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熱循環(huán)式架空炕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的是村鎮(zhèn)住宅中使用的新型火炕,具體涉及的是熱循環(huán)式架空炕。
背景技術:
目前火炕在廣大的農村使用還是很普遍的,火炕與爐子相連并分別設置于兩個房 間內,通過燒爐子給火炕加熱,火炕是利用磚土等材料組成的,火炕的炕板大多是土坯、磚、 水泥板等,架空炕是火炕的一種,架空炕直接在地面上用土坯、磚、水泥板等砌成,炕體有三 個面分別直接與房間的兩個間墻及后墻砌為一體,炕內砌有煙道,這種炕的下底面存在熱 滯留區(qū),循環(huán)不通暢,室內空氣溫度交換速度慢,熱效率低,導致室內熱度不均勻。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熱循環(huán)式架空炕,它用于現有的架空炕存在熱滯留區(qū),室內 對流換熱不好的問題。本發(fā)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這種熱循環(huán)式架空炕的炕體內有 煙道,炕體通過支撐柱與地面接觸,炕體底面與地面之間形成空氣通道,炕體的后面是散熱 墻,散熱墻立在炕面上,散熱墻的后面是房間的后墻,二者之間有空氣流道,空氣通道與空 氣流道相通。上述方案中散熱墻由散熱鐵板構成。上述方案中散熱墻上設置有鐵藝散熱罩。上述方案中支撐柱沿炕體的前后兩個邊緣并列設置,其中后面的支撐柱直接靠在 房間后墻上,炕體座在支撐柱上后,支撐柱的上端面部分裸露在炕體外,這種方式由于支撐 柱靠在后墻上,更加穩(wěn)固,而支撐柱裸露在炕體外的部分,即形成為散熱墻與后墻之間的空 氣流道。有益效果1、本發(fā)明通過支撐柱將炕體支起來,同時將原來的火炕三面與墻接觸,改變?yōu)槎?面與墻接觸,把炕體后面與后墻分隔開,形成空氣流道,炕體下面的空氣通道與空氣流道構 成了空氣循環(huán)通道,產生了煙囪效應,這樣很好的解決了現有的架空炕存在熱滯留區(qū)的問 題,從而使室內空氣真正流動起來,提高火炕的熱效率,同時也減少了由于燃燒過多可燃物 造成的溫室效應等。2、本發(fā)明結構簡單,提高了火炕的散熱性,使火炕不僅用于休息,而且還能用來為 室內采暖,使其更具有采暖的作用,同時也節(jié)省了能源。
四
圖1是本發(fā)明實施例1的側面剖視圖;圖2是本發(fā)明實施例1的主視圖;圖3是本發(fā)明實施例1安裝后的俯視圖4是本發(fā)明實施例2的側面剖視圖。1炕體2炕面3煙道4支撐柱5地面6散熱墻7散熱板8散熱罩9空 氣流道10后墻 11間墻 12間墻 13煙囪14爐子
五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做進一步的說明實施例1:結合圖1、圖2、圖3所示,這種熱循環(huán)式架空炕的炕體1內有煙道3,炕體1通過 支撐柱4與地面5接觸,支撐柱4將炕體1支起來離開地面5,使炕體1底面與地面5之間 形成空氣通道,炕體1的左右兩邊分別與左面間墻11、右面間墻12砌在一起,炕體1的后 面是散熱墻6,散熱墻6立在炕面2上,散熱墻6的后面是房間的后墻10,散熱墻6與后墻 10是間隔開的,二者之間的空間為空氣流道9,空氣流道9的頂端為循環(huán)口出口,空氣通道 與空氣流道9是相通的,二者構成一個直角通道。散熱墻6由散熱鐵板構成。散熱墻6上 設置有鐵藝散熱罩8。爐子14點燃后,煙氣通過煙道3對炕體1加熱,通過煙@ 13流出,炕 體1被加熱后其熱量通過炕體1的上、下表面散發(fā)出來,熱的空氣在炕體1上面的空間、炕 體1下面的空氣通道、散熱墻6與后墻10之間的空氣流道9間進行主動循環(huán),形成對流換 熱,從而使室內空氣真正流動起米,解決了現有的架空炕存在熱滯留區(qū)的問題,提高了火炕 的熱效率,使火炕更具有暖氣的作用,另外,由于炕體1不與地面直接接觸,還可以起到防 潮的作用。實施例2:圖4是本發(fā)明實施例2的側面剖視圖,如圖所示,這種熱循環(huán)式架空炕與實施例1 中的熱循環(huán)式架空炕的區(qū)別在于,炕體1的前沿有一排支撐柱4,炕體1的后面也有一排支 撐柱4,其中后面的支撐柱4直接靠在房間后墻10上,炕體1座在支撐柱4上后,支撐柱4 的上端面部分裸露在炕體1外,這種方式由于支撐柱4靠在后墻10上,更加穩(wěn)固,而支撐柱 4裸露在炕體1外的部分,即形成為散熱墻6與后墻10之間的空氣流道9。本發(fā)明根據煙囪效應的原理設計火炕的構造,本發(fā)明全天(24小時)換熱量為Q熱=P SXVX AtX24h= PsXuXSX AtX24h其中1) Q熱為換熱量;2) P s = 273+ (273+Ts) X P N,Pn 為標準空氣密度 1. 34kg/m3 ;3) Ts 為空氣流道循環(huán)口出口溫度;4) V為出口體積流量,V = uXS,u為出口空氣平均速度,即為散熱墻與房間的后墻 之間的空氣流道循環(huán)口出口的空氣平均速度,S為該空氣流道的截面面積;5) At為溫差,即空氣流道循環(huán)口出口溫度與室溫的差值;經保密實驗測得為u 為 2. 7m/s,測得 S 為 2. 3 X 0. 06m2,測得 Δ t 為 3°C。以2. 3米長、0.06米寬的構造縫隙(空氣流道的寬)的火炕為例,經過實驗測量并 按照上式計算,得出,熱量循環(huán)量為125328. 63J。
權利要求
一種熱循環(huán)式架空炕,其特征在于這種熱循環(huán)式架空炕的炕體(1)內有煙道(3),炕體(1)通過支撐柱(4)與地面(5)接觸,炕體(1)底面與地面(5)之間形成空氣通道,炕體(1)的后面是散熱墻(6),散熱墻(6)立在炕面(2)上,散熱墻(6)的后面是房間的后墻(10),二者之間有空氣流道(9),空氣通道與空氣流道(9)相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熱循環(huán)式架空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熱墻(6)由散熱鐵 板構成。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熱循環(huán)式架空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熱墻(6)上設置有 鐵藝散熱罩(8)。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熱循環(huán)式架空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撐柱(4)沿炕體(1) 的前后兩個邊緣并列設置,其中后面的支撐柱⑷直接靠在房間后墻(10)上,炕體⑴座 在支撐柱(4)上后,支撐柱(4)的上端面部分裸露在炕體(1)夕卜。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的是熱循環(huán)式架空炕,屬于村鎮(zhèn)住宅中使用的新型火炕,這種熱循環(huán)式架空炕的炕體內釘煙道,炕體通過支撐柱與地面接觸,炕體底面與地面之間形成空氣通道,炕體的后面是散熱墻,散熱墻立在炕面上,散熱墻的后面是房間的后墻,二者之間有空氣流道,空氣通道與空氣流道相通。本發(fā)明炕體下面的空氣通道和散熱墻與后墻之間的空氣流道構成了空氣循環(huán)通道,產生了煙囪效應,很好的解決了現有的架空炕存在熱滯留區(qū)的問題,使室內空氣真正流動起來,提高火炕的熱效率。
文檔編號F24B5/02GK101922740SQ20101026462
公開日2010年12月22日 申請日期2010年8月27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8月27日
發(fā)明者任洪國, 方修睦, 李桂文 申請人:哈爾濱工業(yè)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