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改良番茄育種田土壤同時提高復種指數(shù)的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育種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改良番茄育種田土壤同時提高復種指數(shù)的方法。
【背景技術】
[0002]番茄在育種材料分離世代選擇過程中,土地用量大,在選種土地有限的情況下,多年進行連作種植,產生連作障礙,導致番茄容易產生病毒病,并且露地種植番茄容易產生日灼果。如何在改良土壤的基礎上提高育種田經濟效益,降低育種成本,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防止日灼果及減輕病毒病的產生對番茄育種進行材料選擇具有重要價值。
[0003]目前,改良土壤的措施有:輪作換茬,這一措施需要大量的土地;土壤高溫消毒成本高;改良土壤質地費工費時。以上措施的主要缺點一是在土地有限的情況下,無法進行輪作,二是只是單方面的防治病蟲害,科研成本增加,對改良土壤結構或營養(yǎng)組成效果不明顯。因此,無法達到改良土壤的同時提高復種指數(shù),防止番茄日灼果和減輕病毒病的產生。
[0004]有鑒于此,特提出本發(fā)明。
【發(fā)明內容】
[0005]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改良番茄育種田土壤同時提高復種指數(shù)的方法,通過在番茄育種時套種玉米,防止番茄育種過程中日灼果,減輕病毒病的產生;改良土壤結構或營養(yǎng)組分,同時在土地有限的情況下,提高復種指數(shù),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0006]為了實現(xiàn)本發(fā)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0007]一種改良番茄育種田土壤同時提高復種指數(sh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08](I)、在日光溫室中,將基質裝入育苗盤中并播種番茄,播種后再依次覆上基質和塑料薄膜;待80%種子子葉出土時,揭去塑料薄膜,并繼續(xù)培植番茄苗;
[0009](2)、待番茄苗長至兩葉一心時,在所述日光溫室外沿東西方向設置平畦,并將番茄苗移植至所述平畦上,且在所述平畦上設置由雙層塑料薄膜覆蓋的拱棚;
[0010](3)、待番茄苗長至株高為20?30cm時,將其定植到多個栽培畦中,并且每個番茄苗保留兩穗花序摘心后繼續(xù)培植;
[0011]其中,每相鄰的兩個所述栽培畦的間隔距離為35?45cm ;
[0012](4)、待番茄苗開花坐果后,在所有所述栽培畦間隔之間套種玉米。
[0013]本發(fā)明采用農業(yè)生態(tài)學的方法,在番茄育種田中合理套種玉米,這一方法可以在番茄育種完成后再采收一茬玉米,提高番茄育種田的復種指數(shù),提高經濟效益;番茄易感染病毒病,導致育種率降低,種植玉米后,有效避免番茄育種田長期單一種植引起的病毒富集,減少病毒在土壤中的數(shù)量,凈化土壤;抑制田間雜草的生長,從而減輕病毒的傳播,也為番茄生長創(chuàng)造良好環(huán)境。同時,玉米提供一定的遮陰效果,有效避免番茄日灼病,提高育種效率;可保證土壤養(yǎng)分的均衡利用,避免單一種植引起的片面消耗;玉米秸桿還田可為番茄育種田提供養(yǎng)分。
[0014]本發(fā)明提供的方法在番茄開花坐果后進行玉米播種,玉米植株成長到一定階段后,既可為番茄果實提供適當?shù)恼陉?,又不會形成郁閉。
[0015]可選地,在步驟(I)中,所述基質包括由草炭、珍珠巖和蛭石組成的第一基質、復合肥和多菌靈;
[0016]在所述第一基質中,所述草炭、珍珠巖和蛭石的體積比為5:4: 2,所述復合肥與所述第一基質的體積比例是1:20,所述多菌靈與所述第一基質的體積比例是1:20。
[0017]這一基質既有良好的保水性也有合適的透水性,保證番茄種子的發(fā)芽率,加入復合肥提供養(yǎng)分,加入多菌靈進行殺菌,多種措施提高番茄種子的發(fā)芽率。
[0018]可選地,在步驟⑴中,所述日光溫室白天溫度為25?30°C,夜間溫度為13?18。。。
[0019]可選地,在步驟(2)中,將番茄苗移植至所述平畦上之后,在所述平畦上設置由雙層塑料薄膜覆蓋的拱棚之前,還對番茄苗進行澆水。
[0020]可選地,在步驟(2)中,所述拱棚設置后密閉升溫3?5天,并在晴天進行通風。
[0021]可選地,在步驟(2)中,所述拱棚白天溫度保持在20?25°C。
[0022]可選地,在步驟(3)中,定植前2-3天將拱棚上的塑料薄膜去掉。
[0023]可選地,在步驟(3)中,所述栽培畦面寬度為65?75cm,高度為15?20cm,番茄植株之間的株距為25?30cm,行距為40?50cm。
[0024]可選地,在步驟(4)中,在套種玉米的過程中,玉米的株距為25?30cm,行距為105 ?115cm0
[0025]由于玉米和番茄植株高度不同,因此,在番茄育種時套種玉米需要考慮兩者的種植密度,玉米抽葉后,植株高度高于番茄植株時,一方面,玉米會提供一定的遮陰效果,有效避免番茄日灼病和減輕病毒病,提高育種效率,另一方面,也會影響番茄的光合作用,影響番茄生長,造成番茄減產,本發(fā)明將番茄株距設置為25?30cm,行距設置為40?50cm,玉米播種于栽培畦間隔之間,間隔為35-45cm,其株距為25?30cm,行距為105?115cm,既能保證番茄和玉米的種植密度最大化,保證其產量,也能有效降低玉米抽葉后植株高度高于番茄植株時對番茄大面積的遮蔽,避免玉米對番茄光合作用的影響。
[0026]可選地,在步驟(4)中,所述玉米的品種為儒玉米。
[0027]糯玉米品種具有植株矮壯,生育期短的特點,一般出苗到上市時間為65?70天,與番茄進行套種時,糯玉米植株矮壯,可以有效避免由于番茄大面積的遮蔽而導致的番茄光合作用降低,避免造成番茄產量下降;糯玉米生育期短,能夠快速實現(xiàn)經濟收益。
[0028]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為:
[0029](I)在番茄育種田中套種玉米,合理套種玉米,這一方法可以在番茄育種完成后再采收一茬玉米,提高番茄育種田的復種指數(shù),提高經濟效益;
[0030](2)番茄易感染病毒病,導致育種率降低,種植玉米后,有效避免番茄育種田長期單一種植引起的病毒富集,減少病毒在土壤中的數(shù)量,凈化土壤;抑制田間雜草的生長,從而減輕病毒的傳播,也為番茄生長創(chuàng)造良好環(huán)境;
[0031](3)玉米可提供一定的遮陰效果,有效避免番茄日灼病,提高育種效率;可保證土壤養(yǎng)分的均衡利用,避免單一種植引起的片面消耗;玉米秸桿可為番茄育種田提供養(yǎng)分;
[0032](4)在番茄開花坐果后進行玉米播種,玉米植株成長到一定階段后,既可為番茄果實提供適當?shù)恼陉?,又不會形成郁閉。
[0033](5)本發(fā)明套種的玉米品種為糯玉米,具有植株矮壯,生育期短的特點,一般出苗到上市時間為65-70天,與番茄進行套種時,糯玉米植株矮壯,可以有效避免由于番茄大面積的遮蔽而導致的番茄光合作用降低,避免造成番茄產量下降;糯玉米生育期短,能夠快速實現(xiàn)經濟收益。
【具體實施方式】
[0034]下面將結合實施例對本發(fā)明的實施方案進行詳細描述,但是本領域技術人員將會理解,下列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發(fā)明,而不應視為限制本發(fā)明的范圍。實施例中未注明具體條件者,按照常規(guī)條件或制造商建議的條件進行。所用試劑或儀器未注明生產廠商者,均為可以通過市售購買獲得的常規(guī)產品。
[0035]實施例1
[0036]本實施例提供的改良番茄育種田土壤同時提高復種指數(sh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37]S11、在日光溫室中,將基質裝入育苗盤中并播種番茄,播種后再依次覆上基質和塑料薄膜;待80%種子子葉出土時,揭去塑料薄膜,并繼續(xù)培植番茄苗;
[0038]S12、待番茄苗長至兩葉一心時,在所述日光溫室外沿東西方向設置平畦,并將番茄苗移植至所述平畦上,且在所述平畦上設置由雙層塑料薄膜覆蓋的拱棚;
[0039]S13、待番茄苗長至株高為20?30cm時,將其定植到多個栽培畦中,并且每個番茄苗保留兩穗花序摘心后繼續(xù)培植;
[0040]其中,每相鄰的兩個所述栽培畦的間隔距離為35?45cm ;
[0041]S14、待番茄苗開花坐果后,在所有所述栽培畦間隔之間套種玉米。
[0042]本發(fā)明采用農業(yè)生態(tài)學的方法,在番茄育種田中套種玉米,合理套種玉米,這一方法可以在番茄育種完成后再采收一茬玉米,提高番茄育種田的復種指數(shù),提高經濟效益;番茄易感染病毒病,導致育種率降低,種植玉米后,有效避免番茄育種田長期單一種植引起的病毒富集,減少病毒在土壤中的數(shù)量,凈化土壤;抑制田間雜草的生長,從而減輕病毒的傳播,也為番茄生長創(chuàng)造良好環(huán)境。同時,玉米提供一定的遮陰效果,有效避免番茄日灼病,提高育種效率;可保證土壤養(yǎng)分的均衡利用,避免單一種植引起的片面消耗;玉米秸桿可為番前育種田提供養(yǎng)分。
[0043]本發(fā)明提供的方法在番茄開花坐果后進行玉米播種,玉米植株成長到一定階段后,既可為番茄果實提供適當?shù)恼陉帲植粫纬捎糸]。
[0044]實施例2
[0045]本實施例提供的改良番茄育種田土壤同時提高復種指數(sh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46]S21、在日光溫室中,將基質裝入育苗盤中并播種番茄,播種后再依次覆上基質和塑料薄膜;待80%種子子葉出土時,揭去塑料薄膜,并繼續(xù)培植番茄苗;
[0047]在這一步驟中,所述基質包括由草炭、珍珠巖和蛭石組成的第一基質、復合肥和多菌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