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束線的防水部形成工具、束線的防水部形成方法及束線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發(fā)明涉及束線的防水部形成工具、束線的防水部形成方法以及束線。
背景技術(shù):
以往,為了從汽車的發(fā)動機室向車內(nèi)布線要使用密封圈。該密封圈是為了使束線從分隔了發(fā)動機室和車內(nèi)的嵌板通過,嵌入嵌板的安裝孔一邊保持安裝孔處于密閉狀態(tài)一邊使束線貫通。該密封圈的束線貫通部通常實施防水處理。
具體地說,如圖5(a)所示把捆束構(gòu)成束線的電線1的電線束3支撐于為了在車輛上的配合狀態(tài)褶皺成形的防水部形成工具5上。支撐利用了立設(shè)于防水部形成工具5上的音叉狀的支撐部7、7。然后通過圖5(b)所示的防水劑涂布噴嘴9在支撐部7、7之間的電線束3的表面涂布未固化狀態(tài)的防水劑11。此后,如圖5(c)所示,粘貼上為了捆束涂布了防水劑11的電線束3的防水片13(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
然后,在把電線束從支撐部7、7卸下的狀態(tài)下卷繞防水片13,將電線束3纏繞成剖面為圓形的電線束。此外,如圖5(d)所示,在防水片13的兩端卷繞窄帶15、15,把電線束的截面形狀整形為可以插通密封圈的束線貫通部的圓形。由此,形成圖5(e)所示的防水部17。
作為其他的防水處理方法,如圖6所示,使電線束3插通密封圈19的束線貫通部19a。此外,通過在束線貫通部19a處填充防水劑11,把束線貫通部19a、即束線W貫通的密封圈19的插通部位作為防水處理。
此時,密封圈19的插通部位成為防水部。
專利文獻1特許第3198962號公報然而,根據(jù)圖5,涂布防水劑的電線束的防水部的兩側(cè)通過音叉形狀的一對支撐部(電線長度方向的兩側(cè))被支撐。即,在防水部的兩側(cè),電線束在上下方向上被拆開而插入于音叉形狀的間隙里。即,防水部的電線束形成只堆積于上方的狀態(tài)。
因此,上層的電線由于順次向上方堆積,彎曲量變大而長度變短。由此,會出現(xiàn)電線的堆積量立刻達到界限,不能擴展電線束的上下寬度(即只有少數(shù)幾條形成防水部)的不妥之處。
另一方面,根據(jù)圖6,由于通過在密封圈19的插通部位進行防水處理作為防水部,換句話說有防水部不得不變大的不妥之處。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鑒于上述問題點,其目的是提供能夠擴展防水部的電線束的上下寬度、能夠用比以往條數(shù)多的電線束形成防水部、同時能夠使防水部小型化的束線的防水部形成工具、束線的防水部形成方法以及束線。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發(fā)明的束線的防水部形成工具,為了在捆束有多個電線的電線束的規(guī)定位置通過在上述各電線的周面之間填充防水劑形成防水部,把上述電線束大致水平的支撐在規(guī)定高度的一對支撐部被沿著水平方向隔離配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各支撐部具有分別被大致U字狀形成的第1支撐部件和第2支撐部件,上述第1支撐部件和第2支撐部件被互相鄰接配置,同時可以相對的突然陷入。
在此,作為電線,可以把從電動機室向車內(nèi)布的電氣束線作為示例。作為防水劑,可以把水分硬化型的硅膠RTV作為示例。作為支撐部,可以把立設(shè)于工具上的音叉形狀的支撐件作為示例。
在如此構(gòu)成的束線的防水部形成工具中,靠近防水部的第1支撐部件相對第2支撐部件下降,只堆積在上方的防水部的電線束隨之下降。即,由于順次的向上方堆積而彎曲量變大長度變短的上層的電線通過向下方下降使彎曲量變小(或者消失)、長度不再變短。
因此,該束線的防水部形成工具可以堆積成倍的電線,防水部的電線束的上下寬度和以往相比可以成倍的擴展。即,可以用和以往相比條數(shù)成倍的電線束形成防水部。
由此,如以往的電線的堆積量立刻達到界限(即只有少數(shù)幾條形成防水部)的問題就能夠得以解決。
此外,本發(fā)明的束線的防水部形成工具中,由于上述第1支撐部件的寬度尺寸被設(shè)定為比上述第2支撐部件的寬度尺寸還小,因此防水部的電線變得容易擴展,涂布防水劑作業(yè)時,防水劑能夠充分的遍及電線之間。
還有,本發(fā)明的束線的防水部的形成方法,在捆束有多個電線的電線束的規(guī)定位置通過在上述各電線的周面之間填充防水劑形成防水部,其特征在于把上述電線束大致水平的支撐在規(guī)定高度的一對支撐部在具有沿水平方向隔離配置的第1支撐部件和鄰接于上述第1支撐部件的兩側(cè)配置的第2支撐部件的防水部形成工具上支撐上述電線束,上述第1支撐部件保持比上述第2支撐部件還低;且上述第1支撐部件的上述各支撐部件之間的上述電線束平面狀的在零散的狀態(tài)下把防水劑涂布于該處之后把上述電線束從上述防水部形成工具上拆卸下來之后用防水片把涂布了上述防水劑的地方覆蓋。
此外,本發(fā)明的束線,其特征在于根據(jù)上述束線的防水部的形成方法制造而成。
根據(jù)本發(fā)明,把電線束大致水平的支撐在規(guī)定高度的一對支撐部沿水平方向隔離配置,各支撐部具有分別被U字狀形成的第1支撐部件和第2支撐部件,上述第1支撐部件和第2支撐部件被互相鄰接配置,同時由于可以相對的突然陷入,因此通過靠近防水部的第1支撐部件相對第2支撐部件下降,只堆積在上方的防水部的電線束可以隨之下降。
即,由于順次的向上方堆積而彎曲量變大長度變短的上層的電線通過向下方下降使彎曲量變小(或者消失)、長度不再變短。由此,可以堆積成倍的電線,防水部的電線束的上下寬度和以往相比可以成倍的擴展。即,可以用和以往相比條數(shù)成倍的電線束形成防水部。
圖1是大致表示本發(fā)明的束線的防水部形成工具的構(gòu)成圖。
圖2是圖1中表示的支撐部的作業(yè)說明圖。
圖3是圖1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圖。
圖4是表示密封圈和防水部的位置關(guān)系的截面圖。
圖5是以往的防水部形成次序的說明圖。
圖6是其他的以往的防水部構(gòu)造的截面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以下,參照附圖詳細說明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
圖1是大致表示本發(fā)明的束線的防水部形成工具的構(gòu)成圖,圖2是圖1中表示的支撐部的作業(yè)說明圖,圖3是圖1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圖,圖4是表示密封圈和防水部的位置關(guān)系的截面圖。另外,以下說明的實施方式中,對于已在圖中說明的部件,通過在圖中附以同樣的標(biāo)號或者是相當(dāng)?shù)臉?biāo)號進行簡要的說明或者省略說明。
本實施方式中形成防水部17的束線W是用于汽車的電氣束線,如圖1所示、在防水部形成工具21上支撐捆束了多個電線1的電線束3,在為密封圈19(參照圖5)的插通部位的規(guī)定部位的各電線的周面之間涂布防水劑11,從而形成防水部17。
如圖1所示,為了在捆束了多個電線1的電線束3的規(guī)定位置通過在各電線1的周面之間填充防水劑11形成防水部17,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中的束線W的防水部形成工具21具備基臺23和立設(shè)于基臺23的一對支撐部25、25。
一對支撐部25、25,在基臺23上沿水平方向被隔離配置,把電線束3大致水平的支撐于規(guī)定高度。各支撐部25、25具有分別大致U字狀形成的音叉形狀的第1支撐部件25a以及第2支撐部件25b。支撐部25、25把防水部夾在中央、第1支撐部件25a、25a在內(nèi)側(cè)、第2支撐部件25b、25b在外側(cè)進行配設(shè)。
第1支撐部件25a由軸部27、連設(shè)于該軸部27上端的U字狀的支撐頭29以及在垂直于軸部27的方向上突設(shè)的制動軸31構(gòu)成。另一方面,第2支撐部件25b由軸部33、連設(shè)于該軸部33上端的U字狀的支撐頭35以及在垂直于軸部33的方向上突設(shè)的制動軸36構(gòu)成。由于第1支撐部件25a在上下方向堆積支撐零散狀態(tài)的電線束3,因此支撐頭29間隙狹窄且上下方向上較長的被形成。另一方面,由于第2支撐部件25b支撐被拆散之前的電線束3,因此支撐頭35形成間隙較寬且上下方向上較短的形態(tài)。
在此,由于第1支撐部件25a、25a的寬度尺寸W1被設(shè)定為比第2支撐部件25b、25b的寬度尺寸要小,因此防水部的電線變得容易擴展,在涂布防水劑時防水劑能夠充分的遍及電線之間。
這些第1支撐部件25a以及第2支撐部件25b被插入在軸部27、33穿設(shè)于基臺23的軸插入孔,并被立設(shè)為分別在上下方向可自由升降。即,互相鄰接配置的第1支撐部件25a以及第2支撐部件25b可以相對的突然陷入。第1支撐部件25a以及第2支撐部件25b通過在軸部27、33和軸插入孔37、39之間部的未圖示的制動機構(gòu)可以在任意的高度固定和解除固定。
此外,制動軸31、36通過抵接在基臺23的上表面,限制第1支撐部件25a、25b的其以上的下降。還有,該制動軸31、36也可以作為第1支撐部件25a、25b上升時的把持部使用。
因此,第1支撐部件25a以及第2支撐部件25b,如圖2(a)所示相對于規(guī)定位置的第2支撐部件25b只降低第1支撐部件25a,可以把第1支撐部件25a設(shè)定得較低。此外,如圖2(b)所示相對于規(guī)定位置的第1支撐部件25a通過升高第2支撐部件25b,可以把第1支撐部件25a設(shè)定得較低。進而,如圖2(c)所示通過從規(guī)定位置降低第1支撐部件25a、從規(guī)定位置升高第2支撐部件25b,也可以把第1支撐部件25a設(shè)定得較低。
使用該束線的防水部形成工具21在電線束3的規(guī)定位置形成防水部17時電線束3被支撐于一對支撐部25、25上。即,防水部17的外側(cè)被一對第2支撐部件25b、25b支撐,其內(nèi)側(cè)被一對第1支撐部件25a、25a支撐。
此后,若將一對第1支撐部件25a、25a之間的電線束3拆散,如圖3所示,一對第1支撐部件25a、25a設(shè)定為比第2支撐部件要低。由此被拆散的電線束3的下部如圖1所示向下方彎曲。
然后一邊拆散剩下的電線一邊堆積到第1支撐部件25a、25a的支撐頭29上。此外,圖1中41表示通常的電線支撐位置,43表示第1支撐部件25a下降后的電線支撐位置。
如此在第1支撐部件25a、25a之間在上下方向呈堆積狀態(tài)的各電線1的周面之間涂布防水劑11。
涂布了防水劑11的防水部17,和以往相同,在把電線束3從支撐部25、25卸下的狀態(tài)下卷繞防水片13(參照圖5),將電線束3纏繞成剖面為圓形的電線束。此外,在防水片13的兩端卷繞窄帶15、15(參照圖5)。
具有如此形成的防水部17的束線W,如圖4所示,防水部17被緊密嵌合于密封圈19的電氣束線插通孔,完成向密封圈19的安裝。
根據(jù)上述束線的防水部形成工具21,靠近防水部17的第1支撐部件25a相對第2支撐部件25b下降,只堆積在上方的防水部17的電線束3隨之下降。即,由于順次的向上方堆積而彎曲量變大長度變短的上層的電線1通過向下方下降使彎曲量變小(或者消失)、長度不再變短。
因此,該束線的防水部形成工具21可以堆積以往的成倍的電線1,防水部17的電線束3的上下寬度和以往相比可以成倍的擴展。即,可以用和以往相比條數(shù)成倍的電線束3形成防水部17。由此,如以往的電線1的堆積量立刻達到界限(即,只有少數(shù)幾條形成防水部17)的問題就能夠得以解決。
此外,本發(fā)明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可以適當(dāng)?shù)淖冃?、改良等?br>
例如,上述實施方式中的束線的防水部形成工具,第1支撐部件和第2支撐部件二者均可自由升降,但是本發(fā)明的防水部形成工具21,只要第1支撐部件25a或第2支撐部件25b至少任意一個可以自由升降,就可以起到和上述相同的作用·效果。
另外,上述實施方式中例示的電線、電線束、防水劑、防水部、支撐部、防水部形成工具、第1支撐部件、第2支撐部件等的部件、形狀、尺寸、形態(tài)、數(shù)量、配置位置等只要能達成本發(fā)明是任意的,沒有限制。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防水部形成工具,在捆束有多個電線的電線束的規(guī)定位置在所述各電線的周面之間涂有防水劑,其特征在于通過隔離配置的一對支撐部把所述電線束大致水平的支撐在規(guī)定高度,所述各支撐部具有分別被U字狀形成的第1支撐部件和第2支撐部件;所述第1支撐部件和第2支撐部件被互相鄰接配置,同時所述第1支撐部件和第2支撐部件能夠調(diào)節(jié)成各個高度。
2.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支撐部件的寬度尺寸被設(shè)定為比第2支撐部件的寬度尺寸要小。
3.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支撐部件被配置在比所述第2支撐部件低的位置。
4.一種束線的防水部的形成方法,在捆束有多個電線的電線束的規(guī)定位置通過在所述各電線的周面之間填充防水劑形成防水部,其特征在于用至少一對支撐部把電線束大致水平的支撐在規(guī)定高度,所述各支撐部包括沿水平方向配置于所述電線側(cè)的規(guī)定位置的兩側(cè)的第1支撐部件和相對所述規(guī)定位置比所述第1支撐部件靠外且與所述第1支撐部件鄰接配置的第2支撐部件,其中,所述第1支撐部件保持在高度方向上比所述第2支撐部件要低;使所述第1支撐部件間的所述電線平面狀的配置排列;以及在所述平面狀的電線束的所述規(guī)定位置涂布防水劑。
5.權(quán)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還包含以下步驟通過所述部件拆卸所述電線束;以及通過防水片覆蓋涂布所述防水劑的部位。
6.一種束線,其特征在于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4或5所述的束線的防水部的形成方法制造而成。
全文摘要
提供能夠擴展防水部的電線束的上下寬度、能夠用比以往條數(shù)多的電線束形成防水部、同時能夠使防水部小型化的束線的防水部形成工具、束線的防水部形成方法以及束線。為了在捆束有多個電線(1)的電線束(3)的規(guī)定位置通過在上述各電線(1)的周面之間填充防水劑(11)形成防水部(17),把電線束(3)大致水平的支撐在規(guī)定位置的一對支撐部(25、25)被沿著水平方向隔離配置的束線W的防水部形成工具(21),各支撐部(25、25)具有分別被大致U字狀形成的第1支撐部件(25a)和第2支撐部件(25b),上述第1支撐部件(25a)和第2支撐部件(25b)被互相鄰接配置,同時可以相對的突然陷入。
文檔編號H01B13/00GK1592559SQ20041006444
公開日2005年3月9日 申請日期2004年8月25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03年8月25日
發(fā)明者增川守, 木下博志, 鈴木宏幸 申請人:矢崎總業(yè)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