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振動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振動器。
背景技術:
使用壽命長且響應時間短的板簧式線性致動器主要被用作在移動電話、平板PC等中使用的振動器。線性致動器由于其尺寸的限制而在提高振動量方面受到限制。然而,隨著移動電話和平板PC使用各種振動模式,用于辨別觸覺反饋功能的趨勢已經變得更加明顯。為了準確地實現觸覺反饋功能,需要提高振動器的振動量。此外,需要開發(fā)一種降低功耗并增強移動電話和平板PC中的振動的技術。在韓國特許公開第2011-0125988號以及韓國特許公開第2011-0125987號中公開了包括板簧的線性振動器。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種能夠在不增加功耗的情況下提高振動量的振動器。根據本發(fā)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種振動器,該振動器包括:殼體,具有內部空間;振動產生部分,安裝在殼體中,并通過供應到振動產生部分的電力而產生振動;共振部分,通過在振動產生部分中產生的振動而共振。所述殼體可具有:第一空間部分,振動產生部分安裝在該第一空間部分中;第二空間部分,連接到第一空間部分,并且共振部分安裝在該第二空間部分中。所述振動產生部分可包括:磁體,固定地安裝在第一空間部分的中央部分;第一彈性構件,具有磁體所穿過的通孔,并且所述第一彈性構件的邊緣固定地安裝在殼體中;線圈,固定地安裝在第一彈性構件上,以圍繞所述通孔設置;第一安裝構件,固定地安裝在第一彈性構件上,以沿線圈的徑向方向設置在線圈以外;第一重量構件,固定地安裝在第一安裝構件上。所述振動產生部分還可包括電路板,該電路板的一端引出到殼體的外部,并且該電路板的另一端連接到所述線圈。所述第一彈性構件可包括:安裝部分,固定地安裝在殼體中;彈性部分,從安裝部分延伸并彈性地伸展;支撐部分,從彈性部分延伸并具有所述通孔。所述共振部分可包括:第二彈性構件,具有固定地安裝在殼體中的邊緣,以被設置在第二空間部分中;第二安裝構件,固定地安裝在第二彈性構件的頂部上;第二重量構件,固定地安裝在第二安裝構件上。
所述振動產生部分可包括:第一彈性構件,具有固定地安裝在殼體中的邊緣,以被設置在第一空間部分中;第一安裝構件,固定地安裝在第一彈性構件的頂表面上;磁體,固定地安裝在第一安裝構件的中央部分;第一重量構件,固定地安裝在第一安裝構件的外周表面上;線圈,固定地安裝在殼體中,以面對磁體。所述共振部分可包括:第二彈性構件,具有固定地安裝在殼體中的邊緣,以被設置在第二空間部分中;第二安裝構件,固定地安裝在第二彈性構件的頂表面上;第二重量構件,固定地安裝在第二安裝構件的外周表面上。所述振動產生部分還可包括安裝在磁體的頂表面上的磁軛。所述振動產生部分還可包括緩沖構件,該緩沖構件安裝在殼體中,以被設置在線圈內。
通過下面結合附圖進行的詳細描述,本發(fā)明的上述和其他方面、特點及其他優(yōu)點將會被更加清楚地理解,在附圖中:圖1是根據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振動器的示意圖;圖2是根據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振動器的分解透視圖;圖3是根據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振動器的示意性透視圖;圖4是根據本發(fā)明的另一實施例的振動器的示意性截面圖;圖5是根據本發(fā)明的另一實施例的振動器的分解透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現在,將參照附圖詳細描述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然而,應該注意的是,本發(fā)明的精神不限于在此闡述的實施例,在本發(fā)明的精神內,通過添加、修改和去除部件,本領域和理解本發(fā)明的技術人員可容易地實現包括在本發(fā)明的精神內的效果略差的發(fā)明或其他實施例,而這些將被解釋為包括在本發(fā)明的精神內。此外,當確定對與本發(fā)明有關的公知技術的詳細描述會使本發(fā)明的要點變模糊時,將省略對所述公知技術的詳細描述。圖1是根據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振動器的示意圖,圖2是根據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振動器的分解透視圖,圖3是根據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振動器的示意性透視圖。參照圖1至圖3,根據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振動器100可包括殼體120、振動產生部分140和共振部分160。殼體120具有安裝振動產生部分140和共振部分160的內部空間。S卩,殼體120具有:第一空間部分SI,振動產生部分140安裝在第一空間部分SI中;第二空間部分S2,連接到第一空間部分SI,并且共振部分160安裝在第二空間部分S2中。此外,當從頂部觀看時,殼體120可具有大致呈“8”字形的形狀。同時,殼體120可包括具有凹入形狀的下殼體122和結合到下殼體122的上殼體124。此外,下殼體122可具有安裝槽122a,形成振動產生部分140的磁體142 (將在稍后進行描述)安裝在安裝槽122a中。
此外,下殼體122可設置有引出孔(drawing hole) 122b,形成振動產生部分140的電路板152 (將在稍后進行描述)通過引出孔122b被引出。此外,上殼體124可具有設置在安裝槽122a之上的安裝槽124a。振動產生部分140安裝在殼體120內,并通過供應到振動產生部分140的電力而產生振動。即,振動產生部分140安裝在第一空間部分SI中,并用于產生振動。同時,振動產生部分140可包括例如磁體142、第一彈性構件144、線圈146、第一安裝構件148、第一重量構件150和電路板152。磁體142可被固定地安裝在第一空間部分SI的中央部分。S卩,磁體142的下部被插入到形成在下殼體122中的安裝槽122a中,磁體142的上部被插入到形成在上殼體124中的安裝槽124a中。此外,磁體142可具有圓柱形形狀,并可被設置在第一空間部分SI的中央部分。第一彈性構件144具有磁體142所穿過的通孔144a,第一彈性構件144的邊緣可被固定地安裝在殼體120中。S卩,第一彈性構件144用于在第一安裝構件148和第一重量構件150豎直振動時提供回復力。此外,第一彈性構件144可包括:安裝部分144b,固定地安裝在殼體120中;彈性部分144c,從安裝部分144b延伸并彈性地伸展;支撐部分144d,從彈性部分144c延伸并具有通孔144a。安裝部分144b具有圓環(huán)形狀,并被固定地安裝在下殼體122的底表面上。此外,安裝部分144b可通過粘合劑被粘合到下殼體122。此外,彈性部分144c將安裝部分144b連接到支撐部分144d,并在產生振動時伸展。支撐部分144d可具有環(huán)形形狀,并且在支撐部分144d的中央可具有通孔144a,使得磁體142可穿過該通孔144a。此外,線圈146和第一安裝構件148可被固定地安裝在支撐部分144d的頂表面上。線圈146可被固定地安裝在第一彈性構件144上,以圍繞通孔144a設置。線圈146可被固定地安裝在支撐部分144d上,以被設置為面對磁體142。即,線圈146具有圓柱形形狀,并且磁體142被插入到線圈146的內部。同時,當將電力施加到線圈146時,線圈146通過線圈146和磁體142之間的電磁相互作用而豎直振動。S卩,當將具有共振頻率的交流電施加到線圈146時,線圈146通過線圈146和磁體142之間的電磁相互作用而豎直運動,從而產生振動。第一安裝構件148可被固定地安裝在第一彈性構件144上,以沿線圈146的徑向方向設置在線圈146以外。換句話說,第一安裝構件148可被設置在線圈146的外側,并可被固定地安裝在第一彈性構件144的支撐部分144d上。此外,第一安裝構件148可具有縱截面呈字形的環(huán)形形狀,以安裝第一重量構件150。第一重量構件150可被固定地安裝在第一安裝構件148上。此外,當通過線圈146和磁體142之間的電磁相互作用而產生驅動力時,第一重量構件150允許振動被保持。這里,將對振動產生操作進行描述。
S卩,當將具有共振頻率的交流電施加到線圈146時,通過線圈146和磁體142之間的電磁相互作用而產生驅動力,從而使線圈146振動。因此,驅動力被傳遞到第一彈性構件144,以使線圈146、第一安裝構件148和第一重量構件150豎直振動。電路板152被引出到殼體120的外部,并且電路板152被連接到線圈146,用于將電力施加到線圈146。同時,電路板152可包括柔性電路板,電路板152的一端可被連接到線圈146,電路板152的另一端可通過下殼體122的引出孔122b被引到外部。此外,電路板152可在被固定地安裝在第一重量構件150上的同時被連接到線圈146。共振部分160可通過由振動產生部分140產生的振動而振動。同時,共振部分160可包括第二彈性構件162、第二安裝構件164和第二重量構件166。第二彈性構件162的邊緣可被固定地安裝在殼體120中。即,第二彈性構件162可被固定地安裝在下殼體122中,以被設置在第二空間部分S2中。此外,第二彈性構件162用于在第二安裝構件164和第二重量構件166振動時提供回復力。此外,第二彈性構件162可包括:安裝部分162a,固定地安裝在殼體120中;彈性部分162b,從安裝部分162a延伸并彈性地伸展;支撐部分162c,從彈性部分162b延伸。安裝部分162a具有圓環(huán)形狀,并被固定地安裝在下殼體122的底表面上。此外,安裝部分162a可通過粘合劑被粘合到下殼體122。此外,彈性部分162b將安裝部分162a連接到支撐部分162c,并在產生振動時伸展。支撐部分162c從彈性部分162b延伸,第二安裝構件164可被固定地安裝在支撐部分162c的頂表面上。同時,本發(fā)明的實施例中的支撐部分162c具有環(huán)形形狀,但不限于此。支撐部分162c可具有盤狀。第二安裝構件164可被固定地安裝在第二彈性構件162的頂部上。此外,第二安裝構件164可具有縱截面呈字形的環(huán)形形狀,以固定地安裝第二重量構件166。第二重量構件166可被固定地安裝在第二安裝構件164上。同時,共振部分160可與振動產生部分140以相同的共振頻率振動。即,第二重量構件166和第二彈性構件162可與振動產生部分140以相同的共振頻率振動。如上所述,共振部分160可包括第二彈性構件162、第二安裝構件164和第二重量構件166,從而共振部分160可在由振動產生部分140產生振動時產生振動,而無需將電力從外部供應到共振部分160。S卩,共振部分160可通過由振動產生部分140產生的振動而振動,從而提高振動量。換句話說,共振部分160可通過由振動產生部分140產生的振動而共振,從而提高振動量。此外,即使在振動產生部分140沒有通過單獨的振動傳遞構件被連接到共振部分160的情況下,共振部分160也可通過由振動產生部分140產生的振動而共振,因此,可在功耗量相同的情況下更大程度地提高振動量。在下文中,將參照圖4和圖5描述根據本發(fā)明的另一實施例的振動器。圖4是根據本發(fā)明的另一實施例的振動器的示意性截面圖,圖5是根據本發(fā)明的另一實施例的振動器的分解透視圖。參照圖4和圖5,根據本發(fā)明的另一實施例的振動器200可包括例如殼體220、振動產生部分240和共振部分260。殼體220具有安裝振動產生部分240和共振部分260的內部空間。S卩,殼體220具有:第一空間部分SI,振動產生部分240安裝在第一空間部分SI中;第二空間部分S2,連接到第一空間部分SI,并且共振部分260安裝在第二空間部分S2中。此外,當從頂部觀看時,殼體220可具有大致呈“8”字形的形狀。同時,殼體220可包括具有凹入形狀的下殼體222和結合到下殼體222的上殼體224。振動產生部分240安裝在殼體220中,并通過供應到振動產生部分240的電力而產生振動。此外,振動產生部分240可被安裝在第一空間部分SI中。同時,振動產生部分240可包括第一彈性構件242、第一安裝構件244、磁體246、第一重量構件248和線圈250。第一彈性構件242的邊緣可被固定地安裝在殼體220中,以被設置在第一空間部分SI中。即,第一彈性構件242的邊緣可被固定地安裝在下殼體222中,以被設置在第一空間部分SI中。此外,第一彈性構件242可包括:安裝部分242a,固定地安裝在下殼體222中;彈性部分242b,從安裝部分242a延伸并彈性地伸展;支撐部分242c,從彈性部分242b延伸。安裝部分242a具有圓環(huán)形狀,并被固定地安裝在下殼體222的底表面上。此外,安裝部分242a可通過粘合劑被粘合到下殼體222。此外,彈性部分242b將安裝部分242a連接到支撐部分242c,并在產生振動時伸展。支撐部分242c從彈性部分242b延伸,第一安裝構件244可被固定地安裝在支撐部分242c的頂表面上。同時,支撐部分242c可具有盤狀。如上所述,第一安裝構件244可被固定地安裝在第一彈性構件242的支撐部分242c的頂表面上。此外,第一安裝構件244可具有圓盤形狀。同時,磁體246被固定地安裝在第一安裝構件244的中央部分。即,磁體246被插入到盤狀的第一安裝構件244的中央部分。此外,磁體246可具有圓形的橫截面。第一重量構件248被固定地安裝在第一安裝構件244的外周表面上。此外,第一重量構件248可具有圓環(huán)形狀,以被固定地安裝在第一安裝構件244的外周表面上。線圈250可被設置為面對磁體246。此外,線圈250可被固定地安裝在安裝于殼體220中的電路板252上。S卩,線圈250可被固定地安裝在安裝于上殼體224的底表面上的電路板252上,以被設置為面對磁體246。此外,線圈250可具有中空的圓柱形形狀,從而當第一彈性構件242伸展時,磁體246可被引入到線圈250中。
此外,當將電力施加到線圈250時,驅動力通過線圈250和磁體246之間的電磁相互作用被施加到磁體246。因此,其中安裝有磁體246的第一安裝構件244以及安裝在第一安裝構件244上的第一重量構件248可豎直振動。同時,振動產生部分240可包括安裝在磁體246的頂表面上的磁軛254。磁軛254用于將由磁體產生的磁場引導至線圈250。此外,振動產生部分240還可包括緩沖構件256,緩沖構件256安裝在殼體220中,以被設置在線圈250內。緩沖構件256用于防止在磁體246豎直振動時磁體246與上殼體224接觸。共振部分260可通過由振動產生部分240產生的振動而振動。同時,共振部分260可包括第二彈性構件262、第二安裝構件264和第二重量構件266。第二彈性構件262的邊緣可被固定地安裝在殼體220中。即,第二彈性構件262可被固定地安裝在下殼體222中,以被設置在第二空間部分S2中。此外,第二彈性構件262用于在第二安裝構件264和第二重量構件266振動時提供回復力。此外,第二彈性構件262可包括:安裝部分262a,固定地安裝在下殼體222中;彈性部分262b,從安裝部分262a延伸并彈性地伸展;支撐部分262c,從彈性部分262b延伸。安裝部分262a具有圓環(huán)形狀,并被固定地安裝在下殼體222的底表面上。此外,安裝部分262a可通過粘合劑被粘合到下殼體222。此外,彈性部分262b將安裝部分262a連接到支撐部分262c,并在產生振動時伸展。支撐部分262c從彈性部分262b延伸,第二安裝構件264可被固定地安裝在支撐部分262c的頂表面上。同時,支撐部分262c可具有盤狀。如上所述,第二安裝構件264可被固定地安裝在第二彈性構件262的支撐部分262c的頂表面上。此外,第二安裝構件264可具有圓盤形狀。第二重量構件266被固定地安裝在第二安裝構件264的外周表面上。此外,第二重量構件266可具有圓環(huán)形狀,以被固定地安裝在第二安裝構件264的外周表面上。同時,共振部分260可與振動產生部分240以相同的共振頻率振動。即,第二重量構件266和第二彈性構件262可與振動產生部分240以相同的共振頻率振動。如上所述,共振部分260可包括第二彈性構件262、第二安裝構件264和第二重量構件266,從而共振部分260可在由振動產生部分240產生振動時產生振動,而無需將電力從外部供應到共振部分260。即,共振部分260通過由振動產生部分240產生的振動而振動,從而提高振動量。換句話說,共振部分260可通過由振動產生部分240產生的振動而共振,從而提高振動量。此外,即使在振動產生部分240沒有通過單獨的振動傳遞構件被連接到共振部分260的情況下,共振部分260也可通過由振動產生部分240產生的振動而共振,因此,可在功耗量相同的情況下更大程度地增強振動。如上所述,根據本發(fā)明的實施例,通過利用共振部分使在振動產生部分中產生的振動放大,可在功耗量相同的情況下增強振動。
盡管已經結合示例性實施例示出并描述了本發(fā)明,但是本領域技術人員將清楚的是,在不脫離由權利要求限定的本發(fā)明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可以進行修改和變型。
權利要求
1.一種振動器,包括: 殼體,具有內部空間; 振動產生部分,安裝在殼體中,并通過供應到振動產生部分的電力而產生振動; 共振部分,通過在振動產生部分中產生的振動而共振。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振動器,其中,所述殼體具有:第一空間部分,振動產生部分安裝在該第一空間部分中;第二空間部分,連接到第一空間部分,并且共振部分安裝在該第二空間部分中。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振動器,其中,所述振動產生部分包括: 磁體,固定地安裝在第一空間部分的中央部分; 第一彈性構件,具有磁體所穿過的通孔,并且所述第一彈性構件的邊緣固定地安裝在殼體中; 線圈,固定地安裝在第一彈性構件上,以圍繞所述通孔設置; 第一安裝構件,固定地安裝在第一彈性構件上,以沿線圈的徑向方向設置在線圈以外; 第一重量構件,固定地安裝在第一安裝構件上。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振動器,其中,所述振動產生部分還包括電路板,該電路板的一端引出到殼體的外部,并且該電路板的另一端連接到所述線圈。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振動器,其中,所述第一彈性構件包括: 安裝部分,固定地安裝在殼體中; 彈性部分,從安裝部分延伸并彈性地伸展; 支撐部分,從彈性部分延伸并具有所述通孔。
6.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振動器,其中,所述共振部分包括: 第二彈性構件,具有固定地安裝在殼體中的邊緣,以被設置在第二空間部分中; 第二安裝構件,固定地安裝在第二彈性構件的頂部上; 第二重量構件,固定地安裝在第二安裝構件上。
7.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振動器,其中,所述振動產生部分包括: 第一彈性構件,具有固定地安裝在殼體中的邊緣,以被設置在第一空間部分中; 第一安裝構件,固定地安裝在第一彈性構件的頂表面上; 磁體,固定地安裝在第一安裝構件的中央部分; 第一重量構件,固定地安裝在第一安裝構件的外周表面上; 線圈,固定地安裝在殼體中,以面對磁體。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振動器,其中,所述共振部分包括: 第二彈性構件,具有固定地安裝在殼體中的邊緣,以被設置在第二空間部分中; 第二安裝構件,固定地安裝在第二彈性構件的頂表面上; 第二重量構件,固定地安裝在第二安裝構件的外周表面上。
9.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振動器,其中,所述振動產生部分還包括安裝在磁體的頂表面上的磁軛。
10.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振動器,其中,所述振動產生部分還包括緩沖構件,該緩沖構件安裝在殼體中,以被設置在線圈內。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振動器,該振動器包括殼體,具有內部空間;振動產生部分,安裝在殼體中,并通過供應到振動產生部分的電力而產生振動;共振部分,通過在振動產生部分中產生的振動而共振。
文檔編號B06B1/04GK103157591SQ20121006571
公開日2013年6月19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13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12月15日
發(fā)明者洪正澤, 姜大侖 申請人:三星電機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