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治療淋巴結結核的中藥復方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由純中藥藥物組成的中藥復方。
背景技術:
淋巴結結核,亦稱“結核性淋巴結炎”。淋巴結結核常發(fā)生于肺門和頸部淋巴結,是結核病的一種類型?,F代醫(yī)學研究證明,結核病是由結核桿菌引起的傳染病。結核桿菌為細長稍彎曲或直的、兩端鈍圓的桿菌,長1-4μm,寬0.3-0.6μm,無莢膜、無鞭毛、無芽胞、無動力、無菌絲。在電子顯微鏡下,結核桿菌主要由細胞壁、細胞膜、中介體和細胞槳等組成。結核病多由呼吸道感染,偶見消化道感染。病理特征為結核結節(jié)形成和干酪樣壞死。
醫(yī)學上將發(fā)生于肺門的淋巴結結核歸類為原發(fā)性結核的一部分,發(fā)生于頸部淋巴結(或腋窩、腹股溝淋巴結)結核俗稱“疬子頸”。由于淋巴、血液的播散,因此,臨床上上述兩種淋巴結結核常常同時發(fā)生。
現代醫(yī)學用于結核病治療的化學藥物主要有異煙肼(原名“雷米封”)、鏈霉素、對氨基水楊酸鹽、利福平、乙胺丁醇等。目前臨床上應用的絕大多數抗結核化學藥物中,均普遍存在療程長(一般在6個月以上)、易產生耐藥性(包括“獲得性耐藥”和“初始耐藥”)、毒副作用,特別是對肝、腎和神經系統損害較為明顯。在臨床中,經??梢杂龅接捎诖嬖诮Y核桿菌耐藥和應用抗結核化學藥物耐受性差等因素,使結核病患者久治不愈或復發(fā)。也經??梢杂龅浇Y核病患者因服用抗結核化學藥物后出現食欲下降、惡心、嘔吐、尿黃、眼黃、肝功能異常等情況,嚴重者甚至可因藥物引起中毒性肝壞死而死亡,所以臨床上在服用抗結核化學藥物的同時需服用保肝藥,并且每月定期檢查肝功能。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就是上述化學藥物在治療淋巴結結核病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發(fā)明的目的 本中藥復方采用純中藥藥物,通過疏肝解郁,軟堅化疾,排膿消腫,滋陰補腎,補氣養(yǎng)血,達到治療淋巴結結核的目的。
據現代醫(yī)學研究,結核病的發(fā)病與否除與結核桿菌的數量有關外,還與機體的免疫功能尤其是CD4淋巴細胞低下密切相關,而且,免疫功能低下也是造成結核病灶擴散和結核潛伏病灶復發(fā)的重要原因。
中醫(yī)學認為,癆蟲感染是引起結核病的病因,正氣虛弱,氣血不足是癆蟲得以入侵機體和發(fā)病的誘因。二者互為因果,共同致病。中醫(yī)學所指的“正氣”與現代醫(yī)學的免疫力密切相關。因此,中醫(yī)中藥治療結核病采取“補虛以補其元,殺蟲以絕其根”的原則。亦即扶正補虛,抗癆殺蟲,以除病因。
本中藥復方為純中藥藥物,與化學藥物相比,無因服用化學藥物給患者帶來的各種毒副作用,且療程短,療效高,愈后不復發(fā)。
技術方案 一種治療淋巴結結核的中藥復方,藥物組份包括煅牡蠣、生黃芪、玄參、浙貝母、血竭、三棱、沒藥。各組份按重量百分比計分別為煅牡蠣5-10份,生黃芪0.5-4份,玄參0.5-3份,浙貝母0.5-2份,血竭0.5-2份,三棱0.5-2份,沒藥0.3-1份。
牡蠣據《神農本草經》(《本經》)為牡蠣科動物長牡蠣和大連灣牡蠣或近江牡蠣等的貝殼。從東北至海南島沿海內均有分布,宜于冬、春采集。去肉留殼,淘凈曬干。搗碎生用,或火煅粉碎用。
生黃芪據《神農本草經》(《本經》)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黃芪和內蒙黃芪的根。黃芪主產于山西、甘肅、黑龍江、內蒙古等地;內蒙古黃芪主產于內蒙、吉林、河北、山西等地。一般生長四年以上者采收,春秋兩季可采,以秋季采者質量較好。除去地上部分及須根,曬干。切片,生用。
玄參據《神農本草經》(《本經》)為玄參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玄參的根。產于我國長江流域及陜西、福建等省,野生、家種均有。立冬前后采挖,反復堆曬,至內部色黑,曬干,切片。生用。別名,元參。
浙貝母據《神農本草經》(《本經》)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浙貝母的地下鱗莖。原產浙江象山縣,現主產于寧波鄞縣樟樹。都是人工繁殖,近年來杭州郊區(qū)也有栽培。其次在江蘇、安徽及湖南等地亦有分布。于立夏植株枯萎后采挖,洗凈泥土,按大小分開,大者摘去心芽,小者不去心芽,分別撞擦,除去外皮,干燥。
血竭據《新修本草》(世稱《唐本草》)為棕櫚科常綠藤本植物麒麟竭及同屬植物的果實和樹干滲出的樹脂。主產于廣東、臺灣及印尼、馬來亞等地。夏季果實成熟時采集鱗片間分泌出的樹脂,經加熱蒸壓成團;或煮果實取汁濃縮;或取莖干滲出的樹脂,制為成品。用時搗碎研末。別名,麒麟竭。
三棱據《本草拾遺》為黑三棱科植物黑三棱的塊莖。產于江蘇、河南、山東、江西、安徽等地。冬、春兩季采挖,除去莖苗及須根,洗凈泥土,削去外皮,曬干。切片,生用。別名,荊三棱、京三棱。
沒藥據《開寶本草》為橄欖科植物沒藥樹或其他同屬植物莖干皮部滲出的油膠樹脂。主產于非洲索馬里、埃塞俄比亞以及印度等地。采集由樹皮裂縫處滲出的白色油膠樹脂,于空氣中變成紅棕色而堅硬的圓塊。打碎后,炒至焦黑色應用。
煅牡蠣能軟堅散結止痛;生黃芪能補氣升陽,調整五臟,利水消腫,托毒生肌,達到益氣養(yǎng)血以扶正之功效;玄參能滋養(yǎng)陰精,清熱、解毒、涼血,散結消癰;浙貝母能清熱、化痰、軟堅散結;血竭能活血、散瘀、定痛;三棱能行氣破血,消積止痛;沒藥能活血祛瘀,消腫生肌。諸味合用,可研細末、調成蜜丸服用,共奏軟堅散結、清熱、解毒、殺蟲之功,達到治愈淋巴結結核之效果。
發(fā)明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 淋巴結結核作為一類常見的結核病,是一種慢性和消耗性疾病,臨床表現較復雜,治療用藥周期較長(化學藥物治療一般至少6個月以上),化學藥物副作用較多,經常可以遇到患者因服用抗結核化學藥物后出現惡心、嘔吐、上腹部不適、頭昏、頭痛、嗜睡、疲乏、皮疹和肝功能異常等情況,恢復過程也相對較慢。給患者及家屬帶來了許多精神負擔和經濟負擔。
本發(fā)明是建立在祖國中醫(yī)理論的基礎上,通過抑制和殺滅結核桿菌,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亦即“補虛以補其元,殺蟲以絕其根”為原則,達到治愈患者的目的。本發(fā)明是純中藥復方,所采用的中藥都來自自然界,藥性平和、副作用小,不干擾人體正常的生理過程。本中藥復方制成的藥物成本低。對于淋巴結結核初、中期患者,服用本發(fā)明藥物8副即可治愈。經跟蹤調查,使用本中藥復方治愈的患者愈后不復發(fā)。
患者張××;性別,女;年齡,34歲;患病12年??┭?,高燒40℃,頸部、腋下的淋巴結結核形成潰瘍瘺孔,肺門也出現淋巴結核,屬淋巴結結核后期。曾在山西醫(y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yī)院、太原市結核病醫(yī)院采用異煙肼(雷米封)、鏈霉素、對氨基水楊酸鈉、乙胺丁醇、利福平等化學藥物治療。用藥期間可控制高燒癥狀,但淋巴結核未消退。每年春、秋季節(jié)病灶加重,如此反復近10年。由于長期服用化學藥物,出現肝功能異常,喪失工作能力。經采用本發(fā)明中藥復方治療,10副藥治愈,已經12年未復發(fā)。
患者高×;性別,男;年齡,8歲;患病8年。由于其母親患淋巴結結核,高×出生后經太原市結核病醫(yī)院確診頸部、腋下、腹股溝部均有淋巴結核。曾在太原市結核病醫(yī)院采用異煙肼(雷米封)、鏈霉素、利福平等化學藥物治療,無顯著療效。經采用本發(fā)明中藥復方治療,8副藥治愈,已經11年未復發(fā)。
患者趙××;性別,女;年齡40歲;患病10年。高燒,頸部、腋下的淋巴結腫大。曾在山西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太原市結核病醫(yī)院采用異煙肼(雷米封)、對氨基水楊酸鈉、鏈霉素、利福平等化學藥物治療,用藥期間可控制癥狀,停藥后病灶復發(fā),如此反復近10年。經采用本發(fā)明中藥復方治療,8副藥治愈,已經21年未復發(fā)。
最佳實施方案 患者張××;性別,女;年齡,34歲;患病12年;癥狀,高燒40℃、咯血、氣促、面部發(fā)黑、頸部及腋下淋巴結結核潰破形成竇道,X光透視檢查發(fā)現肺門有淋巴結結核?;颊呋疾∑陂g曾采用異煙肼(雷米封)、鏈霉素、對氨基水楊酸鈉、乙胺丁醇、利福平等化學藥物進行治療,治療無明顯效果。采用本發(fā)明中藥復方進行治療,10副藥即治愈,自1992年治愈至今未復發(fā)。其治療方案為煅牡蠣10份,生黃芪4份,玄參3份,浙貝母2份,血竭2份,三棱2份,沒藥1份。各味藥研成細末,用蜂蜜調成蜜丸20粒,每日早、晚空腹各服1粒,10日服完,連續(xù)服10副藥。經太原市結核病醫(yī)院檢查,淋巴結結核癥狀消失,治愈。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淋巴結結核的中藥復方,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煅牡蠣5-10份、生黃芪0.5-4份、玄參0.5-3份、浙貝母0.5-2份、血竭0.5-2份。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藥復方,其中還包括三棱0.5-2份。
3.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藥復方,其中還包括沒藥0.3-1份。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是一種純中藥藥物組成的中藥復方。淋巴結結核,亦稱“結核性淋巴結炎”,是臨床常見的一類結核病?,F代醫(yī)學用于結核病治療的化學藥物均普遍存在療程長、易產生耐藥性、毒副作用,特別是對肝、腎和神經系統損害較為明顯。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就是上述化學藥物在治療淋巴結結核病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本發(fā)明是一種治療淋巴結結核的中藥復方,藥物組份按重量百分比計包括煅牡蠣5-10份,生黃芪0.5-4份,玄參0.5-3份,浙貝母0.5-2份,血竭0.5-2份,三棱0.5-2份,沒藥0.3-1份。本發(fā)明旨在起到疏肝解郁,軟堅化結;滋陰補腎,排濃消腫;補氣養(yǎng)血,托毒生肌。達到治愈淋巴結結核的作用。
文檔編號A61P31/00GK1546163SQ20031012446
公開日2004年11月17日 申請日期2003年12月17日 優(yōu)先權日2003年12月17日
發(fā)明者段春平 申請人:段春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