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金屬冶煉,特別涉及一種用于轉爐的風眼區(qū)的密封結構。
背景技術:
1、傳統(tǒng)銅锍吹煉用臥式轉爐的風眼區(qū)采用多塊帶眼的耐火磚組合磚砌筑而成,耐火磚大多為鎂鉻材質,耐火磚帶眼主要用于風管從轉爐外部穿入轉爐內,在砌筑時需要從風管處的耐火磚開始進行砌筑,使用濕砌的方法,先使用搗打料在爐殼表面鋪設一層約50mm的墊層并搗實后,再用耐火磚進行砌筑,在風管處直徑1m以內采用濕砌為了使風口磚能夠緊密地結合,其余部位均為干砌,風管需從轉爐的外部穿入到轉爐內側,風管的外端通過螺紋連接的方式固定在風箱上,內部則依次穿過轉爐的爐殼和耐火磚的風眼,這種安裝方式導致了風管與爐殼之間產(chǎn)生縫隙,隨著機械作用、熱應力和化學作用的影響,包括耐火磚在內的耐火材料容易損毀,進而耐火材料之間也產(chǎn)生縫隙,這便會導致熔體經(jīng)由風管與爐殼間的縫隙滲出,造成爐殼與風管的損壞,嚴重時可造成轉爐停爐,影響了轉爐使用壽命,導致粗銅生產(chǎn)成本增長和勞動強度增加,因此對風管與爐殼之間的縫隙進行封堵很有必要。
2、現(xiàn)有技術中的封堵方式多采用硬紙板對風管與爐殼之間的縫隙進行封堵,然而這類的封堵方式存在著密封性較差的問題,熔體還是會從風管與爐殼之間的縫隙滲漏,同時也不夠穩(wěn)定,存在著轉爐使用壽命過短的問題。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1、為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轉爐的風管與爐殼之間密封性差、轉爐使用壽命偏短缺陷,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用于轉爐的風眼區(qū)的密封結構。
2、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用于轉爐的風眼區(qū)的密封結構,包括爐殼和風管,所述風管穿過所述爐殼,所述風管和爐殼的縫隙之間設有密封填充物,所述密封填充物包括纏繞在所述風管上的石棉繩以及包裹所述石棉繩且填充在風管和爐殼的縫隙中的火泥。
3、進一步地,所述爐殼內還設有砌筑結構,所述砌筑結構與爐殼之間還填充有搗打料層。
4、進一步地,所述砌筑結構包括風眼磚、墊磚、襯磚和爐底磚,所述風眼磚和墊磚砌筑于所述轉爐的風眼區(qū)并與所述爐底磚形成所述轉爐的內襯層,所述襯磚的截面為三角形,所述陳轉填補于所述墊磚和爐底磚之間。
5、進一步地,所述風眼磚包括相貼合在一起的第一磚體和第二磚體,所述第一磚體表面設有第一半圓凹槽,所述第二磚體表面設有第二半圓凹槽,所述第一半圓凹槽和第二半圓凹槽相對拼接成用于所述風管穿過的風眼。
6、進一步地,所述風眼磚的兩側各設有多層所述墊磚,所述墊磚的截面為梯形。
7、進一步地,所述搗打料層與砌筑結構之間還設有隔離層,所述隔離層的材質為玻璃纖維鋁箔布或純棉布料或碳纖維布材料。
8、進一步地,所述砌筑結構的風眼磚、墊磚、襯磚和爐底磚之間的縫隙不大于2mm,平整度不大于6mm。
9、與現(xiàn)有技術比較,本實用新型提出的密封結構在風管與爐殼的縫隙之間形成一層堅固的密封層,從而避免造成熔體滲出的情況,在經(jīng)過試驗后,轉爐單次挖補的使用爐齡從260爐增加至280爐,其間未發(fā)生熔體滲漏的現(xiàn)象,轉爐使用壽命得到明顯的增加。
1.一種用于轉爐的風眼區(qū)的密封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爐殼和風管,所述風管穿過所述爐殼,所述風管和爐殼的縫隙之間設有密封填充物,所述密封填充物包括纏繞在所述風管上的石棉繩以及包裹所述石棉繩且填充在風管和爐殼的縫隙中的火泥。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轉爐的風眼區(qū)的密封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爐殼內還設有砌筑結構,所述砌筑結構與爐殼之間還填充有搗打料層。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轉爐的風眼區(qū)的密封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砌筑結構包括風眼磚、墊磚、襯磚和爐底磚,所述風眼磚和墊磚砌筑于所述轉爐的風眼區(qū)并與所述爐底磚形成所述轉爐的內襯層,所述襯磚的截面為三角形,所述襯磚填補于所述風眼磚、墊磚和爐底磚之間。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轉爐的風眼區(qū)的密封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風眼磚包括相貼合的第一磚體和第二磚體,所述第一磚體表面設有第一半圓凹槽,所述第二磚體表面設有第二半圓凹槽,所述第一半圓凹槽和第二半圓凹槽相對拼接成用于所述風管穿過的風眼。
5.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轉爐的風眼區(qū)的密封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風眼磚的兩側各設有多層所述墊磚,且所述墊磚的截面為梯形。
6.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轉爐的風眼區(qū)的密封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搗打料層與砌筑結構之間還設有隔離層,所述隔離層的材質為玻璃纖維鋁箔布或純棉布料或碳纖維布材料。
7.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轉爐的風眼區(qū)的密封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砌筑結構的風眼磚、墊磚、襯磚和爐底磚之間的縫隙不大于2mm,平整度不大于6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