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手部功能康復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康復器,尤其涉及了一種手部屈伸功能喪失或部分喪失的手部功能康復器。
背景技術:
在中風患者或者其它疾病所導致的手部屈伸功能喪失或部分喪失時,在一般情況下,醫(yī)院醫(yī)生大多數(shù)會囑咐病人多做鍛煉來達到恢復效果,神經(jīng)麻痹的病人不能主動做鍛煉,只能順其自然,待神經(jīng)功能恢復時再做鍛煉,由于用進廢退,長時間失去神經(jīng)支配的軟組織必然萎縮,鍛煉起來很難,而上肢最主要的功能就是手的功能,在條件好的康復醫(yī)院,康復醫(yī)師可以幫助患者鍛煉患手,但那是1∶1的鍛煉方法,不僅醫(yī)療費用大,而且康復醫(yī)師也有限。
發(fā)明內(nèi)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的手部功能康復器。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下面的技術方案來實現(xiàn)的一種手部功能康復器,包含有手托板、撐桿、束手帶和復位裝置,所述手托板1和手托板8活動連接,所述撐桿2一端與手托板1連接,撐桿2另一端從手托板8上設置的孔5中穿過,所述束手帶3、束手帶7分別固定在手托板1和手托板8的外側面,所述復位裝置4的兩端分別與手托板1和手托板8的內(nèi)側面固定連接。
所述手托板1和手托板8通過合頁連接。
所述手托板呈適合手形的弧形。
所述撐桿2另一端設置有手柄6。
所述手柄6呈適合手握的弧形。
所述束手帶里面設置有中草藥。
所述復位裝置4是彈力繩。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本實用新型設計巧妙,結構簡單,并由常見的材料構制而成,成本低廉;2.患者健康的手和患病的手相互結合進行鍛煉,可有效防止被動鍛煉常見的過度鍛煉或用力過猛而造成的軟組織損傷,預防患手軟組織萎縮,促進神經(jīng)功能恢復,使用起來也很方便,節(jié)省了人力、物力;3.本實用新型帶有有利于康復用的中草藥,同時起到了藥療的作用。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1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手部功能康復器,包含有手托板、撐桿、束手帶和復位裝置,所述手托板1和手托板8活動連接,所述撐桿2一端與手托板1連接,撐桿2另一端從手托板8上設置的孔5中穿過,所述束手帶3、束手帶7分別固定在手托板1和手托板8的外側面,所述復位裝置4的兩端分別與手托板1和手托板8的內(nèi)側面固定連接。
所述手托板1和手托板8通過合頁連接;所述手托板呈適合手形的弧形;所述撐桿2另一端設置有手柄6;所述手柄6呈適合手握的弧形;所述束手帶里面設置有中草藥;所述復位裝置4是彈力繩。
手部功能康復器的使用方法描述如下把患病的手四指放在手托板1和束手帶3之間,并被束手帶3束緊,再把患病手的大拇指放在手托板8和束手帶7之間,并被束手帶7束緊,然后用健康的手握住撐桿2的手柄6,手指扣在手托板8的邊沿,輕輕用力撐撐桿2,使合著的兩個手托板慢慢打開,這時在復位裝置的作用下,兩個手托板再次合攏,然后依次打開、合攏,以此來達到鍛煉、恢復患病的手手部功能。
權利要求1.一種手部功能康復器,包含有手托板、撐桿、束手帶和復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托板(1)和手托板(8)活動連接,所述撐桿(2)一端與手托板(1)連接,撐桿(2)另一端從手托板(8)上設置的孔(5)中穿過,所述束手帶(3)、束手帶(7)分別固定在手托板(1)和手托板(8)的外側面,所述復位裝置(4)的兩端分別與手托板(1)和手托板(8)的內(nèi)側面固定連接。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手部功能康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托板(1)和手托板(8)通過合頁連接。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部功能康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托板呈適合手形的弧形。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部功能康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撐桿(2)另一端設置有手柄(6)。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手部功能康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6)呈適合手握的弧形。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部功能康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束手帶里面設置有中草藥。
7.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部功能康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復位裝置(4)是彈力繩。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的手部功能康復器,它包含有手托板、撐桿、束手帶和復位裝置,所述手托板有兩個,并活動連接,所述撐桿一端與手托板連接,撐桿另一端從另一個手托板上設置的孔中穿過,所述束手帶有兩個,并分別固定在相應的兩個手托板的外側面,所述復位裝置的兩端分別與相應的兩個手托板的內(nèi)側面固定連接。本實用新型設計巧妙,結構簡單,成本低廉,預防患手軟組織萎縮,促進神經(jīng)功能恢復,使用起來也很方便,節(jié)省了人力、物力,并帶有有利于康復用的中草藥,同時起到了藥療的作用。本實用新型主要應用在醫(yī)療康復方面。
文檔編號A61H1/02GK2780173SQ20052002974
公開日2006年5月17日 申請日期2005年1月7日 優(yōu)先權日2005年1月7日
發(fā)明者秦俊峰 申請人:秦俊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