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水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的飲水機,能夠完全用光原水容器的飲用水,并利用泵順利地汲取原水容器的飲用水。該飲水機具有:冷水罐(2)、熱水罐(3)、載置有可更換式的原水容器(4)的容器支架(5)、插入到載置于容器支架(5)的原水容器(4)的出水口(10)的插入管(6)、安裝在容器支架(5)的下部(13)的積存飲用水的接水容器(7)、將接水容器(7)與冷水罐(2)連通的原水供給路(8)、以及設置于該原水供給路(8)的泵(9)。插入管(6)的下端位于接水容器(7)的內部。
【專利說明】飲水機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從裝有礦泉水等飲用水的可更換式的原水容器供給飲用水的飲水機。
【背景技術】
[0002]以往,主要在辦公室、醫(yī)院等使用飲水機,但近年來由于對水的安全、健康的關心提高,飲水機在一般家庭中也正在普及。
[0003]作為這樣的飲水機,公知有如下的飲水機,其具有:對飲用水進行冷卻的冷水罐、配置在比冷水罐靠下方的可更換式的原水容器、將原水容器與冷水罐之間連通的原水供給路、以及設置于該原水供給路的泵(例如下述專利文獻I)。
[0004]該飲水機用于使在冷水罐內冷卻后的飲用水流出到水杯等。若冷水罐的水位下降,則泵根據該水位的降低進行動作,從而從原水容器通過原水供給路而向冷水罐供給飲用水。
[0005]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1-153523號公報
[0006]然而,若采用殘水量減少也不收縮的具有剛性的容器作為原水容器,則在原水容器的飲用水的余量減少時,原水容器內成為負壓,從而妨礙飲用水從原水容器內向冷水罐供給。其結果,存在無法完全用光原水容器內的飲用水的情況。
【發(fā)明內容】
[0007]因此,本發(fā)明的課題在于提供一種飲水機,能夠完全用光原水容器內的飲用水,并利用泵順利地汲取原水容器內的飲用水。
[0008]為了解決上述課題,本發(fā)明的飲水機采用如下結構,該飲水機具有:冷水罐,其對飲用水進行冷卻;容器支架,其配置在比所述冷水罐靠下方,以使出水口朝下的姿勢載置有可更換式的原水容器;插入管,其安裝于所述容器支架,在將所述原水容器載置于所述容器支架時,該插入管插入于所述原水容器的出水口 ;接水容器,其接受從所述原水容器的出水口通過所述插入管而流出的飲用水;通氣孔,其進行向所述接水容器內導入空氣以及從所述接水容器內排出空氣;以及原水供給路,其使積存于所述接水容器內的飲用水經由泵而向所述冷水罐汲取,所述插入管的下端位于所述接水容器的內部。
[0009]由此,在將原水容器載置于容器支架時,插入管插入于原水容器的出水口,從而空氣從接水容器通過插入管而流入到原水容器內,并且原水容器內的飲用水通過該插入管而向接水容器內流出。
[0010]并且,若接水容器內的飲用水的水面上升,且該水面到達插入管的下端時,則接水容器內的空氣不流入原水容器,從而飲用水從原水容器的流出停止。
[0011]另一方面,若利用泵使接水容器內的飲用水通過原水供給路而向冷水罐供給,接水容器內的飲用水的水面下降,且該水面離開插入管的下端時,則空氣再次通過插入管而從接水容器流入到原水容器內,并且原水容器內的飲用水再次通過插入管而向接水容器內流出。
[0012]本發(fā)明的飲水機,在原水容器內的飲用水向配置在其下方的接水容器流出時,接水容器內的空氣通過插入管而流入到原水容器內,因而原水容器內不成為負壓。因此能夠完全用光原水容器的飲用水,并利用泵順利地汲取接水容器內的飲用水。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圖1是從側面觀察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的飲水機的剖視圖。
[0014]圖2是表示飲用水從圖1表示的原水容器流出的狀態(tài)的圖。
[0015]圖3是表示圖1表示的原水容器的飲用水用完的狀態(tài)的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6]以下,基于圖1?圖3對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的飲水機的一個實施方式進行說明。
[0017]該飲水機具有:框體I ;配置在框體I的內部的冷水罐2和熱水罐3 ;容器支架5,其配置在比冷水罐2靠下方,且載置有可更換式的原水容器4 ;插入管6,其安裝于容器支架
5,在將原水容器4載置于容器支架5時,該插入管6插入到上述原水容器4的出水口 10 ;接水容器7,其接受從原水容器4的出水口 10通過插入管6而流出的飲用水;以及原水供給路8,其將積存于接水容器7內的飲用水經由泵9而向冷水罐2汲取。
[0018]冷水罐2配置在框體I的內部上方,熱水罐3配置在冷水罐2的下方。另外,在框體I下部的熱水罐3的下方設置有滑動臺12,該滑動臺12以能夠水平地滑動的方式支承于框體1,在滑動臺12安裝有容器支架5。S卩,冷水罐2和熱水罐3,以熱水罐3位于冷水罐2的下方的方式上下并排配置,此外,在該熱水罐3的下方配置有容器支架5。在框體I的上部正面安裝有顯示面板27,在顯示面板27設置有表示原水容器4的更換時期的容器更換燈28。
[0019]原水容器4以使出水口 10朝下的姿勢載置于容器支架5。原水容器4的主體部11形成為具有剛性,使得即使原水容器4的殘水量減少,原水容器4也不收縮。具有這樣的剛性的原水容器4,例如可以通過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樹脂、聚乙烯(PE)樹脂的吹塑成型而形成。
[0020]如圖2、3所示,容器支架5的下部13形成為下端閉塞的有底的圓筒狀,并在外周形成有螺紋牙。在將原水容器載置于容器支架時,原水容器4的出水口 10位于容器支架5的下部13內。
[0021]插入管6以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狀態(tài)安裝在容器支架5的下部13。在將原水容器4載置于容器支架5時,插入管6的上部插入到原水容器4的出水口 10。插入管6的下部從容器支架5的下部13向下方突出。
[0022]接水容器7配置在原水容器4的出水口 10的下方。該接水容器7由上部開放的有底的圓筒體構成,且在其上端部24的內周部分形成有螺紋槽。在接水容器7的側壁形成有使過濾器25嵌合的通氣孔26。通氣孔26也可以形成在容器支架5的下部13的底面。接水容器7通過使上端部24的螺紋槽與容器支架5的下部13的螺紋牙螺紋結合,由此可裝卸地安裝于容器支架5的下部13。
[0023]在該實施方式中,接水容器7通過螺紋槽與螺紋牙的螺紋結合而安裝于容器支架5的下部13。除采用螺紋結合進行安裝之外,例如,還可以通過將小螺釘緊固于在接水容器7的上端部24設置的螺紋孔,從而通過螺旋固定將接水容器7的上端部24安裝于容器支架5的下部13。另外,也可以在接水容器7的上端部24以及容器支架5的下部13的任一方設置卡合爪,在另一方設置卡合孔,通過該卡合爪與卡合孔的卡合來進行安裝。
[0024]在接水容器7安裝于容器支架5的下部13的狀態(tài)下,插入管6的下端位于接水容器7的內部。在該安裝狀態(tài)下,接水容器7的通氣孔26配置在比容器支架5的下部13靠下方且比插入管6的下端靠上方。另外,容器支架5和安裝于其下部13的接水容器7,通過滑動臺12的滑動操作,從而能夠與滑動臺12 —起從框體I出入。
[0025]在飲用水從原水容器4內通過插入管6而向接水容器7內流出時,接水容器7內的空氣流入原水容器4內,且空氣(外部空氣)從框體I內通過通氣孔26而向接水容器7內導入。另一方面,接水容器7內的飲用水的水位上升,接水容器7內的空氣通過通氣孔26被排出。這樣,通氣孔26根據接水容器7內的飲用水的水位變化,進行空氣的導入或排出,由此將接水容器7內保持為大氣壓。在該空氣的導入、排出時,通氣孔26內的過濾器25獲取框體I內的塵埃、廢物,從而能夠防止塵埃等向接水容器7內侵入。
[0026]接水容器7的容量被設定為:在接水容器7內的飲用水的水面位于插入管6的下端的狀態(tài)下,存在于接水容器7內的飲用水的量設定為處于50?200ml的范圍。通過將該接水容器7的容量設定為50ml以上,由此在用泵9汲取接水容器7內的飲用水時,能夠防止空氣進入泵9。另外,通過設定為200ml以下,由此能夠將從原水容器4流出的常溫的飲用水流入到冷水罐2為止的周期抑制得較短,能夠防止在飲用水中產生雜菌。
[0027]原水供給路8的一端部連接于接水容器7的側壁下方,另一端部連接于冷水罐2。原水供給路8將接水容器7與冷水罐2連通,且在其途中組裝有泵9和流量傳感器14。為了使支承容器支架5的滑動臺12能夠進行滑動操作,原水供給路8由具有柔軟性與伸縮性的材質形成。作為原水供給路8的材質,例如能夠使用聚氨酯彈性體、聚氯乙烯、氟樹脂、硅坐寸ο
[0028]泵9是使相互嚙合的一對齒輪旋轉,而將飲用水送出的齒輪泵,并具備驅動用的電動馬達29。若使泵9動作,則原水供給路8內的飲用水被從接水容器7側向冷水罐2側移送,從而積存在接水容器7內的飲用水向冷水罐2供給。若泵9動作時原水供給路8內的飲用水用完,則流量傳感器14能夠檢測到該狀態(tài)。
[0029]在冷水罐2安裝有對冷水罐2內的飲用水進行冷卻的冷卻裝置15。另外,在冷水罐2的內部配置有將冷水罐2的內部分隔為上下的擋板16。冷卻裝置15配置在冷水罐2的下部外周,將比冷水罐2內的擋板16靠下方的飲用水保持為低溫(5°C左右)。
[0030]在冷水罐2安裝有水位傳感器17,用于檢測積存在冷水罐2內的飲用水的水位。通過該水位傳感器17,若冷水罐2內的飲用水的水位下降,則泵9根據該水位的降低進行動作,從而從接水容器7向冷水罐2供給飲用水。
[0031]在從接水容器7向冷水罐2供給飲用水時,擋板16防止由冷卻裝置15冷卻并積存在冷水罐2的下部的低溫的飲用水被從接水容器7供給至冷水罐2內的飲用水攪拌。
[0032]在冷水罐2連接有冷水流出路18,該冷水流出路18使積存在冷水罐2內的下部的低溫的飲用水向外部流出。冷水流出路18具備能夠從框體I的外部操作的冷水旋塞19,通過打開該冷水旋塞19,能夠使低溫的飲用水從冷水罐2流出到水杯等。冷水罐2的容量比原水容器4的容量小,為2?4升左右。
[0033]將冷水罐2與熱水罐3連接的罐連接路20的上端在擋板16的中央開口。熱水罐3具備加熱裝置21,用于對熱水罐3內的飲用水進行加熱,能夠將熱水罐3內的飲用水保持為高溫(90°C左右)。罐連接路20的下端在比熱水罐3內的加熱裝置21靠下方的位置開□。
[0034]在熱水罐3連接有溫水流出路22,該溫水流出路22使積存于熱水罐3內的上部的高溫的飲用水流出到外部。溫水流出路22具備能夠從框體I的外部操作的溫水旋塞23,通過打開該溫水旋塞23,能夠使高溫的飲用水從熱水罐3流出到水杯等。若飲用水從熱水罐3流出,則與該飲用水等量的飲用水,通過罐連接路20而從冷水罐2流入到熱水罐3,因此熱水罐3總是保持為滿水狀態(tài)。熱水罐3的容量為I?2升左右。
[0035]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的飲水機,以上述方式構成,以下,基于圖1?3來說明其使用方法。
[0036]在將飲水機設置于使用場所(一般家庭、辦公室、醫(yī)院等)之前,冷水罐2、熱水罐
3、接水容器7均為空的狀態(tài)。并且,在將飲水機設置于使用場所之后,將滿水狀態(tài)的原水容器4連接于飲水機。
[0037]S卩,首先,拉出滑動臺12,將新的原水容器4以出水口 10朝向下方的姿勢載置于容器支架5。將插入管6插入到所載置的原水容器4的出水口 10,從而原水容器4內的飲用水通過插入管6而流出到接水容器7內。
[0038]其中,原水容器4形成為具有剛性,使得即使殘水量減少,原水容器4也不收縮。因此若飲用水從原水容器4通過插入管6而流出,則該流出的飲用水與和該飲用水等量的接水容器7內的空氣置換,從而接水容器7內的空氣通過插入管6而流入到原水容器4內(參照圖2)。
[0039]從原水容器4流出的飲用水積存在接水容器7內,且接水容器7內的水面上升。在該水面到達插入管6的下端時(參照圖1),空氣從插入管6向原水容器4內的流入停止,從而飲用水從原水容器4的流出停止。此時,原水容器4的內壓與大氣壓平衡。
[0040]積存在接水容器7內的飲用水,借助泵9的動作而從原水供給路8向冷水罐2供給,從而飲用水積存于冷水罐2。在泵9動作的狀態(tài)下,當由水位傳感器17檢測出冷水罐2內的水位超過預先設定的上限水位時,泵9停止。
[0041]當由水位傳感器17檢測出用戶打開冷水旋塞19或溫水旋塞23,并用水杯等使飲用水流出,且冷水罐2的水位低于預先設定的下限水位時,泵9動作,從而接水容器7內的飲用水通過原水供給路8而向冷水罐2供給。
[0042]當向冷水罐2供給接水容器7內的飲用水,且接水容器7內的水位低于插入管6的下端時,空氣從插入管6流入到原水容器4內,并且原水容器4內的飲用水通過插入管6而向接水容器7流出。
[0043]進而,在泵9動作的狀態(tài)下,當由流量傳感器14檢測出原水供給路8的飲用水用完時,如圖3所示,認為是接水容器7內以及原水容器4內的飲用水用完的情況,從而容器更換燈28點亮。
[0044]當容器更換燈28點亮時,拉出滑動臺12,將空的原水容器4更換為裝有飲用水的原水容器4。
[0045]如上所述,若使用該飲水機,則在原水容器4內的飲用水流出到配置于其下方的接水容器7時,由于與該流出的空氣等量的空氣通過插入管6而從接水容器7流入到原水容器4內(S卩,原水容器4內的飲用水與接水容器7內的空氣置換),因而原水容器4內不成為負壓。因此,能夠完全用光原水容器4的飲用水,并利用泵9順利地汲取接水容器7內的飲用水。
[0046]另外,由于在完全用光原水容器4的飲用水之前,使飲用水向接水容器7內流出,因此能夠利用泵9順利地汲取接水容器7內的飲用水。
[0047]附圖標記說明:1…框體;2…冷水罐;3…熱水罐;4…原水容器;5…容器支架;
6…插入管;7…接水容器;8…原水供給路;9…泵;12...滑動臺。
【權利要求】
1.一種飲水機,其特征在于,具有: 冷水罐(2),其對飲用水進行冷卻; 容器支架(5),其配置在比所述冷水罐⑵靠下方,以使出水口(10)朝下的姿勢載置有可更換式的原水容器(4); 插入管(6),其安裝于所述容器支架(5),在將所述原水容器(4)載置于所述容器支架(5)時,該插入管(6)插入于所述原水容器⑷的出水口(10); 接水容器(7),其接受從所述原水容器(4)的出水口(10)通過所述插入管(6)而流出的飲用水; 通氣孔(26),其進行向所述接水容器(7)內導入空氣以及從所述接水容器(7)內排出空氣;以及 原水供給路(8),其使積存于所述接水容器(7)內的飲用水經由泵(9)而向所述冷水罐(2)汲取, 所述插入管¢)的下端位于所述接水容器(7)的內部。
【文檔編號】B67D3/00GK104220363SQ201380017958
【公開日】2014年12月17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26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4月2日
【發(fā)明者】織田嘉范 申請人:株式會社宇宙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