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治沙方法,具體涉及一種半干旱沙區(qū)沙地柏治沙方法。
背景技術(shù):
沙地柏(sabinavulgaris)又名臭柏、叉子圓柏、新疆圓柏,圓柏屬柏科匍匐常綠灌木,主要分布于我國西部干旱半干旱高山、沙漠和戈壁等貧瘠環(huán)境中,根系發(fā)達,萌芽力和萌蘗力強,能忍受風蝕沙埋,耐寒、耐旱、耐瘠薄,對土壤要求不嚴,長期適應干旱的高山、沙漠環(huán)境,是干旱、半干旱地區(qū)防風固沙、水土保持和園林綠化的優(yōu)良樹種。
目前,國內(nèi)外利用沙地柏治沙,常常采用的大面積栽植方法,雖然其效果甚好,但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具有治沙成本高,速度較慢的缺點。
技術(shù)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半干旱沙區(qū)沙地柏治沙方法,以克服上述現(xiàn)有技術(shù)大面積沙地柏治沙存在成本高的問題,本發(fā)明從瀕危樹種保護、擴繁、治沙及推廣目的出發(fā),可操作性強、簡單易行、經(jīng)濟實用、治沙效率高,為同類地區(qū)荒漠化防治提供技術(shù)支撐。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用如下技術(shù)方案:
一種半干旱沙區(qū)沙地柏治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在半干旱風沙區(qū)半固定或流動沙丘背風坡坡中及坡腳,沿坡中和坡腳的中基線,各扎設兩列平行的低立式前擋后阻沙障,兩列平行的低立式前擋后阻沙障之間形成低立式前擋后阻沙障自然覆沙床面;
步驟二:在雨季4月上旬-中旬,在低立式前擋后阻沙障自然覆沙床面中心穴植沙地柏;
步驟三:2-3年后,在沿順坡自然爬地的沙地柏主枝中段的正下方,整出壓條生根溝槽床面;
步驟四:在4月上旬-中旬,沿沙地柏主枝中段兩側(cè)10cm-20cm范圍內(nèi),噴施生根液,然后順枝撫平使沙地柏主枝充分與壓條生根溝槽床面接觸,并覆沙壓實,整平;
步驟五:次年秋季10月上旬-中旬,沿壓條生根溝槽床面的覆沙末端基部切斷沙地柏主枝,使之和母枝完全分離,得到新生沙地柏主枝,并在覆沙末端基部處覆蓋沙土;
步驟六:選擇新生沙地柏主枝,自然生長2年后,第2年10月上旬-中旬開始,循環(huán)步驟一至步驟五的操作,使沙地柏完全爬滿背風坡為止。
進一步地,所述的低立式前擋后阻沙障自然覆沙床面規(guī)格為:在坡中、坡腳中基線上端沙障留茬高度為10cm-20cm,下端沙障留茬高度為30cm-40cm,低立式前擋后阻沙障自然覆沙床面的寬度為80cm-100cm。
進一步地,所述的沙地柏在4月上旬-中旬栽植,規(guī)格為2-3年生,高50cm-60cm,主根40cm以上。
進一步地,所述的沙地柏主枝枝條長度1m以上,其正下方設置壓條生根溝槽床面。
進一步地,所述的壓條生根溝槽床面設置在沙地柏主枝中段50cm-60cm處自然爬地方向正下方,壓條生根溝槽床面寬度為5cm-10cm,長度為30cm-40cm,深度為10cm-15cm。
進一步地,所述的生根液為阿斯匹林水溶液,其體積濃度為2/1000-3/1000。
與現(xiàn)有技術(shù)相比,本發(fā)明具有以下有益的技術(shù)效果:
本發(fā)明針對半干旱風沙區(qū)半固定和流動沙丘植被恢復困難和治沙成本大的問題,采取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的原則,充分利用沙丘地貌類型、背風坡風沙流運行規(guī)律、沙地柏生長特性和無性繁殖等特點,構(gòu)建了一種低成本、高效益的沙地柏治沙技術(shù),其治沙成本減小2/3以上。本發(fā)明利用本地材料沙柳或沙蒿,營造前擋后阻、防風阻沙低立式沙障防護體系和植物生長床面,減小風沙對沙地柏的直接危害,并利用自然覆沙的方法,促進沙地柏的生長速度;構(gòu)建壓條生根溝槽床面,減小蒸發(fā),保持水分,為沙地柏的壓條創(chuàng)建了良好生根環(huán)境,加快其生根速度;利用生根液,不僅成本大大降低,而且達到了增肥保濕的效果,促使生根時間縮短,有效地促進沙地柏生長。
利用本發(fā)明的沙地柏治沙新技術(shù),實施后當年的成活率達到95%以上,3-5年后沙丘背風坡植被覆蓋度達到30%以上,且生根迅速、生長壯,結(jié)果早,成林速度快,5-6年后,沙丘背風坡的覆蓋率達40%以上。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的沙地柏治沙方法綜合平面布置圖;
圖2為本發(fā)明的沙地柏治沙方法縱向剖面圖;
圖3為本發(fā)明的沙地柏治沙方法壓條生根溝槽床面平面圖;
圖4為本發(fā)明的沙地柏治沙方法低立式前擋后阻沙障。
其中,1、低立式前擋后阻沙障;2、低立式前擋后阻沙障自然覆沙床面;3、沙地柏;4、沙地柏主枝;5、壓條生根溝槽床面;6、新生沙地柏主枝;7、覆沙末端基部;w為低立式前擋后阻沙障自然覆沙床面寬度;h1為上端沙障留茬高度;h2為下端沙障留茬高度。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jié)合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做進一步詳細描述:
參見圖1至圖4,一種半干旱沙區(qū)沙地柏治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在半干旱風沙區(qū)半固定或流動沙丘背風坡坡中及坡腳,沿坡中和坡腳的中基線,各扎設兩列平行的低立式前擋后阻沙障1,低立式前擋后阻沙障1材料為沙柳或沙蒿,在坡中、坡腳上端沙障留茬高度h1為10cm-20cm,下端沙障留茬高度h2為30cm-40cm,兩列低立式前擋后阻沙障1之間形成低立式前擋后阻沙障自然覆沙床面2,低立式前擋后阻沙障自然覆沙床面2寬度w為80cm-100cm,兩列低立式前擋后阻沙障1疏透度均為40%-50%,構(gòu)建人工營造“前(h1)低后(h2)高”的低立式前擋后阻沙障體系,使之兩列低立式前擋后阻沙障1中間形成低立式前擋后阻沙障自然覆沙床面2,促進沙地柏生長;
步驟二:于每年雨季4月上旬-中旬,在低立式前擋后阻沙障自然覆沙床面2中心穴植沙地柏3,穴狀坑的長寬規(guī)格為30cm×40cm,深為40cm-50cm,穴間距為60cm;沙地柏3規(guī)格為2-3年生,高50cm-60cm,主根40cm以上;栽植要點為:在4月上旬-中旬栽植,按照“三埋二踩一提苗”技術(shù)要領進行。
步驟三:2-3年后,選擇沿背風坡順坡自然爬地的沙地柏主枝4枝條長度1m以上;沿沙地柏主枝4中段50cm-60cm處自然爬地方向正下方,設置壓條生根溝槽床面5,具體方法為:順枝設置溝槽寬度為5cm-10cm,長度為30cm-40cm,深度為10cm-15cm的壓條生根溝槽床面5。用壓條生根溝槽床面5營造良好壓條生根環(huán)境,減小蒸發(fā),保持水分,加快沙地柏生根速度。
步驟四:于春季4月上旬-中旬,沿沙地柏主枝4中段兩側(cè)10cm-20cm范圍內(nèi),噴施阿斯匹林水溶液作為生根液,阿斯匹林水溶液體積濃度為2/1000-3/1000,直至完全噴濕四周壓條為止,然后順枝撫平,使沙地柏主枝4充分與壓條生根溝槽床面5接觸,并覆沙壓實,整平;利用阿斯匹林生根液,促進生根,縮短生根時間,達到增肥保濕的效果,促進沙地柏生長。
步驟五:次年秋季10月上旬-中旬,沿壓條生根溝槽床面5覆沙末端基部7切斷沙地柏壓條,使之和母枝分離,形成新生沙地柏主枝6,并在基部處覆蓋適量沙土。
步驟六:選擇新生沙地柏主枝6,自然生長2年后,于第2年10月上旬-中旬,循環(huán)步驟一至步驟五的操作方法,使之沙地柏完全爬滿背風坡為止。
本發(fā)明針對半干旱風沙區(qū)半固定和流動沙丘植被恢復困難和治沙成本大的問題,采取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的原則,可操作性強,技術(shù)難度低,充分利用沙丘地貌類型、背風坡風沙流運行規(guī)律、沙地柏生長特性和無性繁殖等特點,構(gòu)建了一種低成本、高效益的沙地柏治沙新技術(shù),其治沙成本減小2/3以上。利用本地材料沙柳或沙蒿,營造前擋后阻、防風阻沙低立式沙障防護體系和植物生長床面,減小風沙對沙地柏的直接危害,并利用自然覆沙的方法,促進沙地柏的生長速度;構(gòu)建壓條生根溝槽床面,減小蒸發(fā),保持水分,為沙地柏的壓條創(chuàng)建了良好生根環(huán)境,加快其生根速度,易于管理,壓條后直至生根期間不需要額外照料,節(jié)省勞動力;利用阿斯匹林生根液,不僅成本大大降低,而且達到了增肥保濕的效果,促使生根時間縮短,有效地促進沙地柏生長,沙成本大大的減小,也是一種以沙治沙、遵循自然規(guī)律的典范。
利用本發(fā)明的沙地柏治沙新技術(shù),實施后當年的成活率達到95%以上,3-5年后沙丘背風坡植被覆蓋度達到30%以上,且生根迅速、生長壯,結(jié)果早,成林速度快,5-6年后,沙丘背風坡的覆蓋率達4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