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線纜擱置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以支撐電纜或其它類似物的擱置架。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fā)展,各地的城市建設在如火如荼地進行,在隧道或地鐵的施工現場會有各種機械設備在工作,這樣就會有很多電纜會拉進隧道內以對各種用電設備進行供電,而且還會有很多人員和各種工程車輛進進出出。在現有的隧道施工過程中,各種電纜是擱置在地面,由于底面泥漿比較多,電纜放置在地面上不易被人看清,這樣電纜施工人員會被施工人員腳碰到,而將電纜攪成一團,電纜還可能絆倒施工人員。嚴重的是,工程車輛的進進出出會輾過電纜,久而久之會使電纜表面的絕緣層破損,造成經濟損失,甚至會引發(fā)安全事故。 如本申請人申請的專利號為ZL201020214847. 7(公告號為CN201779359Y)的中國實用新型專利《一種支撐架》披露了這樣一種支撐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以固定在地面的底座,底座的上部固定有支撐塊,該支撐塊具有用以擱置電纜且前后貫穿的凹槽。使用時,先將支撐塊的底座固定在底面上,再電纜擱置在支撐塊的凹槽內,這樣支撐架能將電纜支撐起一定高度,電纜不易被地面的泥漿污染,而且進出的施工人員容易注意到有電纜,繞開行走,不易出現電纜絆倒施工人員的現象,同樣工程車輛的駕駛人員也易發(fā)現電纜,會繞過電纜行駛,有效保證電纜不被車輪碾壓,保證電纜的使用安全。這種支撐架在一定程度上保證電纜的使用安全,但其仍然會占用一定地面空間,空間利用率低,如果需要擱置的線纜很多,則就不方便使用。
發(fā)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現狀而提供一種能將電纜支撐起來的擱置架,該擱置架能充分利用空間、線纜擱置率高且具有組裝使用方便的優(yōu)點。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線纜擱置架,包括有多個具有用以擱置電纜且前后貫穿的凹槽的擱置塊,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定位在墻面上的連接板,連接板的前端面固定有多塊自上而下間隔設置且向前延伸的支撐板,各支撐板上固定有至少一個所述擱置塊。上述擱置塊的下端面為安裝平面,該安裝平面與支撐板的上端面接觸,所述擱置塊通過螺栓螺母的方式固定在支撐板上。由于擱置塊的下端面為安裝平面,因此擱置塊與支撐板之間為平面接觸,擱置塊能牢靠固定支撐板上。上述擱置塊的底部開有豎直貫穿的階梯孔,有螺栓自下而上依次穿過支撐板、階梯孔的小孔部后與設于階梯孔的大孔部內的鎖緊螺母螺紋連接。采用螺栓螺母的固定方式裝配方便,當然還可采用現有其它方式將擱置塊和底座固定在一起。上述階梯孔的大孔部為外形與所述鎖緊螺母相配的多邊形孔。這樣鎖緊螺母不會相對階梯孔的大孔部旋轉,安裝時無需額外工具保持鎖緊螺母固定不轉,安裝方便[0010]上述擱置塊的外形基本呈弧形,且在擱置塊的外側面上開有多個方便手指插入提拿的凹部,該凹部的開口朝下。設置凹部方便提拿支撐塊。上述擱置塊的左右外側面上各開有三個并排設置的所述凹部。上述連接板的前端面還固定有一個或多個呈U形的輔助固定架,輔助固定架位于支撐板的下方,輔助固定架的兩個側壁向后延伸至連接板的后部,輔助固定架的兩個側壁上各螺紋連接有鎖緊螺栓。當將連接板定位在固定物上的時候,可鎖緊螺栓將輔助固定架固定在固定物的兩側壁上,確保連接板與固定物定位更牢靠。上述輔助固定架通過螺釘固定在連接板上。該將結構便于將輔助固定架安裝到連接板上,當然輔助固定架也可焊接固定在連接板上。作為進一步地改進,上述線纜擱置架還包括呈U形的掛鉤,該掛鉤套設在其中一個支撐板上,掛鉤的上端具有向后延伸用以掛設在墻壁上或墻壁上的管件上端開口的鉤部。安裝時將掛鉤的鉤部勾設在墻壁的頂部或固定于墻壁上的管件的上端開口處即可完成 對連接板的固定,也即完成對該線纜擱置架相對墻壁的固定,操作相當方便,而且可以隨意挪位。當然連接板也可采用其它方式固定在墻壁上,如螺釘連接。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在于使用時,只需將固定有擱置塊的連接板定位到墻壁上即可,使用方便,而且連接板上自上而下間隔設有多個支撐塊,在同一空間范圍內給線纜提供多個擱置部位,充分利用空間、線纜擱置率高,由于線纜被該擱置架架起一定高度,電纜不易被地面的泥漿污染,進出的施工人員容易注意到有電纜,繞開行走,不易出現電纜絆倒施工人員的現象,同樣,工程車輛的駕駛人員也易發(fā)現電纜,會繞過電纜行駛,有效保證電纜不被車輪碾壓,保證電纜的使用安全。
圖I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個實施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一;圖2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個實施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二 ;圖3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個實施例的立體結構剖視圖;圖4為圖3的A處放大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個實施例的安裝示意圖;圖6為本實用新型第二個實施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7為本實用新型第二個實施例的安裝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如圖I 6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個實施例。一種線纜擱置架,包括有多個具有用以擱置電纜且前后貫穿的凹槽11的擱置塊1,本實施例中有五個擱置塊1,擱置塊I的外形基本呈弧形,凹槽11的底面也呈弧形,且在擱置塊I的外側面上開有多個方便手指插入提拿的凹部14,擱置塊I的左右外側面上各開有三個并排設置的所述凹部14,該凹部14的開口朝下。還包括用于定位在墻面上的連接板2,連接板2為呈長方形的板狀鋼板,連接板2的前端面焊接固定有多塊自上而下間隔設置且向前延伸的支撐板3,支撐板3與連接板2基本垂直,各支撐板3上固定有一個擱置塊I。擱置塊I的下端面為安裝平面12,該安裝平面12與支撐板3的上端面接觸,擱置塊I通過螺栓螺母的方式固定在支撐板3上。在擱置塊I的底部開有豎直貫穿的階梯孔13,有螺栓4自下而上依次穿過支撐板3、階梯孔13的小孔部后與設于階梯孔13的大孔部內的鎖緊螺母5螺紋連接。階梯孔13的大孔部為外形與鎖緊螺母5相配的多邊形孔。連接板2的前端面還通過螺釘7固定有一個或多個呈U形的輔助固定架6,輔助固定架6位于支撐板3的下方,輔助固定架6的兩個側壁向后延伸至連接板2的后部,輔助固定架6的兩個側壁上各螺紋連接有鎖緊螺栓61。線纜擱置架還包括呈U形的掛鉤8,該掛鉤8套設在其中一個支撐板3上,掛鉤8的上端具有向后延伸用以掛設在墻壁9上或墻壁上的管件10上端開口的鉤部81。如圖5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個實施例的第一種安裝方式,即將線纜擱置架安 裝到墻壁上的管件10上安裝時只需將掛鉤8的鉤部81勾設在管件10上端開口內,再將輔助固定架8兩側的鎖緊螺栓61旋緊直至鎖緊螺栓61與管件的側壁抵觸。鉤部81可以呈如圖所述呈弧形的U形,該鉤部外形適合掛設在管件上,鉤部也可以呈如圖所示的扁平的U形,該鉤部外形適合掛設在墻壁上。如圖6、7所示,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第二個實施例,該實施例的安裝方式為,SP將線纜擱置架安裝到墻壁上安裝時只需將掛鉤8的鉤部81勾設在墻壁的上端面上即可,這種安裝方式可將輔助固定架8拆卸下來。使用將電纜擱置在凹槽內即可,支撐塊I、連接板2、支撐板3的顏色為起警示作用的黃色,便于人發(fā)現。
權利要求1.一種線纜擱置架,包括有多個具有用以擱置電纜且前后貫穿的凹槽(11)的擱置塊(I),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定位在墻面上的連接板(2),連接板(2)的前端面固定有多塊自上而下間隔設置且向前延伸的支撐板(3),各支撐板(3)上固定有至少一個所述擱置塊⑴。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線纜擱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擱置塊(I)的下端面為安裝平面(12),該安裝平面(12)與支撐板(3)的上端面接觸,所述擱置塊(I)通過螺栓螺母的方式固定在支撐板(3)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線纜擱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擱置塊(I)的底部開有豎直貫穿的階梯孔(13),有螺栓(4)自下而上依次穿過支撐板(3)、階梯孔(13)的小孔部后與設于階梯孔(13)的大孔部內的鎖緊螺母(5)螺紋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線纜擱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階梯孔(13)的大孔部為外形與所述鎖緊螺母(5)相配的多邊形孔。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線纜擱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擱置塊(I)的外形基本呈弧形,且在擱置塊(I)的外側面上開有多個方便手指插入提拿的凹部(14),該凹部(14)的開口朝下。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線纜擱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擱置塊(I)的左右外側面上各開有三個并排設置的所述凹部(14)。
7.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線纜擱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板(2)的前端面還固定有一個或多個呈U形的輔助固定架(6),輔助固定架(6)位于支撐板(3)的下方,輔助固定架(6)的兩個側壁向后延伸至連接板(2)的后部,輔助固定架¢)的兩個側壁上各螺紋連接有鎖緊螺栓(61)。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線纜擱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輔助固定架(6)通過螺釘(7)固定在連接板(2)上。
9.根據權利要求I 8中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線纜擱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線纜擱置架還包括呈U形的掛鉤(8),該掛鉤⑶套設在其中一個支撐板⑶上,掛鉤⑶的上端具有向后延伸用以掛設在墻壁(9)上或墻壁上的管件(10)上端開口的鉤部(81)。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線纜擱置架,包括有多個具有用以擱置電纜且前后貫穿的凹槽(11)的擱置塊(1),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定位在墻面上的連接板(2),連接板(2)的前端面固定有多塊自上而下間隔設置且向前延伸的支撐板(3),各支撐板(3)上固定有至少一個擱置塊(1)。連接板上自上而下間隔設有多個支撐塊,在同一空間范圍內給線纜提供多個擱置部位,充分利用空間、線纜擱置率高,由于線纜被該擱置架架起一定高度,電纜不易被地面的泥漿污染,進出的施工人員容易注意到有電纜,繞開行走,不易出現電纜絆倒施工人員的現象,同樣,工程車輛的駕駛人員也易發(fā)現電纜,會繞過電纜行駛,有效保證電纜不被車輪碾壓,保證電纜的使用安全。
文檔編號F16L3/06GK202510841SQ20122001770
公開日2012年10月31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16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1月16日
發(fā)明者劉烈祥 申請人:劉烈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