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蜂窩網-無線局域網異構融合的實現方法、系統(tǒng)和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無線通信領域,尤其涉及蜂窩網-無線局域網異構融合的實現方法、 系統(tǒng)和裝置。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手機、筆記本電腦等便攜式設備的廣泛使用,人們對移動上網提出了越來越多的需求。3G (WCDMA,CDMA2000,TD-SCDMA)系統(tǒng)可以為用戶提供一定的用于上網的通信流量,但難以滿足手機用戶對于上網的大數據流量的需求,也難以為用戶提供高速的數據業(yè)務。如現行WCDMA系統(tǒng)的一個小區(qū)只能提供2Mbps的數據速率,遠遠不能滿足用戶對于互聯(lián)網業(yè)務的需求。通過采用高速下行鏈路分組接入技術(HSDPA,High 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一個WCDMA基站可以為小區(qū)內的用戶提供IOMbps的下行數據速率,但是距離滿足用戶互聯(lián)網業(yè)務需求的通信流量仍然有很大差距。解決3G系統(tǒng)通信流量不足的一個辦法是采用蜂窩網-無線局域網異構網絡融合技術,將兩種網絡融合起來使用。蜂窩網具有覆蓋大、數據速率較低的特點,而無線局域網則具有數據速率高、覆蓋較小的特點(如單天線40MHz帶寬的802. Iln無線局域網可向用戶提供150Mbps的數據速率),將兩者融合起來使用,可充分利用無線局域網的高數據速率來為手機用戶分擔通信流量。3GPP組織已經提出了一種蜂窩網-無線局域網異構融合的實施方案,其具體做法是在蜂窩網的核心網與無線局域網的網絡接入點之間設置一條有線連接,并且在蜂窩網的核心網中增加無線局域網接入網關(WAG,WLAN Access Gateway)、報文分組數據網關(PDG, Packet Data (Gateway)等單元來支持無線局域網中的用戶數據通過蜂窩網的核心網傳送到互聯(lián)網。該方案的具體內容可參考3GPP的文獻3GPP TS 23.234。3GPP的方案需要通過對蜂窩網的核心網進行設備升級才能實現,將面臨設備成本高、商用實現周期長等缺點?,F有的蜂窩網與無線局域網的連接關系如圖1所示,圖1中,實線表示有線連接, 虛線表示無線連接。無線局域網與蜂窩網處于分立應用的狀態(tài),無線局域網的網絡接入點 102接入到互聯(lián)網103,但不與蜂窩網發(fā)生直接的連接。電信運營商可通過無線局域網網絡接入點102對用戶的流量進行統(tǒng)計,然后上報給運營商的計費中心來對用戶進行計費。在這種連接方式中,蜂窩網-無線局域網雙模終端101既可由蜂窩網來傳輸數據,也可由無線局域網來傳輸數據。通過對蜂窩網和無線局域網進行一定的技術升級,也可以在圖1所示的網絡架構下實現一定程度的蜂窩網與無線局域網的異構融合。圖1架構下的異構融合方案存在的問題是當雙模終端由無線局域網進入到蜂窩網時,由于無線局域網信號很可能會突然變弱或消失,將使得雙模終端不能正常地實現異構切換,從而造成當前正在傳輸業(yè)務的終止;而在雙模終端由蜂窩網進入到無線局域網時, 將需要對終端進行重新的認證,從而產生較大的接入時延。因此,這種異構融合的方案在實際中很難得到用戶的認同,也不能滿足用戶對于異構融合業(yè)務的需求。
發(fā)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蜂窩網-無線局域網異構融合的實現方法,來實現蜂窩網和無線局域網的良好的異構融合,并且,該方法不需要對蜂窩網的核心網設備進行大規(guī)模的升級即可實現。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蜂窩網-無線局域網異構融合的實現方法, 包括
在原無線局域網的網絡接入點中嵌入蜂窩網終端模塊,構成新的網絡接入點; 在所述新的網絡接入點與蜂窩網的網絡控制單元之間通過蜂窩系統(tǒng)構建一條通信連接,用于傳輸與網絡管理相關的信令;
通過所述信令,將所述新的網絡接入點設置為網絡控制單元的下屬單元,且設置為蜂窩基站的同層站點,受到所述網絡控制單元的管理。所述原無線局域網的網絡接入點為802. 11無線局域網的接入點或HiperLAN/2無線局域網的接入點。所述在原無線局域網的網絡接入點中嵌入蜂窩網終端模塊構成新的網絡接入點, 具體為
通過在原網絡接入點的電路板上增加蜂窩網終端模塊來實現;或通過將蜂窩網終端模塊單獨封裝成一個實體并在其中安裝一個通信接口,在原網絡接入點的電路板上增加一個對應的通信接口,并將上述兩個通信接口連接起來,使得原網絡接入點模塊、蜂窩網終端模塊和兩者之間的連接一起構成新的網絡接入點。所述將所述新的網絡接入點設置為網絡控制單元的下屬單元,具體為
所述網絡接入點嵌入的蜂窩網終端模塊以普通的蜂窩網終端接入蜂窩系統(tǒng);向所述網絡控制單元發(fā)送信令,將自身作為網絡接入點的信息告訴所述網絡控制單元,并要求作為其下屬單元實現接入;所述網絡控制單元經過認證后接受其作為下屬接入單元;所述新的網絡接入點被設置成與蜂窩基站同層的站點,所述蜂窩基站和所述新的網絡接入點一起受到所述網絡控制單元的管理,并分別與用戶終端通信。網絡控制單元通過與網絡接入點之間的通信發(fā)送和接收網絡信令實現對網絡接入點的管理。所述網絡控制單元通過與網絡接入點之間的通信發(fā)送和接收網絡信令實現對網絡接入點的管理,具體為
網絡控制單元首先將網絡信令封裝成蜂窩網數據幀的載荷,通過蜂窩網連接來進行傳輸,網絡接入點中的蜂窩網終端模塊接收到該數據幀,并對其進行解封裝,得到網絡信令;
網絡接入點中的蜂窩網終端模塊首先將網絡信令封裝成蜂窩網數據幀的載荷,通過蜂窩網連接將該數據幀傳輸給網絡控制單元,網絡控制單元接收到該數據幀,并對其進行解封裝,得到網絡信令。蜂窩網對所述網絡接入點的標識進行管理,具體為采用網絡接入點原有的標識并由蜂窩網對所述標識進行整理來實現管理;或由蜂窩網系統(tǒng)對所接入的網絡接入點的標識進行統(tǒng)一命名、強制網絡接入點使用該標識而實現管理。在網絡控制單元中設置一個存儲單元,用于存儲關于其下屬的網絡接入點的列表,列表中包含網絡接入點的標識和網絡接入點的蜂窩網終端模塊所屬的蜂窩基站的信息ο在蜂窩網核心網中,設置網絡接入點存儲單元,用于存儲已經通過網絡控制單元接入了蜂窩網的網絡接入點的信息。通過蜂窩網核心網中的用戶終端位置管理存儲單元來保存雙模終端在蜂窩網中和無線局域網中的位置信息。雙模終端依據預定的判別準則選擇無線局域網或蜂窩網。所述雙模終端由單一的所述蜂窩網覆蓋區(qū)域進入到所述無線局域網覆蓋區(qū)域時, 進行位置管理和異構網絡切換的流程,具體包括
雙模終端進入無線局域網覆蓋區(qū)域,得到該網絡接入點的標識,并使用該標識向其所屬的網絡控制單元發(fā)起位置轉移或異構切換的請求;
雙模終端所屬的網絡控制單元在其自身的網絡接入點存儲單元中或在蜂窩網核心網的網絡接入點存儲單元中搜索并找到該網絡接入點的標識,進而通過蜂窩系統(tǒng)向網絡接入點發(fā)送接入雙模終端的信令;
網絡接入點接收到上述信令后,通過無線局域網接受雙模終端的接入,并向雙模終端所屬的網絡控制單元發(fā)送信令,告訴它雙模終端已經接入無線局域網;
如果雙模終端要對當前業(yè)務進行異構切換,則進一步按預定的支持異構切換的上層協(xié)議執(zhí)行異構切換的流程。所述雙模終端由所述無線局域網區(qū)域進入到單一的所述蜂窩網覆蓋區(qū)域時進行位置管理和異構切換的流程,具體包括
雙模終端向其所屬的網絡控制單元發(fā)送離開當前無線局域網的請求,該請求通過蜂窩網連接直接發(fā)送給其所屬的網絡控制單元,或先發(fā)送給網絡接入點,再由網絡接入點通過蜂窩網連接發(fā)送給雙模終端所屬的網絡控制單元;
所述網絡控制單元向所述雙模終端發(fā)送退出無線局域網的指令; 如果所述雙模終端要對當前業(yè)務進行異構切換,則按預定的支持異構切換的上層協(xié)議執(zhí)行異構切換的流程,否則,不執(zhí)行此操作;
所述雙模終端退出無線局域網,所述網絡接入點在其用戶列表中刪除該雙模終端。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還提供了一種蜂窩網-無線局域網異構融合的系統(tǒng),包括雙模終端、無線局域網的網絡接入點、蜂窩網的蜂窩基站、蜂窩網的網絡控制單元、蜂窩通信系統(tǒng)更上層的部分和互聯(lián)網;
所述雙模終端與所述網絡接入點無線連接,所述雙模終端與所述蜂窩基站無線連接, 所述蜂窩基站向上連接到所述網絡控制單元;所述網絡控制單元向上連接到所述蜂窩通信系統(tǒng)更上層的部分;
所述無線局域網的網絡接入點,包括原網絡接入點模塊和蜂窩網終端模塊,通過所述蜂窩網終端模塊在所述網絡接入點與蜂窩網的網絡控制單元之間通過蜂窩系統(tǒng)構建一條通信連接,用于傳輸與網絡管理相關的信令;通過所述信令,所述網絡接入點被設置為網絡控制單元的下屬單元,且被設置成與蜂窩基站同層的站點,受到所述網絡控制單元的管理。所述原網絡接入點模塊為802. 11無線局域網的接入點或HiperLAN/2無線局域網的接入點。蜂窩網對所述網絡接入點的標識進行管理,具體為采用網絡接入點原有的標識并由蜂窩網對其進行整理來實現管理,或由蜂窩網系統(tǒng)對所接入的網絡接入點的標識進行統(tǒng)一命名、強制網絡接入點使用該標識而實現管理。所述網絡控制單元中包括存儲單元,用于存儲其下屬的網絡接入點的列表,列表中包含網絡接入點的標識和網絡接入點的蜂窩網終端模塊所屬的蜂窩基站的信息。所述蜂窩網核心網中包括網絡接入點存儲單元,用于存儲已經接入了蜂窩網的網絡控制單元的網絡接入點的信息。所述蜂窩網核心網中包括用戶終端位置管理存儲單元,用于保存雙模終端所接入的蜂窩基站和無線局域網的信息。所述雙模終端包括判別單元和網絡選擇單元;
所述判別單元,用于根據判別準則來判定是選擇無線局域網來傳輸數據還是選擇蜂窩網來傳輸數據;
所述網絡選擇單元,用于根據所述判別單元的結果進行相應的網絡選擇的操作。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還提供了一種無線局域網的網絡接入點,包括原網絡接入點模塊,還包括
蜂窩網終端模塊,用于在無線局域網的網絡接入點和蜂窩網的網絡控制單元之間通過蜂窩系統(tǒng)建立一條通信連接來傳輸用于網絡管理的信令。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還提供了一種蜂窩網的網絡控制單元,包括
包含網絡接入點的存儲單元,用于存儲其下屬的網絡接入點的列表;當網絡接入點通過其蜂窩網終端模塊接入到網絡控制單元時,網絡控制單元在其存儲單元中增加該網絡接入點的標識和該網絡接入點的蜂窩網終端模塊所屬的蜂窩基站信息,當網絡接入點關閉這條連接或網絡控制單元發(fā)現這條連接不可用時,網絡控制單元從其存儲單元中刪除該網絡接入點的標識和相應信息。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還提供了一種雙模終端,包括
判別單元,用于根據預定的判別準則來判定是選擇無線局域網來傳輸數據還是選擇蜂窩網來傳輸數據;
網絡選擇單元,用于根據所述判別單元的結果進行相應的網絡選擇的操作。
通過采用本發(fā)明所提出的異構融合方案,將可以實現以下功能 1、實現了雙模終端在由蜂窩網進入無線局域網時可自動地將當前業(yè)務數據切換到無線局域網上進行傳輸,而在由無線局域網進入蜂窩網時可自動地將當前業(yè)務數據切換到蜂窩網上進行傳輸。通過這種異構融合,無線局域網將可以為蜂窩網分擔大量的用戶數據的通信流量,從而可以滿足用戶對于無線上網的需求。2、雙模終端發(fā)生由無線局域網向蜂窩網的切換時,其異構切換的信令總能發(fā)給無線局域網的網絡接入點,從而可以保證異構切換的完成。3、雙模終端由蜂窩網接入無線局域網或發(fā)生由蜂窩網向無線局域網的切換時,系統(tǒng)不需要通過網絡接入點再對雙模終端作一次認證,提高了系統(tǒng)工作的安全性,也節(jié)省了認證的時間,可以降低異構切換的時延。4、雙模終端退出無線局域網時,其退出信令總能發(fā)給無線局域網的網絡接入點, 有利于網絡接入點對無線局域網的管理。
圖1是現有的蜂窩網與無線局域網的連接關系示意圖2是本發(fā)明蜂窩網-無線局域網異構融合系統(tǒng)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fā)明在網絡接入點和蜂窩網終端模塊屬于同一個蜂窩基站時的蜂窩網-無線局域網異構融合系統(tǒng)的結構示意圖4是本發(fā)明在網絡接入點和蜂窩網終端模塊屬于不同的蜂窩基站,并且不同的蜂窩基站屬于同一個蜂窩網的網絡控制單元時的蜂窩網-無線局域網異構融合系統(tǒng)的結構示意圖5是本發(fā)明在網絡接入點和蜂窩網終端模塊屬于不同的蜂窩基站,并且不同的蜂窩基站屬于不同的蜂窩網的網絡控制單元時的蜂窩網-無線局域網異構融合系統(tǒng)的結構示意圖6是網絡控制單元向網絡接入點發(fā)送管理信令的方法示意圖; 圖7是網絡接入點向網絡控制單元發(fā)送管理信令的方法示意圖; 圖8是本發(fā)明網絡控制單元、蜂窩基站與網絡接入點的網絡邏輯層次關系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進行詳細說明。本發(fā)明涉及到的一些名詞解釋如下
無線局域網的網絡接入點無線局域網接入外部網絡(如互聯(lián)網)的接入點,無線局域網中的用戶站點通過該接入點與無線局域網以外的站點進行通信。在802. 11和 HiperLAN/2無線局域網中,該網絡接入點稱為接入點(AP,Access Point)。本發(fā)明中簡稱為網絡接入點。無線局域網的結構無線局域網由一個網絡接入點與一組用戶站點所構成,該網絡接入點通常又可以作為無線局域網的中心基站,用戶站點在其覆蓋下工作,并通過與其關聯(lián)而接入無線局域網。目前使用的無線局域網絕大多數都是采用了這樣的網絡結構。無線局域網也可以沒有中心基站,如802. Ils協(xié)議定義的一種稱為Mesh結構的無線局域網即是這樣的例子,局域網內的用戶站點可以通過以其它站點為中繼、使用多跳的方式而連接到局域網內的站點和網絡接入點。在本發(fā)明中,我們只要求無線局域網包含網絡接入點,并不將無線局域網限定成是使用中心基站的無線局域網,但具有中心基站的無線局域網是其典型應用。蜂窩網的網絡控制單元蜂窩通信系統(tǒng)中蜂窩基站的上層管理單元,若干個基站與之相連。該單元向上連接到核心網。在GSM系統(tǒng)中,該單元稱為基站控制器(BSC,Base Station Controller);在WCDMA和TD-SCDMA系統(tǒng)中,該單元稱為無線網絡控制器(RNC, Radio Network Controller);在CDMA2000系統(tǒng)中,該單元也稱為基站控制器(BSC,Base Station Controller)。本發(fā)明中簡稱為網絡控制單元。蜂窩通信系統(tǒng)的層次在蜂窩通信系統(tǒng)中,一個蜂窩基站下會存在一組用戶終端, 蜂窩基站是這組用戶終端的中心站點,用戶終端在其覆蓋下工作。進一步地,若干個蜂窩基站會連接到一個網絡控制單元上,再由該網絡控制單元連接到蜂窩網的更上層的部分。現行蜂窩通信系統(tǒng)(2G、3G等)由核心網、接入網和用戶終端三層所組成,其中接入網又由蜂窩基站和網絡控制單元兩層所構成。蜂窩網中接近用戶終端的一側稱為下層,接近核心網的一側稱為上層,這樣,網絡控制單元為蜂窩基站的上層單元。異構無線網絡兩種或兩種以上采用不同的技術、特別是采用不同的物理層技術的無線網絡通過融合技術而融合在一起使用的網絡,稱為異構無線網絡,本發(fā)明中簡稱為異構網絡。異構切換可接入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的無線網絡的雙模終端或多模終端,在兩種無線網絡之間發(fā)生的切換稱為異構切換。經過切換,終端的當前業(yè)務將會在新的網絡中繼續(xù)傳輸、而不會被終止。蜂窩網-無線局域網雙模終端同時包含蜂窩網用戶終端和無線局域網用戶站點的終端,該終端可以同時與蜂窩網和無線局域網進行通信。如果終端中包含了兩種以上的蜂窩網用戶終端或/和包含了兩種以上的無線局域網用戶站點,則這樣的多模終端也屬于蜂窩網-無線局域網雙模終端。本發(fā)明中簡稱為雙模終端。通信連接兩個通信實體之間通過有線、無線或有線無線混合方式形成的通信通路。在本發(fā)明中簡稱為連接。
本發(fā)明提出一種蜂窩網-無線局域網異構融合的實現方法,其具體實施方式
是在原無線局域網的網絡接入點中嵌入蜂窩網終端模塊,構成新的網絡接入點,這里,原無線局域網的網絡接入點包括現已提出的無線局域網中的網絡接入點,如802. 11無線局域網的接入點和HiperLAN/2無線局域網的接入點,同時也包括未來可能出現的無線局域網中的網絡接入點;再將該網絡接入點安裝在某個蜂窩基站的覆蓋區(qū)域中,利用蜂窩網對該網絡接入點的覆蓋,在新的網絡接入點與蜂窩網的網絡控制單元之間通過蜂窩系統(tǒng)構建一條通信連接,網絡控制單元與網絡接入點之間可通過這條連接來傳輸與網絡管理相關的信令;通過這些信令,將新的網絡接入點設置為網絡控制單元的下屬單元,且被設置成與蜂窩基站同層的站點(蜂窩基站的同層站點),與蜂窩基站一起受到網絡控制單元的管理。根據名詞解釋“蜂窩通信系統(tǒng)的層次”中所述“接入網又由蜂窩基站和網絡控制單元兩層所構成”, 這里,“與蜂窩基站同層”的含義是指所述網絡接入點在蜂窩網的結構中與蜂窩基站屬于同一層,即所述網絡接入點和蜂窩基站向上都受到來自網絡控制單元的管理,向下都直接向用戶終端傳輸數據。這樣,雙模終端將可以在無線局域網網絡接入點與蜂窩基站之間進行異構切換,從而可以實現兩種網絡的異構融合。在本發(fā)明的方法中,要求無線局域網的網絡接入點被放置在某個蜂窩基站的覆蓋區(qū)域中,考慮到蜂窩網在大部分地區(qū)、特別是在用戶集中的地區(qū)(在這種地區(qū),用戶對數據流量的要求也高)都能實現全區(qū)域的覆蓋,這個要求在實際中是容易達到的。如果網絡接入點同時處于兩個以上的蜂窩基站的覆蓋區(qū)域時,其蜂窩網終端模塊采用蜂窩網終端選擇基站的方法選擇其中的一個蜂窩基站作為其接入基站。在典型的應用場景中,蜂窩網能夠對工作區(qū)域實現全區(qū)域的覆蓋,但本發(fā)明的方法仍然適用于蜂窩網不能對工作區(qū)域實現全區(qū)域覆蓋的情形。在上述異構融合系統(tǒng)中,無線局域網的網絡接入點與蜂窩網的網絡控制單元將通過它們之間的蜂窩網連接來傳輸網絡信令,網絡接入點的數據將通過互聯(lián)網來進行傳輸。在典型的應用中,網絡接入點的數據將只通過互聯(lián)網來進行傳輸,網絡接入點與網絡控制單元之間的連接只用來傳輸信令,而不傳輸用戶數據,因而,蜂窩系統(tǒng)只需對其分配很小的帶寬。在典型的應用中,網絡控制單元與網絡接入點嵌入的蜂窩網終端模塊之間的通信連接只用來傳輸信令,但本發(fā)明并不排除通過該蜂窩網連接來傳輸數據的情形。根據本發(fā)明的方法,可得到一種蜂窩網-無線局域網異構融合系統(tǒng)。圖2是本發(fā)明提出的蜂窩網-無線局域網異構融合系統(tǒng)的結構示意圖。圖2中實直線表示有線連接,虛直線表示無線連接。系統(tǒng)中包括雙模終端201、無線局域網的網絡接入點202、互聯(lián)網203、蜂窩基站一 2041和蜂窩基站二 2042、網絡控制單元一 2051、網絡控制單元二 2052和蜂窩通信系統(tǒng)更上層的部分206。其中,蜂窩通信系統(tǒng)更上層的部分206 是蜂窩通信系統(tǒng)中網絡控制單元以上的部分且不包含網絡控制單元,該部分包含或等同于蜂窩網的核心網,在現行2G和3G的系統(tǒng)中,該部分即為蜂窩網的核心網。無線局域網的網絡接入點202中所嵌入的蜂窩網終端模塊2022連接到蜂窩基站一 2041,雙模終端201連接到蜂窩基站二 2042,即蜂窩基站一 2041是網絡接入點202中所嵌入的蜂窩網終端模塊2022所屬的蜂窩基站,蜂窩基站二 2042是雙模終端201所屬的蜂窩基站。圖2中,蜂窩基站二 2042的虛線框表示該基站可能與蜂窩基站一 2041是不同的基站,也可能與蜂窩基站一 2041是同一個基站;蜂窩基站一 2041向上連接到網絡控制單元一 2051,蜂窩基站二 2042向上連接到網絡控制單元二 2052,即網絡控制單元一 2051是蜂窩基站一 2041所屬的網絡控制單元,網絡控制單元二 2052是蜂窩基站二 2042所屬的網絡控制單元。網絡控制單元二 2052的虛線框表示該網絡控制單元可能與網絡控制單元一 2051是不同的網絡控制單元,也可能與網絡控制單元一 2051是同一個網絡控制單元。蜂窩基站一 2041與蜂窩基站二 2042是否為同一個蜂窩基站取決于網絡接入點中嵌入的蜂窩網終端模塊2022和雙模終端201是否選擇了同一個基站。由于與蜂窩基站的相對位置關系、蜂窩基站的信號強度的分布等因素,網絡接入點嵌入的蜂窩網終端模塊2022和雙模終端201可能選擇同一個蜂窩基站,也可能選擇不同的蜂窩基站。在網絡控制單元一 2051和網絡控制單元二 2052為不同的網絡控制單元時,蜂窩基站一 2041和蜂窩基站二 2042必為不同的蜂窩基站。在網絡控制單元一 2051和網絡控制單元二 2052為同一個網絡控制單元時,蜂窩基站一 2041和蜂窩基站二 2042可能是同一個蜂窩基站,也可能是不同的蜂窩基站。在蜂窩基站一 2041和蜂窩基站二 2042為同一個蜂窩基站時,網絡控制單元一 2051和網絡控制單元二 2052必為同一個網絡控制單元。在蜂窩基站一 2041和蜂窩基站二 2042為不同的蜂窩基站時,其各自向上連接的網絡控制單元可能是同一個網絡控制單元, 也可能是不同的網絡控制單元。對于圖2所示的蜂窩網-無線局域網異構融合系統(tǒng),根據其中蜂窩基站一 2041和蜂窩基站二 2042是否為同一個基站,以及當蜂窩基站一 2041和蜂窩基站二 2042為不同基站時,網絡控制單元一 2051和網絡控制單元二 2052是否為同一個網絡控制單元等情況的不同,可以得到本發(fā)明所提出的蜂窩網-無線局域網異構網絡系統(tǒng)的具體結構如圖3、圖4、 圖5所示,圖3、圖4、圖5分別為實施例一、實施例二和實施例三提供的異構融合系統(tǒng)。其中,實施例一中的圖3為蜂窩基站一 2041和蜂窩基站二 2042是同一個蜂窩基站時的蜂窩網-無線局域網異構融合系統(tǒng),實施例二中的圖4為蜂窩基站一 2041和蜂窩基站二 2042 是不同的蜂窩基站,并且蜂窩基站一 2041和蜂窩基站二 2042向上連接到同一個網絡控制單元時的異構網絡系統(tǒng),實施例三中的圖5為蜂窩基站一 2041和蜂窩基站二 2042是不同的蜂窩基站,并且蜂窩基站一 2041和蜂窩基站二 2042向上連接到不同的網絡控制單元時的蜂窩網-無線局域網異構融合系統(tǒng)。在圖2至圖5所示的異構融合系統(tǒng)中,無線局域網的網絡接入點由原網絡接入點模塊和蜂窩網終端模塊兩部分所構成,它通過在原無線局域網的網絡接入點中嵌入一個蜂窩網終端模塊而實現,這可以通過具體的數字電路設計技術而完成。常用的方法是由于原網絡接入點通常是用一塊電路板來實現的,因此新的網絡接入點可以通過在原網絡接入點的電路板上增加蜂窩網終端模塊來實現,新增的蜂窩網終端模塊與原有的器件之間通過線路相連,從而可以與原有器件傳輸數據。通過數字電路的設計和線路連接來實現數字電路模塊之間的數據傳輸屬于數字電路領域的現有的和成熟的技術。另一種可選的方法是將蜂窩網終端模塊單獨封裝成一個實體,如單獨封裝在一塊電路板上,并在其中安裝一個通信接口,同時在原網絡接入點的電路板上增加一個對應的通信接口,該通信接口與蜂窩網終端模塊中的通信接口為同一類型,通過通信接口的連接,可以在兩者之間傳輸數據。由此,原網絡接入點模塊、單獨封裝的蜂窩網終端模塊和兩者之間的通信連接,即構成新的網絡接入點。在該實現中,通過通信接口的連接來傳輸數據也是屬于數字電路領域的現有的和成熟的技術。在圖2至圖5所示的異構融合系統(tǒng)中,網絡控制單元和網絡接入點之間可以通過蜂窩網連接來傳輸網絡信令。這通過將待傳輸的網絡信令封裝成蜂窩網數據、再在接收端對其解封裝來實現。圖6示出了由網絡控制單元向網絡接入點傳送網絡信令的情形。網絡控制單元首先將網絡信令封裝成蜂窩網數據幀的載荷,通過蜂窩網連接來進行傳輸,網絡接入點中的蜂窩網終端模塊接收到該數據幀,對其進行解封裝,得到網絡信令。圖7則示出了由網絡接入點向網絡控制單元傳送網絡信令的情形。網絡接入點中的蜂窩網終端模塊首先將網絡信令封裝成蜂窩網數據幀的載荷,通過蜂窩網連接將該數據幀傳輸給網絡控制單元,網絡控制單元接收到該數據幀,并對其進行解封裝,得到網絡信令。網絡接入點中嵌入的蜂窩網終端模塊首先作為一個普通的蜂窩網終端而接入蜂窩基站,然后其向網絡控制單元發(fā)送信令,將自身作為網絡接入點的信息告訴網絡控制單元,并請求作為其下屬單元實現接入。網絡控制單元經過必要的驗證⑶卩對其進行認證)后, 接受該網絡接入點作為其下屬單元的接入。進一步地,網絡控制單元通過與網絡接入點之間的通信發(fā)送和接收網絡信令來實現對網絡接入點的管理。通過這些管理信令,網絡控制單元把網絡接入點設置成其下屬的且與蜂窩基站同層的站點,即在蜂窩網的結構中該網絡接入點與蜂窩基站屬于同一層。由此得到,網絡控制單元、蜂窩基站和網絡接入點的關系如圖8所示。圖8是本發(fā)明網絡控制單元、蜂窩基站與網絡接入點的網絡邏輯層次關系示意圖。在圖8所示的網絡層次中,雖然網絡接入點與蜂窩基站一樣直接受到網絡控制單元的管理,但其用戶數據卻不通過網絡控制單元來進行傳輸,而是通過互聯(lián)網來進行傳輸。這是網絡接入點與蜂窩基站的顯著差別。網絡接入點通常存在一個標識(如802. 11系統(tǒng)中的SSID),用以區(qū)別不同的無線局域網。網絡接入點在無線局域網中發(fā)送該標識(常用的方法如通過廣播方式發(fā)送該標識),無線局域網的用戶站點在進入該無線局域網時可以得到該標識。該標識可以按照無線局域網定義的方法(如手工設置的方法)而產生。在本發(fā)明所述的系統(tǒng)中,當嵌入了蜂窩網終端模塊的網絡接入點接入到蜂窩網、并進一步地受到網絡控制單元的管理時,蜂窩網也要對其標識進行管理,這可以通過采用網絡接入點原有的標識并由蜂窩網對這些標識進行整理來實現,也可以通過由蜂窩網系統(tǒng)對該標識進行統(tǒng)一命名、強制網絡接入點使用該標識(這可能要求網絡接入點更改其原有標識)而實現。在網絡控制單元中,需要設置一個存儲單元,來存儲關于其下屬的網絡接入點的列表,用于實現對這些網絡接入點的管理。在該網絡接入點的列表中包含網絡接入點的標識和它的蜂窩網終端模塊所屬的蜂窩基站的信息。當網絡接入點通過其蜂窩網終端模塊接入到網絡控制單元時,網絡控制單元在其存儲單元中增加該網絡接入點的標識和相應的蜂窩基站信息;當網絡接入點關閉這條連接或網絡控制單元發(fā)現這條連接不可用時,網絡控制單元從其存儲單元中刪除該網絡接入點的標識和相應信息。在蜂窩網核心網中,也需要設置存儲網絡接入點信息的存儲單元。這可以通過一個或幾個存儲網絡接入點信息的寄存器來實現,我們將這種寄存器稱之為網絡接入點寄存器。當有網絡接入點的蜂窩網終端模塊接入到蜂窩網中、并進一步地與某個網絡控制單元交換網絡信令而使網絡接入點變成為其下屬站點時,該網絡控制單元就要向核心網中的網絡接入點存儲單元進行登記,從而使蜂窩系統(tǒng)中的其它通信單元可以通過核心網搜索到該網絡接入點所屬的網絡控制單元的信息和該網絡接入點的其它信息。網絡接入點在接入到蜂窩網時,可以把它的連接到互聯(lián)網的IP地址發(fā)送給網絡控制單元,網絡控制單元可以把該IP地址保存在其下屬網絡接入點的存儲單元中。當網絡控制單元將網絡接入點的信息在核心網的網絡接入點存儲單元中進行登記時,也可以同時登記該IP地址的信息。這將有利于支持用戶終端通過蜂窩網的核心網取得網絡接入點的 IP地址信息,也有利于蜂窩網的核心網中的通信單元通過互聯(lián)網向這些網絡接入點發(fā)起連接。當雙模終端在異構網絡中移動時,蜂窩系統(tǒng)需要對其進行位置管理,從而使得網絡中需要與其進行通信的站點能夠很快地找到它,這通過在蜂窩網核心網中設置用戶終端位置管理存儲單元來實現,通過核心網中的用戶終端位置管理存儲單元來保存雙模終端在蜂窩網中和無線局域網中的位置信息。這種存儲單元可以通過一個或若干個位置管理寄存器來實現。在蜂窩網與無線局域網異構網絡系統(tǒng)中,對于用戶終端的位置管理分為單位置管理和雙位置管理兩種。單位置管理是在位置管理存儲單元中只保存用戶終端在其優(yōu)先選擇的網絡中的位置信息,雙位置管理則在位置管理存儲單元中同時保存了雙模終端在蜂窩網中和在無線局域網中的位置信息(如在無線局域網中的位置信息可以用其所在的無線局域網的網絡接入點的標識來表示)。在本發(fā)明提出的異構網絡系統(tǒng)中,我們采用雙位置管理的辦法來實現對雙模終端的位置管理。通過以上的設置,異構網絡系統(tǒng)將可以實現雙模終端在蜂窩網與無線局域網之間的異構切換,由于受到網絡控制單元或核心網的統(tǒng)一管理,這種異構切換就相當于是在同一無線網絡中的越區(qū)切換,可以達到接近于在同一蜂窩網系統(tǒng)中進行切換時的性能。在異構網絡的應用中,雙模終端需要通過一定的判別準則來選擇用無線局域網傳輸數據還是用蜂窩網傳輸數據。雙模終端依據預定的判別準則進行網絡選擇的工作通過其自身的一個判別單元來實現。雙模終端包括判別單元和網絡選擇單元,其中,判別單元,用于根據預定的判別準則來判定是選擇無線局域網來傳輸數據還是選擇蜂窩網來傳輸數據; 網絡選擇單元,用于根據所述判別單元的結果進行相應的網絡選擇的操作。以下列舉了對蜂窩網和無線局域網進行優(yōu)劣判別的準則,包括信號強度準則、無線局域網優(yōu)先準則、QoS(Quality of krvice,服務質量)可滿足前提下的信號強度準則、 QoS可滿足前提下的無線局域網優(yōu)先準則等。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例中不限于這些準則,可采用其他根據其他條件或情況設置的判別準則。所謂信號強度判別準則,具體為當同時存在無線局域網和蜂窩網可用時,雙模終端選擇信號強度較強的網絡傳輸數據,這樣可以使得用戶得到最高的數據吞吐。所謂無線局域網優(yōu)先判別準則,具體為當同時存在無線局域網和蜂窩網可用時, 雙模終端總是選擇無線局域網,這樣可以盡可能地為蜂窩網節(jié)省傳輸數據的帶寬。對于語音、視頻等實時業(yè)務,除了數據吞吐外,還有QoS的要求,QoS可滿足前提下的信號強度準則、QoS可滿足前提下的無線局域網優(yōu)先準則就是在無線局域網和蜂窩網都可用的情況下,首先考察相關網絡是否能滿足當前業(yè)務QoS的要求,如果只有一個網絡能滿足該QoS要求,則選擇該網絡,如果兩個網絡都能滿足該QoS要求,則再按照前述的信號強度準則或無線局域網優(yōu)先準則在兩個網絡中選擇一個網絡。對于圖2所示的蜂窩網-無線局域網異構融合系統(tǒng),下面描述在蜂窩網對工作區(qū)域實現全區(qū)域覆蓋的情況下雙模終端由蜂窩網單一覆蓋區(qū)進入無線局域網覆蓋區(qū)和由無線局域網覆蓋區(qū)進入蜂窩網單一覆蓋區(qū)時的位置管理和異構切換的流程。首先考察雙模終端由單一的蜂窩網覆蓋區(qū)域進入到無線局域網覆蓋區(qū)域時位置管理和異構切換的流程。具體如下
如果當前沒有傳輸數據,則雙模終端進入到無線局域網覆蓋區(qū)域時,只需要進行位置管理,或者雖然有數據傳輸,但根據網絡選擇的判別準則,這時仍選擇蜂窩網時,也只需要進行位置管理,位置管理的具體流程如下
步驟S901、雙模終端進入無線局域網覆蓋區(qū)域,并得到該網絡接入點的標識。步驟S902、雙模終端通過其所屬的蜂窩基站二向其所屬的網絡控制單元二發(fā)起位置轉移的請求,在該請求中包含了上述網絡接入點的標識。步驟S903、網絡控制單元二在其網絡接入點存儲單元中搜索該網絡接入點的標識。若搜索到該標識,說明該網絡接入點處于其管理之下,網絡控制單元一與網絡控制單元二為同一單元,再找到該網絡接入點所屬的蜂窩基站一,蜂窩基站一與蜂窩基站二可能是同一蜂窩基站,也可能是不同的蜂窩基站,網絡控制單元二通過蜂窩基站一向網絡接入點發(fā)送接入雙模終端的信令;若未搜索到該標識,則說明該網絡接入點不處于其管理之下,它通過核心網中的網絡接入點存儲單元(如網絡接入點寄存器)找到該網絡接入點所屬的網絡控制單元一,并由該網絡控制單元一找到該網絡接入點所屬的蜂窩基站一,網絡控制單元二通過網絡控制單元一和蜂窩基站一向網絡接入點發(fā)送接入雙模終端的信令。
步驟S904、網絡接入點接收到相應的網絡信令后,接受雙模終端的接入,這既可以由網絡接入點通過無線局域網向雙模終端發(fā)送接入信令、網絡接入點接受其接入來實現, 也可以由雙模終端通過無線局域網向網絡接入點發(fā)起接入請求信令來實現。接著,網絡接入點向網絡控制單元二發(fā)送信令,告訴它雙模終端已經接入無線局域網。步驟S905、網絡控制單元二向蜂窩網核心網的用戶終端位置管理存儲單元發(fā)送信令,將雙模終端的當前的無線局域網位置信息記錄到該用戶終端位置管理存儲單元中。如果當前正在傳輸數據,且根據網絡選擇的判別準則應選擇無線局域網,則需要進行異構切換,該異構切換的流程如下
步驟S1001、雙模終端進入無線局域網覆蓋區(qū)域,并得到該網絡接入點的標識。根據判別準則,它需要切換到無線局域網中傳輸數據。步驟S1002、雙模終端通過其所屬的蜂窩基站二向其所屬的網絡控制單元二發(fā)起異構切換的請求,在該請求中包含了上述的網絡接入點的標識。步驟S1003、網絡控制單元二在其網絡接入點存儲單元中搜索該網絡接入點的標識。若搜索到該標識,說明該網絡接入點處于其管理之下,網絡控制單元一與網絡控制單元二為同一單元,再找到該網絡接入點所屬的蜂窩基站一,蜂窩基站一與蜂窩基站二可能是同一蜂窩基站,也可能是不同的蜂窩基站,網絡控制單元二通過蜂窩基站一向網絡接入點發(fā)送對雙模終端進行異構切換的信令;若未搜索到該標識,則說明該網絡接入點不處于其管理之下,它通過核心網中的網絡接入點存儲單元找到該網絡接入點所屬的網絡控制單元一,并由該網絡控制單元一找到該網絡接入點所屬的蜂窩基站一,網絡控制單元二通過網絡控制單元一和蜂窩基站二向網絡接入點發(fā)送對雙模終端進行異構切換的信令。步驟S1004、網絡接入點接收到相應的網絡信令后,接受雙模終端的接入,這既可以由網絡接入點通過無線局域網向雙模終端發(fā)送接入信令來實現,也可以由雙模終端通過無線局域網向網絡接入點發(fā)起接入請求信令、網絡接入點接受其接入來實現。接著,網絡接入點向網絡控制單元二發(fā)送信令,告訴它雙模終端已經接入無線局域網。步驟S1005、來自遠端站點的當前業(yè)務數據通過采用預定的支持異構切換的上層協(xié)議(如移動IP協(xié)議、移動SCTP (Stream Control Transport Protocol)協(xié)議等)由蜂窩網的核心網中的相應通信單元通過互聯(lián)網轉移到無線局域網的網絡接入點上、再傳輸給雙模終端。步驟S1006、網絡控制單元二向蜂窩網核心網的用戶終端位置管理存儲單元發(fā)送信令,將雙模終端的當前的無線局域網位置記錄到該用戶終端位置管理存儲單元中。然后考察雙模終端由無線局域網覆蓋區(qū)域進入到單一的蜂窩網覆蓋區(qū)域時位置管理和異構切換的流程,具體如下
如果當前沒有數據傳輸,雙模終端將退出無線局域網,其位置管理的具體流程如下 步驟S1101、雙模終端發(fā)現無線局域網的信號變弱或者消失,決定退出無線局域網。步驟S1102、雙模終端向其所屬的網絡控制單元二發(fā)送離開當前無線局域網的請求,該請求既可以通過蜂窩網連接發(fā)送給蜂窩基站二,再由蜂窩基站二發(fā)送給網絡控制單元二 ;也可以通過無線局域網連接發(fā)送給網絡接入點,再由網絡接入點發(fā)送給蜂窩基站一、 網絡控制單元一、網絡控制單元二。在前一種發(fā)送方式下,網絡控制單元二還要進一步地通過網絡控制單元一、蜂窩基站一這條連接向網絡接入點發(fā)送雙模終端退出無線局域網的信令。由于在雙模終端的這種移動中無線局域網的信號可能突然變弱或消失,前一種發(fā)送方式更為可靠。步驟S1103、網絡控制單元向雙模終端發(fā)送退出無線局域網的指令。步驟S1104、雙模終端退出無線局域網;網絡接入點在其用戶列表中刪除該雙模終端;網絡控制單元向核心網中的用戶終端位置管理存儲單元發(fā)送指令,刪除當前雙模終端的無線局域網的位置信息。如果當前正在傳輸數據,則需要進行異構切換,該異構切換的流程如下
步驟S1201、雙模終端發(fā)現無線局域網的信號變弱或者消失,決定進行由無線局域網向蜂窩網的異構切換。步驟S1202、雙模終端向其所屬的網絡控制單元二發(fā)送異構切換的請求,該請求既可以通過蜂窩網連接發(fā)送給蜂窩基站二,再由蜂窩基站二發(fā)送給網絡控制單元二 ;也可以通過無線局域網連接發(fā)送給網絡接入點,再由網絡接入點發(fā)送給蜂窩基站一、網絡控制單元一、網絡控制單元二。在前一種發(fā)送方式下,網絡控制單元二還要進一步地通過網絡控制單元一、蜂窩基站一這條連接向網絡接入點發(fā)送雙模終端異構切換的信令。由于在雙模終端的這種移動中無線局域網的信號可能突然變弱或消失,前一種發(fā)送方式更為可靠。步驟S1203、網絡控制單元向雙模終端發(fā)送退出無線局域網的指令。步驟S1204、來自遠端站點的當前業(yè)務數據通過采用預定的支持異構切換的上層協(xié)議(如移動IP協(xié)議、移動SCTP協(xié)議等)由無線局域網的網絡接入點通過互聯(lián)網轉向蜂窩網核心網中的相應通信單元,再由該通信單元通過蜂窩網連接發(fā)送給雙模終端。步驟S1205、雙模終端退出無線局域網;網絡接入點在其用戶列表中刪除該雙模終端;網絡控制單元向核心網中的用戶終端位置管理存儲單元發(fā)送指令,刪除當前雙模終端的無線局域網的位置信息。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通過改變異構網絡結構實現蜂窩網-無線局域網異構融合的實現方法、系統(tǒng)和裝置。通過采用本發(fā)明提出的方法,無線局域網的網絡接入點在蜂窩網被當作是與蜂窩基站同層的站點,與蜂窩基站一樣受到網絡控制單元的管理,從而使得雙模終端可以在蜂窩網與無線局域網之間實現性能良好的位置轉換和異構切換,實現了蜂窩網與無線局域網的良好的異構融合。以上公開的僅為本發(fā)明的幾個具體實施例,但是,本發(fā)明并非局限于此,凡在本發(fā)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蜂窩網-無線局域網異構融合的實現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原無線局域網的網絡接入點中嵌入蜂窩網終端模塊,構成新的網絡接入點; 在所述新的網絡接入點與蜂窩網的網絡控制單元之間通過蜂窩系統(tǒng)構建一條通信連接,用于傳輸與網絡管理相關的信令;通過所述信令,將所述新的網絡接入點設置為網絡控制單元的下屬單元,且設置為蜂窩基站的同層站點,受到所述網絡控制單元的管理。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無線局域網的網絡接入點為802.11 無線局域網的接入點或HiperLAN/2無線局域網的接入點。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原無線局域網的網絡接入點中嵌入蜂窩網終端模塊構成新的網絡接入點,具體為通過在原網絡接入點的電路板上增加蜂窩網終端模塊來實現;或通過將蜂窩網終端模塊單獨封裝成一個實體并在其中安裝一個通信接口,在原網絡接入點的電路板上增加一個對應的通信接口,并將上述兩個通信接口連接起來,使得原網絡接入點模塊、蜂窩網終端模塊和兩者之間的連接一起構成新的網絡接入點。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將所述新的網絡接入點設置為網絡控制單元的下屬單元,具體為所述網絡接入點嵌入的蜂窩網終端模塊以普通的蜂窩網終端接入蜂窩系統(tǒng);向所述網絡控制單元發(fā)送信令,將自身作為網絡接入點的信息告訴所述網絡控制單元,并要求作為其下屬單元實現接入;所述網絡控制單元經過認證后接受其作為下屬接入單元;所述新的網絡接入點被設置成與蜂窩基站同層的站點,所述蜂窩基站和所述新的網絡接入點一起受到所述網絡控制單元的管理,并分別與用戶終端通信。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網絡控制單元通過與網絡接入點之間的通信發(fā)送和接收網絡信令實現對網絡接入點的管理。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網絡控制單元通過與網絡接入點之間的通信發(fā)送和接收網絡信令實現對網絡接入點的管理,具體為網絡控制單元首先將網絡信令封裝成蜂窩網數據幀的載荷,通過蜂窩網連接來進行傳輸,網絡接入點中的蜂窩網終端模塊接收到該數據幀,并對其進行解封裝,得到網絡信令;網絡接入點中的蜂窩網終端模塊首先將網絡信令封裝成蜂窩網數據幀的載荷,通過蜂窩網連接將該數據幀傳輸給網絡控制單元,網絡控制單元接收到該數據幀,并對其進行解封裝,得到網絡信令。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蜂窩網對所述網絡接入點的標識進行管理,具體為采用網絡接入點原有的標識并由蜂窩網對所述標識進行整理來實現管理;或由蜂窩網系統(tǒng)對所接入的網絡接入點的標識進行統(tǒng)一命名、強制網絡接入點使用該標識而實現管理。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在網絡控制單元中設置一個存儲單元,用于存儲關于其下屬的網絡接入點的列表,列表中包含網絡接入點的標識和網絡接入點的蜂窩網終端模塊所屬的蜂窩基站的信息。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在蜂窩網核心網中,設置網絡接入點存儲單元,用于存儲已經通過網絡控制單元接入了蜂窩網的網絡接入點的信息。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通過蜂窩網核心網中的用戶終端位置管理存儲單元來保存雙模終端在蜂窩網中和無線局域網中的位置信息。
11.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雙模終端依據預定的判別準則選擇無線局域網或蜂窩網。
12.如權利要求1-11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雙模終端由單一的所述蜂窩網覆蓋區(qū)域進入到所述無線局域網覆蓋區(qū)域時,進行位置管理和異構網絡切換的流程, 具體包括雙模終端進入無線局域網覆蓋區(qū)域,得到該網絡接入點的標識,并使用該標識向其所屬的網絡控制單元發(fā)起位置轉移或異構切換的請求;雙模終端所屬的網絡控制單元在其自身的網絡接入點存儲單元中或在蜂窩網核心網的網絡接入點存儲單元中搜索并找到該網絡接入點的標識,進而通過蜂窩系統(tǒng)向網絡接入點發(fā)送接入雙模終端的信令;網絡接入點接收到上述信令后,通過無線局域網接受雙模終端的接入,并向雙模終端所屬的網絡控制單元發(fā)送信令,告訴它雙模終端已經接入無線局域網;如果雙模終端要對當前業(yè)務進行異構切換,則進一步按預定的支持異構切換的上層協(xié)議執(zhí)行異構切換的流程。
13.如權利要求1-11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雙模終端由所述無線局域網區(qū)域進入到單一的所述蜂窩網覆蓋區(qū)域時進行位置管理和異構切換的流程,具體包括雙模終端向其所屬的網絡控制單元發(fā)送離開當前無線局域網的請求,該請求通過蜂窩網連接直接發(fā)送給其所屬的網絡控制單元,或先發(fā)送給網絡接入點,再由網絡接入點通過蜂窩網連接發(fā)送給雙模終端所屬的網絡控制單元;所述網絡控制單元向所述雙模終端發(fā)送退出無線局域網的指令;如果所述雙模終端要對當前業(yè)務進行異構切換,則按預定的支持異構切換的上層協(xié)議執(zhí)行異構切換的流程,否則,不執(zhí)行此操作;所述雙模終端退出無線局域網,所述網絡接入點在其用戶列表中刪除該雙模終端。
14.一種蜂窩網-無線局域網異構融合的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包括雙模終端、無線局域網的網絡接入點、蜂窩網的蜂窩基站、蜂窩網的網絡控制單元、蜂窩通信系統(tǒng)更上層的部分和互聯(lián)網;所述雙模終端與所述網絡接入點無線連接,所述雙模終端與所述蜂窩基站無線連接, 所述蜂窩基站向上連接到所述網絡控制單元;所述網絡控制單元向上連接到所述蜂窩通信系統(tǒng)更上層的部分;所述無線局域網的網絡接入點,包括原網絡接入點模塊和蜂窩網終端模塊,通過所述蜂窩網終端模塊在所述網絡接入點與蜂窩網的網絡控制單元之間通過蜂窩系統(tǒng)構建一條通信連接,用于傳輸與網絡管理相關的信令;通過所述信令,所述網絡接入點被設置為網絡控制單元的下屬單元,且被設置成與蜂窩基站同層的站點,受到所述網絡控制單元的管理。
15.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原網絡接入點模塊為802.11無線局域網的接入點或HiperLAN/2無線局域網的接入點。
16.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蜂窩網對所述網絡接入點的標識進行管理,具體為采用網絡接入點原有的標識并由蜂窩網對其進行整理來實現管理,或由蜂窩網系統(tǒng)對所接入的網絡接入點的標識進行統(tǒng)一命名、強制網絡接入點使用該標識而實現管理。
17.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網絡控制單元中包括存儲單元,用于存儲其下屬的網絡接入點的列表,列表中包含網絡接入點的標識和網絡接入點的蜂窩網終端模塊所屬的蜂窩基站的信息。
18.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窩網核心網中包括網絡接入點存儲單元,用于存儲已經接入了蜂窩網的網絡控制單元的網絡接入點的信息。
19.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窩網核心網中包括用戶終端位置管理存儲單元,用于保存雙模終端所接入的蜂窩基站和無線局域網的信息。
20.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雙模終端包括判別單元和網絡選擇單元;所述判別單元,用于根據判別準則來判定是選擇無線局域網來傳輸數據還是選擇蜂窩網來傳輸數據;所述網絡選擇單元,用于根據所述判別單元的結果進行相應的網絡選擇的操作。
21.一種無線局域網的網絡接入點,包括原網絡接入點模塊,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蜂窩網終端模塊,用于在無線局域網的網絡接入點和蜂窩網的網絡控制單元之間通過蜂窩系統(tǒng)建立一條通信連接來傳輸用于網絡管理的信令。
22.—種蜂窩網的網絡控制單元,其特征在于,包括包含網絡接入點的存儲單元,用于存儲其下屬的網絡接入點的列表;當網絡接入點通過其蜂窩網終端模塊接入到網絡控制單元時,網絡控制單元在其存儲單元中增加該網絡接入點的標識和該網絡接入點的蜂窩網終端模塊所屬的蜂窩基站信息,當網絡接入點關閉這條連接或網絡控制單元發(fā)現這條連接不可用時,網絡控制單元從其存儲單元中刪除該網絡接入點的標識和相應信息。
23.一種雙模終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判別單元,用于根據預定的判別準則來判定是選擇無線局域網來傳輸數據還是選擇蜂窩網來傳輸數據;網絡選擇單元,用于根據所述判別單元的結果進行相應的網絡選擇的操作。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蜂窩網-無線局域網異構融合的實現方法,包括在原無線局域網的網絡接入點中嵌入蜂窩網終端模塊,構成新的網絡接入點;在所述新的網絡接入點與蜂窩網的網絡控制單元之間通過蜂窩系統(tǒng)構建一條通信連接,用于傳輸與網絡管理相關的信令;通過所述信令,將所述新的網絡接入點設置為網絡控制單元的下屬單元,且設置為蜂窩基站的同層站點,受到所述網絡控制單元的管理。本發(fā)明還公開了一種蜂窩網-無線局域網異構融合系統(tǒng)和裝置。通過本發(fā)明,實現了雙模終端在無線局域網的網絡接入點與蜂窩網的蜂窩基站之間的位置管理和異構切換,從而實現了蜂窩網與無線局域網的良好的異構融合。
文檔編號H04W48/18GK102164390SQ201110054510
公開日2011年8月24日 申請日期2011年3月7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3月7日
發(fā)明者劉謙雷, 鮑東山 申請人:北京新岸線無線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