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跌打藥膏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藥膏,具體的是一種跌打藥膏及其制備方法,屬于醫(yī)藥領域。
背景技術:
經(jīng)受直接外傷,或者間接外傷以及長期勞損的組織,出現(xiàn)了微循環(huán)障礙。由于毛細血管壁滲液或者出血,造成了組織的血液沉積物的形成,而發(fā)生了無菌性炎癥,致使組織腫脹疼痛。如果不能促使血液沉積物的吸收,就會產(chǎn)生粘連。肌肉、肌腱的粘連會發(fā)生缺血性攣縮,關節(jié)內(nèi)外的粘連,就引起了關節(jié)的強直。因此增強病人的胃氣,提高氣化功能,是治療跌打損傷的關鍵所在。在已有技術中,傷科疾病的突出局部癥狀為腫痛。腫痛是氣血凝滯的兩種不同反應。新傷腫脹較甚,脹痛明顯,瘀阻于肢體局部,離經(jīng)之血不能及時消散與排出,引起出血或局部腫痛、青紫。舊傷腫脹不明顯,而多為隱隱作痛。瘀阻即久,新血不生,肌膚經(jīng)脈筋絡失于濡養(yǎng),引起屈伸不利,隱隱作痛,若阻于關節(jié)、經(jīng)脈、則關節(jié)、神經(jīng)痛且痛有定處。在目前的生活中,治跌打的藥物很多,但本發(fā)明不同于以往技術,主藥是三七,再配合蘆薈,起到消腫止痛、止血化瘀、接骨續(xù)筋的特殊療效。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特殊的跌打藥膏,效果奇特。本發(fā)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的,一種跌打藥膏,各組分的重量百分含量,三七 2-5 %、雪上一枝蒿1-3%,冰片0. 5-1%,蒸草烏2-5 %、赤芍10-15 %、白芷10-20 %、錦文大黃5-10%、姜黃15-25%、川芎10-20%、毛姜7-12%、蘆薈凝膠20-40%?!N跌打藥膏,優(yōu)選各組分的重量百分含量,三七4%、雪上一枝蒿1%、冰片 0. 5%、蒸草烏2%、赤芍11. 5%、白芷10%,錦文大黃6%、姜黃16%、川芎14%、毛姜9%、 蘆薈凝膠26%。一種跌打藥膏,三七、雪上一枝蒿、冰片、蒸草烏、赤芍、白芷、錦文大黃、姜黃、川芎、毛姜研磨,過200目尼龍篩。一種跌打藥膏的制備方法是,三七、雪上一枝蒿、冰片、蒸草烏、赤芍、白芷、錦文大黃、姜黃、川芎、毛姜研磨成粉末,然后和蘆薈凝膠一起放入攪拌器中,攪拌均勻即可。其有益效果是,原料來源廣,療效奇特。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1以制備100千克藥膏為例,準備以下原料三七4千克、雪上一枝蒿1千克、冰片0. 5千克、蒸草烏2千克、赤芍11. 5千克、白芷10千克,錦文大黃6千克、姜黃16千克、川芎14千克、毛姜9千克、蘆薈凝膠26千克。制備方法,三七、雪上一枝蒿、冰片、蒸草烏、赤芍、白芷、錦文大黃、姜黃、川芎、毛姜研磨,過200目尼龍篩。然后和蘆薈凝膠一起放入攪拌器中,攪拌均勻即可。實施例2以制備100千克藥膏為例,準備以下原料三七5千克、雪上一枝蒿2千克、冰片0. 5千克、蒸草烏2千克、赤芍11. 5千克、白芷10千克,錦文大黃5千克、姜黃15千克、川芎11千克、毛姜7千克、蘆薈凝膠31千克。制備方法,三七、雪上一枝蒿、冰片、蒸草烏、赤芍、白芷、錦文大黃、姜黃、川芎、毛姜研磨,過200目尼龍篩。然后和蘆薈凝膠一起放入攪拌器中,攪拌均勻即可。
權利要求
1.一種跌打藥膏,其特征是各組分的重量百分含量,三七2-5%、雪上一枝蒿1-3%、冰片0. 5-1%、蒸草烏2-5%、赤芍10-15%、白芷10-20%、錦文大黃5_10%、姜黃15-25%、川芎10-20%、毛姜7-12%、蘆薈凝膠20-40%。
2.如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跌打藥膏,其特征是各組分的重量百分含量,三七4%、雪上一枝蒿1%、冰片0.5%、蒸草烏2%、赤芍11.5%、白芷10%,錦文大黃6%、姜黃16%、川芎 14%,毛姜9%、蘆薈凝膠26%。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一種跌打藥膏,其特征是,三七、雪上一枝蒿、冰片、蒸草烏、 赤芍、白芷、錦文大黃、姜黃、川芎、毛姜研磨,過200目尼龍篩。
4.如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一種跌打藥膏的制備方法是,三七、雪上一枝蒿、冰片、蒸草烏、赤芍、白芷、錦文大黃、姜黃、川芎、毛姜研磨成粉末,然后和蘆薈凝膠一起放入攪拌器中,攪拌均勻即可。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跌打藥膏及其制備方法,屬于醫(yī)藥領域,其配方包括三七、雪上一枝蒿、冰片、蒸草烏、赤芍、白芷、錦文大黃、姜黃、川芎、毛姜、蘆薈凝膠。制備方法,三七、雪上一枝蒿、冰片、蒸草烏、赤芍、白芷、錦文大黃、姜黃、川芎、毛姜研磨,過200目尼龍篩。然后和蘆薈凝膠一起放入攪拌器中,攪拌均勻即可。其有益效果是,原料來源廣,療效奇特。
文檔編號A61K9/06GK102370940SQ201010260438
公開日2012年3月14日 申請日期2010年8月18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8月18日
發(fā)明者楊薇薇 申請人:楊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