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松子開口的生產工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松子開口的生產工藝,屬于硬殼食品加工領域。
目前,國內松子加工大致有兩種方法,一是人工將松子在普通大鍋中翻炒,方法很落后。二是采用機械烘炒,即把松子裝入轉動的炒鍋內,邊轉邊炒。這種方法克服了前者烘炒不勻,外皮有焦狀斑點的缺陷,但是烘炒后松子種皮堅硬如初,食用時需牙咬或錘砸、鉗夾等,很不方便。
本發(fā)明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種能夠去除表皮粘附層及種鱗殘留物,更重要的是烘炒后種皮裂開小口,食用方便、衛(wèi)生的松子開口的生產工藝。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方法實現(xiàn)的松子開口的生產工藝包括浸泡、烘炒、熱悶、散熱、開口、二次烘炒、上光等工藝步驟,其具體操作過程為1、浸泡將松子、水、生石灰按100∶90-120∶10-20的重量比混合后浸泡2-8小時。
2、脫皮浸泡好的松子與40-100目石砂按100∶10-30的重量比裝入清洗機內,在清洗機轉速20-40轉/分條件下清洗1-4小時。
3、烘炒將洗凈的松子連同粘附的部分石砂一起投入炒鍋內,控制炒鍋轉速30-50轉/分,先在180-210℃的溫度下烘炒10-15分鐘,降溫至140-160℃繼續(xù)烘炒20-40分鐘,重新升溫至180-210℃再烘炒1-2小時后出鍋。
4、熱悶將炒好的松子熱悶2-10小時。
5、散熱將悶好的松子散熱5-12小時。
6、開口散熱后松子裝入轉速20-35轉/分的清洗機中,用水淋洗5-15分鐘后倒入容器中開口。
7、二次烘炒將開口后松子裝入炒鍋內烘炒30-60分鐘,烘炒溫度140-160℃,轉速10-20轉/分。
8、上光炒好的松子散熱到室溫后裝入上光機中,加入0.8-1.5%的色拉油,在10-20轉/分轉速下攪拌20-30分鐘。
松子開口的原理為經變溫烘炒后,松子外殼縮小到了極限、用水淋洗松子時,松子同時也開始吸收水分,體積膨脹,于是從其尖端處沿種脊裂開,并發(fā)出清脆響聲。
與
背景技術:
相比,本發(fā)明加工的松子具有如下優(yōu)點1、松子開口后,只需輕輕一掰就能剝掉外皮,食用方便。
2、將表皮粘附層及種鱗殘留物去除后,食用干凈、衛(wèi)生。
3、外皮用色拉油上光,外觀美觀,可增加食欲感。
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發(fā)明生產工藝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實施例1如
圖1所示精選新鮮、無霉的一級紅松子125公斤放入浸泡池中,加入125公斤水,20公斤生石灰,攪拌均勻后浸泡4小時。
將浸泡好的紅松子放入清洗機中,加入20公斤洗干凈的60目左右的石砂,在清洗機轉速30轉/分條件下清洗3小時,待松子表皮粘附層及部分種鱗殘留物清洗干凈后將紅松子連同部分粘附的石砂一同裝入竹筐內控凈水份。
將控凈水份的松子裝入炒鍋內,控制炒鍋轉速40轉/分,先升溫至200℃烘炒15分鐘,至種鱗殘留物飛濺時,降溫至150℃繼續(xù)烘炒30分鐘,種鱗殘留物脫凈后,再升溫至200℃烘炒2小時,出鍋。
出鍋的紅松子篩凈雜質后裝入麻袋中熱悶6小時。悶好的紅松子倒入竹筐內散熱6小時。
散熱后的松子裝入清洗機中,在清洗機轉速25轉/分條件下,用水淋洗10分鐘后,裝入竹筐內開口。
開口后的紅松子裝入炒鍋內,在鍋溫150℃,轉速15轉/分條件下烘炒40分鐘,出鍋散熱并篩去雜質,裝入上光機中,加入1.5%的色拉油,轉速15轉/分下攪拌20分鐘出鍋。
將制好的紅松子精選挑出亂粒、空粒、雜質后包裝得成品。
實施例2如圖1所示,精選新鮮、無霉的一級華山松子125公斤放入浸泡池中,加入125公斤水,15公斤生石灰,攪拌均勻后浸泡3小時。
將浸泡好的華山松子放入清洗機中,加入20公斤洗干凈的60目左右的石砂,在清洗機轉速30轉/分條件下清洗2小時,待松子表皮粘附層及部分種鱗殘留物清洗干凈后將華山子連同部分粘附的石砂一同裝入竹筐內控凈水份。
將控凈水份的松子裝入炒鍋內,控制炒鍋轉速40轉/分,先升溫至200℃烘炒15分鐘,至種鱗殘留物飛濺時,降溫至150℃繼續(xù)烘炒30分鐘,種鱗殘留物脫凈后,再升溫至190℃烘炒2小時,出鍋。
出鍋的華山松子篩凈雜質后裝入麻袋中熱悶4小時。悶好的華山松子倒入竹筐內散熱6小時。
散熱后的松子裝入清洗機中,在清洗機25轉/分條件下,用水淋洗10分鐘后,裝入竹筐內。
開口后華山松子裝入炒鍋內,在鍋溫150℃轉速20轉/分條件下烘炒40分鐘,出鍋散熱并篩去雜質,裝入上光機中,加入1%的色拉油轉速20轉/分下攪拌25分鐘出鍋。
將制好的華山松子精選,挑出亂粒、空粒、雜質后包裝得成品。
權利要求
1.一種松子開口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工藝包括浸泡、脫皮、烘炒、熱悶、散熱、開口、二次烘炒、上光,A浸泡將松子與水、生石灰一起浸泡;B脫皮浸泡好的松子與40-100目石砂裝入清洗機內清洗;C烘炒將松子與部分粘附的石砂一起投入炒鍋變溫烘炒;D熱悶炒好的松子熱悶2-10小時;E散熱將悶好的松子散熱5-12小時;F開口散熱后松子裝入清洗機中用水淋洗5-15分鐘后倒入容器中開口;G二次烘炒將開好口的松子投入炒鍋內再次烘炒;H上光炒好的松子散熱到室溫后裝入上光機中加入色拉油攪拌。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松子開口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松子、水、生石灰的重量比為100∶90-120∶10-20,浸泡2-8小時。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松子開口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松子與石砂的重量比為100∶10-30,清洗機轉速為20-40轉/分,清洗時間1-4小時。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松子開口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說的變溫烘炒是先在180-210℃下烘炒10-15分鐘,降溫至140-160℃烘炒20-40分鐘,再升溫至180-210℃烘炒1-2小時,炒鍋轉速控制在30-50轉/分。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松子開口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開口時清洗機轉速20-35轉/分。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松子開口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二次烘炒時炒鍋轉速為10-20轉/分,在140-160℃下烘炒30-60分鐘。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松子開口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上光時加入色拉油量為松子量的0.8-1.3%,攪拌20-30分鐘,轉速10-20轉/分。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松子開口的生產工藝,屬于硬殼食品加工技術領域。具體加工工藝是將松子在石灰水中浸泡并用石砂脫去表皮粘附層后進行變溫烘炒,經熱悶和散熱后用水淋洗使松子開口,開口后的松子經二次烘炒和加色拉油上光后制得成品。本發(fā)明生產的松子香、酥、脆、而且衛(wèi)生、美觀,食用方便。
文檔編號A23L1/36GK1097953SQ9310939
公開日1995年2月1日 申請日期1993年7月29日 優(yōu)先權日1993年7月29日
發(fā)明者方全虎, 劉志國, 高建新 申請人:山西賽達林木種苗綜合開發(fā)股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