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小兒脫肛的中藥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治療小兒脫肛的中藥組合物,其組成原料的重量份為:蒼術(shù)8.5-9.0、炙甘草10-12、覆盆子4-5、玄參2-4、槐角5-7、貫眾7-8、地榆葉2-4、黃精3-5、續(xù)斷3-5、荷葉10-15、馬齒莧10-15、升麻3-5、丹皮2-4、制乳香4-5、柏子仁5-6、黃毛耳草2-4、面根藤1-3、牛奶柴2-4和排香草1-3;本發(fā)明的中藥組合物采用純中草藥,其配伍科學,相互之間起到很好的協(xié)同作用,具有補中益氣、潤腸通便、益氣養(yǎng)血、升提固脫、清利濕熱等功效,可以收澀固脫,從而治愈小兒脫肛癥狀。
【專利說明】 一種治療小兒脫肛的中藥組合物
【技術(shù)領(lǐng)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治療小兒脫肛的中藥組合物,屬于中藥領(lǐng)域。
【背景技術(shù)】
[0002]脫肛又稱肛管直腸脫垂,是直腸黏膜、肛管、直腸全層和部分乙狀結(jié)腸向下移位,脫出肛門外的一種疾病,多見于體質(zhì)虛弱的小兒和老年人;目前,此病治療分內(nèi)外藥物治療、針灸、注射和手術(shù)治療,治療脫肛癥的常用方法是手術(shù)切除,不但費用高,而且治療過程中也給病人造成了許多痛苦。
【發(fā)明內(nèi)容】
[0003]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治療小兒脫肛的中藥組合物。
[0004]本發(fā)明采用如下技術(shù)方案:
治療小兒脫肛的中藥組合物,其組成原料的重量份為:蒼術(shù)8.5-9.0、炙甘草10-12、覆盆子4-5、玄參2-4、槐角5-7、貫眾7-8、地榆葉2_4、黃精3_5、續(xù)斷3_5、荷葉10-15、馬齒莧10-15、升麻3-5、丹皮2-4、制乳香4-5、柏子仁5_6、黃毛耳草2_4、面根藤1_3、牛奶柴2_4和排香草1-3。
[0005]治療小兒脫肛的中藥組合物,其組成原料的重量份為:蒼術(shù)8.8、炙甘草11、覆盆子4.5、玄參3、槐角6、貫眾7.5、地榆葉3、黃精4、續(xù)斷4、荷葉12、馬齒莧12、升麻4、丹皮
3、制乳香4.5、柏子仁5.5、黃毛耳草3、面根藤2、牛奶柴3和排香草2。
[0006]黃毛耳草為茜草科耳草屬植物黃毛耳草的全草;面根藤為旋花科植物打碗花的全草或根莖;牛奶柴為??浦参锾煜晒那o、葉;排香草為報春花科植物細梗香草的全草。
[0007]用量及用法:服用本發(fā)明的中藥組合物,每日一劑,10天為一療程,一般3-4個療程即可治愈。
[0008]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
本發(fā)明的中藥組合物采用純中草藥,其配伍科學,相互之間起到很好的協(xié)同作用,具有補中益氣、潤腸通便、益氣養(yǎng)血、升提固脫、清利濕熱等功效,可以收澀固脫,從而治愈小兒脫肛癥狀。
【具體實施方式】
[0009]實施例1:治療小兒脫肛的中藥組合物,其組成原料的重量份(g)為:蒼術(shù)8.8、炙甘草11、覆盆子4.5、玄參3、槐角6、貫眾7.5、地榆葉3、黃精4、續(xù)斷4、荷葉12、馬齒莧12、升麻4、丹皮3、制乳香4.5、柏子仁5.5、黃毛耳草3、面根藤2、牛奶柴3和排香草2。
[0010]用量及用法:服用本發(fā)明的中藥組合物,每日一劑,10天為一療程,一般3-4個療程即可治愈。
[0011]典型病例:
病例1:馮某,男,4歲,患有小兒脫肛一個月,初發(fā)時腫物較小,排便時脫出,便后自行復位,舌淡紅,苔水滑,脈弦細,服用本發(fā)明的中藥組合物,每日一劑,連服兩個療程,脫肛完全消失。
[0012]病例2:黃某,女,7歲,患有小兒脫肛兩個月,肛門外腫物脫出漸頻,體積增大,便后需用手托回肛門內(nèi),伴有排便不盡和下墜感,嚴重時咳嗽、用力甚至站立時亦可脫出,服用本發(fā)明的中藥組合物,每日一劑,連服一周,效果明顯,繼續(xù)服用兩個療程,痊愈,至今沒有復發(fā)。
[0013]病例3:張某,男,3歲,患有小兒脫肛兩周,肛周皮膚濕疹、瘙癢,因直腸排空困難,常出現(xiàn)便秘,大便次數(shù)增多,呈羊糞樣,服用本發(fā)明的中藥組合物,每日一劑,連服三個療程,脫肛癥狀完全消失。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治療小兒脫肛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組成原料的重量份為:蒼術(shù)8.5-9.0、炙甘草10-12、覆盆子4-5、玄參2_4、槐角5_7、貫眾7_8、地榆葉2_4、黃精3_5、續(xù)斷3-5、荷葉10-15、馬齒莧10-15、升麻3-5、丹皮2_4、制乳香4_5、柏子仁5_6、黃毛耳草2-4、面根藤1-3、牛奶柴2-4和排香草1-3。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小兒脫肛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組成原料的重量份為:蒼術(shù)8.8、炙甘草11、覆盆子4.5、玄參3、槐角6、貫眾7.5、地榆葉3、黃精4、續(xù)斷4、荷葉12、馬齒莧12、升麻4、丹皮3、制乳香4.5、柏子仁5.5、黃毛耳草3、面根藤2、牛奶柴3和排香草2。
【文檔編號】A61K36/8969GK104367804SQ201410552954
【公開日】2015年2月25日 申請日期:2014年10月20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4年10月20日
【發(fā)明者】寧峰 申請人:安徽省潁上縣中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