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裝配空氣幕吹嘴及水霧器的除油煙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除油煙機,特別是裝配空氣幕吹咀及水霧器的除油煙機。
現(xiàn)有技術中的抽除油煙機是傳統(tǒng)的抽風方式,將含帶細小油滴的空氣通過抽風和管道排到窗外,是空氣污染的一大渠道,另一嚴重缺陷是氣油分離不完全,部分油污會積存在抽除油煙機內部,造成抽風機效率下降,內部清洗困難,雖有多種清洗方案問世,但終究克服不了成本高,安裝拆卸不便,易漏油滴和污染環(huán)境的毛病。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旨在克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油煙氣可不排出室外,不污染大氣,安裝使用方便,內部不用清洗,始終保持干凈,油污自動流入下水道的裝配空氣幕吹咀及水霧器的除油煙機。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xiàn)的一種裝配空氣幕吹咀及水霧器的除油煙機,包括噴水管3、水泵4、進水閥6、吸風機7、燃氣灶8,其特征在于燃氣灶8上面或一側設置的空氣幕吹咀環(huán)管19與空氣幕進氣管17連接,空氣幕進氣管17與吸風機排風口連接并可安裝排出空氣調節(jié)閥18,也可獨立設置小風機13的出風口與17連接,水霧器2上端的吸氣口與集氣罩1連接,下端置于位于燃氣灶中央或一側的油氣分離器5中;下端置于油氣分離器5中的噴水管3可設水泵4,水泵4出水管與水霧器喉部連接。
——所述的空氣幕吹咀10等距、不等距或對稱地設置在吹咀環(huán)管19上,吹咀環(huán)管19可為方形、收斂形、圓形或橢圓形,吹咀10的角度可調節(jié),吹咀環(huán)管19的高度可整體調整或錯位。
——所述的油氣分離器5的側壁安裝溢油水管16和單向閥15,內部設有擋水板或激水板14。
——所述的水霧器2、油氣分離器5和吸風機7也可置于室外,或沿吸氣罩1的四周、左右側、上方設置。
下面通過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后視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側視示意圖。
在
圖1、圖2的表述中,1為集氣罩,2為水霧器,3為噴水管,4為水泵,5為油氣分離器,6為進水閥,7為吸風機,8為燃氣灶,9為鍋,10為空氣幕吹咀,11為油煙及有害氣體,12為環(huán)錐空氣吹幕,13為小風機,14為擋水板或激水板,15為單向閥,16為溢油水管,17為空氣吹幕進風管,18為排出空氣調節(jié)閥,19為吹咀環(huán)管。
實施時,選用薄鋼板或不銹鋼板或工程塑料注塑成型,根據(jù)不同設計型號,按權利要求經(jīng)板金加工組裝成為本實用新型,水霧器2,集氣罩1和空氣罩吹咀10應視具體情況安裝在燃氣灶中央或側邊,水霧器2,油氣分離器5,吸風機7還可視情況安裝在室外。
本實用新型結構及制造均簡易,安裝使用方便,且除油煙效率極高,油煙不擴散不向大氣排放污氣,適用于家庭、酒店、飯館及野外燒烤,是有廣闊市場前景的更新?lián)Q代的除油煙機。
權利要求1.一種裝配空氣幕吹咀及水霧器的除油煙機,包括噴水管(3)、水泵(4)、進水閥(6)、吸風機(7)、燃氣灶(8),其特征在于燃氣灶(8)上面或一側設置的空氣幕吹咀環(huán)管(19)與空氣幕進氣管(17)連接,空氣幕進氣管(17)與吸風機排風口連接并可安裝排出空氣調節(jié)閥(18),也可獨立設置小風機(13)的出風口與(17)連接,水霧器(2)上端的吸氣口與集氣罩(1)連接,下端置于位于燃氣灶中央或一側的油氣分離器(5)中;下端置于油氣分離器(5)中的噴水管(3)可設水泵(4),水泵(4)出水管與水霧器喉部連接。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配空氣幕吹咀及水霧器的除油煙機,其特征在于空氣幕吹咀(10)等距、不等距或對稱地設置在吹咀環(huán)管(19)上,吹咀環(huán)管(19)可為方形、收斂形、圓形或橢圓形,吹咀(10)的角度可調節(jié),吹咀環(huán)管(19)的高度可整體調整或錯位。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配空氣幕吹咀及水霧器的除油煙機,其特征在于油氣分離器(5)的側壁安裝溢油水管(16)和單向閥(15),內部設有擋水板或激水板(14)。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配空氣幕吹咀及水霧器的除油煙機,其特征在于水霧器(2)、油氣分離器(5)和吸風機(7)也可置于室外,或沿吸氣罩(1)的四周、左右側、上方設置。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裝配空氣幕吹嘴及水霧器的除油煙機,其特征在于燃氣灶上面或一側設置空氣幕吹嘴環(huán)管,空氣幕進風管也可分別與吸風機排風口和吹嘴連接,水霧器的吸氣口與集氣罩相連,其下端出口與油氣分離器連接,喉部與水泵出水管連接。本實用新型結構及制造簡易,安裝使用方便,除油煙效率極高,不污染大氣,適用于家庭、酒店及野外燒烤,是很有市場前景的更新?lián)Q代的除油煙機。
文檔編號B01D47/02GK2467158SQ01235668
公開日2001年12月26日 申請日期2001年4月30日 優(yōu)先權日2001年4月30日
發(fā)明者董根林, 周春英, 董凱 申請人:董根林, 董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