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生物誘集防治絲瓜根結線蟲的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生物誘集防治絲瓜根結線蟲的方法,通過合理設置種植模式,實現(xiàn)主栽作物與生物誘集植物間套作,并與多項技術措施有機組合,完全不使用化學殺線蟲劑,能有效防治絲瓜根結線蟲,提高絲瓜產(chǎn)量,符合綠色、低碳理念。本發(fā)明對絲瓜根結線蟲的防治效果達88.2%?91.5%,絲瓜產(chǎn)量較傳統(tǒng)防治方法提高17.1%。
【專利說明】
一種生物誘集防治絲瓜根結線蟲的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基于生物誘集控制絲瓜根結線蟲的方法,屬于蔬菜根結線蟲綠色防治技術領域,適宜于日光溫室絲瓜吊蔓栽培?!颈尘凹夹g】
[0002]根結線蟲危害是絲瓜作物生產(chǎn)過程中的主要危害之一,可造成絲瓜減產(chǎn)30%以上, 甚至絕收。近年來,我國日光溫室等保護地蔬菜的種植面積不斷擴大,日光溫室溫濕適宜, 加上常年連作,造成根結線蟲逐年加重。而常用的防治方法基本上是化學農(nóng)藥的施用,例如:噻唑磷、辛硫磷、棉隆、二氯異丙謎、威百畝和硫酰氟等,但大量使用化學藥劑進行防治, 會造成農(nóng)作物體內(nèi)及土壤中的大量藥物殘留,貽害食用者的身體健康和貽害子孫后代的健康,而且防治效果不是很好。
[0003]在環(huán)保、綠色、低碳等理念不斷深入人心的大形勢下,生物誘集等生物防治手段近年來越來越受到人們重視,尤其是在多種化學農(nóng)藥被限用或禁用之后。但常規(guī)種植誘蟲作物的方法通常是上、下茬栽培模式,根結線蟲復發(fā)率較高,必須輔助施用化學藥物防治才能達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發(fā)明內(nèi)容】
[0004]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以上問題,提供一種生物誘集防治絲瓜根結線蟲的方法,該方法通過合理設置種植模式,在不降低主栽作物種植密度以及不影響主栽作物發(fā)育的條件下,實現(xiàn)主栽作物與生物誘集植物間套作,并與多項技術措施有機組合,完全不使用化學殺線蟲劑,能有效地防治絲瓜根結線蟲,耗能低,符合綠色、低碳理念。
[0005]為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發(fā)明的生物誘集防治絲瓜根結線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1)設置栽培壟:栽培壟寬60cm、高25cm,栽培壟上挖2條深均為10cm的凹槽,將栽培壟均分為3條凸出帶,壟面形成雙凹形,凹槽凹陷部分寬均為12cm,相鄰2條栽培壟間距80cm;在試驗中發(fā)現(xiàn):設置雙凹形栽培壟,一方面為主栽作物與誘集根結線蟲植物互作共生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環(huán)境,不降低主栽作物種植密度,不影響主栽作物正常生長發(fā)育;另一方面實現(xiàn)主栽作物與誘集根結線蟲植物的根系在空間上分離,盡量減少二者的根系交叉分布;2)絲瓜定植前15-20天,在栽培壟兩側的凸出帶上條播第1茬誘集植物;3)第1茬誘集植物播種后,凹槽內(nèi)漫灌灌水,灌水量以剛好不漫過兩側的2條凸出帶為宜,隔5天1次,連續(xù)灌水2次;試驗中還發(fā)現(xiàn):通過凹槽內(nèi)漫灌灌水,短時間內(nèi)改變栽培壟不同部位的土壤透氣性,使栽培壟兩側的凸出帶土壤的透氣性好于中間的凸出帶,加速栽培壟中間的凸出帶土壤中的根結線蟲向兩側的凸出帶土壤移動;4)待步驟3)中最后一次灌水自然落干后,凹槽內(nèi)設置滴灌帶用于絲瓜定植后澆水;5)在栽培壟中間的凸出帶上按穴距40cm開定植穴,每個定植穴內(nèi)混施碳化稻殼50g,之后將絲瓜苗定植于定植穴內(nèi);6)絲瓜定植完畢,選用80%乙蒜素乳油2500倍水溶液灌根,每株絲瓜灌液量為120-150g;試驗中還發(fā)現(xiàn):乙蒜素對根結線蟲有趨避作用,將根結線蟲趨避遠離番茄根系;定植穴內(nèi)混施碳化稻殼,碳化稻殼吸附部分乙蒜素,然后再慢慢釋放,延長乙蒜素對根結線蟲的趨避時間;7)絲瓜定植后45-50天,將第1茬誘集植物連根拔出,集中銷毀;8)第1茬誘集植物拔除后,在栽培壟兩側的凸出帶上接茬條播第2茬誘集植物;9)第2茬誘集植物播種后,選用80%乙蒜素乳油2500倍水溶液對絲瓜第2次灌根,每株灌液量為150_200g;10)絲瓜收獲完畢,將第2茬誘集植物連根拔出,集中銷毀。
[0006] 一種優(yōu)化方案,所述誘集植物為小白菜、油麥菜、菠菜中的一種;其中,所述小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L.ssp.chinensis Makino (var.communis Tsen et Lee)],十字花科蕓薹屬植物;所述油麥菜(Lactuca sativa var longifoliaf.Lam),菊科萬苣屬植物;所述菠菜(Spinacia oleracea L.),藜科菠菜屬一年生草本植物。[00〇7]另一種優(yōu)化方案,所述步驟5)中絲瓜苗為3葉1心苗。
[0008]采用以上技術方案,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yōu)點:(1)本發(fā)明的方法通過創(chuàng)新栽培壟壟形和間作套種模式,基于生物誘集與多項技術措施有機組合,完全不使用化學殺線蟲劑,耗能低,符合低碳理念。
[0009](2)本發(fā)明在實際使用中不會產(chǎn)生化學藥物殘留,產(chǎn)品綠色安全。
[0010](3)本發(fā)明適用區(qū)域廣,無需繁瑣的熏蒸措施,操作簡單,使用成本低,綜合效益顯著。
[0011](4)本發(fā)明防治根結線蟲效果好,產(chǎn)量高。據(jù)試驗,本發(fā)明對絲瓜根結線蟲的防治效果達88.2%-91.5%,絲瓜產(chǎn)量較傳統(tǒng)防治方法提高16.3%-17.3%。
[0012]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說明?!揪唧w實施方式】
[0013]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發(fā)明,但不用來限制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
[0014]實施例1,在壽光市某一日光溫室內(nèi),2014年2月10日定植絲瓜,絲瓜品種為中綠1 號,進行吊蔓栽培。設4個處理,3次重復,采用隨機區(qū)組排列,小區(qū)面積120m2,除要求的措施夕卜,其它管理措施完全相同。田間試驗所選日光溫室根結線蟲病極為嚴重,前茬種植作物為黃瓜,減產(chǎn)30%以上。[〇〇15]處理1:按本發(fā)明的方法栽培絲瓜,具體技術方案如下:1)設置栽培壟:栽培壟寬60cm、高25cm,栽培壟上挖2條深均為10cm的凹槽,將栽培壟均分為3條凸出帶,壟面形成雙凹形,凹槽凹陷部分寬均為12cm,相鄰2條栽培壟間距80cm;2)絲瓜定植前15-20天,在栽培壟兩側的凸出帶上條播第1茬菠菜;3)第1茬菠菜播種后,凹槽內(nèi)漫灌灌水,灌水量以剛好不漫過兩側的2條凸出帶為宜,隔 5天1次,連續(xù)灌水2次;4)待步驟3)中最后一次灌水自然落干后,凹槽內(nèi)設置滴灌帶用于絲瓜定植后澆水;5)在栽培壟中間的凸出帶上按穴距40cm開定植穴,每個定植穴內(nèi)混施碳化稻殼50g,之后將3葉1心的絲瓜苗定植于定植穴內(nèi);6)絲瓜定植完畢,選用80%乙蒜素乳油2500倍水溶液灌根,每株絲瓜灌液量為120-150g;7)絲瓜定植后45-50天,將第1茬菠菜連根拔出,集中銷毀;8)第1茬菠菜拔除后,在栽培壟兩側的凸出帶上接茬條播第2茬菠菜;9)第2茬菠菜播種后,選用80%乙蒜素乳油2500倍水溶液對絲瓜第2次灌根,每株灌液量為150-200g;10)絲瓜收獲完畢,將第2茬菠菜連根拔出,集中銷毀。
[0016]處理2:按下列方法栽培絲瓜,采用常規(guī)種植誘蟲作物方法控制根結線蟲,必要時, 采用阿維菌素灌根。具體技術方案:種植絲瓜之前,先種植一茬菠菜,拔出菠菜后種植絲瓜, 絲瓜生長過程中若發(fā)現(xiàn)根結線蟲危害,采用2%阿維菌素2500倍水溶液灌根。絲瓜種植密度同處理1。
[0017]處理3:按下列方法栽培絲瓜,采用傳統(tǒng)化學方法防治根結線蟲。具體技術方案如下:絲瓜移栽時定植穴內(nèi)混施10%噻唑磷顆粒劑,667m2用量2.5kg,生長期內(nèi)用2%阿維菌素乳油2500倍水溶液灌根2次。絲瓜種植密度同處理1。[〇〇18] 處理4:常規(guī)方法種植絲瓜,不采用任何防治根結線蟲的措施,絲瓜種植密度同處理1〇
[0019]試驗結果:處理1防治效果91.5%,整茬內(nèi)根結線蟲得到了較好的預防和防治。
[0020]處理2防治效果66.7%,根結線蟲復發(fā)率較高,且進行了多次施藥防治。[〇〇21] 處理3防治效果65.8%。[〇〇22]處理4大面積減產(chǎn),部分植株絕產(chǎn)。[〇〇23] 上述結果方差分析,處理1分別與處理2、處理3之間差異均達極顯著水平,處理2和處理3之間差異不顯著。[〇〇24] 收獲完畢統(tǒng)計產(chǎn)量,處理1比處理2、處理3分別提高16.3%、17.1%。
[0025]試驗結果表明:本發(fā)明對根結線蟲的防治效果遠遠好于常規(guī)種植誘蟲作物方法和傳統(tǒng)化學方法,且環(huán)保、無化學藥物殘留。
[0026]實施例2,在壽光市某一日光溫室內(nèi),2014年2月10日定植絲瓜,絲瓜品種為中綠1 號,進行吊蔓栽培。設5個處理,3次重復,采用隨機區(qū)組排列,小區(qū)面積120m2,除要求的措施夕卜,其它管理措施完全相同。田間試驗所選日光溫室根結線蟲病極為嚴重,前茬種植作物為黃瓜,減產(chǎn)30%以上。[〇〇27]處理1:按本發(fā)明的方法栽培絲瓜,具體技術方案如下:1)設置栽培壟:栽培壟寬60cm、高25cm,栽培壟上挖2條深均為10cm的凹槽,將栽培壟均分為3條凸出帶,壟面形成雙凹形,凹槽凹陷部分寬均為12cm,相鄰2條栽培壟間距80cm;2)絲瓜定植前15-20天,在栽培壟兩側的凸出帶上條播第1茬油麥菜;3)第1茬油麥菜播種后,凹槽內(nèi)漫灌灌水,灌水量以剛好不漫過兩側的2條凸出帶為宜, 隔5天1次,連續(xù)灌水2次;4)待步驟3)中最后一次灌水自然落干后,凹槽內(nèi)設置滴灌帶用于絲瓜定植后澆水;5)在栽培壟中間的凸出帶上按穴距40cm開定植穴,每個定植穴內(nèi)混施碳化稻殼50g,之后將3葉1心的絲瓜苗定植于定植穴內(nèi);6)絲瓜定植完畢,選用80%乙蒜素乳油2500倍水溶液灌根,每株絲瓜灌液量為120-150g;7)絲瓜定植后45-50天,將第1茬油麥菜連根拔出,集中銷毀;8)第1茬油麥菜拔除后,在栽培壟兩側的凸出帶上接茬條播第2茬油麥菜;9)第2茬油麥菜播種后,選用80%乙蒜素乳油2500倍水溶液對絲瓜第2次灌根,每株灌液量為 150-200g;10)絲瓜收獲完畢,將第2茬油麥菜連根拔出,集中銷毀。[〇〇28]處理2:按下列方法栽培絲瓜,除凹槽內(nèi)不漫灌灌水外,其它措施完全同處理1。具體技術方案如下:1)設置栽培壟:栽培壟寬60cm、高25cm,栽培壟上挖2條深均為10cm的凹槽,將栽培壟均分為3條凸出帶,壟面形成雙凹形,凹槽凹陷部分寬均為12cm,相鄰2條栽培壟間距80cm;2)絲瓜定植前15-20天,在栽培壟兩側的凸出帶上條播第1茬油麥菜;3)第1茬油麥菜播種后,凹槽內(nèi)不漫灌灌水;凹槽內(nèi)設置滴灌帶用于絲瓜定植后澆水;4)在栽培壟中間的凸出帶上按穴距40cm開定植穴,每個定植穴內(nèi)混施碳化稻殼50g,之后將3葉1心的絲瓜苗定植于定植穴內(nèi);5)絲瓜定植完畢,選用80%乙蒜素乳油2500倍水溶液灌根,每株絲瓜灌液量為120-150g;6)絲瓜定植后45-50天,將第1茬油麥菜連根拔出,集中銷毀;7)第1茬油麥菜拔除后,在栽培壟兩側的凸出帶上接茬條播第2茬油麥菜;8)第2茬油麥菜播種后,選用80%乙蒜素乳油2500倍水溶液對絲瓜第2次灌根,每株灌液量為 150-200g;9)絲瓜收獲完畢,將第2茬油麥菜連根拔出,集中銷毀。[〇〇29]處理3:按下列方法栽培絲瓜,除定植穴內(nèi)不施用碳化稻殼外,其它措施同處理1。 具體技術方案如下:1)設置栽培壟:栽培壟寬60cm、高25cm,栽培壟上挖2條深均為10cm的凹槽,將栽培壟均分為3條凸出帶,壟面形成雙凹形,凹槽凹陷部分寬均為12cm,相鄰2條栽培壟間距80cm;2)絲瓜定植前15-20天,在栽培壟兩側的凸出帶上條播第1茬油麥菜;3)第1茬油麥菜播種后,凹槽內(nèi)漫灌灌水,灌水量以剛好不漫過兩側的2條凸出帶為宜, 隔5天1次,連續(xù)灌水2次;4)待步驟3)中最后一次灌水自然落干后,凹槽內(nèi)設置滴灌帶用于絲瓜定植后澆水;5)在栽培壟中間的凸出帶上按穴距40cm開定植穴,將3葉1心的絲瓜苗定植于定植穴內(nèi);6)絲瓜定植完畢,選用80%乙蒜素乳油2500倍水溶液灌根,每株絲瓜灌液量為120-150g;7)絲瓜定植后45-50天,將第1茬油麥菜連根拔出,集中銷毀;8)第1茬油麥菜拔除后,在栽培壟兩側的凸出帶上接茬條播第2茬油麥菜;9)第2茬油麥菜播種后,選用80%乙蒜素乳油2500倍水溶液對絲瓜第2次灌根,每株灌液量為 150-200g;10)絲瓜收獲完畢,將第2茬油麥菜連根拔出,集中銷毀。
[0030]處理4:按下列方法栽培絲瓜,除不實施乙蒜素水溶液灌根外,其它措施同處理1。 具體技術方案如下:1)設置栽培壟:栽培壟寬60cm、高25cm,栽培壟上挖2條深均為10cm的凹槽,將栽培壟均分為3條凸出帶,壟面形成雙凹形,凹槽凹陷部分寬均為12cm,相鄰2條栽培壟間距80cm;2)絲瓜定植前15-20天,在栽培壟兩側的凸出帶上條播第1茬油麥菜;3)第1茬油麥菜播種后,凹槽內(nèi)漫灌灌水,灌水量以剛好不漫過兩側的2條凸出帶為宜, 隔5天1次,連續(xù)灌水2次;4)待步驟3)中最后一次灌水自然落干后,凹槽內(nèi)設置滴灌帶用于絲瓜定植后澆水;5)在栽培壟中間的凸出帶上按穴距40cm開定植穴,每個定植穴內(nèi)混施碳化稻殼50g,之后將3葉1心的絲瓜苗定植于定植穴內(nèi);6)絲瓜定植后45-50天,將第1茬油麥菜連根拔出,集中銷毀;7)第1茬油麥菜拔除后,在栽培壟兩側的凸出帶上接茬條播第2茬油麥菜;8)絲瓜收獲完畢,將第2茬油麥菜連根拔出,集中銷毀。[〇〇31] 處理5:常規(guī)方法種植絲瓜,不采用任何防治根結線蟲的措施,絲瓜種植密度同處理1〇[〇〇32] 試驗結果:處理1防治效果88.2%。[〇〇33] 處理2防治效果63.5%。[〇〇34] 處理3防治效果62.8%。
[0035] 處理4防治效果60.7%。[〇〇36]處理5大面積減產(chǎn),部分植株絕產(chǎn)。[〇〇37] 上述結果方差分析,處理1分別與處理2、處理3、處理4之間差異均達極顯著水平, 處理2、處理3和處理4各之間差異均不顯著。[〇〇38] 收獲完畢統(tǒng)計產(chǎn)量,處理1比處理2、處理3和處理4分別提高16.5%、17.3%和17.1%。 [〇〇39]試驗結果表明:凹槽內(nèi)漫灌灌水、定植穴內(nèi)混施碳化稻殼、乙蒜素水溶液灌根等技術措施組合為基于主栽作物與生物誘集植物間套作模式下的一有機整體,缺少任何一方都實現(xiàn)不了理想的防治效果。
[0040] 實施例3,在壽光市某一日光溫室內(nèi),2014年2月10日定植絲瓜,絲瓜品種為中綠1 號,進行吊蔓栽培。設5個處理,3次重復,采用隨機區(qū)組排列,小區(qū)面積120m2,除要求的措施夕卜,其它管理措施完全相同。田間試驗所選日光溫室根結線蟲病極為嚴重,前茬種植作物為黃瓜,減產(chǎn)30%以上。
[0041]處理1:按本發(fā)明的方法栽培絲瓜,具體技術方案如下:1)設置栽培壟:栽培壟寬60cm、高25cm,栽培壟上挖2條深均為10cm的凹槽,將栽培壟均分為3條凸出帶,壟面形成雙凹形,凹槽凹陷部分寬均為12cm,相鄰2條栽培壟間距80cm;2)絲瓜定植前15-20天,在栽培壟兩側的凸出帶上條播第1茬小白菜;3)第1茬小白菜播種后,凹槽內(nèi)漫灌灌水,灌水量以剛好不漫過兩側的2條凸出帶為宜,隔5天1次,連續(xù)灌水2次;4)待步驟3)中最后一次灌水自然落干后,凹槽內(nèi)設置滴灌帶用于絲瓜定植后澆水;5)在栽培壟中間的凸出帶上按穴距40cm開定植穴,每個定植穴內(nèi)混施碳化稻殼50g,之后將3葉1心的絲瓜苗定植于定植穴內(nèi);6)絲瓜定植完畢,選用80%乙蒜素乳油2500倍水溶液灌根,每株絲瓜灌液量為120-150g;7)絲瓜定植后45-50天,將第1茬小白菜連根拔出,集中銷毀;8)第1茬小白菜拔除后,在栽培壟兩側的凸出帶上接茬條播第2茬小白菜;9)第2茬小白菜播種后,選用80%乙蒜素乳油2500倍水溶液對絲瓜第2次灌根,每株灌液量為 150-200g;10)絲瓜收獲完畢,將第2茬小白菜連根拔出,集中銷毀。[〇〇42]處理2:按下列方法栽培絲瓜,具體技術方案如下:1)設置栽培壟:栽培壟寬60cm、高25cm,栽培壟上挖2條深均為10cm的凹槽,將栽培壟均分為3條凸出帶,壟面形成雙凹形,凹槽凹陷部分寬均為12cm,相鄰2條栽培壟間距80cm;2)絲瓜定植前凹槽內(nèi)漫灌灌水,灌水量以剛好不漫過兩側的2條凸出帶為宜,隔5天1 次,連續(xù)灌水2次;3)待步驟3)中最后一次灌水自然落干后,凹槽內(nèi)設置滴灌帶用于絲瓜定植后澆水;4)在栽培壟中間的凸出帶上按穴距40cm開定植穴,將3葉1心的絲瓜苗定植于定植穴內(nèi)。[〇〇43]處理3:按下列方法栽培絲瓜,具體技術方案如下:1)設置栽培壟:栽培壟寬60cm、高25cm,栽培壟上挖2條深均為10cm的凹槽,將栽培壟均分為3條凸出帶,壟面形成雙凹形,凹槽凹陷部分寬均為12cm,相鄰2條栽培壟間距80cm;凹槽內(nèi)設置滴灌帶用于絲瓜定植后澆水;2)在栽培壟中間的凸出帶上按穴距40cm開定植穴,將3葉1心的絲瓜苗定植于定植穴內(nèi);3)絲瓜定植完畢,選用80%乙蒜素乳油2500倍水溶液灌根,每株絲瓜灌液量為120-150g;4)絲瓜定植后45-50天,選用80%乙蒜素乳油2500倍水溶液對絲瓜第2次灌根,每株灌液量為 150-200g。
[0044]處理4:按下列方法栽培絲瓜,具體技術方案如下:1)設置栽培壟:栽培壟寬60cm、高25cm,栽培壟上挖2條深均為10cm的凹槽,將栽培壟均分為3條凸出帶,壟面形成雙凹形,凹槽凹陷部分寬均為12cm,相鄰2條栽培壟間距80cm;凹槽內(nèi)設置滴灌帶用于絲瓜定植后澆水;2)在栽培壟中間的凸出帶上按穴距40cm開定植穴,每個定植穴內(nèi)混施碳化稻殼50g,之后將3葉1心的絲瓜苗定植于定植穴內(nèi)。
[0045]處理5:常規(guī)方法種植絲瓜,不采用任何防治根結線蟲的措施,絲瓜種植密度同處理1〇[〇〇46]試驗結果:處理1防治效果88.6%。
[0047]處理2大面積減產(chǎn),部分植株絕產(chǎn)。[〇〇48]處理3大面積減產(chǎn),部分植株絕產(chǎn)。[〇〇49]處理4大面積減產(chǎn),部分植株絕產(chǎn)。[〇〇5〇]處理5大面積減產(chǎn),部分植株絕產(chǎn)。[〇〇511 處理2、處理3、處理4和處理5田間表現(xiàn)一致,各處理之間由根結線蟲引起的損失差異均不顯著。處理1分別與處理2、處理3、處理4和處理5之間防治效果差異達極顯著水平。 [〇〇52]試驗結果表明:基于主栽作物與生物誘集植物間套作模式下,凹槽內(nèi)漫灌灌水、定植穴內(nèi)混施碳化稻殼、乙蒜素水溶液灌根等技術措施有機組合,才能實現(xiàn)完全不使用化學殺線蟲劑,有效地防治絲瓜根結線蟲,提高主栽作物絲瓜產(chǎn)量的效果;而單一凹槽內(nèi)漫灌灌水、單一乙蒜素水溶液灌根、單一定植穴內(nèi)混施碳化稻殼對絲瓜根結線蟲均無防治作用。 [〇〇53]以上所述為本發(fā)明最佳實施方式的舉例,其中未詳細述及的部分均為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的公知常識,如所述誘集植物播種密度同常規(guī)栽培,種子間距3-4cm。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以權利要求的內(nèi)容為準,任何基于本發(fā)明的技術啟示而進行的等效變換,也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
【主權項】
1.一種生物誘集防治絲瓜根結線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1)設置栽培壟:栽培壟寬60cm、高25cm,栽培壟上挖2條深均為10cm的凹槽,將栽培壟均 分為3條凸出帶,壟面形成雙凹形,凹槽凹陷部分寬均為12cm,相鄰2條栽培壟間距80cm;2 )絲瓜定植前15-20天,在栽培壟兩側的凸出帶上條播第1茬誘集植物;3)第1茬誘集植物播種后,凹槽內(nèi)漫灌灌水,灌水量以剛好不漫過兩側的2條凸出帶為 宜,隔5天1次,連續(xù)灌水2次;4)待步驟3)中最后一次灌水自然落干后,凹槽內(nèi)可以設置滴灌帶用于絲瓜定植后澆 水;5)在栽培壟中間的凸出帶上按穴距40cm開定植穴,每個定植穴內(nèi)混施碳化稻殼50g,之 后將絲瓜苗定植于定植穴內(nèi);6)絲瓜定植完畢,選用80%乙蒜素乳油2500倍水溶液灌根,每株絲瓜灌液量為120-150g;7)絲瓜定植后45-50天,將第1茬誘集植物連根拔出,集中銷毀;8)第1茬誘集植物拔除后,在栽培壟兩側的凸出帶上接茬條播第2茬誘集植物;9)第2茬誘集植物播種后,選用80%乙蒜素乳油2500倍水溶液對絲瓜第2次灌根,每株灌 液量為150_200g;10)絲瓜收獲完畢,將第2茬誘集植物連根拔出,集中銷毀。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誘集防治絲瓜根結線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誘集植 物為小白菜、油麥菜、菠菜中的一種。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誘集防治絲瓜根結線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5) 中絲瓜苗為3葉1心苗。
【文檔編號】A01B79/02GK105960996SQ201610361030
【公開日】2016年9月28日
【申請日】2016年5月29日
【發(fā)明人】胡永軍, 桑毅振, 王明欽, 桑毅沖
【申請人】胡永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