄風,清熱鎮(zhèn)驚,解毒的功 能,治熱病神昏痙厥,譫語發(fā)狂,頭痛眩暈,驚癎搐搦,目赤翳膜。選用芒消是因為其性味辛 苦咸,寒,入胃、大腸經(jīng),有瀉熱,潤燥,軟堅的功能,治實熱積滯,腹脹便秘,停痰積聚,目赤 障翳,丹毒,癰腫。選用木通是因為其性味苦,涼,入心、小腸、膀胱經(jīng),有瀉火行水,通利血脈 的功能,治小便赤澀,淋濁,水腫,胸中煩熱,喉痹咽痛,遍身拘痛,婦女經(jīng)閉,乳汁不通。選用 砂仁是因為其性味辛,溫,入脾、胃經(jīng),有行氣調(diào)中,和胃、醒脾的功能,治腹痛痞脹,胃呆食 滯,噎隔嘔吐,寒瀉冷痢,妊娠胎動。選用黃連是因為其性味苦,寒,入心、肝、胃、大腸經(jīng),有 瀉火,燥濕,解毒,殺蟲的功能,治時行熱毒、傷寒,熱盛心煩,痞滿嘔逆,菌痢,熱瀉腹痛,肺 結核,吐、衄、下血,消渴,疳積,蛔蟲病,百日咳,咽喉腫痛,火眼,Π 瘡,癰疽瘡毒,濕疫,湯火 燙傷。
【具體實施方式】
[0007] 本發(fā)明組合的藥物用量也是發(fā)明人經(jīng)過大量摸索總結得出的,各組分的用量在下 述重量范圍內(nèi)都具有較好療效 連翹 8-10克 石斛 8-10克 牛蒡子 8-10克 山藥 8-10克 蘆根 8-10克 麥門冬 8-10克 石膏 8-10克 桑葉 8-10克 南沙參 6-7克 蟬蛻 6-7克 淡豆豉 6-7克 甘草 6-7克 枳殼 6-7克 板藍根 6-7克 陳皮 4-5克 升麻 4-5克 蒼術 4-5克 神曲 4-5克 羚羊角 4-5克 芒消 2-3克 木通 2-3克 砂仁 2-3克 黃連 2-3克 優(yōu)選用量為 連翹 9克 石斛 9克 牛蒡子 9克 山藥 9克 蘆根 9克 麥門冬 9克 石膏 9克 桑葉 9克 南沙參 7克 蟬蛻 7克 淡豆豉 7克 甘草 7克 枳殼 7克 板藍根 7克 陳皮 5克 升麻 5克 蒼術 5克 神曲 5克 羚羊角 5克 芒消 3克 木通 3克 砂仁 3克 黃連 3克 本發(fā)明藥物的制備方法如下 一、備料 1、 連翹:揀凈雜質(zhì),搓開,除去枝梗; 2、 石斛:取干燥的石斛,用水泡約至八成透,燜潤,除去殘根及黑枝,切段,除去薄膜,曬 干; 3、 牛蒡子:揀去雜質(zhì),篩去泥屑; 4、 山藥:揀凈雜質(zhì),用水浸泡至山藥中心部軟化為止,撈出稍晾,切片曬干或烘干; 5、 蘆根:揀去雜質(zhì)及根,切段,曬干; 6、 麥門冬:揀凈雜質(zhì),用水浸泡,撈出,潤透后抽去心,再洗凈曬干; 7、 石膏:去凈雜石,洗凈泥土,打碎成小塊; 8、 桑葉:揀去雜質(zhì),搓碎,簾去梗,篩去泥屑; 9、 南沙參:除去須根,洗凈,刮去粗皮,干燥; 10、 蟬蛻:揀去雜質(zhì),洗凈曬干; 11、 淡?妓:原品入藥; 12、 炙甘草:取甘草片加煉熟蜂蜜與開水少許,拌勻,稍悶,置鍋內(nèi)用文火炒至變?yōu)樯铧S 色,不粘手為止,取出放涼,每甘草100斤,用煉蜜25-30斤; 13、 枳殼:除去瓤、核,洗凈,稍浸,撈出,潤軟,以手能捏對折為止,切片,晾干; 14、 板藍根:揀凈雜質(zhì),洗凈,潤透,切片,曬干; 15、 陳皮:取原藥材,除去雜質(zhì)及變黑的果皮,搶水洗凈,潤軟,切絲,曬干或低溫干燥, 篩去灰屑; 16、 升麻:揀去雜質(zhì),略泡洗凈,撈出,潤透,切片,曬干; 17、 蒼術:揀去雜質(zhì),用水泡至七、八成透,撈出,潤透后切片,曬干; 18、 神曲:取麩皮撒勻于熱鍋內(nèi),俟起煙,將神曲倒入,炒至黃色,取出,篩去麩皮,放 涼; 19、 羚羊角:除去骨塞,入水中浸漬后,撈出去筋,鎊成縱向薄片,晾干; 20、 芒消:取天然產(chǎn)的芒消,經(jīng)煮煉、過濾、冷卻后,取上層的結晶為芒消; 21、 木通:用水稍浸泡,悶潤至透,切片,曬干; 22、 砂仁:揀去雜質(zhì)及果殼,搗碎; 23、 黃連:揀去雜質(zhì),洗凈泥砂,潤透,切片,陰干。
[0008]二、制備 1、將所述重量的連翹、石斛、牛蒡子、山藥、蘆根、麥門冬、石膏、桑葉、南沙參、蟬蛻、淡 豆豉、甘草、枳殼、板藍根、陳皮、升麻、蒼術、神曲、羚羊角、芒消、木通、砂仁、黃連藥物加水 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水6倍量,武火煎煮沸騰10分鐘,再用文火煎煮20分鐘,過濾得第一次 煎煮液,將第一次煎煮液倒入容器內(nèi)。
[0009] 2、將第一次過濾后藥渣加水5倍量,武火煎煮沸騰,再用文火煎煮30分鐘,過濾得 第二次煎煮液。
[0010] 3、將兩次煎煮液混合分為4劑服用。
[0011] 本發(fā)明選用牛蒡子為君藥,連翹、升麻為臣藥,神曲為佐藥,甘草為使藥,將上述藥 物與諸藥組合,制成治療小兒手口足病的藥物。
[0012] 本發(fā)明藥物具有清熱解毒,涼血升陽,宣肺透疹,散結消腫的功效,治療小兒手口 足病見效快、療程短,不復發(fā)。
[0013] 以下通過試驗例來進一步闡述本發(fā)明藥物的有益效果,這些試驗包括本發(fā)明藥物 的動物毒性試驗報告和臨床觀察資料。
[0014] [試驗例1]本發(fā)明藥物的動物毒性試驗報告 取家兔30只,雌雄兼用,體重2. 0-2. 4kg,分兩組,每組15只,其中一組為超劑量試驗 組,另一組為正常量試驗組。超常量組為30ml/kg,正常量為15ml/kg,給藥方式為灌胃法給 藥,每天兩次,連服7天,每天觀察給藥反應,結果表明二組家兔活動、飲食正常,藥物無不 良毒副作用。
[0015] [試驗例2]本發(fā)明藥物的臨床觀察資料 1、一般資料 收治門診患者30例。
[0016] 2、診斷標準 臨床表現(xiàn) (1)大多數(shù)患兒是突然發(fā)病,首先表現(xiàn)為發(fā)高燒,體溫多在38度以上,同時伴有頭痛, 咳嗽,流涕等癥狀,體溫持續(xù)不退,體溫越高,病程越長,病情也就越重。
[0017] (2 )患兒發(fā)熱的同時或發(fā)熱1?2天后,可在他們的口腔粘膜、唇內(nèi)見到皰疹,皰疹 破潰后會形成潰瘍,疼痛感較重,患兒常表現(xiàn)出煩躁、哭鬧、流口水,不吃飯等不適。
[0018] (3) 口腔皰疹后1?2天可在患兒的手心、足心及小屁屁上看到皮膚斑丘疹,以腳 心部最多,皰疫呈圓形或橢圓形扁平小至米粒,大至豌豆大,較硬并內(nèi)有混池液體皰疫周圍 繞以紅暈。
[0019] (4)小兒手足口病的疹子較少出現(xiàn)在軀干及面部,一般7天左右就能消退,不會造 成瘢痕,更不會留下印跡。
[0020] (5)小兒手足口病是一種病情較輕的自愈性疾病,絕大部分患兒預后較好,少數(shù)重 癥患兒可合并心肌炎、腦炎、但這種可能很小。
[0021] (6)整個病程大約在1周結束,一般不會并發(fā)什么嚴重的后果,只要護理得當,不 會在皮膚上留下任何色素痕跡或疤痕。
[0022] 3、治療方法 選用上述藥劑,給患者服用,每次服用1劑,每天早、晚各服1次,7天為一個療程,連續(xù) 服用3個療程。
[0023] 4、療效評定標準 顯效:手口足病消除,觀察半年后無復發(fā); 好轉(zhuǎn):手口足病癥狀明顯好轉(zhuǎn); 無效:癥狀無改善,達不到好轉(zhuǎn)標準者。
[0024] 5、治療結果
【權利要求】
1. 一種治療小兒手口足病的藥物,其特征求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范圍內(nèi)的原料藥制 成: 連翹8-10克石斛8-10克牛蒡子8-10克 山藥8-10克蘆根8-10克麥門冬8-10克 石膏8-10克桑葉8-10克南沙參6-7克 蟬蛻6-7克淡豆豉6-7克甘草6-7克 枳殼6-7克板藍根6-7克陳皮4-5克 升麻4-5克蒼術4-5克神曲4-5克 羚羊角4-5克芒消2-3克木通2-3克 砂仁2-3克黃連2-3克。
2.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藥物,其中各原料藥的用量為: 連翹9克 石斛9克 牛蒡子9克 山藥9克 蘆根9克 麥門冬9克 石膏9克 桑葉9克 南沙參7克 蟬蛻7克 淡豆豉7克 甘草7克 枳殼7克 板藍根7克 陳皮5克 升麻5克 蒼術5克 神曲5克 羚羊角5克 芒消3克 木通3克 砂仁3克 黃連3克。
3. 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藥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下列步驟: (一)備料 (1) 連翹:揀凈雜質(zhì),搓開,除去枝梗; (2) 石斛:取干燥的石斛,用水泡約至八成透,燜潤,除去殘根及黑枝,切段,除去薄膜, 曬干; (3) 牛蒡子:揀去雜質(zhì),篩去泥屑; (4) 山藥:揀凈雜質(zhì),用水浸泡至山藥中心部軟化為止,撈出稍晾,切片曬干或烘干; (5) 蘆根:揀去雜質(zhì)及根,切段,曬干; (6) 麥門冬:揀凈雜質(zhì),用水浸泡,撈出,潤透后抽去心,再洗凈曬干; (7) 石膏:去凈雜石,洗凈泥土,打碎成小塊; (8) 桑葉:揀去雜質(zhì),搓碎,簾去梗,篩去泥屑; (9) 南沙參:除去須根,洗凈,刮去粗皮,干燥; (10) 蟬蛻:揀去雜質(zhì),洗凈曬干; (11) 淡J2?妓:原品入藥; (12) 炙甘草:取甘草片加煉熟蜂蜜與開水少許,拌勻,稍悶,置鍋內(nèi)用文火炒至變?yōu)樯?黃色,不粘手為止,取出放涼,每甘草1〇〇斤,用煉蜜25-30斤; (13) 枳殼:除去瓤、核,洗凈,稍浸,撈出,潤軟,以手能捏對折為止,切片,晾干; (14) 板藍根:揀凈雜質(zhì),洗凈,潤透,切片,曬干; (15) 陳皮:取原藥材,除去雜質(zhì)及變黑的果皮,搶水洗凈,潤軟,切絲,曬干或低溫干燥, 篩去灰屑; (16) 升麻:揀去雜質(zhì),略泡洗凈,撈出,潤透,切片,曬干; (17) 蒼術:揀去雜質(zhì),用水泡至七、八成透,撈出,潤透后切片,曬干; (18) 神曲:取麩皮撒勻于熱鍋內(nèi),俟起煙,將神曲倒入,炒至黃色,取出,篩去麩皮,放 涼; (19) 羚羊角:除去骨塞,入水中浸漬后,撈出去筋,鎊成縱向薄片,晾干; (20) 芒消:取天然產(chǎn)的芒消,經(jīng)煮煉、過濾、冷卻后,取上層的結晶為芒消; (21) 木通:用水稍浸泡,悶潤至透,切片,曬干; (22) 砂仁:揀去雜質(zhì)及果殼,搗碎; (23) 黃連:揀去雜質(zhì),洗凈泥砂,潤透,切片,陰干; (二)制備 (1) 將所述重量的連翹、石斛、牛蒡子、山藥、蘆根、麥門冬、石膏、桑葉、南沙參、蟬蛻、淡 豆豉、甘草、枳殼、板藍根、陳皮、升麻、蒼術、神曲、羚羊角、芒消、木通、砂仁、黃連藥物加水 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水6倍量,武火煎煮沸騰10分鐘,再用文火煎煮20分鐘,過濾得第一次 煎煮液,將第一次煎煮液倒入容器內(nèi); (2) 將第一次過濾后藥渣加水5倍量,武火煎煮沸騰,再用文火煎煮30分鐘,過濾得第 二次煎煮液; (3) 將兩次煎煮液混合分為4劑服用。
【文檔編號】A61K35/64GK104435984SQ201410692064
【公開日】2015年3月25日 申請日期:2014年11月27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11月27日
【發(fā)明者】侯德潤 申請人:侯德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