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扶式行距可調插秧機的分插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農業(yè)種植機械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手扶式行距可調插秧機的分插機構。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市面上使用的插秧機行距均為固定距離(30cm),而單一固定行距的插秧機機型無法適應我國多元化的水稻種植制度。此外根據我國國土面積廣闊,種植地域差異大,同時氣候差異也大,各個地區(qū)種植的水稻品種、土壤肥力也不盡相同等各種因素,選擇合適行距種植制度是提高水稻產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0003]而對于種植體制而言,雙季稻密植、單季稻稀植;針對品種而論,雜交稻寬行大株距、粳稻窄行小株距;對于地域來講,北方偏密植、南方偏稀植;針對時間而言,早稻稀植、晚稻密植。固定行距的插秧機無法滿足我國水稻制種的實際需要,有部分插秧機廠家根據農業(yè)需求生產出不同行距的水稻插秧機,然而這些插秧機不僅結構復雜,而且穩(wěn)定性差,同時價格不菲,用戶單獨購買一臺也不能滿足不同行距的需求,因此,研制出一種能滿足上述要求的行距可調插秧機新機型已經成為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發(fā)明內容】
[0004]本發(fā)明所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手扶式行距可調插秧機的分插機構,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的缺點。
[0005]本發(fā)明所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手扶式行距可調插秧機的分插機構,包括傳動殼體、機體輸出軸、聯軸器、動力軸、左鏈傳動機構、右鏈傳動機構及插植臂;其中,機體輸出軸設置在傳動殼體內,用于連接外力驅動,并在機體輸出軸兩端對稱設置有聯軸器與動力軸,聯軸器通過動力軸分別與左鏈傳動機構、右鏈傳動機構連接,且左鏈傳動機構與右鏈傳動機構結構相同,同時在左鏈傳動機構、右鏈傳動機構上分別連接有兩個插植臂。
[0006]在本發(fā)明中,左鏈傳動機構上連接有第三插植臂與第四插植臂,右鏈傳動機構上連接有第一插植臂與第二插植臂,且第一插植臂、第二插植臂、第三插植臂、第四插植臂之間的行距可根據需求進行等距離調節(jié)。
[0007]在本發(fā)明中,右鏈傳動機構包括傳動殼體套座、連接座、右內包鏈、右外包鏈、主動輪、鏈條、從動輪、插植機構輸出軸、內花鍵聯接套筒、增補外花鍵軸及插植固定臂;其中,傳動殼體套座固定于傳動殼體,右內包鏈前端通過連接座套裝于傳動殼體套座上,動力軸外部套裝有軸承,而軸承安裝在連接座中,右內包鏈與右外包鏈組成包鏈結構,并通過螺栓緊固連接,包鏈結構通過右第一連接臂、右第二連接臂與傳動殼體緊固連接;主動輪與動力軸同軸,并通過鏈條與從動輪連接,從動輪嵌套在插植機構輸出軸上,插植機構輸出軸通過內花鍵連接套筒與增補外花鍵軸聯接,第一插植臂安裝在增補外花鍵軸上,第二插植臂安裝在插植機構輸出軸上;此外,第一插植臂與第二插植臂上設置的搖桿固定在插植固定臂上。
[0008]在本發(fā)明中,第二插植臂與第三插植臂上設置的曲柄通過花鍵連接在插植機構輸出軸上。
[0009]在本發(fā)明中,第一插植臂與第四插植臂上設置的曲柄通過花鍵連接在增補外花鍵軸上。
[0010]在本發(fā)明中,內花鍵連接套筒與增補外花鍵軸為可拆式聯接,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通過更換不同尺寸的內花鍵連接套筒,即可滿足不同行距的調節(jié)。
[0011]在本發(fā)明中,動力軸上設置有用于動力傳遞的動力軸傳動鍵。
[0012]在本發(fā)明中,插植機構輸出軸上設置用于動力傳遞的輸出軸傳動鍵。
[0013]在本發(fā)明中,機體輸出軸由外力驅動傳動,聯軸器為花鍵聯軸器,機體輸出軸帶動聯軸器與動力軸旋轉,左鏈傳動機構與右鏈傳動機構在動力軸上設置的動力軸傳動鍵帶動下,主動輪轉動通過鏈條帶動從動輪轉動,從動輪旋轉通過插植機構輸出軸上設置的輸出軸傳動鍵帶動插植機構輸出軸轉動,增補外花鍵軸通過內花鍵聯接套筒與插植機構輸出軸聯接,而第一插植臂與第二插植臂上設置的搖桿通過螺栓固定在插植固定臂上,由插植機構輸出軸帶動第一插植臂與第二插植臂的曲柄轉動以進行往復插植運動。
[0014]有益效果:
1)本發(fā)明中機體輸出軸兩端均連接有動力軸,且每個動力軸帶動兩個插植臂進行插植,由單動力輸入變?yōu)樗膫€動力輸出,有效提高了插植效率;
2)本發(fā)明中內花鍵連接套筒與增補外花鍵軸為可拆式聯接,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通過更換不同尺寸的內花鍵連接套筒,有效彌補因行距過大所需插植機構輸出軸過長造成的不足;
3)本發(fā)明中可根據行距的不同設計不同尺寸的內花鍵聯接套筒,以滿足在4寸?9寸之間任意農藝種植所需行距的調節(jié),且更換操作簡便;
4)本發(fā)明中第一插植臂、第二插植臂、第三插植臂、第四插植臂之間的行距均可調節(jié)至實地實際制種所需行距(4寸?9寸),有效克服了現有技術中固定行距小株距的情形,有利于提高水稻的產量。
【附圖說明】
[0015]圖1為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2為圖1中A-A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7]為了使本發(fā)明實現的技術手段、創(chuàng)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圖示,進一步闡述本發(fā)明。
[0018]參見圖1?圖2的手扶式行距可調插秧機的分插機構,包括傳動殼體1、機體輸出軸2、第二聯軸器3、第二動力軸4、傳動殼體套座5、連接座6、右內包鏈7、右外包鏈8、主動輪9、動力軸傳動鍵10、鏈條11、從動輪12、輸出軸傳動鍵13、內花鍵聯接套筒14、第一插植臂15、增補外花鍵軸16、插植機構輸出軸17、第二插植臂18、第三插植臂19、第四插植臂20、右第一連接臂21、右第二連接臂22、左外包鏈23、左內包鏈24、開口銷25及插植固定臂26。
[0019]在本實施例中,傳動殼體I中設置有用于連接外力驅動的機體輸出軸2,機體輸出軸2兩端對稱設置有第一聯軸器和第二聯軸器3,而第一聯軸器與第一動力軸連接,第二聯軸器3與第二動力軸4連接,第一動力軸通過左鏈傳動機構傳遞動力以帶動第三插植臂19、第四插植臂20進行插植,第二動力軸4通過右鏈傳動機構傳遞動力以帶動第一插植臂15、第二插植臂18進行插植,且第一插植臂15、第二插植臂18、第三插植臂19、第四插植臂20之間的行距可根據需求進行等距離調節(jié);因機體輸出軸2兩端設置的部件結構相同,下面以機體輸出軸2右端部件結構為例,予以說明:
右鏈傳動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