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多層螺旋流動層式包衣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應用于制藥、食品、化工等行業(yè)的包衣機。
背景技術:
目前應用于醫(yī)藥,食品,化工等行業(yè)的包衣機大多采用荸薺式包衣機,或采用帶有間斷式平面攪拌槳的包衣設備。如專利審定公告號CN2412572公開了這種設備,上述設備由于其攪拌機構的限制,使得包衣機在工作時,對于藥片等流動性差的物料,由于其側面是平的,片與片之間經常會接觸,當包衣滾筒轉動時,表面有液體包衣材料時,由于相鄰的藥片接觸緊密而發(fā)生粘連,尤其在使用過程中,間斷式平面攪拌槳的中間部分旋轉的藥片經常出現(xiàn)停滯的死角區(qū)域,這些藥片幾乎不流動,這樣就會造成壞片及花片現(xiàn)象。物料占用包衣包衣滾筒實際可利用空間的利用率很低,設備生產效率低,能耗大。同時由于原有的包衣機高度過高,操作極不方便,所以大型包衣機目前尚是空白。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對現(xiàn)有的包衣機進行改進,提高均勻包衣的性能,在相同容積的包衣容器內可以提高包衣裝載量,同時在不增加其他裝置的情況下完成自動出料功能,提高效率,操作簡便。
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是該多層螺旋流動層式包衣機,包括包衣滾筒、噴嘴、加熱裝置和攪拌裝置;其特征是,——所述包衣滾筒直徑加大及長度加長;
——所述噴嘴為多個;——設置于包衣滾筒內的多層螺旋攪拌裝置。
本發(fā)明的進一步特征是,所述的包衣滾筒的長度加長并大于其直徑,包衣滾筒的一側直徑加大同時封閉,包衣滾筒整體呈圓臺形。所述的包衣滾筒由前段1、中段2和后段3連接構成,其中前段1一側為開口7,中段2為兩側直徑不等的圓臺形,后段3的一側為封閉形式8,后段與中段2的直徑較大的一側連接。所述設置于包衣滾筒內的多層螺旋攪拌裝置包括兩層或兩層以上的多層螺旋擋板4、5、6,形成多層攪拌;每一層螺旋擋板與前一層螺旋擋板有一定徑向距離的偏移,其偏移方向為向包衣滾筒的軸心方向,并且由立柱9支撐,而且每一層螺旋擋板具有相互交替相反的螺旋角度;相互偏移的螺旋擋板的層數(shù)最少為兩層。所述包衣滾筒由托輪11及傳動軸12的三點支撐固定于機身13上,由電機19通過撓性傳動18驅動包衣滾筒轉動;機身通過四個地腳10呈水平狀態(tài)固定在地面上不動。所述加熱裝置是在包衣滾筒的一側安裝熱風口14及排風口15,用于進行熱量交換。所述加熱裝置是在包衣滾筒的一側采用加熱管加熱,同時在封閉的16端探入排風口,排風口與封閉的17端采用相對滑動連接。所述包衣滾筒的外形既可以是圓形,也可以是等邊多邊形。
本發(fā)明保證藥物能充分地達到比以前設備更好的均勻包衣效果,在相同容積的包衣容器內可以提高包衣裝載量,同時在不增加其他裝置的情況下完成自動出料功能,提高效率,操作簡便。加長的圓臺形的包衣滾筒和螺旋攪拌機構相結合就可以使在包衣滾筒的直徑不變,不增加設備的高度尺寸前提下通過加長筒身,就可以使包衣產量提高一倍。這也為大型的包衣機開發(fā)使用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圖1是本發(fā)明的包衣滾筒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fā)明的整機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附圖1, 本發(fā)明的包衣滾筒結構與普通包衣滾筒不同,即長度加長大于直徑,一側直徑加大同時封閉的呈圓臺形的包衣滾筒,在圖1中由前段1、中段2和后段3連接構成。其中前段1一側為開口7形式,中段2為兩側直徑不等的圓臺形,后段3的一側為封閉形式8與中段2的直徑較大的一側連接。由于包衣滾筒中段的圓臺形及后部封閉的原因,可以設置兩層或兩層以上的多層螺旋擋板4、5、6,形成多層攪拌。每一層螺旋擋板與前一層螺旋擋板有一定徑向距離的偏移,其偏移方向為向包衣滾筒的軸心方向,并且由立柱9支撐;而且每一層螺旋擋板具有相互交替相反的螺旋角度。相互偏移的螺旋擋板的層數(shù)最少為兩層。
請參閱附圖2,本發(fā)明的包衣滾筒由托輪11及傳動軸12的三點支撐固定于機身13上;由電機19通過撓性傳動18驅動包衣滾筒轉動;機身通過四個地腳10呈水平狀態(tài)固定在地面上不動。包衣滾筒安裝在機身上,該包衣機設置了正反轉功能,在無須包衣滾筒傾覆及無須增添任何其他裝置的情況下就可自動完成包衣及出料工作。
同時該包衣機具有多種功能,根據(jù)包制藥片或者粉劑與顆粒的不同要求,在圖1中包衣滾筒中段2的材料即可以用具有滲透特性材料制成,也可以由非滲透性材料制成。如果包制藥片則采用滲透性材料制作,在圖2中,熱風系統(tǒng)由熱風口14及排風口15安裝于包衣滾筒的一側進行熱量交換。如果包制粉劑與顆粒則采用非滲透性材料制作,則在包衣滾筒的一側采用加熱管加熱,同時在封閉的16端探入排風口,排風口與封閉的17端采用相對滑動連接。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在原有的普通包衣機的包衣滾筒外形上加以改進,在不改變包衣滾筒直徑的基礎上,將原有的包衣滾筒長度加長到大于其直徑,其目的是有效地提高裝載量。同時通過改變了原有的包衣滾筒形狀,使得包衣物料并不是均勻地分布于整個的包衣滾筒內,產生了不同的裝載厚度,但是物料在多層螺旋攪拌槳的驅動下產生了規(guī)律性的傾翻層流流動,這時,當噴嘴的噴灑范圍停留在較厚的物料層時,由于較厚的物料層在多層螺旋攪拌槳的驅動下流速加快,這個范圍內的混合強度最大,沒有不流動的死角區(qū),片與片之間粘連的幾率最低,包衣液的有效分布范圍就更加均勻,包衣質量和效率就有很大的提高。
在圖1中,由于包衣滾筒的后部8是封閉的,所以上一層螺旋擋板的高度就可以提高到包衣滾筒后部圓臺的上邊緣。在向某一方向旋轉時,處于包衣攪拌工作狀態(tài),在筒身回轉一個周期時,在底層螺旋攪拌擋板4作用下,物料完成從桶口到桶底的一次移動,同時在上面一層或兩層螺旋攪拌擋板5、6驅動作用下,物料完成從桶底到桶口的一次移動。總之筒身回轉一圈,物料將完成從桶口到桶底再從桶底到桶口全過程的多層流動。而包衣滾筒反方向旋轉時,在螺旋攪拌系統(tǒng)的驅動下處于包衣成品出料狀態(tài),所以該包衣機設置了正反轉功能,在無須包衣滾筒傾覆及無須增添任何其他裝置的情況下就可完成包衣及出料工作。
出于功能性的考慮,當粉劑或顆粒劑在包衣機內需要包衣時,由于粉劑或顆粒劑的直徑都較小,所以很容易地從具有滲透性的包衣機鍋壁漏出,所以在包制上述原料時,包衣機鍋壁的材料應采用非滲透性的材料制作。但是非滲透性的材料無法傳遞熱風來干燥包衣材料,所以該機又采用另外一種熱量的傳遞方式,即從包衣鍋的一側用加熱管進行加熱,干燥出來的蒸汽通過安裝在包衣鍋后部的排風口及時排出,這樣就可以滿足迅速干燥的目的。同時也使該包衣機的功能更加全面。
出于對不同的包衣原料的外形形狀的要求,可以設計成不同幾何形狀的包衣滾筒的外形,以增加該機的廣泛適應性。所述包衣滾筒的外形既可以是圓形,也可以是等邊多邊形。
權利要求1.一種多層螺旋流動層式包衣機,包括包衣滾筒、噴嘴、加熱裝置和攪拌裝置;其特征是,——所述包衣滾筒直徑加大及長度加長;——所述噴嘴為多個;——設置于包衣滾筒內的多層螺旋攪拌裝置。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層螺旋流動層式包衣機,其特征是,所述的包衣滾筒的長度加長并大于其直徑,包衣滾筒的一側直徑加大同時封閉,包衣滾筒整體呈圓臺形。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多層螺旋流動層式包衣機,其特征是,所述的包衣滾筒由前段(1)、中段(2)和后段(3)連接構成,其中前段(1)一側為開口(7),中段(2)為兩側直徑不等的圓臺形,后段(3)的一側為封閉形式(8),后段與中段(2)的直徑較大的一側連接。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多層螺旋流動層式包衣機,其特征是,所述設置于包衣滾筒內的多層螺旋攪拌裝置包括兩層或兩層以上的多層螺旋擋板(4)、(5)、(6),形成多層攪拌;每一層螺旋擋板與前一層螺旋擋板有一定徑向距離的偏移,其偏移方向為向包衣滾筒的軸心方向,并由立柱(9)支撐,而且每一層螺旋擋板具有相互交替相反的螺旋角度;相互偏移的螺旋擋板的層數(shù)最少為兩層。
5.根據(jù)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多層螺旋流動層式包衣機,其特征是,所述包衣滾筒由托輪(11)及傳動軸(12)的三點支撐固定于機身(13)上,電機(19)通過撓性傳動(18)驅動包衣包衣滾筒轉動;機身通過四個地腳(10)呈水平狀態(tài)固定在地面上。
6.根據(jù)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多層螺旋流動層式包衣機,其特征是,所述加熱裝置是在包衣滾筒的一側安裝熱風口(14)及排風口(15),用于進行熱量交換。
7.根據(jù)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多層螺旋流動層式包衣機,其特征是,所述加熱裝置是在包衣滾筒的一側采用加熱管加熱,同時在封閉的(16)端探入排風口,排風口與封閉的(17)端采用相對滑動連接。
8.根據(jù)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多層螺旋流動層式包衣機,其特征是,所述包衣滾筒的外形是圓形或等邊多邊形。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應用于制藥、食品、化工等行業(yè)的包衣機。該多層螺旋流動層式包衣機,包括包衣滾筒、噴嘴、加熱裝置和攪拌裝置;其特征是,所述包衣滾筒直徑加大及長度加長;所述噴嘴為多個;設置于包衣滾筒內的多層螺旋攪拌裝置。本實用新型保證藥物能充分地達到比以前設備更好的均勻包衣效果,在相同容積的包衣容器內可以提高包衣裝載量,同時在不增加其他裝置的情況下完成自動出料功能,提高效率,操作簡便。加長的圓臺形的包衣滾筒和螺旋攪拌機構相結合就可以使在包衣滾筒的直徑不變,不增加設備的高度尺寸前提下通過加長筒身,就可以使包衣產量提高一倍。這也為大型的包衣機開發(fā)使用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文檔編號A61J3/06GK2620539SQ0324037
公開日2004年6月16日 申請日期2003年3月11日 優(yōu)先權日2003年3月11日
發(fā)明者王孟剛 申請人:王孟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