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喬木移栽的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沙質土一般難以直接應用于苗木培植上,特別是像喬木這種樹身高大、根系發(fā)達的類型,沙質土更是難以維持其穩(wěn)定、健康的生長發(fā)育。但喬木因其樹冠茂密、樹身挺拔、生命力強健等特點,是園林中的骨干樹種,在很多場所都有移栽的需求,其中較多的沙質土場地也特別希望能通過喬木移栽進行環(huán)境改良與美化,但現(xiàn)有技術中喬木移栽至沙質土后的成活率極低。
因此部分技術考慮到了對沙質土進行改良,如中國專利cn201010167195.0中提出了一種風砂土改良劑,該改良劑由牛糞、玉米秸稈、糠醛渣、羊糞、co(nh2)2、nh4h2po4混合、發(fā)酵而成,能夠對風砂土起到一定的改良效果,有效提高了風砂土的保水、保肥能力,但其主要集中在向土壤中添加營養(yǎng)成分,并未對土壤的松散質地起到改善的作用,使土壤即使在添加營養(yǎng)物質后,肥力仍然會快速流失,難以維持,同時過多的營養(yǎng)成分補給,也容易對培植的苗木本身造成不良影響,此外,苗木根系與沙土間結合疏松,使其難以進行移栽。
在論文“啟東地區(qū)吹填海砂土改良試驗研究”(《施工技術》,2014年11月上)中,喻國軒等研究了通過無機結合料對吹填海砂土的改良,發(fā)現(xiàn)采用某些無機料,如石灰等能有效提高吹填海砂土的抗剪強度,降低吹填海砂土的塑性,改善其工程性能;但這種采用無機料改良沙土的方法,通常對土粒的固結力太強,難以應用在農(nóng)林栽培上,將通過無機結合料改良后的沙土用于苗木培植時,通常會導致苗木快速死亡。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將喬木移栽至沙質土上、并且移栽成活率高的喬木移栽方法。
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喬木移栽方法,為將移栽后的喬木種植于經(jīng)改良后的沙質土場地上,所述沙質土改良使用復合膠體,所述復合膠體的原料包括黏土、綠泥石、腐殖酸料和小蘇打。
該方案中的腐殖酸料是指可以產(chǎn)生腐殖酸的物料。
本方案通過腐殖酸料提供的腐殖酸,黏土,及綠泥石粉形成了有機-無機復合膠體。其中腐殖酸是腐殖質的主要成分,其與綠泥石、黏土的連接形式多樣,如通過二價、三價等多價陽離子,如ca2+、mg2+、fe3+、al3+等,作為鍵橋進行連接,或通過腐殖酸的表面官能團,如-cooh、-oh等,與綠泥石晶層層面或黏土上的si-o以氫鍵的方式相連。
本方案中的小蘇打能與腐殖酸料腐解過程中產(chǎn)生的汁液進行反應,一方面調節(jié)發(fā)酵菌繁殖環(huán)境和繁殖速率,另一方面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碳氣體,能起發(fā)泡作用,借由氣泡的溢出,在復合膠體中產(chǎn)生孔隙,進一步加速腐殖酸料的腐解,優(yōu)化復合膠體的透氣性,并避免因腐殖酸、黏土、綠泥石粉的粘接出現(xiàn)的土壤板結。
優(yōu)選的是:所述腐殖酸的原料包括有機料、尿素和發(fā)酵劑。
該優(yōu)選方案中所述的有機料是指可以通過反應產(chǎn)生腐殖酸的有機物料,如植物秸稈、落葉、果實等,因其主要為含碳的有機物,發(fā)酵能力較差,因此需要加入尿素以提供充分的氮素,供發(fā)酵時微生物利用。
所述的發(fā)酵劑為能夠促進有機料進行發(fā)酵產(chǎn)生腐殖酸的微生物培養(yǎng)物,如腐稈靈。
另外優(yōu)選的是:所述復合膠體的原料按質量份計,包括黏土25~40份,綠泥石1~3份,腐殖酸料7~9份和小蘇打0.14~0.18份。
另外優(yōu)選的是:所述腐殖酸料,按質量百分比計,由尿素0.6~0.9%,發(fā)酵劑0.1~0.3%和余量的秸稈組成。
所述復合膠體的制備優(yōu)選包括以下步驟:
(1)將有機料、尿素、發(fā)酵劑混合,壓至20~30cm厚,其后噴水潤濕,將綠泥石與小蘇打混合后的混合物噴撒其上,作為發(fā)酵層,堆疊發(fā)酵層,至1~1.5m高,成發(fā)酵堆,在發(fā)酵堆上留通氣裝置,將其余部分密封;
(2)至發(fā)酵堆內部溫度升高至55~70℃后,繼續(xù)堆置6~9天,其后去除通氣裝置,進行翻堆,翻堆后再次密封堆置,待發(fā)酵堆內部溫度高于50℃時,再次翻堆、再次密封,于堆漚期間共進行翻堆2~3次,總堆漚時間35~50d,得到初級復合膠體;
(3)將初級復合膠體與黏土混合,制堆,其后密封1~2周,即得到所述復合膠體。
該制備方法中步驟(2)當堆溫升至55℃~70℃時,可同時殺死原料中所帶的病原菌、蟲卵和草籽等,此后繼續(xù)的6~9天的堆置期間為有機物腐解最迅速的階段。
該制備方法中(1)~(2)步驟,主要通過腐殖酸與綠泥石形成有機-無機一級復合膠體,通過多種連接方式,如二價、三價等多價陽離子作為鍵橋將腐殖酸與綠泥石礦物相連,或通過腐殖酸表面官能團與綠泥石晶層的層面上si-o以氫鍵的方式相連。
步驟(3)通過步驟(1)~(2)產(chǎn)生的腐殖酸汁液、形成的多孔一級復合膠體等進一步使黏土與一級復合膠體作用,黏土膠體微粒的表面包含si-o、al-o、fe-o、si-oh、al-oh、fe-oh等基團,隨酸性汁液的進入,可發(fā)生負離子化或質子化,產(chǎn)生帶電基團,如黏土中sio2膠體隨著酸性汁液,發(fā)生水解如下:
—si—oh+oh-→—sio-+h2o+h+(1)
—si—oh+h+→—sioh2++oh-(2)
這些帶電基團與一級復合膠體中的基團通過靜電作用相連,形成二級復活膠體。
該制備的一個優(yōu)選實施方案為:所述步驟(1)中所述通氣裝置插入于所述發(fā)酵堆0.6~1m高處。
該制備的另一個優(yōu)選實施方案為:發(fā)酵堆呈長帶形延伸堆放,沿延伸方向每隔1m插入一個通氣裝置。
并進一步優(yōu)選在長帶形發(fā)酵堆周圍設置20~30cm深、10~30cm寬的排水溝。
上述制備中密封優(yōu)選使用覆蓋黑色薄膜的形式。
該制備的另一個優(yōu)選實施方案為:所述通氣裝置為下半部開有通氣孔的中空的管。
其進一步優(yōu)選為下半部開有通氣孔的中空的竹筒。
上述移栽方法的一種優(yōu)選實施方式包括以下過程:
a.移栽地土壤改良:
(1)按所述復合膠體與耕作層沙土的質量比為30~52:50~65準備所需復合膠體;
(2)將所述復合膠體施于表土層沙土的表面;
(3)對經(jīng)步驟(2)后的沙土進行翻耕,至所述復合膠體與耕作層沙土充分翻混,其后噴施液體,潤濕混合后的耕作層土壤,其后在土壤表面覆蓋地膜悶熏7~10日,其后揭開地膜,即可準備移栽;
b.移栽苗木準備:
將待移栽的喬木進行挖掘,挖掘后去除其根部粘附的大塊土壤;
c.移栽
將備好的喬木移栽至改良后的沙土上即可。
進一步優(yōu)選的是:所述過程b中在去除大塊土壤后,還包括在喬木根部涂抹所述復合膠體的操作。
另一進一步的優(yōu)選為:所述步驟(3)中所述液體為殺蟲劑和/或殺菌劑溶液。
在移栽過程中,苗圃的原始沙土與摻拌其中的復合膠體經(jīng)過土壤理化作用和生物作用進一步逐漸地凝聚、膠結和融合,形成良好的土壤結構,使得土壤粘性適度,確保喬木移植后根系能有效被改良土壤所固定,同時土層松緊適度,可保持喬木所需合適的通透性,有利于喬木根系穿插生長。
本發(fā)明具備以下有益效果:
(1)本發(fā)明的移栽方法中使用的復合膠體可長期、持續(xù)地改良沙土結構,保證土質粘度適度,土層松緊適度;
(2)本發(fā)明的移栽方法中使用的復合膠體各組分協(xié)同作用,可得到穩(wěn)定的,粘結性適宜的,通氣性良好的膠體,并能有效地在混合后,或喬木的長期栽培中與沙土保持良好的粘合效果;
(3)本發(fā)明的移栽方法中被改良后的沙質土可有效的、長期的、穩(wěn)定的為喬木繼續(xù)生長提供養(yǎng)分,保證喬木的健康、快速生長;
(4)本發(fā)明的移栽方法能有效利用沙質土本身的通透性好,供水供肥快的特點,可在喬木移栽后快速進行養(yǎng)分供給,有效提高移栽喬木的成活率;
(5)本發(fā)明中改良后的沙質土不僅可用于喬木的移栽,同時也可用于喬木的正常栽培;
(6)本發(fā)明中改良后的沙質土用于喬木正常栽培時,可進一步將栽培得到的喬木移栽至其它場所。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通過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但不應將此理解為本發(fā)明的范圍僅限于以下的實例。在不脫離本發(fā)明上述方法思想的情況下,根據(jù)本領域普通技術知識和慣用手段做出的各種替換或變更,均應包含在本發(fā)明的范圍內。
實施例1
一、復合膠體的制備:
(1)整體配制為:耕層原有的沙土:黏土:綠泥石粉:腐殖酸料:小蘇打=50:40:1:9:0.18,其中腐殖酸料的原料為0.2%的腐稈靈、0.8%的尿素、99%的有機料;
(2)選擇一處地勢高的干燥平地,將植物秸稈和落葉等有機料平鋪于地面上,再撒入腐稈靈和尿素,適當壓實至厚度為20~30cm;噴灑水分至濕潤;其后撒上綠泥石粉和小蘇打,如此層層堆積至約1.5m高;形成發(fā)酵堆,在發(fā)酵堆位于地面以上2/3的高度處均勻插入中空、且下半部開了4孔的竹筒以便前期通氣,周圍理出20cm深和寬的排水溝,在發(fā)酵堆堆面覆蓋黑色薄膜,就地用泥土將所有接縫蓋嚴實;
(2)當堆溫升至55℃~70℃時,可殺死原料中所帶的病原菌、蟲卵和草籽等,此后維持堆置1周,此期間是有機物腐解最迅速的階段,然后抽掉通氣竹筒,翻堆充分混勻,堆面覆蓋黑色薄膜,就地用泥土將所有接縫蓋嚴實,在40℃左右的中溫維持2周,此階段主要起到有機物腐殖化和有機-無機復合化作用,堆漚中間翻堆2次,總堆漚時間約40d,得到一級復合膠體;
(3)將黏土與一級復合膠體充分混合,制堆,薄膜覆蓋嚴密2周,得到所述復合膠體。
二、沙質土的改良:
(1)將得到的復合膠體撒入表土,用旋耕機及人工輔助,將耕作層多次充分翻混,其后噴灑殺蟲劑和殺菌劑,浸潤耕層土壤,覆蓋地膜悶熏7~10日,此階段復合膠體初步與沙土膠結、融合,同時殺滅土層中害蟲和有害病菌;
(2)揭膜稍晾干表土至宜耕期,表現(xiàn)為土塊受力易于散碎,不粘附耕作機具,翻耙土壤至耕層細碎平整;準備移栽即可。
三、喬木苗的準備
(1)選用健康飽滿的銀杉種子,用植物激素吲哚乙酸100mg/l浸種12小時,濾起后陰干播種,在培養(yǎng)基地分廂撒播,播完種后蓋上約1cm厚的沙質土;
(2)每日巡查苗圃地,進行相應的光、溫、水、氣、肥調節(jié)和覆蓋保土,適時間苗,培育壯苗。
四、喬木移栽
將銀杉壯苗或多年生苗木作為移栽對象自培養(yǎng)基地內帶土挖掘出,挖掘后去除其根部粘附的大塊土壤;在改良后的沙土場地內開挖移栽坑,其后將移栽對象移栽至移栽坑內,其后將原土填回,進行水分、養(yǎng)分等日常管理即可。
本實施例中銀杉壯苗及其多年生苗木的移栽成活率均大于90%。
實施例2
一、復合膠體的制備:
(1)整體配制為:耕層原有的沙土:黏土:綠泥石粉:腐殖酸料:小蘇打=55:35:2:8:0.14,其中腐殖酸料的原料為0.1%的腐稈靈、0.9%的尿素、99%的有機料;
(2)選擇一處地勢高的干燥平地,將植物秸稈和落葉等有機料平鋪于地面上,再撒入腐稈靈和尿素,適當壓實至厚度為20~30cm;噴灑水分至濕潤;其后撒上綠泥石粉和小蘇打,如此層層堆積至約1m高;形成發(fā)酵堆,在發(fā)酵堆位于地面以上2/3的高度處均勻插入中空、且下半部開了5孔的竹筒以便前期通氣,周圍理出20cm深和寬的排水溝,在發(fā)酵堆堆面覆蓋黑色薄膜,就地用泥土將所有接縫蓋嚴實;
(2)當堆溫升至55℃~70℃后,維持堆置6天,然后抽掉通氣竹筒,翻堆充分混勻,堆面覆蓋黑色薄膜,就地用泥土將所有接縫蓋嚴實,在40℃左右的中溫維持1.5周,堆漚中間翻堆2次,總堆漚時間約45d,得到一級復合膠體;
(3)將黏土與一級復合膠體充分混合,制堆,薄膜覆蓋嚴密1.5周,得到所述復合膠體。
二、沙質土的改良:
(1)將得到的復合膠體撒入表土,用旋耕機及人工輔助,將耕作層多次充分翻混,其后噴灑殺蟲劑和殺菌劑,浸潤耕層土壤,覆蓋地膜悶熏7~10日;
(2)揭膜稍晾干表土至宜耕期,翻耙土壤至耕層細碎平整;準備移栽即可。
三、喬木苗的準備:
(1)選用健康飽滿的銀杉種子,用植物激素吲哚乙酸200mg/l浸種12小時,濾起后陰干播種,在培養(yǎng)基地分廂撒播,播完種后蓋上約2cm厚的沙質土;
(2)每日巡查苗圃地,進行相應的光、溫、水、氣、肥調節(jié)和覆蓋保土,適時間苗,培育壯苗。
四、喬木移栽
將銀杉壯苗或多年生苗木作為移栽對象自培養(yǎng)基地內帶土挖掘出,挖掘后去除其根部粘附的大塊土壤;在改良后的沙土場地內開挖移栽坑,其后將移栽對象移栽至移栽坑內,其后將原土填回,進行水分、養(yǎng)分等日常管理即可。
本實施例中銀杉壯苗及其多年生苗木的移栽成活率均大于90%。
實施例3
一、復合膠體的制備:
(1)整體配制為:耕層原有的沙土:黏土:綠泥石粉:腐殖酸料:小蘇打=65:25:3:7:0.14,其中腐殖酸料的原料為0.3%的腐稈靈、0.6%的尿素、99.1%的有機料;
(2)選擇一處地勢高的干燥平地,將植物秸稈和落葉等有機料平鋪于地面上,再撒入腐稈靈和尿素,適當壓實至厚度為20~30cm;噴灑水分至濕潤;其后撒上綠泥石粉和小蘇打,如此層層堆積至約1m高;形成發(fā)酵堆,在發(fā)酵堆位于地面以上2/3的高度處均勻插入中空、且下半部開了6孔的竹筒以便前期通氣,周圍理出30cm深和寬的排水溝,在發(fā)酵堆堆面覆蓋黑色薄膜,就地用泥土將所有接縫蓋嚴實;
(2)當堆溫升至55℃~70℃后,維持堆置9天,然后抽掉通氣竹筒,翻堆充分混勻,堆面覆蓋黑色薄膜,就地用泥土將所有接縫蓋嚴實,在40℃左右的中溫維持1周,堆漚中間翻堆3次,總堆漚時間約50d,得到一級復合膠體;
(3)將黏土與一級復合膠體充分混合,制堆,薄膜覆蓋嚴密1周,得到所述復合膠體。
二、沙質土的改良:
(1)將得到的復合膠體撒入表土,用旋耕機及人工輔助,將耕作層多次充分翻混,其后噴灑殺蟲劑和殺菌劑,浸潤耕層土壤,覆蓋地膜悶熏7~10日;
(2)揭膜稍晾干表土至宜耕期,翻耙土壤至耕層細碎平整;準備移栽即可。
三、喬木苗的準備:
(1)選用健康飽滿的銀杉種子,用植物激素吲哚乙酸150mg/l浸種12小時,濾起后陰干播種,在培養(yǎng)基地分廂撒播,播完種后蓋上約2cm厚的沙質土;
(2)每日巡查苗圃地,進行相應的光、溫、水、氣、肥調節(jié)和覆蓋保土,適時間苗,培育壯苗。
四、喬木移栽
將銀杉壯苗或多年生苗木作為移栽對象自培養(yǎng)基地內帶土挖掘出,挖掘后去除其根部粘附的大塊土壤,在根系表面涂抹一層所述復合膠體;在改良后的沙土場地內開挖移栽坑,其后將移栽對象移栽至移栽坑內,其后將原土填回,進行水分、養(yǎng)分等日常管理即可。
本實施例中銀杉壯苗及其多年生苗木的移栽成活率均大于92%。
實施例4
一、復合膠體的制備:
(1)整體配制為:耕層原有的沙土:黏土:綠泥石粉:腐殖酸料:小蘇打=50:40:1:9:0.18,其中腐殖酸料的原料為0.2%的腐稈靈、0.8%的尿素、99%的有機料;
(2)選擇一處地勢高的干燥平地,將植物秸稈和落葉等有機料平鋪于地面上,再撒入腐稈靈和尿素,適當壓實至厚度為20~30cm;噴灑水分至濕潤;其后撒上綠泥石粉和小蘇打,如此層層堆積至約1.5m高;形成發(fā)酵堆,在發(fā)酵堆位于地面以上2/3的高度處均勻插入中空、且下半部開了4孔的竹筒以便前期通氣,周圍理出20cm深、10cm寬的排水溝,在發(fā)酵堆堆面覆蓋黑色薄膜,就地用泥土將所有接縫蓋嚴實;
(2)當堆溫升至55℃~70℃后,維持堆置1周,然后抽掉通氣竹筒,翻堆充分混勻,堆面覆蓋黑色薄膜,就地用泥土將所有接縫蓋嚴實,在40℃左右的中溫維持2周,堆漚中間翻堆2次,總堆漚時間約40d,得到一級復合膠體;
(3)將黏土與一級復合膠體充分混合,制堆,薄膜覆蓋嚴密2周,得到所述復合膠體。
二、沙質土的改良:
(1)將得到的復合膠體撒入表土,用旋耕機及人工輔助,將耕作層多次充分翻混,其后噴灑殺蟲劑和殺菌劑,浸潤耕層土壤,覆蓋地膜悶熏7~10日;
(2)揭膜稍晾干表土至宜耕期,翻耙土壤至耕層細碎平整;
(3)將黑色地膜覆蓋畦面,減少雨水沖淋和地表徑流造成配土流失。
三、改良土壤的應用:
(1)選取一二年生茁壯、無病蟲害的美國紅楓枝條,剪成長10cm左右3~4節(jié)的插穗,插穗去掉下部的葉片并浸入配置好的生根劑吲哚丁酸溶液500mg/l中浸插條基部5秒,或用300mg/l浸插條基部12小時,其后取出插條,遮光迅速插入苗圃地,扦插深度為插條的1/2;
(2)每日巡查苗圃地,進行相應的光、溫、水、氣、肥調節(jié),適時間苗,培育壯苗。
實施例5
一、復合膠體的制備:
(1)整體配制為:耕層原有的沙土:黏土:綠泥石粉:腐殖酸料:小蘇打=55:35:2:8:0.16,其中腐殖酸料的原料為0.2%的腐稈靈、0.8%的尿素、99%的有機料;
(2)選擇一處地勢高的干燥平地,將植物秸稈和落葉等有機料平鋪于地面上,再撒入腐稈靈和尿素,適當壓實至厚度為20~30cm;噴灑水分至濕潤;其后撒上綠泥石粉和小蘇打,如此層層堆積至約1.5m高;形成發(fā)酵堆,在發(fā)酵堆位于地面以上2/3的高度處均勻插入中空、且下半部開了5孔的竹筒以便前期通氣,周圍理出20cm深和寬的排水溝,在發(fā)酵堆堆面覆蓋黑色薄膜,就地用泥土將所有接縫蓋嚴實;
(2)當堆溫升至55℃~70℃后,維持堆置1周,然后抽掉通氣竹筒,翻堆充分混勻,堆面覆蓋黑色薄膜,就地用泥土將所有接縫蓋嚴實,在40℃左右的中溫維持2周,堆漚中間翻堆2次,總堆漚時間約45d,得到一級復合膠體;
(3)將黏土與一級復合膠體充分混合,制堆,薄膜覆蓋嚴密2周,得到所述復合膠體。
二、沙質土的改良:
(1)將得到的復合膠體撒入表土,用旋耕機及人工輔助,將耕作層多次充分翻混,其后噴灑殺蟲劑和殺菌劑,浸潤耕層土壤,覆蓋地膜悶熏7~10日;
(2)揭膜稍晾干表土至宜耕期,翻耙土壤至耕層細碎平整;
(3)將黑色地膜覆蓋畦面,減少雨水沖淋和地表徑流造成配土流失。
三、改良土壤的應用:
(1)選取一二年生茁壯、無病蟲害的美國紅楓枝條,剪成長10cm左右3~4節(jié)的插穗,插穗去掉下部的葉片并浸入配置好的生根劑吲哚丁酸溶液500mg/l中浸插條基部5秒,或用300mg/l浸插條基部12小時,其后取出插條,遮光迅速插入苗圃地,扦插深度為插條的1/2;
(2)每日巡查苗圃地,進行相應的光、溫、水、氣、肥調節(jié),適時間苗,培育壯苗。
實施例6
一、復合膠體的制備:
(1)整體配制為:耕層原有的沙土:黏土:綠泥石粉:腐殖酸料:小蘇打=65:25:3:7:0.14,其中腐殖酸料的原料為0.2%的腐稈靈、0.8%的尿素、99%的有機料;
(2)選擇一處地勢高的干燥平地,將植物秸稈和落葉等有機料平鋪于地面上,再撒入腐稈靈和尿素,適當壓實至厚度為20~30cm;噴灑水分至濕潤;其后撒上綠泥石粉和小蘇打,如此層層堆積至約1.5m高;形成發(fā)酵堆,在發(fā)酵堆位于地面以上2/3的高度處均勻插入中空、且下半部開了6孔的竹筒以便前期通氣,周圍理出20cm深和寬的排水溝,在發(fā)酵堆堆面覆蓋黑色薄膜,就地用泥土將所有接縫蓋嚴實;
(2)當堆溫升至55℃~70℃后,維持堆置1周,然后抽掉通氣竹筒,翻堆充分混勻,堆面覆蓋黑色薄膜,就地用泥土將所有接縫蓋嚴實,在40℃左右的中溫維持2周,堆漚中間翻堆3次,總堆漚時間約50d,得到一級復合膠體;
(3)將黏土與一級復合膠體充分混合,制堆,薄膜覆蓋嚴密2周,得到所述復合膠體。
二、沙質土的改良:
(1)將得到的復合膠體撒入表土,用旋耕機及人工輔助,將耕作層多次充分翻混,其后噴灑殺蟲劑和殺菌劑,浸潤耕層土壤,覆蓋地膜悶熏7~10日;
(2)揭膜稍晾干表土至宜耕期,翻耙土壤至耕層細碎平整;
(3)將黑色地膜覆蓋畦面,減少雨水沖淋和地表徑流造成配土流失。
三、改良土壤的應用:
(1)選取一二年生茁壯、無病蟲害的美國紅楓枝條,剪成長10cm左右3~4節(jié)的插穗,插穗去掉下部的葉片并浸入配置好的生根劑吲哚丁酸溶液500mg/l中浸插條基部5秒,或用300mg/l浸插條基部12小時,其后取出插條,遮光迅速插入苗圃地,扦插深度為插條的1/2;
(2)每日巡查苗圃地,進行相應的光、溫、水、氣、肥調節(jié),適時間苗,培育壯苗。
按上述實施例4~6在母土為砂土質地的沙土上進行扦插試驗,每個實施例處理100根插穗,同時設置不加以改造的原生土為對照,試驗兩年觀測結果見下表:
表1.美國紅楓扦插生根成活率
表1可見,實施例四的插穗生根成活良好,其挖掘出后根部土坨非常完好;對照為原沙土,各項性能均差;而實施例五配方的插穗生長性能最好,最終成活率最高,其土坨形狀良好,能滿足移栽苗根系帶有原生土的要求,最大限度保障了喬木移栽至他處后的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