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治療慢性胃炎的藥物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治療慢性胃炎的藥物,屬于中藥領(lǐng)域。
背景技術(shù):
慢性胃炎是一種常見的多發(fā)病,是由不同病因引起的各種慢性胃粘膜炎性病變, 其發(fā)病率在各種胃病中居首位。自纖維內(nèi)鏡廣泛應(yīng)用以來,對本病認識有明顯提高。慢性胃炎常有一定程度的萎縮(粘膜喪失功能)和胃泌素分泌減少,也可累及胃體,伴有泌酸腺的喪失,導致胃酸,胃蛋白酶和內(nèi)源性因子的減少。慢性胃炎缺乏特異性癥狀,癥狀的輕重與胃粘膜的病變程度并非一致。大多數(shù)病人常無癥狀或有程度不同的消化不良癥狀如上腹隱痛、食欲減退、餐后飽脹、反酸等。萎縮性胃炎患者可有貧血、水瘦、舌炎、腹瀉等,個別病人伴粘膜糜爛者上腹痛較明顯,并可有出血。常常癥狀為反復發(fā)作,無規(guī)律性腹痛、疼痛經(jīng)常出現(xiàn)于進食過程中或餐后及多數(shù)位于上腹部、臍周、部分患兒部委不固定,輕著間歇性隱痛或鈍推、嚴重者為劇烈絞痛。目前,當患者胃部不適時,通常會服用治療西藥來治療,大部分用藥只能暫時緩解癥狀,并不能根除病癥,而且長期服用西藥會產(chǎn)生一定的依賴性和抗藥性,長期服用對人體的副作用較大。
發(fā)明內(nèi)容
為了克服上述現(xiàn)有技術(shù)存在的缺點,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治療慢性胃炎的藥物,該藥物以天然中草藥為原料,療效顯著且無毒副作用。本發(fā)明的技術(shù)方案是一種治療慢性胃炎的藥物,其特征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枳殼8-12、白芍5-8、郁金5-8、山楂10-15、太子參8-12、大血藤8_12、元胡5_8、川楝子8-12、白術(shù)5-8、干姜8-12、玄參8_12、炙甘草8_12、萊菔子5_8。單劑藥量(單位克)枳殼8-12、白芍5-8、郁金5-8、山楂10-15、太子參8-12、 大血藤8-12、元胡5-8、川楝子8-12、白術(shù)5_8、干姜8_12、玄參8_12、炙甘草8_12、萊菔子 5-8。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技術(shù)方案是一種治療慢性胃炎的藥物,其特征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枳殼10、白芍6、郁金6、山楂12、太子參10、大血藤10、元胡6、川楝子10、白術(shù)6、干姜10、玄參10、炙甘草10、萊菔子6。制備及服用方法水煎服,每日一劑,分早晚兩次服用。各味中藥的藥理作用枳殼苦、辛、酸,溫。歸脾、胃經(jīng)。功能主治理氣寬中,行滯消脹。用于胸脅氣滯, 脹滿疼痛,食積不化,痰飲內(nèi)停,胃下垂,脫肛,子宮脫垂。白芍苦、酸,微寒。歸肝、脾經(jīng)。功能主治平肝止痛,養(yǎng)血調(diào)經(jīng),斂陰止汗。用于頭痛眩暈,脅痛,腹痛,四肢攣痛,血虛萎黃,月經(jīng)不調(diào),自汗,盜汗。郁金辛、苦,寒。歸肝、心、肺經(jīng)。功能主治行氣化瘀,清心解郁,利膽退黃。用于
3經(jīng)閉痛經(jīng),胸腹脹痛、刺痛,熱病神昏,癲癇發(fā)狂,黃疸尿赤。山楂酸、甘,微溫。歸脾、胃、肝經(jīng)。功能主治消食健胃,行氣散瘀。用于肉食積滯,胃脘脹滿,瀉痢腹痛,瘀血經(jīng)閉,產(chǎn)后瘀阻,心腹刺痛,疝氣疼痛,高脂血癥。太子參甘、微苦,平。歸脾、肺經(jīng)。功能主治益氣健脾,生津潤肺。用于脾虛體倦,食欲不振,病后虛弱,氣陰不足,自汗口渴,肺燥干咳。大血藤苦,平。歸大腸、肝經(jīng)。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活血,祛風。用于腸癰腹痛, 經(jīng)閉痛經(jīng),風濕痹痛,跌撲腫痛。元胡索辛、苦,溫。歸肝、脾經(jīng)。功能主治活血,利氣,止痛。用于胸脅、脘腹疼痛,經(jīng)閉痛經(jīng),產(chǎn)后瘀阻,跌撲腫痛。川楝子苦,寒;有小毒。歸肝、小腸、膀胱經(jīng)。功能主治舒肝行氣止痛,驅(qū)蟲。用于胸脅,脘腹脹痛,疝痛,蟲積腹痛。白術(shù)苦、甘,溫。歸脾、胃經(jīng)。功能主治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虛食少,腹脹泄瀉,痰飲眩悸,水腫,自汗,胎動不安。干姜辛,熱。歸牌、胃、腎、心、肺經(jīng)。功能主治干姜溫中散寒,回陽通脈,燥濕消痰。用于脘腹冷痛,嘔吐泄瀉,肢冷脈微.痰飲喘咳。玄參甘、苦、咸,微寒。歸肺、胃、腎經(jīng)。功能主治涼血滋陰,瀉火解毒。用于熱病傷陰,舌絳煩渴,溫毒發(fā)斑,津傷便秘,骨蒸勞嗽,目赤,咽痛,瘰病,白喉,癰腫瘡毒。炙甘草甘,平。歸心。肺、脾、胃經(jīng)。功能主治補牌和胃,益氣復脈。用于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心動悸,脈結(jié)代。萊菔子辛、甘,平。歸肺、脾、胃經(jīng)。功能主治消食除脹,降氣化痰。用于飲食停滯,脘腹脹痛,大便秘結(jié),積滯瀉痢,痰壅喘咳。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fā)明以天然的中藥為原料,利用各味藥的綜合作用治療慢性胃炎,對人體無毒副作用,且價格低廉,標本兼治,療效確切。該種治療慢性胃炎的藥物,經(jīng)臨床100例患者驗證,治愈90例,好轉(zhuǎn)4例,總有效率為94. 0%。以下結(jié)合臨床資料及典型病例對本發(fā)明進一步說明。一、臨床資料1、臨床數(shù)據(jù)選2009年1月 2010年12月慢性胃炎患者100例。其中男性65 例,女性35例;男性發(fā)病年齡25 71歲,平均為38歲,女性發(fā)病年齡沈 70歲,平均為 45歲;男性入院前平均病程為1.5年,女性為2年,總體為1.7年。2、診斷標準①粘液增多附著在粘膜上不易脫落,用水沖掉后,可見粘膜表面發(fā)紅或糜爛剝脫, 需要和咽下的粘液或十二指腸返流粘液相鑒別。一般返流粘液含有氣泡而且隨蠕動而移動;②小斑片狀或線狀發(fā)紅,有的地方充血,有的地方不充血,故呈斑狀,發(fā)紅的境界不很明顯,色調(diào)鮮紅。線狀充血常見于皺襞隆起處;③紅白相間或花斑,為散在均勻的小紅點,紅點與紅點之間的粘膜略顯蒼白,有點象麻疹患兒的皮膚,一般粘膜比較平整;④水腫,粘液反光強,稍蒼白,腫脹感;⑤糜爛者表層粘膜剝脫,常有白苔,又可分為三型隆起型,如丘疹狀頂端有臍樣凹陷;平坦型,不高出周圍粘膜;凹隱型,比周圍粘膜低。糜爛的周圍粘膜常有炎癥表現(xiàn)。3、治療方法水煎服,每日一劑,分早晚兩次服用,服用時間1個月。4、療效評定標準痊愈癥狀完全消失;好轉(zhuǎn)癥狀基本消失或減輕1個級別以上,胃鏡復查黏膜病變范圍減輕1個級別以上 ’無效達不到好轉(zhuǎn)標準或惡化者。5、治療結(jié)果治愈90例,好轉(zhuǎn)4例,總有效率為94.0%。二、典型病例病例1 劉某,男,觀歲,患有慢性胃炎5年多的時間,前后反反復復不斷發(fā)作,給患者生活帶來極大的痛苦,尋訪過各大醫(yī)院均未能治愈。后經(jīng)人介紹服用本發(fā)明藥物,服用10 天后,上述癥狀沒有出現(xiàn)復發(fā),繼續(xù)服用10天加以鞏固。半年后隨訪,病情無復發(fā)。病例2 王某,女,18歲,由于上學住校飲食不規(guī)律,導致經(jīng)常出現(xiàn)胃痛、胃脹等癥狀,后經(jīng)當?shù)蒯t(yī)院檢查確診為慢性胃炎。經(jīng)常服用西藥治療,但病情容易反復發(fā)作。后經(jīng)人介紹服用本發(fā)明藥物5天后,胃痛、胃脹等現(xiàn)象均消失,繼續(xù)服用10天加以鞏固。半年后隨訪,病情無復發(fā)。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1 配比(單位克)枳殼10、白芍6、郁金6、山楂12、太子參10、大血藤10、元胡6、 川楝子10、白術(shù)6、干姜10、玄參10、炙甘草10、萊菔子6。制備及服用方法水煎服,每日一劑,分早晚兩次服用。實施例2 配比(單位克)枳殼8、白芍5、郁金5、山楂15、太子參12、大血藤8、元胡5、川楝子8、白術(shù)8、干姜12、玄參8、炙甘草12、萊菔子8。制備及服用方法同實施例1。實施例3 配比(單位克)枳殼12、白芍8、郁金8、山楂10、太子參8、大血藤12、元胡8、川楝子12、白術(shù)5、干姜8、玄參12、炙甘草8、萊菔子5。制備及服用方法同實施例1。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治療慢性胃炎的藥物,其特征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枳殼8-12、白芍 5-8、郁金5-8、山楂10-15、太子參8-12、大血藤8-12、元胡5-8、川楝子8-12、白術(shù)5-8、干姜 8-12、玄參8-12、炙甘草8-12、萊菔子5_8。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慢性胃炎的藥物,其特征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枳殼10、白芍6、郁金6、山楂12、太子參10、大血藤10、元胡6、川楝子10、白術(shù)6、 干姜10、玄參10、炙甘草10、萊菔子6。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治療慢性胃炎的藥物,屬于中藥領(lǐng)域。它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枳殼8-12、白芍5-8、郁金5-8、山楂10-15、太子參8-12、大血藤8-12、元胡5-8、川楝子8-12、白術(shù)5-8、干姜8-12、玄參8-12、炙甘草8-12、萊菔子5-8。本發(fā)明以天然的中藥為原料,利用各味藥的綜合作用治療慢性胃炎,對人體無毒副作用,且價格低廉,標本兼治,療效確切。該種治療慢性胃炎的藥物,經(jīng)臨床100例患者驗證,治愈90例,好轉(zhuǎn)4例,總有效率為94.0%。
文檔編號A61K36/9068GK102302759SQ20111026236
公開日2012年1月4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6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1年9月6日
發(fā)明者曹廣美 申請人:曹廣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