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治療急性咽炎的中藥制劑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中藥制劑,特別是一種治療急性咽炎的中藥制劑。
背景技術(shù):
急性咽炎在祖國醫(yī)學中屬于"急喉痹"范疇,是咽粘膜并波及粘膜下及淋巴組織 的急性炎癥,可單獨發(fā)生,也可繼發(fā)于急性鼻炎或扁桃體炎,常發(fā)生于秋、冬季及冬、春季之 交。本病屬常見病、多發(fā)病,患病率在40%左右,而且在青少年中有逐年上升的趨勢。本病多 因風熱邪毒侵襲咽喉,內(nèi)傷于肺,相搏不去,致咽喉腫塞而痹痛;或邪熱壅盛,由肺衛(wèi)傳里, 熱邪循經(jīng)灼傷咽喉,使咽喉腫痛而成喉痹。臨床上以咽喉疼痛,咽部紅腫,咽底或有顆粒突 起,喉核腫脹不明顯,全身有風熱癥狀為主要表現(xiàn)的咽部急性炎癥。中醫(yī)認為急性咽炎多屬 實證熱證,其病因多為外邪侵襲,上犯咽喉及肺胃熱盛,上攻咽喉。本病屬外邪侵犯的實證, 辯證的重點在于區(qū)分表、里,初起邪在肺衛(wèi)多屬表證,病情較輕,雖有風寒與風熱之分,但熱 者占80-90% ,且往往在短時間內(nèi)寒邪亦從熱化。病至兩三日,若外邪不解,常可循經(jīng)傳里而 出現(xiàn)實熱證,病情較重。臨床上可將本病分為風熱外侵、風熱襲肺和肺胃熱盛三個證型一 是風熱外侵型,多見于急性咽炎初期,由風熱邪毒犯肺所致,其癥候為咽部微紅腫,干燥灼 熱感,微痛,或癢咳,吞咽不利,可伴有發(fā)熱、微惡寒、頭痛,咳嗽痰黃,舌質(zhì)正常或稍紅,苔薄 白或薄黃,脈浮數(shù)。二是風寒襲肺型,可出現(xiàn)在急性咽炎初期,由風寒外襲、內(nèi)應于肺所致, 其癥候為咽部微痛或癢,粘膜淡紅不腫,吞咽不順,伴有惡寒微熱,無汗,流清涕,咳嗽痰清 稀,舌質(zhì)淡紅,苔薄白而潤,脈浮緊。三是肺胃熱盛型,多見于急性咽炎失治誤治之后,由邪 熱傳里、肺胃熱盛、上蒸于咽喉所致,其癥候為咽部紅腫疼痛較劇,軟腭及懸壅垂亦紅腫, 吞咽困難,痰多而黃,不易咯出,頜下有核、壓痛,發(fā)熱,口干,頭痛,大便干結(jié),小便黃,舌紅, 苔黃膩,脈洪數(shù)。但無論哪一種證型,目前通常的治療藥物,西藥類以抗生素為主,雖有效 果,但容易產(chǎn)生耐藥性或腸胃不適等不良反應,若服用過多消炎藥,可導致人體陰陽失去平 衡、免疫功能低下、抵抗力減退,致使病情反復難愈。中藥類較多,如復方草珊瑚含片、西瓜 霜含片、金蓮花片、銀黃片、冬凌草片、猴耳環(huán)消炎片等,但多以苦寒瀉火、解毒清熱為主,苦 寒攻伐過度可傷人心氣;有不少處方過于復雜,療效不確切,治療費用高;有的不能標本兼 治,易復發(fā)。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既具有確切的治療效果,又組方簡單、治療成本低,具 有清熱解毒、抗菌消炎、養(yǎng)陰利咽的一種治療急性咽炎的中藥制劑。 為達到以上目的,本發(fā)明所采用的技術(shù)方案是該一種治療急性咽炎的中藥制劑, 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藥物組成金銀花占20-22 % ,生地黃占20-22 % ,玄參占 13-15%,麥冬占13-15%,桔梗占6-9%,烏梅占6-8%,天花粉占6_10%,甘草占6_9%。
該一種治療急性咽炎的中藥制劑的制作方法是首先按金銀花占20_22%、生地 黃占20-22%、玄參占13-15%、麥冬占13-15%、桔梗占6-9%、烏梅占6-8%、天花粉占6-10%和甘草占6-9%的比例稱取各藥物,加15-18倍的水煎煮二次,合并煎液,濾過,濾液濃縮,放冷,加乙醇適量,調(diào)整到含醇量為75-85% ,在4-8t:時靜止36-48小時,分離去除沉淀,回收乙醇并濃縮,再加入淀粉、甘露醇、糖粉作為賦形劑與上述提取物,壓制成片,即得。此制作工藝為現(xiàn)有技術(shù)。 服用方法口含,一日3-8次,一次2-3片,重度患者一次3片。 生活飲食禁忌禁煙酒,忌辛辣食物,保持口腔清潔。避免粉塵、煙霧、剌激性氣體。 本發(fā)明的藥理為 金銀花甘,寒。歸肺、胃經(jīng)。性寒,味苦。具有抗病原微生物作用、抗毒作用、抗炎作用、調(diào)節(jié)免疫功能的作用。在本發(fā)明中,金銀花為君藥,清熱解毒,疏散風熱。消散腫痛之力頗強,為治療一切熱毒壅盛,瘡瘍之要藥。而且又兼疏散風熱,透散表邪之功,常用于外感風熱,咽喉腫痛。 生地黃性味甘寒,具有清熱涼血,養(yǎng)陰,生津,補腎益肝之功效,可涼血解毒。
玄參性味甘、苦、咸,微寒。歸肺、胃、腎經(jīng)。涼血滋陰,瀉火解毒?,F(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玄參的抗菌作用和體外抑菌作用均十分明顯,是治療感冒風熱,咽喉腫痛的常用良藥。玄參以苦寒之性,以助君藥金銀花清熱解毒之功,故為臣藥。金銀花、生地黃和麥冬共奏養(yǎng)陰清火之功效。 麥冬甘、微苦,微寒。歸肺、胃、心經(jīng)。補肺,清心,瀉熱,潤燥,強陰益精,瀉熱除煩,消痰止嗽,養(yǎng)陰生津,具有滋陰潤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煩之功效。主治肺燥干咳,腸燥便秘。 桔梗味苦、辛,性平。入肺瀉熱,兼入手少陰、足陽明胃經(jīng),開提氣血,表散寒邪,宣肺利咽而治咽痛、喑鵬。宣肺,祛痰,利咽。在本發(fā)明中可助金銀花、玄參以清熱解毒,宣肺利咽,故為佐藥。 甘草味甘,性平。具有清熱解毒,調(diào)和諸藥之功效,與桔梗為伍,是為柑桔湯,乃宣肺利咽、解毒之痛之名方。在本發(fā)明中,桔梗、甘草共為使藥,桔梗為佐使藥,主治急性咽炎。同時,甘草可調(diào)和諸藥,調(diào)整口味感。 烏梅酸,平。歸肝、脾、肺、大腸經(jīng)。具有澀腸,斂肺;酸澀而溫,脾、肺學分之界,涌痰消腫,清熱解毒,止咳,止渴,止瀉,止血,生津,安蛔之功效。主治久咳不止,久瀉久痢,尿血便血,虛熱煩渴。
天花粉甘、微苦,微寒。歸肺、胃經(jīng)。具有生津,止渴,降火,潤燥,排膿消腫之功效。主治熱病煩渴,肺熱燥咳,內(nèi)熱消渴,瘡瘍腫毒。在本發(fā)明中,配以金銀花,治瘡瘍腫毒。烏梅和天花粉共奏生津止渴之功效。
以上諸藥協(xié)同,可主治急性咽炎。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在于以中醫(yī)理論為基礎(chǔ),經(jīng)合理制備工藝制成服用藥片,具有清熱解毒,疏散風熱,消散腫痛之功效,藥物直接作用于咽喉局部,服用方便,治愈率高,無副作用。同時,制作容易,組方簡單,治療費用低,且通過配比量的調(diào)整即可治療不同證型的急性咽炎。
臨床應用報告 資料來源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共3年的150個門診病例,其中男性80例,女性70例。年齡均在18-65歲。經(jīng)市醫(yī)院門診確診,均為急性咽炎。
4
診斷標準 西醫(yī)標準(l)病史常有受涼、疲勞、煙酒過度、各種物理或化學的剌激等誘因。(2)癥狀起病較急、咽喉干燥、灼熱、疼痛或吞咽痛、聲音嘶啞、發(fā)熱、畏寒、食欲不振、四肢酸痛。(3)檢查咽部粘膜充血,顏色鮮紅;咽后壁淋巴濾泡和咽側(cè)索紅腫,局部或有黃、白色分泌物附著;懸壅垂、軟腭水腫;咽拭子培養(yǎng)可有致病菌或陰性。 中醫(yī)標準咽喉疼痛、咽部紅腫、干燥灼熱,吞咽不利,咽底或有顆粒狀突起,口渴,聲音嘶啞,發(fā)熱、惡寒,大便干結(jié),尿少色黃,咽部稍紅或鮮紅,咽部痛或癢,水腫,懸壅垂紅腫,咽后壁濾泡增生,咳嗽痰黃,苔薄白或薄黃,舌紅少津,脈浮數(shù)或緊或脈洪數(shù)。
按以上標準,三年內(nèi)共治療150例,其中采用本發(fā)明治療100例,一天6次,每次2片,日總量12片,連續(xù)IO天為一療程,一個療程后觀測治療結(jié)果。采用復方草珊瑚含片治療30例,采用金蓮花片治療20例,采用同樣的服用方法,并進行同步觀測,作為對照,分析其效果。經(jīng)過治療結(jié)果對比分析,采用本發(fā)明治療的100例中,臨床治愈者72例,治愈率為
72%;顯效15例;有效11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8%,無效率為2%。在用復方草珊瑚含片治療的30例中,共治愈20例,治愈率為66. 7% ;顯效5例;有效2例;無效3例;總有
效率為90%,無效率為10%。在用金蓮花片治療的20例中,共治愈12例,治愈率為60% ;
顯效3例;有效3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0 % ,無效率為10% 。從以上統(tǒng)計分析可以看
出,采用本發(fā)明治愈率可提高3-12 % ,總有效率可提高8 % 。
療效標準 (1)治愈用藥5天以內(nèi)癥狀減輕,10天以內(nèi)臨床癥狀及體征消失。
(2)顯效用藥5天以內(nèi)癥狀減輕,大部分體征消失。
(3)有效用藥5天以內(nèi)癥狀減輕,部分體征消失。
(4)無效用藥7天以內(nèi)不能使癥狀及體征消失。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按金銀花占21%、生地黃占21%、玄參占14%、麥冬占14%、桔梗占7%、烏梅占7%、天花粉占8%和甘草占8%的比例稱取各藥物,加17倍的水煎煮二次,合并煎液,濾過,濾液濃縮,放冷,加乙醇適量,調(diào)整到含醇量為80%,在61:時靜止42小時,分離去除沉淀,回收乙醇并濃縮,再加入淀粉、甘露醇、糖粉作為賦形劑與上述提取物,壓制成片,即得治療急性咽炎的中藥含片。 采用本中藥含片共治療急性咽炎20例,其中治愈19例,治愈率為95%,另一例雖然在一個療程內(nèi)未治愈,但經(jīng)過繼續(xù)用藥,2個療程治愈。 典型病例郭愛振,男,市氣象局職工,58歲,2008年10月19日來市醫(yī)院門診就診。其癥狀起病較急、咽喉干燥、灼熱、疼痛或吞咽痛、聲音嘶鵬、發(fā)熱、畏寒、食欲不振、四肢酸痛。經(jīng)檢查咽部粘膜充血,顏色鮮紅;咽后壁淋巴濾泡和咽側(cè)索紅腫;懸壅垂、軟腭水腫。咽喉疼痛、咽部紅腫、干燥灼熱,吞咽不利,咽底有顆粒狀突起,口渴,發(fā)熱、惡寒,大便干結(jié),尿少色黃,咽部鮮紅,咽部癢,水腫,懸壅垂紅腫,咽后壁濾泡增生,咳嗽痰黃,苔薄白,舌紅少津,脈浮數(shù)。屬典型的急性咽炎。采用本藥片治療,7天治愈,未見復發(fā)和不良反應。
實施例2
按金銀花占20%、生地黃占20%、玄參占15%、麥冬占15%、桔梗占8%、烏梅占6%、天花粉占10%和甘草占6%的比例稱取各藥物。其制作方法同實施例1。
采用本中藥片共治療急性咽炎20例,其中治愈17例,治愈率為85% , 一例無效,后改用其他藥物治療。另兩例為有效。 典型病例高敏,女,泰鋼工人,35歲,2008年12月15日來市醫(yī)院門診就診。其癥狀經(jīng)檢查,咽部紅腫,疼痛較劇,軟腭及懸壅垂亦紅腫,吞咽困難,痰多而黃,不易咯出,頜下有核、壓痛,發(fā)熱,口干,頭痛,大便干結(jié),小便黃,舌紅,苔黃膩,脈洪數(shù)。屬典型的肺胃熱盛型急性咽炎。采用本藥片治療, 一個療程天治愈,未見復發(fā)和不良反應。
實施例3 按金銀花占22%、生地黃占22%、玄參占13%、麥冬占13%、桔梗占6%、烏梅占8%、天花粉占7%和甘草占9%的比例稱取各藥物。其制作方法同實施例1。
采用本中藥片共治療急性咽炎20例,其中治愈16例,治愈率為80% , 一例無效,后改用其他藥物治療。另三例為有效。 典型病例李成文,男,萊城區(qū)方下鎮(zhèn)人,28歲,2008年4月28日來市醫(yī)院門診就診。其癥狀經(jīng)檢查,咽部微紅腫,干燥灼熱感,微痛,或癢咳,吞咽不利,伴有發(fā)熱、微惡寒、頭痛,咳嗽痰黃,舌質(zhì)正?;蛏约t,苔薄白或薄黃,脈浮數(shù)。屬典型的風熱外侵型急性咽炎。采用本藥片治療, 一個療程治愈,未見復發(fā)和不良反應。
權(quán)利要求
一種治療急性咽炎的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藥物組成金銀花占20-22%,生地黃占20-22%,玄參占13-15%,麥冬占13-15%,桔梗占6-9%,烏梅占6-8%,天花粉占6-10%,甘草占6-9%。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治療急性咽炎的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藥物組成金銀花占20-22%,生地黃占20-22%,玄參占13-15%,麥冬占13-15%,桔梗占6-9%,烏梅占6-8%,天花粉占6-10%,甘草占6-9%。加工成含服片劑。該治療急性咽炎的中藥制劑,以中醫(yī)理論為基礎(chǔ),經(jīng)合理制備工藝制成服用藥片,具有清熱解毒,疏散風熱,消散腫痛之功效,藥物直接作用于咽喉局部,服用方便,治愈率高,無副作用。同時,制作容易,組方簡單,治療費用低,且通過配比量的調(diào)整即可治療不同證型的急性咽炎。
文檔編號A61P11/04GK101773603SQ20101011731
公開日2010年7月14日 申請日期2010年3月4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0年3月4日
發(fā)明者任維華, 李偉華, 李淑潔, 段偉靜 申請人:李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