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耳機、便攜式通信系統(tǒng)和耳機呼叫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使用耳機進行呼叫的便攜式通信系統(tǒng)和耳機呼叫方法,其中耳機和麥克風附裝到該便攜式通信系統(tǒng)。具體地說,本發(fā)明涉及耳機、使用該耳機的便攜式通信系統(tǒng)、以及適于使用便攜式通信終端的免提(hands-free)耳機呼叫方法。
背景技術:
在使用諸如便攜式電話、PHS(個人手持電話系統(tǒng))之類的便攜式通信終端進行呼叫時,通常呼叫者手持該終端靠近他/她的頭部。為了消除這種不便,近來,在某些情形中將耳機和便攜式終端組合使用。即,通過將耳機戴到他/她的頭部,并且用線纜連接該耳機和便攜式通信終端,呼叫者能夠進行免提呼叫。
近來出現(xiàn)了一種稱作藍牙的技術。使用藍牙技術,相對較小的信息處理設備或便攜式通信終端可以利用無線電波以1Mbps的高傳輸速率發(fā)送/接收話音和數據。與紅外通信相比,藍牙的優(yōu)點在于低功耗、以及在設備之間的距離約10m或更近時通信不受障礙物阻擋。
近來,專為藍牙設計的芯片組的開發(fā)正蓬勃發(fā)展。與此相伴,出現(xiàn)了各種使用藍牙的便攜式通信終端。因此,可以利用具有內置藍牙芯片組的耳機進行無線電通信。結果,不再必需在便攜式通信終端和設備之間連接線纜,因此,在使用便攜式通信終端時,用戶的活動范圍不再受限于線纜長度。藍牙的這種優(yōu)點已被認識到,對使用藍牙技術的通信設備的研究越來越積極。
圖14示出了一種情形,其中以作為音頻網關工作的便攜式通信終端作為示例。在便攜式通信終端101和耳機103中分別安裝了用于藍牙的芯片組102和103。便攜式通信終端101連接到諸如W-CDMA和GSM之類的移動網絡105,并且除了執(zhí)行電話通信外還能夠接收來自音樂分發(fā)服務器的必要的音樂數據。通過用藍牙通信信道106將耳機103連接到便攜式通信終端101,通過從耳機103指示回放音樂或停止回放,用戶可以通過耳機103聽到存儲在便攜式通信終端101中的音樂數據。
此外,通過將便攜式通信終端101連接到包括揚聲器的車輛上的音頻設備,可以實現(xiàn)無需用手的語音響應。此外,藍牙應用被研究,以便在便攜式通信終端101和個人計算機或諸如PDA(個人數字助理)之類的通信設備之間實現(xiàn)文件傳輸,并且對這些設備之間的操作進行同步。
因此,在現(xiàn)有技術中,便攜式通信終端101被構成為使得僅被連接到移動網絡105。便攜式通信終端通過僅使用以W-CDMA(寬帶碼分多址)系統(tǒng)和GSM(全球移動系統(tǒng))系統(tǒng)為代表的移動通信網絡執(zhí)行通信。
相反,已提議出不僅能夠選擇移動網絡105也能選擇固定網絡的便攜式通信終端。例如,日本專利申請早期公開No.HEI 07-143553(文獻1)已提出了這種便攜式通信終端。在文獻1中描述的便攜式通信終端包括無線電信道控制電路,用于執(zhí)行與移動網絡中的無線電基站的通信;線纜控制電路,用于執(zhí)行與固定網絡中的終端站的通信;信道切換電路,用于選擇這兩種控制電路之一;以及充電量監(jiān)控單元,用于監(jiān)控其電池的充電量。便攜式通信終端用線纜連接到固定網絡。當便攜式通信終端的充電量下降并且無線電通信變得難以為繼時,信道切換電路就將信道從無線電側切換到線纜側,從而該便攜式通信終端可以通過線纜通信繼續(xù)通信。
通過部分利用固定網絡,可以減少通信成本。例如,考慮這樣的情形使用安裝有藍牙芯片組的便攜式通信終端經由在戶內提供的接入點將便攜式通信終端連接到固定網絡。在這種情形中,與只使用相當貴的移動網絡進行呼叫的情形相比,可以減少通信成本。此外,通過無線LAN(局域網)將便攜式通信終端連接到固定網絡,也可以有效地減少通信成本。
如上所述,通過還使用固定通信網絡,便攜式通信終端的訂戶可以得到減少通信成本的同時接收高質量的服務的好處。在移動通信運營公司方,來自通信費用的收入降低了與固定網絡的費用相對應的量。但是,移動通信運營公司通過提供低成本服務的好處從而可以獲得更多的訂戶。
另外,當便攜式通信終端的用戶利用所討論的附裝的耳機來進行免提呼叫的同時在辦公戶等處移動時,可能存在便攜式通信終端在無線電通信區(qū)域之外的情形,當然也可能存在便攜式通信終端接近用戶的情形。根據在文獻1中描述的傳統(tǒng)提議,僅針對便攜式通信終端考慮固定網絡和移動網絡之間的關系,而不考慮包括耳機在內的情形。因此,在包括有耳機的便攜式通信系統(tǒng)中試圖利用固定網絡時,可能發(fā)生移動網絡和固定網絡之間的切換不正常工作的情形。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第一示例性特征提供了一種耳機,該耳機能夠在考慮耳機、便攜式通信終端和固定網絡的空間布置的同時在固定網絡和移動網絡之間進行切換控制。
根據本發(fā)明的第一示例性方面,提供了一種耳機,該耳機包括無線電通信單元和控制單元。無線電通信單元具有2種通信模式。
第一通信模式用于與連接到固定網絡的接入點的通信。第二通信模式用于與特定便攜式通信終端的通信。
通信控制單元判斷該耳機是否能夠與接入點通信。通信控制單元基于判斷結果選擇第一和第二通信模式之一。如果選擇了第一通信模式,則該通信控制單元利用特定便攜式通信終端的電話號碼作為呼叫發(fā)起方的電話號碼,將該耳機連接到固定網絡。
即,在根據本發(fā)明第一示例性方面的耳機可以經由接入點連接到固定網絡時,其在第一通信模式中執(zhí)行與固定網絡的通信。否則,該耳機使用第二通信模式經由特定便攜式通信終端和移動網絡執(zhí)行與固定網絡的通信。
根據本發(fā)明第一示例性方面的耳機能夠執(zhí)行與下述接入點的無線電通信,其中該耳機在該接入點處連接到固定網絡。因此,如果耳機在可以與該接入點通信的區(qū)域內,則可以使用特定便攜式通信終端的電話號碼經由固定網絡進行呼叫,從而確保使用固定網絡的經濟的通信和高質量的通信。
通過優(yōu)選實施例的描述,本發(fā)明的其他特征和方面將變清楚。
在附圖中圖1的正視圖示出了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耳機的外形;圖2的框圖示出了本實施例中的耳機的電路部分的概況;圖3的圖示出了用戶在戶內使用本實施例的耳機時的便攜式通信系統(tǒng)中的通信信道;圖4的圖示出了用戶在戶外使用本實施例的耳機時的便攜式通信系統(tǒng)中的通信信道;圖5的流程圖示出了本實施例中由耳機執(zhí)行的耳機標識號和耳機位置信息發(fā)送處理;圖6的流程圖示出了本實施例中由接入點執(zhí)行的耳機標識號和耳機位置信息接收處理;圖7的流程圖示出了本實施例中由耳機執(zhí)行的呼叫發(fā)起和接收處理;圖8的流程圖示出了在本實施例中由管理服務器執(zhí)行的通信信道指示(例如固定網絡通信指示)處理;圖9的圖示出了本實施例中的通信環(huán)境示例,其中耳機能夠與AP和便攜式電話二者通信;圖10的圖示出了本實施例中的通信環(huán)境的另一示例,其中耳機能夠與AP通信但是不能與便攜式電話通信;圖11的圖示出了本實施例中的通信環(huán)境的又一個示例,其中耳機不能與AP通信但是能夠與便攜式電話通信;圖12的圖示出了本實施例中的通信環(huán)境的又一個示例,其中耳機不能與AP通信但是能夠與便攜式電話通信;圖13的系統(tǒng)配置圖示出了本發(fā)明的修改示例中的便攜式通信系統(tǒng)的配置;以及圖14的系統(tǒng)配置圖示出了便攜式通信終端作為音頻網關工作的情形。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將參考附圖描述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
圖1示出了在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便攜式通信系統(tǒng)中使用的耳機的外形。耳機201包括弓狀部件202。麥克風附裝臂204附裝到弓狀部件202的一端,麥克風附裝臂204的一端可繞軸(未示出)旋轉,麥克風203附裝到麥克風附裝臂204的另一端。弓狀部件202的上端和覆蓋外耳的盤狀耳機主體205的上端用鉸鏈機構(未示出)附裝,以使得能夠自由開啟和關閉。弓狀部件202和耳機主體205彼此相向閉合,以利用彈簧(未示出)夾住外耳,從而將該耳機固定到頭部。
揚聲器206差不多布置在耳機主體205的中心。此外,藍牙模塊207、電源和其他電路(未示出)布置在耳機主體205內。藍牙模塊207配備有用藍牙執(zhí)行通信所必需的通信電路。
此外,在弓狀部件202的麥克風附裝臂204附裝到的一側的弓狀部件202的端點附近,附裝有用于指示開始呼叫和結束呼叫的呼叫/呼叫結束按鈕208。此外,在與弓狀部件202的呼叫/呼叫結束按鈕208附裝到的一側的弓狀部件202的相對側的端點附近,附裝有呼叫發(fā)起撥號按鈕209。
圖2示出了耳機的電路部分的概況。耳機201包括CPU(中央處理單元)221。CPU 221經由諸如數據總線之類的總線222連接到設備內的每個部分。只讀存儲器(ROM)223存儲對耳機201的每個部分進行控制的控制程序。隨機訪問存儲器(RAM)224充當工作存儲器角色,用于臨時存儲在各種控制時使用的數據。RAM 224具有電話號碼存儲區(qū)域224A,用于存儲先前曾呼叫過的其他方的電話號碼,并且該存儲區(qū)域由非易失性存儲器構成。天線225附裝到藍牙模塊207。語音放大電路226是用于放大語音數據并將其轉換為語音的電路。揚聲器206連接到語音放大電路226的輸出側。呼叫/呼叫結束按鈕208和呼叫發(fā)起撥號按鈕209連接到輸入電路227,并且輸入操作的結果被發(fā)送出到總線222。
根據本實施例的耳機201具有約1mW的發(fā)送功率和約10m的通信距離。但是,通過將藍牙模塊207的發(fā)送功率增加到例如100mW,可以將發(fā)送距離增加到約100m。
圖3示出了在使用本實施例中的便攜式通信系統(tǒng)時用戶在戶內的情形。由點劃線241所圍的內部區(qū)域示出了戶內242。戶內242安裝有用于無線電通信的接入點(AP)243和用于連接AP 243和固定電話244的接入網關(GW)245。在戶外246中,存在經由電話線247連接到接入網關245的固定網絡248、作為無線電基站的節(jié)點249和經由通信線纜251連接到節(jié)點249的移動網絡252。管理整個系統(tǒng)的管理服務器253連接到固定網絡248和移動網絡252。移動網絡252可以是2G(第二代)系統(tǒng)(例如GSM)或3G系統(tǒng)(例如W-CDMA)。
在圖3中的本示例中,用戶(未示出)在戶內242中,該用戶將作為便攜式通信終端的便攜式電話254放置在桌子(未示出)上。用戶將圖1所示的耳機201戴到他/她的頭上。在此狀態(tài)中,便攜式電話254處于與節(jié)點249的無線電通信中。此外,耳機201處于通過藍牙255和256與便攜式電話254和接入點243通信中。接入點243處于經由預定通信信道257與接入網關245通信中。
在這種便攜式通信終端中,固定電話244的電話號碼不同于便攜式電話254的電話號碼。如圖3所示,盡管便攜式電話254在戶內,但是耳機201也可以經由信道258經由固定網絡248建立通信。耳機201的電話號碼可以與便攜式電話254的電話號碼相同。另外,當然用戶也可以使用便攜式電話254而不是使用耳機201進行呼叫。
在本實施例中,耳機201周期性地發(fā)送與電話244和245的電話號碼不同的標識號。當用戶移動到戶內242中并且接入點243檢測到該標識號時,接入點243就經由圖3中的信道258和固定網絡248通知管理服務器253,告知耳機201已連接。因此,管理服務器253可以接收耳機位置信息,該耳機位置信息包括“關于耳機201是否連接到接入點243的信息”。另一方面,經由所示信道259和移動網絡252,便攜式電話位置信息(便攜式電話254自身的位置信息)被通知給管理服務器253。
圖4與圖3不同,示出了用戶在戶外時便攜式通信系統(tǒng)的通信信道。如果用戶在耳機201戴在他/她的頭上時走出到戶外246,則接入點243不能接收到從耳機201輸出的標識號。因此,管理服務器253可以通過信道259經由移動網絡接收到便攜式電話254的便攜式電話位置信息,但是不能接收到耳機201的耳機位置信息。因此,管理服務器253可以領悟到在圖4所示狀態(tài)中用戶只能使用便攜式電話254進行呼叫。
圖5示出了耳機執(zhí)行的耳機位置信息發(fā)送處理的流程。耳機201在時間間隔t1發(fā)送標識號。當在標識號的前一發(fā)送之后經過時間t1時(步驟S301是),耳機201發(fā)送其自己的標識號(步驟S302),然后等待來自接入點243的對此的響應(步驟S303)。如果即使在發(fā)送標識號后經過時間t2時仍未接收到來自接入點的響應(步驟S303否,S304是),耳機的操作返回到步驟S301(返回),然后耳機在t1間隔時重復標識號發(fā)送處理。
如果在經過時間t2之前接收到來自接入點的響應(步驟S304否,步驟S303是),則耳機201經由接入點243和固定網絡248向管理服務器253發(fā)送耳機位置信息(步驟S305)。即,在耳機201位于其中安裝有接入點243的戶內242中時,管理服務器253通過接收到耳機位置信息識別出該事實。
當耳機201在戶外246時,管理服務器253不能接收到耳機的位置信息。由于管理服務器不能接收到耳機的位置信息這一事實,可以識別出該耳機不在可以與接入點243通信的區(qū)域內。
圖6示出了在接收標識號和耳機位置信息時接入點的處理。當接收到標識號時(步驟S321是),接入點243向耳機201發(fā)送對接收到標識號的響應(步驟S322)。當接收到耳機位置信息時(步驟S323是),該接入點經由接入網關245向管理服務器253發(fā)送耳機位置信息(步驟S324)。
圖7的流程圖示出了由耳機執(zhí)行的呼叫發(fā)起/接收處理。
在該處理中,耳機201等待按下圖1中示出的呼叫發(fā)起撥號按鈕209或呼叫/呼叫結束按鈕208(步驟S341、S342)。當按下呼叫發(fā)起撥號按鈕209時(步驟S341是),該耳機從圖2中示出的電話號碼存儲區(qū)域224A讀取目的電話號碼(步驟S343)。如果電話號碼未存儲在電話號碼存儲區(qū)域224A中(步驟S344是),則該耳機從揚聲器206輸出出錯聲(步驟S345),然后結束該處理(結束)。除了出錯聲,還可以輸出語音消息“電話號碼未注冊”。在這種情形中,強迫用戶使用便攜式電話254執(zhí)行正常的呼叫發(fā)起操作。但是,在第一次使用耳機201或通過按下重置按鈕(未示出)而使RAM 224的內容被清空時才會發(fā)生沒有電話號碼被存儲在電話號碼存儲區(qū)域224A中的情形,因此,一般假定不發(fā)生在這種情形中按下呼叫發(fā)起撥號按鈕209的操作。
當電話號碼存儲在電話號碼存儲區(qū)域224A中時(步驟S344否),圖2中的CPU 221檢查是否從管理服務器253發(fā)出了使用固定網絡通信的指示(步驟S346)。然后,當發(fā)出了使用固定網絡通信的指示時(是),耳機經由接入點243、接入網關245和固定網絡248執(zhí)行到對方的呼叫發(fā)起(步驟S347)。這樣,可以利用固定網絡248實現(xiàn)經濟的通信。
圖8的流程圖示出了由管理服務器執(zhí)行的通信信道指示處理,例如固定網絡的指示。盡管未示意性地示出,但是管理服務器253包括CPU、存儲預定控制程序的存儲介質、用于執(zhí)行與固定網絡248和移動網絡252的通信的通信單元等,并且具有與個人計算機相同的構成。
管理服務器253等待接收從圖1示出的耳機201間歇發(fā)送出的耳機位置信息,以及類似地從便攜式電話254間歇發(fā)送出的便攜式電話位置信息(步驟S361、S262),此外,管理服務器253監(jiān)控用于處理通信信道指示的指定時間是否已到達(步驟S363)。
然后,在接收到耳機位置信息時(步驟S361是),管理服務器將該耳機位置信息與接收時間一起存儲到這樣的接收緩沖區(qū)中,該接收緩沖區(qū)是為與該耳機的標識號相對應的便攜式電話254的電話號碼準備的(步驟S364)。在這里,為每個電話號碼準備的接收緩沖區(qū)是這樣的存儲器區(qū)域,該存儲器區(qū)域為寫入來自涉及最近時間的數據的多片數據而準備的,并且最近的數據覆蓋最久的數據。
當接收到便攜式電話位置信息時(步驟S362是),管理服務器將便攜式電話位置信息與接收時間一起存儲到為相應的便攜式電話254的電話號碼準備的接收緩沖區(qū)中(步驟S365)。這樣,在為每個電話號碼準備的接收緩沖區(qū)中,最近的到第四或第五最近的耳機位置信息片和便攜式電話位置信息總是以此順序存儲。
與此處理并行,每次用于通信信道指示的指定時間在預定時間間隔處到達時(步驟S363是),管理服務器253從相應的接收緩沖區(qū)獲得對應于電話號碼的當前時間和時間t3之間的位置信息(步驟S366)。在這里,時間t3例如是時間t1和時間t2的和,但是,可以將時間t3設置為另一個值。
在管理服務器以此方式獲得相應的接收緩沖器中的內容后,管理服務器的CPU檢查耳機位置信息和便攜式電話位置信息是否都包括在其中(步驟S367)。如果二者都被包括(是),則這意味著在比較接近該時刻時,耳機位置信息從耳機201被發(fā)送到了管理服務器253。這意味著耳機201可以使用信道258(圖3)通信。結果,出于經濟考慮,管理服務器253通過信道258使用固定網絡248向耳機201發(fā)送通信指示。
相反,如果在接收緩沖區(qū)中在時間t3內位置信息只包括便攜式電話位置信息(步驟S367否,S369是),則CPU判斷耳機201不能建立通過信道258(圖3)的通信,然后使用信道259(圖3)通過移動網絡252將通信指示經由便攜式電話254發(fā)送到耳機201(步驟370)。耳機201接收并覆寫利用固定網絡248的通信指示,或者利用移動網絡252的通信指示,從而為圖7中的步驟S346中的判斷作準備。
另外,圖8中的步驟S369中的“否”分支示出了這樣的情形,在該情形中,由于便攜式電話的某些原因(例如,衰減等),該便攜式電話不能與節(jié)點249通信。
返回圖7繼續(xù)解釋。在步驟S346中,如果未發(fā)出到固定網絡248的連接指示(否),則耳機使用移動網絡252執(zhí)行到其他方的呼叫發(fā)起(步驟S348)。
另一方面,如果用戶按下呼叫/呼叫結束按鈕208(步驟S342是),則耳機的CPU判斷當前狀態(tài)是否是語音通信狀態(tài)(步驟S349)。如果其處于通信狀態(tài)(是),則耳機的CPU斷開該呼叫(步驟S350)。相反,如果不在語音通信狀態(tài)中時有進入呼叫到來(步驟S349否),則連接該呼叫(步驟S351)。然后,對方的電話號碼被覆寫到電話號碼存儲區(qū)域224A中(步驟S352)。已覆寫的電話號碼用于下次呼叫發(fā)起(步驟S341是,S343)。
參考圖9到圖12,將解釋在各種不同的通信環(huán)境中本實施例的操作。
首先,在圖9示出的通信環(huán)境中,管理服務器已判斷出耳機201在可與接入點243和便攜式電話254通信的區(qū)域中。此外,管理服務器253已判斷出便攜式電話254也在移動網絡252的通信區(qū)域中。因此,在發(fā)送或接收時,可以經由固定網絡248使用耳機201進行到例如另一個固定電話261的呼叫,同時也可以使用移動網絡252利用便攜式電話254進行呼叫。此外,在使用便攜式電話254時,也可以使用藍牙利用耳機201進行呼叫。在這種情形中,管理服務器253指示經由固定網絡248到耳機的呼叫,以便利用固定網絡248的資源,并且減少用戶的通信費用負擔(圖8,步驟S368)。在使用耳機201進行呼叫時,該耳機使用便攜式電話254的電話號碼。因此,在使用耳機201進行呼叫時,用戶不能使用便攜式電話254。
接下來將解釋在圖10示出的通信環(huán)境中的通信。在該通信環(huán)境中,盡管耳機201在與接入點243的通信區(qū)域中,但是便攜式電話254在戶外246。因此,便攜式電話不能使用藍牙與耳機通信。根據上述判斷結果,在發(fā)送和接收時用戶可以使用固定網絡248利用耳機201進行呼叫。在這種情形中,出于可以減少用戶的通信費用和利用固定網絡248的資源考慮,結果管理服務器253指示經由固定網絡248使用耳機的呼叫(圖8,步驟S368)。
另外,在圖10示出的通信環(huán)境中,由于便攜式電話254處在移動網絡252的通信區(qū)域中,所以用戶也可以使用移動網絡252利用便攜式電話254進行呼叫。但是,在使用便攜式電話254時,用戶不能使用耳機201。
接下來將解釋圖11中示出的通信環(huán)境。在戶內242的通信環(huán)境中,耳機201可以使用便攜式電話254和藍牙執(zhí)行通信。但是,耳機在與接入點243的通信區(qū)域之外。便攜式電話254在移動網絡252的通信區(qū)域中。根據上述判斷結果,管理服務器253發(fā)出使用便攜式電話254經由移動網絡252的呼叫的指示(圖8,步驟S370)。當然,在使用便攜式電話254時,用戶可以使用耳機201作為替換。
接下來將解釋圖12示出的通信環(huán)境中的通信。在此通信環(huán)境中,耳機201在戶外246,并且在與接入點243的通信區(qū)域外。便攜式電話254也在戶外246,但是其可以使用藍牙與耳機201通信。在圖13中,便攜式電話也可以經由節(jié)點249與移動網絡通信。在這種情形中,在呼叫發(fā)起和接收時,用戶可以使用便攜式電話254經由移動網絡252進行例如到固定電話261的呼叫。當然,在使用便攜式電話254時,用戶可以使用耳機201作為替換。
圖13示出了本發(fā)明的修改示例中的便攜式通信系統(tǒng)構成。在圖13中,與圖10中相同的部分具有相同的標號,并且將省略對這些部分的解釋。
在該修改示例中,耳機201A通過無線LAN(局域網)利用無線電通信,而在前一實施例中耳機201使用藍牙。因此,接入點243A符合無線LAN。類似地,便攜式電話254A符合無線LAN。
此外,數字訂戶線接入復用器(DSLAM)271設置在接入網關245和固定網絡248之間。這樣,固定網絡248不限于通常的線路交換系統(tǒng),而是可以是xDSL(x數字訂戶線)系統(tǒng)。在xDSL系統(tǒng)的情形中,必需如圖13所示將多條xDSL線路捆綁到一起,將其連接到諸如路由器之類的通信設備(未示出),并且將DSLAM 271作為用于橋接到高速大容量骨干網絡的集中器(concentrator)。
另外,在上述實施例中,管理服務器253執(zhí)行控制來使用固定網絡248或移動網絡252進行呼叫,但是,假定判斷條件是耳機201可以執(zhí)行與接入點243的無線電通信,則其也可以執(zhí)行控制來使用固定網絡248進行呼叫。即,將接收到在圖6中的步驟S332中接入點已發(fā)送的對標識號的響應信號解釋為使用固定網絡的指示并且在圖7中的步驟S346中作出判斷對于耳機就足夠了。在此情形中,管理服務器253不是必需的。
另外,在上述實施例中,耳機201具有通常的麥克風的情形作為示例被解釋,但是,在本發(fā)明中,除了通常的麥克風,還可以使用骨傳導(osteoconductive)麥克風。此外,耳機201包括各種結構,并且很清楚這些結構中的每個都可以應用在本發(fā)明中。在本發(fā)明中也可以使用戴在兩個耳朵上的類型的耳機。
盡管已結合某些優(yōu)選實施例描述了本發(fā)明,但是應當理解本發(fā)明所包括的主題不限于那些具體實施例。相反,本發(fā)明的主題是要包括所有替換、修改和等同物,只要它們可以包括在所附權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圍內。此外,發(fā)明人要保留所有等同物,即使在申請期間修改了權利要求。
權利要求
1.一種耳機,包括無線電通信單元,其具有第一無線電通信模式和第二無線電通信模式,所述第一無線電通信模式用于執(zhí)行與連接到固定網絡的接入點的無線電通信,所述第二無線電通信模式用于執(zhí)行與特定便攜式通信終端的無線電通信;和通信控制單元,其判斷所述耳機是否能夠與所述接入點通信,基于所述判斷結果選擇所述第一通信模式和所述第二通信模式之一,并且利用所述特定便攜式通信終端的電話號碼作為呼叫發(fā)起方的電話號碼將所述電話號碼連接到所述固定網絡,以使用所選無線電通信模式執(zhí)行通信。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耳機,其中,所述通信控制單元還包括電話號碼存儲單元,用于存儲此前最近執(zhí)行了與其通信的其他方的電話號碼;呼叫單元,用于對存儲在所述電話號碼存儲單元中的電話號碼進行呼叫;呼叫開始單元,用于在存在進入呼叫時開始呼叫;和呼叫結束單元,用于結束與所述其他方的呼叫。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耳機,其中,所述通信控制單元基于經由所述接入點提供的第一連接指示信息在所述第一通信模式中操作所述無線電通信單元。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耳機,其中,在所述第一選擇指示信息不存在時,所述通信控制單元在所述第二通信模式中操作所述無線電通信單元。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耳機,其中,所述第一通信模式和所述第二通信模式都利用藍牙通信執(zhí)行。
6.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耳機,其中,所述第一通信模式基于所述無線電LAN系統(tǒng)被執(zhí)行。
7.一種便攜式通信系統(tǒng),包括固定網絡;連接到所述固定網絡的接入點;移動網絡;要連接到所述移動網絡的便攜式通信終端;和耳機,其能夠利用與所述便攜式通信終端的電話號碼相同的電話號碼進行發(fā)送,其中所述耳機包括無線電通信單元,其具有第一無線電通信模式和第二無線電通信模式,所述第一無線電通信模式用于執(zhí)行與所述接入點的無線電通信,所述第二無線電通信模式用于執(zhí)行與特定便攜式通信終端的無線電通信;以及通信控制單元,其使所述無線電通信單元使用所述第一無線電通信模式經由所述接入點執(zhí)行與所述固定網絡的通信;并且所述系統(tǒng)還包括無線電通信能力判斷單元,用于判斷所述耳機是否能夠執(zhí)行與所述接入點的無線電通信;以及網絡選擇單元,用于在所述無線電通信能力判斷單元判斷出可以進行與所述接入點的無線電通信時使所述耳機使用所述固定網絡進行到其他方的呼叫,否則,使所述耳機使用所述移動網絡進行到所述其他方的呼叫。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便攜式通信系統(tǒng),其中,所述網絡選擇單元連接到所述固定網絡和移動網絡,并且是一個管理服務器,該管理服務器基于存在/不存在對所述耳機和便攜式通信終端發(fā)送的各標識信息的接收,來選擇要用于進行呼叫的網絡。
9.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便攜式通信系統(tǒng),其中,所述第一通信模式和所述第二通信模式都利用藍牙執(zhí)行。
10.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便攜式通信系統(tǒng),其中,所述第一通信模式和所述第二通信模式都利用無線電LAN執(zhí)行。
11.一種耳機呼叫方法,包括網絡判斷步驟,在按下用于執(zhí)行與特定便攜式通信終端的無線電通信的耳機的呼叫開始按鈕時,判斷所述耳機是通過經由用于無線電通信的接入點連接到固定網絡還是通過連接到所述特定便攜式通信終端連接到的移動網絡來執(zhí)行通信;呼叫發(fā)起步驟,使用在所述網絡判斷步驟中判斷出的網絡進行呼叫,其中利用所述特定便攜式通信終端的電話號碼作為呼叫發(fā)起方的電話號碼,利用所述耳機此前最近執(zhí)行了與其通信的其他方的電話號碼作為呼叫發(fā)起方的目的地的電話號碼;和呼叫結束步驟,在按下所述耳機的呼叫結束按鈕時結束所述呼叫。
12.一種便攜式通信系統(tǒng)中的管理服務器,所述便攜式通信系統(tǒng)包括固定網絡、連接到所述固定網絡的接入點、移動網絡、要連接到所述移動網絡的便攜式通信終端、以及能夠利用與所述便攜式通信終端的電話號碼相同的電話號碼執(zhí)行呼叫發(fā)起的耳機,所述管理服務器包括存儲設備,用于在與經由所述接入點接收到的所述耳機的標識號相對應的區(qū)域中記錄所接收到的耳機位置信息;和指示單元,用于經由所述接入點而不是所述耳機向所述耳機發(fā)送使用固定網絡的指示,其中所述耳機位置信息記錄在所述存儲單元中。
13.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管理服務器,其中,在所述耳機位置信息未記錄在所述存儲裝置中時,所述指示單元向對應于所述耳機的便攜式通信終端發(fā)送使用移動網絡的指示。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耳機,該耳機包括無線電通信單元和控制單元。無線電通信單元具有二種通信模式。第一模式用于與連接到固定網絡的接入點的通信。第二模式用于與特定便攜式通信終端的通信。通信控制單元判斷該耳機是否能夠與接入點通信。通信控制單元基于判斷結果選擇第一和第二通信模式之一。在選擇了第一通信模式時,則該通信控制單元利用特定便攜式通信終端的電話號碼作為呼叫發(fā)起方的電話號碼,將該耳機連接到固定網絡。
文檔編號H04W88/04GK1787566SQ20051013454
公開日2006年6月14日 申請日期2005年12月8日 優(yōu)先權日2004年12月8日
發(fā)明者王偉忠 申請人:日本電氣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