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電磁爐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磁爐,適用于煮飯、炒菜等烹飪活動。
背景技術:
目前,家庭做飯用的爐具主要有煤氣灶和電磁爐。煤氣灶在使用過程中存在一定 的危險性,并且煤氣能耗高、容易污染環(huán)境;因此,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使用電磁爐做飯。但 是,電磁爐也有一個缺陷由于使用電磁爐做飯時,坐在電磁爐爐盤上的鍋內溫度高,做飯 快,所以人們在使用電磁爐炒菜時必須一直不停地用鏟子在鍋里翻動,不能離開廚房;而人 長時間處于廚房環(huán)境中炒菜會吸入大量的油煙,影響身體健康。另外,使用鏟子翻動炒菜的 方式,稍有不慎,菜就會被炒糊,有些不易翻動的菜還很容易被翻碎;這就大大降低了菜品 的營養(yǎng)、味道和觀感。
發(fā)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設計一種電磁爐,該電磁爐既能夠自動煮飯,又能夠自動旋 轉炒菜,快捷、省電;其炒出的菜品營養(yǎng)、味道、觀感俱佳;而且,人們在使用該電磁爐做飯 時,無須長時間停留在廚房環(huán)境內,節(jié)約了人們的業(yè)余時間,保證不會因吸入油煙影響身心 健康。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來實現(xiàn)一種電磁爐,由底盤和電磁攪拌鍋組成,其特征是所述的底盤由外殼體、鍋座、 鍋托、后固定支架、前活動支架、齒輪、支撐輪、電機和減速器構成,鍋座置于外殼體后部平 板上的中間位置,鍋座由四個彈性觸點和四個同心設置的環(huán)形觸點構成,四個環(huán)形觸點通 過耐熱絕緣材料連接為一個整體,四個彈性觸點的上端分別與四個環(huán)形觸點電連接,四個 彈性觸點的下端分別與裝在外殼體后部平板內的控制電路板電接觸,外殼體的中部斜面上 設有下凹的鍋托,在鍋座的后方外殼體的后部平板上設有后固定支架,在鍋托凹槽的下部 設有前活動支架,齒輪和支撐輪分別設置在鍋托凹槽的上部左側和右側位置,電機和減速 器安裝在外殼體內的前部位置,電機的主軸與減速器的輸入軸通過皮帶或者鏈條相連接, 減速器的輸出軸與設置在鍋托凹槽上部左側位置的齒輪相連接,外殼體前部的斜面面板上 設有若干控制按鈕,與控制電路板電連接的電源線從外殼體后部平板的后面伸出到外殼體 外;所述的電磁攪拌鍋由鋁合金外殼、銅齒圈、鍋斗、加熱線圈I、線圈外套I、隔離架I、溫 度探頭I、線圈接點I、不銹鋼鍋和鍋蓋構成,鋁合金外殼的上部外周面上圍有銅齒圈,鍋 斗設置在鋁合金外殼的底部,加熱線圈I置于若干線圈外套I與若干隔離架I之間構成筐 形加熱體,溫度探頭I安裝在筐形加熱體的底部,兩個線圈接點I位于筐形加熱體的底部, 并分別與加熱線圈I的正、負極電連接,不銹鋼鍋的底部有一條由外向內凹進去的月牙型 凹槽,不銹鋼鍋裝于鋁合金外殼內,筐形加熱體置于鋁合金外殼與不銹鋼鍋之間的空隙內, 筐形加熱體底部的溫度探頭I的兩個觸點以及兩個線圈接點I從鍋斗底部的孔中伸出,鍋 蓋卡扣在不銹鋼鍋的上端口處;所述的電磁攪拌鍋坐在底盤的鍋座上,鍋座上部的四個環(huán)形觸點分別與溫度探頭I的兩個觸點以及兩個線圈接點I電接觸;當電磁攪拌鍋豎直坐在 底盤的鍋座上時,前活動支架與后固定支架一起固定支撐電磁攪拌鍋;當電磁攪拌鍋坐在 底盤的鍋座上并傾倒在鍋托上時,前活動支架向前彎折在鍋托內,并與鍋托凹槽面相切,齒 輪與銅齒圈相嚙合。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環(huán)形觸點為銅環(huán),所述的彈性觸點為導電銅片。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鍋托凹槽面與水平面的夾角為40°或者45°。一種電磁爐,由底盤和耐熱電磁發(fā)熱面板組成,其特征是所述的底盤由外殼體、 鍋座、鍋托、后固定支架、前活動支架、齒輪、支撐輪、電機和減速器構成,鍋座置于外殼體后 部平板上的中間位置,鍋座由四個彈性觸點和四個同心設置的環(huán)形觸點構成,四個環(huán)形觸 點通過耐熱絕緣材料連接為一個整體,四個彈性觸點的上端分別與四個環(huán)形觸點電連接, 四個彈性觸點的下端分別與裝在外殼體后部平板內的控制電路板電接觸,外殼體的中部斜 面上設有下凹的鍋托,在鍋座的后方外殼體的后部平板上設有后固定支架,在鍋托凹槽的 下部設有前活動支架,齒輪和支撐輪分別設置在鍋托凹槽的上部左側和右側位置,電機和 減速器安裝在外殼體內的前部位置,電機的主軸與減速器的輸入軸通過皮帶或者鏈條相連 接,減速器的輸出軸與設置在鍋托凹槽上部左側位置的齒輪相連接,外殼體前部的斜面面 板上設有若干控制按鈕,與控制電路板電連接的電源線從外殼體后部平板的后面伸出到外 殼體外;所述耐熱電磁發(fā)熱面板由耐熱外殼、面板斗、加熱線圈II、線圈外套II、隔離架II、 溫度探頭II和線圈接點II構成,面板斗設置在耐熱外殼的底部,加熱線圈II置于若干線圈 外套II與若干隔離架II之間構成餅形加熱體,溫度探頭II安裝在餅形加熱體的底部,兩個 線圈接點II位于餅形加熱體的底部,并分別與加熱線圈II的正、負極電連接,餅形加熱體底 部的溫度探頭II的兩個觸點以及兩個線圈接點II從面板斗底部的孔中伸出;所述的耐熱電 磁發(fā)熱面板坐在底盤的鍋座上,鍋座上部的四個環(huán)形觸點分別與溫度探頭II的兩個觸點以 及兩個線圈接點II電接觸。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環(huán)形觸點為銅環(huán),所述的彈性觸點為導電銅片。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耐熱外殼由結晶玻璃或者耐熱陶瓷制成。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是1)電磁攪拌鍋坐在底盤的鍋座上并傾倒在鍋托上時,按下 底盤外殼體前部斜面面板上的相應控制按鈕即可自動旋轉炒菜,快捷、省電;其炒出的菜品 營養(yǎng)、味道、觀感俱佳,且自動炒菜結束后電磁爐能夠自動斷電;2)由于不銹鋼鍋的底部有 一條由外向內凹進去的月牙型凹槽,因此可以使電磁攪拌鍋內的菜攪拌地更加均勻;3)人 們在使用該電磁爐做飯時,無須長時間停留在廚房環(huán)境內,節(jié)約了人們的業(yè)余時間,保證不 會因吸入油煙影響身心健康。4)電磁攪拌鍋豎直坐在底盤的鍋座上時,按下底盤外殼體前 部斜面面板上的相應控制按鈕,可以方便地進行燒水、煮湯、煮面等烹飪活動;5)耐熱電磁 發(fā)熱面板坐在底盤的鍋座上時,可將生活中常用的鍋放在電磁發(fā)熱面板上,此時按下底盤 外殼體前部斜面面板上的相應控制按鈕,可以方便地進行煮飯等其它烹飪活動;6)該電磁 爐結構簡單、性能優(yōu)越、功能多樣、方便快捷,是一種理想的電磁爐。
圖1是電磁攪拌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是摘下鍋蓋后電磁攪拌鍋的剖視結構示意圖;[0014]圖3是摘下鍋蓋后電磁攪拌鍋的分解結構示意圖;圖4是左側偏蓋打開后底盤的左視立體結構示意圖;圖5是電磁攪拌鍋豎直坐在底盤上的左視立體結構示意圖;圖6是電磁攪拌鍋坐在底盤上并傾倒在鍋托內的左視立體結構示意圖;圖7是耐熱電磁發(fā)熱面板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8是耐熱電磁發(fā)熱面板的剖視結構示意圖;圖9是耐熱電磁發(fā)熱面板坐在底盤上的左視立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6所示,一種電磁爐,由底盤和電磁攪拌鍋組成,其特征是所述的底盤 由外殼體20、鍋座11、鍋托21、后固定支架15、前活動支架14、齒輪12、支撐輪13、電機16 和減速器17構成,鍋座11置于外殼體20后部平板上的中間位置,鍋座11由四個彈性觸 點和四個同心設置的環(huán)形觸點構成,四個環(huán)形觸點通過耐熱絕緣材料連接為一個整體,四 個彈性觸點的上端分別與四個環(huán)形觸點電連接,四個彈性觸點的下端分別與裝在外殼體20 后部平板內的控制電路板電接觸,外殼體20的中部斜面上設有下凹的鍋托21,在鍋座11 的后方外殼體20的后部平板上設有后固定支架15,在鍋托21凹槽的下部設有前活動支架 14,齒輪12和支撐輪13分別設置在鍋托21凹槽的上部左側和右側位置,電機16和減速器 17安裝在外殼體20內的前部位置,電機16的主軸與減速器17的輸入軸通過皮帶或者鏈 條相連接,減速器17的輸出軸與設置在鍋托21凹槽上部左側位置的齒輪12相連接,外殼 體20前部的斜面面板上設有若干控制按鈕22,與控制電路板電連接的電源線從外殼體20 后部平板的后面伸出到外殼體20外;所述的電磁攪拌鍋由鋁合金外殼1、銅齒圈2、鍋斗3、 加熱線圈I 5、線圈外套I 4、隔離架I 6、溫度探頭I、線圈接點I 7、不銹鋼鍋9和鍋蓋19 構成,鋁合金外殼1的上部外周面上圍有銅齒圈2,鍋斗3設置在鋁合金外殼1的底部,加熱 線圈I 5置于若干線圈外套I 4與若干隔離架I 6之間構成筐形加熱體,溫度探頭I安裝 在筐形加熱體的底部,兩個線圈接點I 7位于筐形加熱體的底部,并分別與加熱線圈I 5的 正、負極電連接,不銹鋼鍋9的底部有一條由外向內凹進去的月牙型凹槽10,不銹鋼鍋9裝 于鋁合金外殼1內,筐形加熱體置于鋁合金外殼1與不銹鋼鍋9之間的空隙內,筐形加熱體 底部的溫度探頭I的兩個觸點8以及兩個線圈接點I 7從鍋斗3底部的孔中伸出,鍋蓋19 卡扣在不銹鋼鍋9的上端口處;所述的電磁攪拌鍋坐在底盤的鍋座11上,鍋座11上部的四 個環(huán)形觸點分別與溫度探頭I的兩個觸點8以及兩個線圈接點I 7電接觸;當電磁攪拌鍋 豎直坐在底盤的鍋座11上時,前活動支架14與后固定支架15 —起固定支撐電磁攪拌鍋; 當電磁攪拌鍋坐在底盤的鍋座11上并傾倒在鍋托21上時,前活動支架14向前彎折在鍋托 21內,并與鍋托21凹槽面相切,齒輪12與銅齒圈2相嚙合。所述的環(huán)形觸點為銅環(huán),所述 的彈性觸點為導電銅片。所述的鍋托21凹槽面與水平面的夾角為40°或者45°。如圖7——9所示,一種電磁爐,由底盤和耐熱電磁發(fā)熱面板組成,其特征是所述 的底盤由外殼體20、鍋座11、鍋托21、后固定支架15、前活動支架14、齒輪12、支撐輪13、電 機16和減速器17構成,鍋座11置于外殼體20后部平板上的中間位置,鍋座11由四個彈性 觸點和四個同心設置的環(huán)形觸點構成,四個環(huán)形觸點通過耐熱絕緣材料連接為一個整體, 四個彈性觸點的上端分別與四個環(huán)形觸點電連接,四個彈性觸點的下端分別與裝在外殼體20后部平板內的控制電路板電接觸,外殼體20的中部斜面上設有下凹的鍋托21,在鍋座11 的后方外殼體20的后部平板上設有后固定支架15,在鍋托21凹槽的下部設有前活動支架 14,齒輪12和支撐輪13分別設置在鍋托21凹槽的上部左側和右側位置,電機16和減速器 17安裝在外殼體20內的前部位置,電機16的主軸與減速器17的輸入軸通過皮帶或者鏈條 相連接,減速器17的輸出軸與設置在鍋托21凹槽上部左側位置的齒輪12相連接,外殼體 20前部的斜面面板上設有若干控制按鈕22,與控制電路板電連接的電源線從外殼體20后 部平板的后面伸出到外殼體20外;所述耐熱電磁發(fā)熱面板由耐熱外殼18、面板斗23、加熱 線圈II 25、線圈外套II 24、隔離架II 26、溫度探頭II和線圈接點II 27構成,面板斗23設置 在耐熱外殼18的底部,加熱線圈II 25置于若干線圈外套II 24與若干隔離架II沈之間構 成餅形加熱體,溫度探頭II安裝在餅形加熱體的底部,兩個線圈接點II 27位于餅形加熱體 的底部,并分別與加熱線圈II 25的正、負極電連接,餅形加熱體底部的溫度探頭II的兩個 觸點觀以及兩個線圈接點II 27從面板斗23底部的孔中伸出;所述的耐熱電磁發(fā)熱面板坐 在底盤的鍋座11上,鍋座11上部的四個環(huán)形觸點分別與溫度探頭II的兩個觸點觀以及兩 個線圈接點II 27電接觸。所述的環(huán)形觸點為銅環(huán),所述的彈性觸點為導電銅片。所述的耐 熱外殼18由結晶玻璃或者耐熱陶瓷制成。 本電磁爐在使用時,如果需要炒菜,則將電磁攪拌鍋坐在底盤的鍋座11上并傾倒 在鍋托21上,如圖6所示,此時前活動支架14向前彎折在鍋托21內,并與鍋托21凹槽面相 切,齒輪12與銅齒圈2相嚙合;由于鍋座11部的彈性觸點與底盤外殼體20內部的控制電 路板靠接觸摩擦來連接,因此鍋座11可以做360°旋轉,并且向前能夠隨電磁攪拌鍋40° 或者45°放倒。炒菜時,將菜及油、鹽等調料放入電磁攪拌鍋的不銹鋼鍋9內,扣上鍋蓋19 ; 然后按下底盤外殼體20前部斜面面板上的相應控制按鈕22,并設定好定時時間后,底盤外 殼體20內部的電機16啟動,帶動外殼體20內部的減速器17轉動,減速器17驅動鍋托21 凹槽上部左側位置的齒輪12轉動,齒輪12驅動電磁攪拌鍋旋轉,即可自動炒菜,到達設定 時間后,電磁爐自動斷電,炒菜結束。如果需要進行燒水、煮湯、煮面等烹飪活動,則將電磁 攪拌鍋豎直坐在底盤的鍋座11上,如圖5所示,此時前活動支架14與后固定支架15 —起 固定支撐電磁攪拌鍋;然后操作底盤外殼體20前部斜面面板上的相應控制按鈕22,即可進 行燒水、煮湯、煮面等烹飪活動。如果需要進行煮飯等其它烹飪活動,則將耐熱電磁發(fā)熱面 板坐在底盤的鍋座11上,如圖9所示,此時再將適合該烹飪活動鍋放在耐熱電磁發(fā)熱面板 上,然后操作底盤外殼體20前部斜面面板上的相應控制按鈕22,即可進行煮飯等其它烹飪 活動。
權利要求1.一種電磁爐,由底盤和電磁攪拌鍋組成,其特征是所述的底盤由外殼體(20)、鍋座 (11)、鍋托(21)、后固定支架(15)、前活動支架(14)、齒輪(12)、支撐輪(13)、電機(16)和 減速器(17)構成,鍋座(11)置于外殼體(20)后部平板上的中間位置,鍋座(11)由四個彈性 觸點和四個同心設置的環(huán)形觸點構成,四個環(huán)形觸點通過耐熱絕緣材料連接為一個整體, 四個彈性觸點的上端分別與四個環(huán)形觸點電連接,四個彈性觸點的下端分別與裝在外殼體(20)后部平板內的控制電路板電接觸,外殼體(20)的中部斜面上設有下凹的鍋托(21),在 鍋座(11)的后方外殼體(20)的后部平板上設有后固定支架(15),在鍋托(21)凹槽的下部 設有前活動支架(14),齒輪(12)和支撐輪(13)分別設置在鍋托(21)凹槽的上部左側和右 側位置,電機(16)和減速器(17)安裝在外殼體(20)內的前部位置,電機(16)的主軸與減速 器(17)的輸入軸通過皮帶或者鏈條相連接,減速器(17)的輸出軸與設置在鍋托(21)凹槽 上部左側位置的齒輪(12)相連接,外殼體(20)前部的斜面面板上設有若干控制按鈕(22), 與控制電路板電連接的電源線從外殼體(20)后部平板的后面伸出到外殼體(20)外;所述 的電磁攪拌鍋由鋁合金外殼(1)、銅齒圈(2)、鍋斗(3)、加熱線圈I (5)、線圈外套I (4)、隔 離架I (6)、溫度探頭I、線圈接點I (7)、不銹鋼鍋(9)和鍋蓋(19)構成,鋁合金外殼(1) 的上部外周面上圍有銅齒圈(2),鍋斗(3)設置在鋁合金外殼(1)的底部,加熱線圈I (5) 置于若干線圈外套I (4)與若干隔離架I (6)之間構成筐形加熱體,溫度探頭I安裝在筐 形加熱體的底部,兩個線圈接點I (7)位于筐形加熱體的底部,并分別與加熱線圈I (5)的 正、負極電連接,不銹鋼鍋(9)的底部有一條由外向內凹進去的月牙型凹槽(10),不銹鋼鍋 (9)裝于鋁合金外殼(1)內,筐形加熱體置于鋁合金外殼(1)與不銹鋼鍋(9)之間的空隙內, 筐形加熱體底部的溫度探頭I的兩個觸點(8)以及兩個線圈接點I (7)從鍋斗(3)底部的 孔中伸出,鍋蓋(19)卡扣在不銹鋼鍋(9)的上端口處;所述的電磁攪拌鍋坐在底盤的鍋座 (11)上,鍋座(11)上部的四個環(huán)形觸點分別與溫度探頭I的兩個觸點(8)以及兩個線圈接 點I (7)電接觸;當電磁攪拌鍋豎直坐在底盤的鍋座(11)上時,前活動支架(14)與后固定 支架(15) —起固定支撐電磁攪拌鍋;當電磁攪拌鍋坐在底盤的鍋座(11)上并傾倒在鍋托(21)上時,前活動支架(14)向前彎折在鍋托(21)內,并與鍋托(21)凹槽面相切,齒輪(12) 與銅齒圈(2)相嚙合。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電磁爐,其特征是所述的環(huán)形觸點為銅環(huán),所述的彈性 觸點為導電銅片。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電磁爐,其特征是所述的鍋托(21)凹槽面與水平面的 夾角為40°或者45°。
4.一種電磁爐,由底盤和耐熱電磁發(fā)熱面板組成,其特征是所述的底盤由外殼體 (20)、鍋座(11)、鍋托(21)、后固定支架(15)、前活動支架(14)、齒輪(12)、支撐輪(13)、電 機(16)和減速器(17)構成,鍋座(11)置于外殼體(20)后部平板上的中間位置,鍋座(11) 由四個彈性觸點和四個同心設置的環(huán)形觸點構成,四個環(huán)形觸點通過耐熱絕緣材料連接為 一個整體,四個彈性觸點的上端分別與四個環(huán)形觸點電連接,四個彈性觸點的下端分別與 裝在外殼體(20)后部平板內的控制電路板電接觸,外殼體(20)的中部斜面上設有下凹的 鍋托(21),在鍋座(11)的后方外殼體(20)的后部平板上設有后固定支架(15),在鍋托(21) 凹槽的下部設有前活動支架(14),齒輪(12)和支撐輪(13)分別設置在鍋托(21)凹槽的上 部左側和右側位置,電機(16)和減速器(17)安裝在外殼體(20)內的前部位置,電機(16)的主軸與減速器(17)的輸入軸通過皮帶或者鏈條相連接,減速器(17)的輸出軸與設置在 鍋托(21)凹槽上部左側位置的齒輪(12)相連接,外殼體(20)前部的斜面面板上設有若干 控制按鈕(22),與控制電路板電連接的電源線從外殼體(20)后部平板的后面伸出到外殼 體(20)外;所述耐熱電磁發(fā)熱面板由耐熱外殼(18)、面板斗(23)、加熱線圈II (25)、線圈外 套II (24)、隔離架II (26)、溫度探頭II和線圈接點II (27)構成,面板斗(23)設置在耐熱外 殼(18)的底部,加熱線圈II (25)置于若干線圈外套II (24)與若干隔離架II (26)之間構成 餅形加熱體,溫度探頭II安裝在餅形加熱體的底部,兩個線圈接點II (27)位于餅形加熱體 的底部,并分別與加熱線圈II (25)的正、負極電連接,餅形加熱體底部的溫度探頭II的兩個 觸點(28)以及兩個線圈接點II (27)從面板斗(23)底部的孔中伸出;所述的耐熱電磁發(fā)熱 面板坐在底盤的鍋座(11)上,鍋座(11)上部的四個環(huán)形觸點分別與溫度探頭II的兩個觸 點(28)以及兩個線圈接點II (27)電接觸。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電磁爐,其特征是所述的環(huán)形觸點為銅環(huán),所述的彈性 觸點為導電銅片。
6.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電磁爐,其特征是所述的耐熱外殼(18)由結晶玻璃或 者耐熱陶瓷制成。
專利摘要一種電磁爐,由底盤和電磁攪拌鍋組成,底盤由外殼體、鍋座、鍋托、后固定支架、前活動支架、齒輪、支撐輪、電機和減速器構成;電磁攪拌鍋由鋁合金外殼、銅齒圈、鍋斗、加熱線圈Ⅰ、線圈外套Ⅰ、隔離架Ⅰ、溫度探頭Ⅰ、線圈接點Ⅰ、不銹鋼鍋和鍋蓋構成;電磁攪拌鍋坐在底盤的鍋座上,鍋座上部的四個環(huán)形觸點分別與溫度探頭Ⅰ的兩個觸點以及兩個線圈接點Ⅰ電接觸;當電磁攪拌鍋坐在底盤的鍋座上并傾倒在鍋托上時,前活動支架向前彎折在鍋托內,并與鍋托凹槽面相切,齒輪與銅齒圈相嚙合。其優(yōu)點為,該電磁爐既能夠自動煮飯,又能夠自動旋轉炒菜,快捷、省電;其炒出的菜品營養(yǎng)、味道、觀感俱佳;且人們在做飯過程中,無須長時間停留在廚房環(huán)境內。
文檔編號F24C7/00GK201852163SQ20102061163
公開日2011年6月1日 申請日期2010年11月18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11月18日
發(fā)明者李健 申請人:李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