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上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上蓋,特別是指一種適用于掃描器的文件覆蓋且可多方向開啟的上蓋。
一般平臺式掃描器(Flatbed Scanner)在進行掃描時,以一上蓋覆蓋被掃描物,以獲得較佳的掃描效果。
現(xiàn)有平臺式掃描器上蓋的設置一般都是以遠離使用者的一端為軸向后開啟,如圖3所示的開啟方式,其次也有如圖4或圖5所示的開啟方式。然而前述諸多開啟方式僅能擇一使用,故若對慣用右手者使用方便,則相對慣用左手者使用便不易操作,反之亦然。
此外,單一方向開啟的上蓋使掃描器與其他周邊設備之間的擺設較不具彈性,可能在開啟上蓋時容易干涉到其他設備。另外,對于較厚的被掃描文件,如書本等,則單方向開啟的上蓋不易有良好的覆蓋效果,僅能以形成一銳角的夾合方式覆蓋被掃描物。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多方向開啟的上蓋,對于平臺式掃描器有較佳的擺設選擇,以及有更好的掃描環(huán)境,進而提升掃描品質(zhì),將具有產(chǎn)業(yè)上的利用性。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xiàn)的,即提供一種上蓋,可覆蓋掃描器的掃描區(qū),它包括一框架,其一側邊固定于所述掃描器,且框架內(nèi)相對側邊設有軸室;一蓋板,其兩相對側邊設有軸室,且可容納于所述框架內(nèi);兩連桿,其一端可旋轉地樞接于所述框架的軸室,而另一端可旋轉地樞接于所述蓋板的軸室;所述框架與蓋板藉由兩連桿連接而可在至少一方向上開啟。
本發(fā)明另提供一種上蓋,可覆蓋掃描器的掃描區(qū),它包括第一框架,其一側邊固定于所述掃描器,且框架內(nèi)相對側邊設有軸室;第二框架,其外側相對側邊設有軸接于所述第一框架的軸室的軸,且內(nèi)側相對側邊設有軸室,所述第二框架可容納于所述第一框架內(nèi);一蓋板,其兩相對側邊設有軸接于所述第二框架的軸室的軸,所述蓋板可容納于所述第二框架內(nèi);所述第一框架、第二框架和蓋板彼此以不同的方向可旋轉地軸接,所述蓋板可在至少一方向上開啟。
本發(fā)明的裝置的優(yōu)點在于,使平臺式掃描器更具空間擺設的彈性,適應于使用者的多方向開啟習慣;并可適應較厚的被掃描文件而達到良好的覆蓋效果,以提升掃描品質(zhì)。
以下結合附圖,描述本發(fā)明的實施例,其中
圖1為本發(fā)明可多方向開啟的上蓋的分解透視圖;圖2為本發(fā)明可多方向開啟的上蓋的轉軸零件分解圖;圖3為本發(fā)明可多方向開啟的上蓋以上掀方式開啟的立體圖;圖4為本發(fā)明可多方向開啟的上蓋以右翻方式開啟的立體圖;圖5為本發(fā)明可多方向開啟的上蓋以左翻方式開啟的立體圖;圖6為本發(fā)明可多方向開啟的上蓋對較厚的被掃描文件的覆蓋方式的立體圖;圖7為本發(fā)明可多方向開啟的上蓋的另一實施例圖。
首先參考圖1所示本發(fā)明可多方向開啟的上蓋的分解透視圖,其主要包括一框架20、一蓋板40及兩連桿31、32。該框架20的一側邊(后緣)為固定邊,固定于掃描器外殼10上且遠離掃描器前向標簽端11,而框架20的內(nèi)側中空處可包含掃描器的掃描區(qū)12,如圖3所示。框架20的固定邊形成一缺口21,以利用缺口21上方厚度較薄處的撓性來掀開框架20。框架20的內(nèi)側邊上設有軸室22、23,以容納左轉軸321、311。
繼續(xù)參考圖1,本發(fā)明的兩連桿31、32的長度對應框架20的固定端的內(nèi)側邊緣。兩連桿31、32的一端藉由兩左轉軸311、321以可旋轉方式固定于框架20的內(nèi)側邊緣上,而左轉軸311、321分別容納于框架20的軸室23、22。兩連桿31、32的另一端藉由兩右轉軸312、322以可旋轉方式固定于蓋板40的邊緣上。該蓋板40在連接兩連桿31、32處也設有軸室41、42,以容納兩右轉軸312、322。此外,為了在各方向上可方便地開啟本發(fā)明上蓋,所以在蓋板40的左右兩側設有凹槽43、44,并在框架20的左右兩側相對應于上述凹槽43、44的位置設有凹槽25、26。另外在框架20的前緣也設有凹槽24。
接著參考圖2所示本發(fā)明可多方向開啟的上蓋的轉軸零件分解圖,在安裝時,首先將左轉軸312置于框架20的軸室22內(nèi),并將其較細部分穿過框架20而突出,再將彈簧3211套入左轉軸321的突出部分。接著,將左轉軸321穿過連桿32一端的貫穿孔,再利用扣環(huán)等扣住左轉軸321的末端,使左轉軸321與連桿32結合。由于該彈簧3211在組裝時受到擠壓,其一端頂住固定孔221的外側面,另一端則頂在連桿32的側面上,使連桿32以左轉面321為軸心旋轉時,提供給連桿32一適當?shù)哪Σ亮?,使蓋板40不致于自由落下。至于其他轉軸322、311、312與蓋板40、框架20及連桿31、32的結合方式與上述結合方式相似,在此不再贅述。
此外,蓋板40樞接連桿32的側邊設有凸緣401,而框架20相對連桿32的側邊也設有凸緣201,該凸緣401、201提供使用者利用凹槽24上掀蓋板40時,該蓋板40不致向下脫離框架20,而被凸緣401、201所界定住,可參閱圖3。
本發(fā)明可多方向開啟的上蓋的轉軸結構藉由彈簧提供了轉軸間的摩擦力,使本發(fā)明上蓋在多方向上開啟時,上蓋40與連桿31、32的結合可常保緊密,不致在一方向上開啟上蓋時,而在另一方向上蓋也會轉動。
接著參考圖3所示本發(fā)明可多方向開啟的上蓋以上掀方式開啟的立體圖??蚣?0的固定邊固定于掃描器遠離前向標簽端11的掃描器外殼10上。當使用者利用凹槽24上掀蓋板40時,將使蓋板40以框架20的缺口21的上方處為軸而開啟。
請參考圖4所示本發(fā)明可多方向開啟的上蓋以左翻方式開啟的立體圖。使用者利用凹槽43右翻蓋板40時,將使蓋板40以右轉軸312、322為軸而順時針方向開啟。此右翻方式開啟上蓋使慣用右手的使用者方便開啟。
請參考圖5所示本發(fā)明可多方向開啟的上蓋以左翻方式開啟的立體圖。使用者可利用凹槽44左翻蓋板40,將使蓋板40以左轉軸311、321為軸而逆時針方向開啟。此左翻方式開啟上蓋使慣用左手的使用者方便開啟。
接著參閱圖6所示本發(fā)明上蓋對較厚的被掃描文件的覆蓋方式的立體圖。使用者可利用凹槽43先右翻蓋板40,再以左轉軸311、321為軸逆時針方向拉起連桿31、32,使本發(fā)明上蓋如圖6所示狀態(tài),如此將較厚的被掃描文件放置于掃描區(qū)12,則本發(fā)明上蓋可以平行于掃描區(qū)12的平面向下覆蓋被掃描文件,得到良好的覆蓋效果;使用者亦可先利用凹槽44左翻蓋板40再利用凹槽43右翻蓋板40的操作方式,來達到上述覆蓋效果。
最后參考圖7所示本發(fā)明可多方向開啟的上蓋的另一實施例的立體圖。在此實施例中,本發(fā)明上蓋主要包括第一框架101、第二框架102及蓋板103。該第一框架101同于先前實施例的框架20的結構,而第二框架102取代連桿31、32的功能,使蓋板103可以左翻或右翻的方式開啟。
此外,用于多方向開啟的凹槽可于第一框架101的不同側邊上形成。
在詳細說明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之后,熟悉該項技術的人士可清楚的了解,并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的權利要求與精神的情況下可進行各種變化與改變,而且本發(fā)明亦不受限于說明書的實施例的實施方式,例如可增設一第三框架于第二框架102之內(nèi),以提供上蓋在第四方向的開啟功能,其可由本發(fā)明的圖7所示實施例易于思及。
根據(jù)本發(fā)明可多方向開啟的上蓋,將有效地改善現(xiàn)有平臺式掃描器的上蓋大都僅具單方向開啟的缺失與不便,并且本發(fā)明上蓋可在多方向開啟,使掃描器在空間上的擺設更具彈性,亦可順應使用者的習慣操作,并進一步改善對較厚的被掃描文件的覆蓋效果,提高掃描品質(zhì)。
權利要求
1.一種上蓋,可覆蓋掃描器的掃描區(qū),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框架,其一側邊固定于所述掃描器,且框架內(nèi)相對側邊設有軸室;一蓋板,其兩相對側邊設有軸室,且可容納于所述框架內(nèi);兩連桿,其一端可旋轉地樞接于所述框架的軸室,而另一端可旋轉地樞接于所述蓋板的軸室;所述框架與蓋板藉由兩連桿連接而可在至少一方向上開啟。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上蓋,其特征在于,所述蓋板樞接所述連桿的側邊設有凸緣,而所述框架相對側邊設有凸緣,使開啟所述框架時,所述蓋板不會向下脫離所述框架。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上蓋,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桿樞接至所述蓋板和框架時,其轉軸間設有彈簧。
4.一種上蓋,可覆蓋掃描器的掃描區(qū),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第一框架,其一側邊固定于所述掃描器,且框架內(nèi)相對側邊設有軸室;第二框架,其外側相對側邊設有軸接于所述第一框架的軸室的軸,且內(nèi)側相對側邊設有軸室,所述第二框架可容納于所述第一框架內(nèi);一蓋板,其兩相對側邊設有軸接于所述第二框架的軸室的軸,所述蓋板可容納于所述第二框架內(nèi);所述第一框架、第二框架和蓋板彼此以不同的方向可旋轉地軸接,所述蓋板可在至少一方向上開啟。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上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架、第二框架和蓋板的彼此邊緣間設有凸緣,使開啟所述框架時,所述蓋板不會向下脫離框架。
6.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上蓋,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與蓋板的邊緣彼此軸接時,其轉軸間設有彈簧。
全文摘要
一種可多方向開啟的上蓋,可適用于平臺式掃描器上覆蓋被掃描文件,其主要包括一框架、一蓋板及兩連桿,該連桿的一端可旋轉地樞接于該框架內(nèi)側邊上,另一端可旋轉地樞接于該蓋板的側邊,使該蓋板可在至少一方向上開啟。
文檔編號G06K11/02GK1218938SQ9712308
公開日1999年6月9日 申請日期1997年12月5日 優(yōu)先權日1997年12月5日
發(fā)明者王進達, 林蒼溢 申請人:全友電腦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