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坡地綠化被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園林綠化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坡地綠化被。
背景技術:
河岸、公路或 鐵路兩邊的坡地由于天然植被較少,水土流失嚴重,而且有損生態(tài)美觀,因此,在園林綠化中,需要種植綠色植物改觀。如果采用在坡地上移植植被或灌木,需要動用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并且坡地土地貧瘠、裸露巖石以及混凝土塊過多,水土保持效果差,移植植被成活率低,對人力和物力造成了大量的的浪費。因此。坡地綠化問題成為一個待解決的難題。
發(fā)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坡地綠化被,以解決坡地的綠化和水土保持。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坡地綠化被,包括一體設置的蓄排水層、混合有種子的生長層和防止水土流失的保持層,所述蓄排水層設置在底層,所述生長層設置在所述蓄排水層與所述保持層之間。作為一種改進,所述生長層包括兩層保水層,以及設置在所述兩層保水層之間混合有種子的生態(tài)土層。作為一種改進,所述保持層為網狀天然植物纖維層。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設置了一體設置的保持層、生長層和蓄排水層,本實用新型附著在坡地上,蓄排水層與坡地緊密結合并儲藏水分,保持層設置在表面,保證下層生長層的水土不流失,為生長層內的種子生長提供條件;生長層內的種子成長后,起到坡地綠化的作用。由于生態(tài)土層夾在兩層保水層之間,為生態(tài)土層提供了充足的水分。由于保持層是網狀天然植物纖維層,可以在植物生長一段時間后自然降解,對環(huán)境無危害,且降解后的物質可以為植物生長提供養(yǎng)分。
以下結合附圖
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附圖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剖視圖;圖中1-保持層;21_保水層;22_生態(tài)土層;3_蓄排水層。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所示,坡地綠化被,包括一體設置的蓄排水層3、混合有種子的生長層和防止水土流失的保持層1,蓄排水層3設置在底層,生長層設置在蓄排水層3與保持層I之間。生長層包括兩層保水層21和設置在兩層保水層21之間的生態(tài)土層22,生態(tài)土層22內混合有種子,生態(tài)土層22內含有植物生長所需要的土壤和有機肥等物質。保持層I為網狀天然植物纖維層。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后,由于設置了一體設置的保持層、生長層和蓄排水層,本實用新型附著在坡地上,蓄排水層與坡地緊密結合并儲藏水分,保持層設置在表面,保證下層生長層的水土不流失,為生長層內的種子生長提供條件;生長層內的種子成長后,起到坡地綠化的作用。 由于生態(tài)土層夾在兩層保水層之間,為生態(tài)土層提供了充足的水分。由于保持層是網狀天然植物纖維層,可以在植物生長一段時間后自然降解,對環(huán)境無危害,且降解后的物質可以為植物生長提供養(yǎng)分。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本行業(yè)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范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
權利要求1.坡地綠化被,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體設置的蓄排水層、混合有種子的生長層和防止水土流失的保持層,所述蓄排水層設置在底層,所述生長層設置在所述蓄排水層與所述保持層之間。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坡地綠化被,其特征在于所述生長層包括兩層保水層,以及設置在所述兩層保水層之間混合有種子的生態(tài)土層。
3.如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坡地綠化被,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層為網狀天然植物纖維層。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坡地綠化被,包括一體設置的蓄排水層、混合有種子的生長層和防止水土流失的保持層,所述蓄排水層設置在底層,所述生長層設置在所述蓄排水層與所述保持層之間。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后,由于設置了一體設置的保持層、生長層和蓄排水層,本實用新型附著在坡地上,蓄排水層與坡地緊密結合并儲藏水分,保持層設置在表面,保證下層生長層的水土不流失,為生長層內的種子生長提供條件;生長層內的種子成長后,起到坡地綠化的作用。
文檔編號A01G1/00GK202374737SQ2011205636
公開日2012年8月15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29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12月29日
發(fā)明者王勝 申請人:山東勝偉園林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