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干熱地區(qū)石礫地的保土節(jié)水植樹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植被重建與水土資源保護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在干熱地區(qū)石礫地的植 樹方法。
背景技術:
干熱地區(qū)太陽輻射強烈,溫度高,水分蒸發(fā)量大。石礫地少土缺水,石礫含量可達 50 100%。以金沙江干熱河谷為例,年降雨量約800mm,年蒸發(fā)量2200mm以上,水土流失 十分嚴重,在其“V”型谷兩岸形成陡峭的石礫地。因此,干熱地區(qū)石礫地不僅自然植被難以 生長,而且人工植被也極難成活。
現有技術公開了多種用于干旱地區(qū)的植樹造林方法,但主要針對的是沙漠地區(qū), 例如公開號為CN1422520A的中國專利申請,提供了一種“提高干旱缺水地區(qū)植樹成活率的 方法”,該方法根據不同樹苗品種及樹苗大小,確定在被栽樹地區(qū)使之成活必須供應的供水 量,用一可封密的儲水容器注入相應量的水,將所述儲水容器置于待植樹的土坑內,待植樹 苗位于儲水容器上方,在儲水容器上端設有出水裝置,使樹苗根部能吸到儲水容器中的水 分,并用土將樹苗根部及儲水容器埋好。此種方法雖然可以利用有限的水,提高在干旱缺水 地區(qū)植樹的成活率,并降低植樹成本,但不適用于石礫含量達50 100%的石礫地植樹。
公開號為CN1331910A的中國專利申請?zhí)峁┝艘环N“缽體植樹方法”,該方法首先 生產可降解缽體,缽體的底部設有數個吸水導管;第二步,在缽體的內部附有一層抗旱、保 濕樹脂層,并注入生根保水劑,保證樹體幼苗水分、養(yǎng)分的均衡供應;第三步,制成有機肥料 顆粒;第四步,將部分有機肥料顆粒包敷含有多種微量元素的銥膜制成包有銥膜的緩釋有 機肥顆粒;第五步,將樹苗放入缽體內,在缽體內放入有機肥顆粒和包有銥膜的緩釋有機肥 顆粒。此種方法仍然不適用于石礫含量達50 100%的石礫地植樹,且植樹成本較高。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適用于干熱地區(qū)石礫地的保土 節(jié)水植樹方法,此種方法不僅有效解決了石礫地缺土和水分易下滲的問題,而且緩解了水 分的蒸發(fā),既能提高在干熱地區(qū)石礫地植樹的成活率,又可降低植樹成本。
本發(fā)明根據干熱地區(qū)和石礫地的特點設計技術方案,用盛土容器客土解決石礫地 植樹的立地條件問題;將盛土容器置于開敞式蓄水容器中,用所述開敞式蓄水容器盛水,通 過盛土容器土壤的毛細管作用為樹種和樹苗實施浸潤灌溉,解決了石礫地水分易下滲的問 題,并緩解了水分的蒸發(fā)。
本發(fā)明所述干熱地區(qū)石礫地的保土節(jié)水植樹方法,其操作步驟如下
①準備開口向上的開敞式盛土容器和開敞式蓄水容器,所述盛土容器的壁上設置 有多個滲水孔,所述蓄水容器的尺寸大于盛土容器的尺寸;
②在需要植樹的石礫地上根據樹種要求挖植樹坑,所述植樹坑的尺寸大于蓄水容 器的尺寸;[0010]③將蓄水容器放入步驟②所挖的植樹坑內;
④在盛土容器中裝上土壤,將樹種直播于盛土容器內的土壤中,或將樹苗移植于 盛土容器中,再向盛土容器中填土 ;
⑤將播種或移植樹苗后的盛土容器放入蓄水容器內,然后在盛土容器與蓄水容器 之間的環(huán)形空間內填入相互間有儲水空隙的支撐物,在蓄水容器周邊回填石礫將其固定;
⑥向盛土容器與蓄水容器之間的環(huán)形空間內灌水,通過盛土容器壁上設置的滲水 孔將水滲進盛土容器內的土壤中;
⑦繼后的管理,也是將水或/和肥料灌入盛土容器與蓄水容器之間的環(huán)形空間 內,通過盛土容器壁上設置的滲水孔將水或/和肥料滲進盛土容器內的土壤中。
為了便于盛土容器的放置和保護蓄水容器,可在蓄水容器底部鋪2cm 3cm厚的 土壤或粉碎的秸稈后,再將盛土容器放入蓄水容器內。
為了下雨時便于收集雨水和減少水分蒸發(fā),優(yōu)選盛土容器的頂部低于其周邊的石 礫地地面放置;為了進一步減緩水分的蒸發(fā),盛土容器表面及盛土容器與蓄水容器之間的 環(huán)形空間表面應有減少水分蒸發(fā)的覆蓋物,所述減少水分蒸發(fā)的覆蓋物可以是塑料膜或秸 稈。
為了就地取材,降低植樹成本,本發(fā)明采取了以下技術措施
1、盛土容器內的土壤盡可能多用當地的土,大粒徑的土壤可占相當大的比例。
2、盛土容器與蓄水容器之間的環(huán)形空間內填入的支撐物為石塊。
本發(fā)明所述方法使用的盛土容器由塑料加工而成,或由竹子、秸稈編織而成;蓄水 容器為塑料袋。
采用本發(fā)明所述方法,雖然直播與移植兩種植樹方式均可,但直播效果更好。
本發(fā)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發(fā)明所述方法不僅解決了石礫地缺土和水分易下滲的問題,而且緩解了水分 的蒸發(fā),使得在干熱地區(qū)石礫地植樹的成活率大為提高。
2、采用本發(fā)明所述方法在干熱地區(qū)石礫地植樹不需頻繁灌水,因而省勞省工。
3、盛土容器內大粒徑的土壤可占相當大的比例,盛土容器與蓄水容器之間的環(huán)形 空間內填入的支撐物可以是石塊,因而便于在干熱地區(qū)石礫地區(qū)就地解決土壤和支撐物, 有利于降低植樹成本。
4、盛土容器、蓄水容器的制作材料易得,選擇范圍大、成本低廉,有利于降低植樹 成本。
本發(fā)明所述方法特別適用于木麻黃(Casuairina equisetifolia)、臺灣相思 (Acacia confusaMerr)、新銀合歡(Leucaena leucocephala)、小桐子(Jatropha curcas L)等樹種在干熱地區(qū)石礫地種植。
圖1是本發(fā)明所述干熱地區(qū)石礫地的保土節(jié)水植樹方法所使用的盛土容器的一 種示意圖;
圖2是本發(fā)明所述干熱地區(qū)石礫地的保土節(jié)水植樹方法所使用的蓄水容器的一 種示意圖;[0030]圖3是采用本發(fā)明所述植樹方法進行植樹的一種示意圖。
圖中,1-盛土容器、2-盛土容器壁設置的滲水孔、3-蓄水容器、4-樹苗、5-盛土容 器中的土壤、6-盛土容器與蓄水容器之間的環(huán)形空間內填入的支撐物、7-盛土容器與蓄水 容器之間的環(huán)形空間內的儲水空隙、8-.植樹坑中回填的石礫、9-減少水分蒸發(fā)的覆蓋物。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通過實施例對本發(fā)明所述干熱地區(qū)石礫地的保土節(jié)水植樹方法作 進一步說明。
本實施例是在金沙江干熱河谷的石礫坡地采用直播的方式進行種植新銀合歡的 實驗,其操作步驟如下
①準備開口向上的開敞式盛土容器1和開敞式蓄水容器3,盛土容器1為內徑約 30cm、高約25cm的塑料容器,其壁厚為0. 1mm左右,壁上分布有若干滲水孔2 (見圖1),蓄 水容器3為內徑36cm 40cm、高30cm 35cm的塑料袋,制作塑料袋的塑料薄膜厚度為 0. 05mm左右(見圖2)。
②在金沙江干熱河谷的石礫坡地挖植樹坑,所述植樹坑的尺寸大于蓄水容器的尺 寸;
③將蓄水容器3放入步驟②所挖的植樹坑內,并在蓄水容器底部鋪2cm 3cm厚 的土壤;
④在盛土容器中裝上土壤5,然后在每個盛土容器中播種新銀合歡樹種50粒;所 述土壤均為當地的土壤,粒徑及其重量百分數為粒徑< 2mm的土壤20%,粒徑2mm 10mm 的土壤48%,粒徑> 10謹的土壤32% ;
⑤將播種后的盛土容器1放入蓄水容器內,并將蓄水容器(塑料袋)3撐開,在盛 土容器1與蓄水容器3之間的環(huán)形空間內填入石塊,各石塊6間的空隙形成儲水空隙7 ;然 后在蓄水容器周邊回填石礫8將其固定,回填石礫時,使盛土容器1的頂部低于其周邊的石 礫地地面,回填石礫后,在盛土容器及盛土容器與蓄水容器之間的環(huán)形空間表面加上能減 少水分蒸發(fā)的秸稈,在如圖3所示;
⑥向盛土容器1與蓄水容器3之間的環(huán)形空間內灌水,待水通過盛土容器壁上的 滲水孔2進入盛土容器內的土壤后再繼續(xù)灌水,此時灌水量可根據盛土容器中土壤水分情 況而定,一般以盛土容器1與蓄水容器3之間的環(huán)形空間內的水位達到盛土容器高度的一 半為宜;
⑦繼后的管理,也是將水或/和肥料灌入盛土容器1與蓄水容器3之間的環(huán)形空 間內,通過盛土容器壁上設置的滲水2孔將水或/和肥料滲進盛土容器內的土壤中。
實驗結果表明,播種的新銀合歡樹種,平均發(fā)芽率達86 %,從播種日首次灌水起計 算,經過52天后(其間未再灌水)新銀合歡樹苗有8cm 10cm高,長勢良好,從上至下測 定(TSCII智能化土壤水分快速測試儀)盛土容器內6cm、10cm、15cm、20cm四個層斷的土壤 體積含水量,均仍達11 %以上。
若植樹方式為移植樹苗,除應把樹苗先移入盛土容器中再進行填土外,其余操作 與上述直播樹種相同。
權利要求
一種干熱地區(qū)石礫地的保土節(jié)水植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如下①準備開口向上的開敞式盛土容器(1)和開敞式蓄水容器(3),所述盛土容器的壁上設置有多個滲水孔(2),所述蓄水容器的尺寸大于盛土容器的尺寸;②在需要植樹的石礫地上根據樹種要求挖植樹坑,所述植樹坑的尺寸大于蓄水容器的尺寸;③將蓄水容器(3)放入步驟②所挖的植樹坑內;④在盛土容器中裝上土壤(5),將樹種直播于盛土容器內的土壤中,或將樹苗移植于盛土容器中,再向盛土容器中填土;⑤將播種或移植樹苗后的盛土容器(1)放入蓄水容器內,然后在盛土容器與蓄水容器之間的環(huán)形空間內填入相互間有儲水空隙的支撐物(6),在蓄水容器周邊回填石礫(8)將其固定;⑥向盛土容器(1)與蓄水容器(3)之間的環(huán)形空間內灌水,通過盛土容器壁上設置的滲水孔(2)將水滲進盛土容器內的土壤中;⑦繼后的管理,也是將水或/和肥料灌入盛土容器(1)與蓄水容器(3)之間的環(huán)形空間內,通過盛土容器壁上設置的滲水(2)孔將水或/和肥料滲進盛土容器內的土壤中。
2.根據權利要求
1所述的干熱地區(qū)石礫地的保土節(jié)水植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蓄水容 器(3)底部鋪2cm 3cm厚的土壤或粉碎后的秸稈,再將裝上土壤的盛土容器(1)放入蓄 水容器內。
3.根據權利要求
1或2所述的干熱地區(qū)石礫地的保土節(jié)水植樹方法,其特征在于盛土 容器(1)的頂部低于其周邊的石礫地地面,盛土容器(1)表面及盛土容器(1)與蓄水容器 (3)之間的環(huán)形空間表面有減少水分蒸發(fā)的覆蓋物(9)。
4.根據權利要求
1或2所述的干熱地區(qū)石礫地的保土節(jié)水植樹方法,其特征在于盛土 容器(1)由塑料加工而成,或由竹子、秸稈編織而成;蓄水容器(3)為塑料袋。
5.根據權利要求
3所述的干熱地區(qū)石礫地的保土節(jié)水植樹方法,其特征在于盛土容器 由(1)塑料加工而成,或由竹子、秸稈編織而成;蓄水容器(3)為塑料袋。
6.根據權利要求
1或2所述的干熱地區(qū)石礫地的保土節(jié)水植樹方法,其特征在于盛土 容器(1)與蓄水容器(3)之間的環(huán)形空間內填入的支撐物(6)為石塊。
7.根據權利要求
3所述的干熱地區(qū)石礫地的保土節(jié)水植樹方法,其特征在于盛土容器 ⑴與蓄水容器⑶之間的環(huán)形空間內填入的支撐物(6)為石塊。
8.根據權利要求
4所述的干熱地區(qū)石礫地的保土節(jié)水植樹方法,其特征在于盛土容器 ⑴與蓄水容器⑶之間的環(huán)形空間內填入的支撐物(6)為石塊。
9.根據權利要求
5所述的干熱地區(qū)石礫地的保土節(jié)水植樹方法,其特征在于盛土容器 ⑴與蓄水容器⑶之間的環(huán)形空間內填入的支撐物(6)為石塊。
專利摘要
一種干熱地區(qū)石礫地的保土節(jié)水植樹方法,步驟如下①準備開口向上的開敞式蓄水容器和盛土容器,盛土容器的壁上設置有多個滲水孔;②在石礫地上挖植樹坑;③將蓄水容器放入植樹坑內;④在盛土容器中裝上土壤,將樹種直播于盛土容器內的土壤中,或將樹苗移植于盛土容器中,再向盛土容器中填土;⑤將播種或移植樹苗后的盛土容器放入蓄水容器內,然后在盛土容器與蓄水容器之間的環(huán)形空間內填入相互間有儲水空隙的支撐物,在蓄水容器周邊回填石礫將其固定;⑥向盛土容器與蓄水容器之間的環(huán)形空間內灌水,通過盛土容器壁上設置的滲水孔將水滲進盛土容器內的土壤中;⑦繼后的管理,也是將水或/和肥料灌入盛土容器與蓄水容器之間的環(huán)形空間內。
文檔編號A01G23/00GKCN101861809SQ201010186457
公開日2010年10月20日 申請日期2010年5月31日
發(fā)明者何瓊, 崔鵬, 王昌桃, 葛永剛, 趙小蓉, 趙燮京 申請人:四川省農業(yè)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災害與環(huán)境研究所導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