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幼童車用座椅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安裝在汽車座椅上用來支撐和束縛幼童的車用座椅 系統。
背景技術:
通常,幼童汽車座椅、輔助座椅和嬰兒攜帶裝置作為汽車座椅的附屬 裝置,用于在汽車中束縛和支撐幼童,它們由剛性相對較大的支撐件構成, 該支撐件上裝有帶軟墊的護套以提供舒適的座椅。由于該支撐件通常由塑 料材料模制而成,所以所述座椅/攜帶裝置通常體積較大并且相對較重。這種座椅/攜帶裝置通過傳統的汽車安全帶(即汽車安全帶具有三個固 定點,以構成肩帶和腰帶)固定在汽車座椅上,該安全帶穿過設置在所述 支撐件背面上的安裝點。座椅/攜帶裝置的重量和體積會引起安裝過程中的 一些問題,這是因為這類座椅/攜帶裝置難以操縱,并且用戶很難看到座椅/攜帶裝置的后面來將安全帶正確定位。在最近的調查中發(fā)現超過70%的座 椅/攜帶裝置被錯誤地安裝。將剛性相對較大的支撐件和帶軟墊的護套結合使用也意味著所述座 椅/攜帶裝置的通風較差,因此無助于保證幼童坐在其中時不會發(fā)生過熱。 此外,所述帶軟墊的護套通常較笨重并且難以移開、洗滌和更換,從而妨 礙了用戶的試用。發(fā)明內容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一種安裝在汽車座椅上用來支撐和束縛 幼童的幼童車用座椅系統,包括至少一個座椅構件,所述或每個座椅構件 包括閉合框架,在該閉合框架上鋪展有柔性片材來限定出支撐面。所設的至少 一個座椅構件包括由鋪展在閉合框架上的柔性片材限定 出的支撐面,這意味著不需要使用剛性支撐件。這使所提供的座椅系統的 重量和體積顯著小于上述已公開的座椅/攜帶裝置。所述幼兒車用座椅系統優(yōu)選至少包括第一和第二獨立座椅構件,所述構件相互連接來限定出基座和靠背,每個座椅構件包括閉合框架,柔性片 材鋪展在該閉合框架上用來限定出支撐面。該幼童車用座椅系統還可包括具有閉合框架的第三座椅構件,柔性片 材鋪展在所述閉合框架上用來限定出支撐面,該第三座椅構件與所述第二 座椅構件相連接來限定出座椅頭枕。所述或每個閉合框架優(yōu)選定形為能使柔性片材鋪展在所述框架上形 成一體形輪廓的支撐面。所設的柔性片材在定型框架上張緊使所述座椅構件能夠定形為,當幼童坐在座椅系統中時能在幼童的周圍形成曲形,從而 改善了座椅構件的支撐能力。所述座椅構件還能夠定形為,能將支撐在座椅系統中的幼童和剛性構 件之間的接觸減到最小。從而能夠改善該座^"系統的整體舒適度,并能降 低通過與剛性構件接觸而發(fā)生壓力傷害(例如碰傷和擦傷)的可能性,尤 其是在萬一發(fā)生交通事故的情況下。這里提到的閉合框架指的是 一 種圍成空置的內部的連續(xù)框架,該框架 可包括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相對置的框架元件,所述框架的端與端相連接形 成閉合框架。所述柔性片材優(yōu)選由多孔透氣織物構成。這保證了座椅的通風,因此 降低了支撐在座椅系統中的幼童在高溫環(huán)境中發(fā)生過熱的危險。在一個特別優(yōu)選的實施例中,所述多孔透氣織物是一種網眼織物, <吏 用戶的視線能透過座椅構件。這在將座椅系統安裝在汽車座椅上的安裝過 程中是尤其有利的,由于這使用戶能看到座椅構件的背后。所述第一和第二座椅構件優(yōu)選通過連接裝置互相連接,該連接裝置包 括著地支撐件,使得該座椅系統可以自支撐。這里提到的汽車安全帶指的是一種傳統的汽車安全帶,所述安全帶具 有三個固定點以構成肩帶和腰帶。
根據以下對本發(fā)明優(yōu)選實施例的說明,并結合附圖將清楚地理解本發(fā)明的其他有利特征,在這里實施例僅作為說明性的例子,其中 圖1和圖2表示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的座椅系統; 圖3示出了圖1和圖2所示座椅系統的第一座椅構件; 圖4示出了圖3所示第一座椅構件的閉合框架;圖5和圖6是圖1和圖2所示座椅系統在第一、第二和第三座椅構件的相對位置調整前后的示意圖。圖7和圖8是圖1和圖2所示座椅系統的后部透視圖和后視圖;圖9a和9b示出了圖1和圖2所示座椅系統的連接件;圖10a-10d示出了一種鎖止系統,該系統允許所述第一和第二座椅構件的相對位置進行調整;圖11示出了一種鎖止系統,該系統允許第二和第三座椅構件的相對位置進行調整;圖12a-12c示出了將圖l和圖2所示座椅系統安裝在汽車座椅上的過程;圖13為包括示例性的幼童支撐安全帶的圖l和圖2所示座椅系統; 圖14是根據本發(fā)明另一實施例的座椅系統的第三座椅構件的局部視圖;圖15-18表示根據本發(fā)明又一實施例的座椅系統; 圖19表示根據本發(fā)明另一實施例的座椅系統;以及 圖20a-20f示出了框架元件。
具體實施方式
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圖1和圖2所示的幼童車用座椅系統10 用于安裝在汽車座椅上來支撐和束縛幼童。所述座椅系統10包括第一和第二座椅構件12, 14,所述第一和第二 座椅構件相互連接來限定出基座和靠背,每個座椅構件12, 14包括閉合 框架16,柔性片材18鋪展在該閉合框架上用來限定出支撐面。在圖1和圖2所示的實施例中,該座椅系統IO還包括具有閉合框架 16的第三座椅構件20,柔性片材18鋪展在該閉合框架上來限定出支撐面, 所述第三座椅構件20與所述第二座椅構件14相連接來限定出座椅頭枕。每個所述座椅構件12, 14, 20的閉合框架16優(yōu)選定形為能使柔性片 材18鋪展在該框架16上來形成一個體形輪廓的支撐面。在圖l和圖2所示的實施例中,該座椅構件12, 14, 20的所述框架 16定形為,能在座椅系統10中的幼童周圍彎成曲形來支撐幼童,并阻止 幼童相對于所述座以及相應的才匡架16 (圖4)。在圖1和圖2所示的實施例中,所述座椅構件12, 14, 20的框架16 也可定形為,能使每個座椅構件12, 14, 20所提供的支撐完全由具有上 述體形輪廓的支撐面來提供,該支撐面由鋪展在所述相關框架16上的柔 性片材18來限定。這種布置使坐在座椅系統10中的幼童與剛性框架(例 如框架16)之間的接觸減到最小。因此,將由坐在座椅系統10中的幼童 與該座椅系統10中的剛性構件之間的接觸所可能產生不適的程度或傷害 的危險減到最小。鋪展在每個座椅構件12, 14, 20的框架16上柔性片材18優(yōu)選為多 孔透氣的織物,以使所述座椅構件12, 14, 20能通風,從而將坐在座椅 系統10中的幼童在高溫環(huán)境發(fā)生過熱的危險降低到最小。在圖l和圖2所示的實施例中,所述柔性片材18為多孔透氣的網眼 織物。在將所述座椅系統10安裝到汽車座椅上時,使用網眼織物形式的柔 性片材18是有利的,因為這能使用戶的^L線透過所述座椅構件12, 14, 20,以保證不需要在座椅構件背面觀察就能將該座椅系統10正確地定位 在所述汽車座椅上。所述座椅系統10的第一和第二座椅構件12, 14優(yōu)選通過連接裝置相 連接,該連接裝置包括著地支撐22。在座椅系統IO力丈置在平面例如地板上時,所述著地支撐22優(yōu)選能幫 助該座椅系統IO保持在豎直位置。在圖1和圖2所示的實施例中,所述連接裝置包括與所述座椅構件12, 14, 20相互連接的支撐框架24。所述支撐框架24為彎曲的管狀結構,其 通過著地支撐22與所述形成座椅基座的第一座椅構件12相連,并且該框 架大致在形成座椅靠背的所述第二座椅構件14的背面向上延伸,并延伸 到所述形成座椅頭;f允的第三座椅構件20。所述連接裝置還優(yōu)選包括在所述第二座椅構件14和支撐框架24之間 延伸的第一和第二連接件30, 32,將所述第二座椅構件14安裝在支撐框 架24上,用來沿所述支撐框架24的長度方向滑動。所述第一連接件30 在所述第二座椅構件14的底部附近的端部被固定,并且該連接件的另端 滑動安裝在該支撐框架24上。所述第二連接件32在所述第二座椅構件14 的頂端附近的端部被固定,并且該連接件的另端滑動安裝在支撐框架24上。所述連接件30, 32和支撐框架24之間的滑動接合提供一種了用于調 節(jié)所述第二座椅構件14相對于所述第一座椅構件12的位置的手段,圖5 和圖6示出的所述座椅構件12, 14的相對位置作為一示例而給出。所述第二座椅構件14優(yōu)選能在預定的位置范圍內相對所述第一座椅 構件12進行調整,以適應該座椅系統10中的不同高度的幼童。這有助于 確保能提供適合于特定高度幼童的符合人機工程學的恰當的座位。為了有助于所述第二座椅構件14相對于所述第一座椅構件12的位置 的調整,該支撐框架24上可標有刻度34來標識出第二連接件32在支撐 框架24上的位置,這些位置對應于第二座椅構件14相對于第一座椅構件 的要求適合不同高度幼童的位置。如圖7、圖8、圖9a和圖9b所示,所述第二連接件32上優(yōu)選設有具 有標記38的窗口 36,通過該窗口可觀察到刻度34。這種布置使用戶能沿所述支撐框架24滑動該第二座^"構件14,直至 打算坐在所述座^"系統10中幼童的高度與窗口 36中所示出標記38相一 致,如圖10a和10b所示。如圖10a-10d所示, 一旦第二座椅構件14相對于第一座椅構件12的 位置能按期望調整好,該第二座椅構件可優(yōu)選通過鎖止系統40在所述支 撐框架固定就位。這使得不需要采用反復試驗法就能夠快速精確地調整所 述第二座椅構件14相對于所述第一座椅構件12的位置,以適應不同高度 的幼童。所述鎖止系統40包括多個等距隔開的凹槽42,所述凹槽沿支撐框架 24的相對置邊緣形成。如圖10a所示,位于所述支撐框架24 (僅示出了 一側)的相對兩側的第二連接件32上設有齒狀物44,該齒狀物接合在凹 槽42內以將所述第二連接件32相對于所述支撐框架24鎖定在合適的位 置,并能防止所述第二連接件32在該支撐框架24上發(fā)生滑動。該齒狀物44優(yōu)選通過樞軸銷46進行安裝,這樣使齒狀物44能樞轉 運動,使每個齒狀物44的接合部48的運動而與相應的凹槽42接合和脫 開。每一個齒狀物44還優(yōu)選包括凸輪部(未示出),該凸輪部容納在滑動 安裝在所述第二連接件32上的可分離件50內,使得所述可分離件50朝 向支撐框架24滑動可與每個齒狀物44的所述凸輪部相接合,該凸輪部使所述齒狀物44發(fā)生樞轉運動,以移動該齒狀物44的接合部48使其脫離 與相應凹槽42的接合,如圖10b所示。如圖10c所示,當所述支撐框架24的每一側上的齒狀物44脫離接合 時,所述第二連接件32可沿該支撐框架24自由滑動,從而可對所述第二 座椅構件14相對于所述第一座椅構件12進行調整。如圖10d所示, 一旦在調整完畢,可分離件50滑動離開支撐框架24, 所述可分離件50與每個齒狀物44的凸輪部之間的接合優(yōu)選能使所述齒狀 物44發(fā)生樞轉運動,以移動該齒狀物44的接合部48與鄰近的凹槽42相 接合。所述可分離件50和齒狀物44優(yōu)選為可彈性偏壓,使得該可分離件50 在釋放時可自動從支撐框架24移開。當可分離件50從所述支撐框架24 移開并與每個齒狀物44的所述凸輪部的接合脫離時,彈性偏壓件使齒狀 物44發(fā)生樞轉運動,以將接合部48與凹槽42相接合。這種結構允許在 支撐框架24的相對兩側上設彈性偏壓的、可壓低的按鈕,便于對所述第 二座椅構件14相對于所述第一座椅構件12的位置進行調整。所述連接裝置優(yōu)選還包括安裝在細長支撐件54 (見圖11)上的第三 連接件52,該支撐件可滑動地容納在所述支撐框架24內。該支撐件54進出所述支撐框架24的滑行運動提供一種用來調整所述 第三座椅構件20相對于所述第二座椅構件14的位置的手段,圖5和圖6 所示的座椅構件14, 20的相對位置作為一示例而給出。當該第三座椅構件20相對于所述第二座椅構件14定位在期望的位置 時,所述第三座椅構件可相對于支撐框架24、優(yōu)選通過鎖止系統固定就位。 該鎖止系統的形式可類似于與所述第二座椅構件14結合使用的鎖止系統 40。在圖l和圖2所示的實施例中,所述連接結構(裝置)限定出間隔布 置的定位器56, 58,以在將該座椅系統IO安裝在汽車座椅上的過程中, 當汽車安全帶60穿過所述座椅構件12, 14, 20時,來接受并定位該汽車 安全帶60。所設的定位器56, 58允許用戶將汽車安全帶60越過所述座椅構件12, 14, 20 (圖12a)的前部,以使肩帶62同所述第二和第三座椅構件14, 20之間的開口相對齊,以及腰帶64同所述第一和第二座椅構件12, 14(圖 12b)之間的開口相對齊。在拉緊所述汽車安全帶60來增加肩帶62和腰帶64的張力時,所述肩帶62被拉緊靠在由支撐框架24和第二連接件32 限定出的定位器56上,并且所述腰帶64被拉緊靠在由著地支撐件22(圖 12c)限定出的定位器58上。從而所述定位器56, 58可接受并定位所述 肩帶62和腰帶64,并將其保持就位,使得能將該座椅系統10緊靠所述汽 車座椅拉緊。這種布置使用戶在將該座椅系統10安裝在汽車座椅上時,不需要通 過任何設置在座^"系統背面的連接件對所述安全帶60進行定位。因此, 用戶不需要看到并觸到所述座椅系統10的后面。在圖1和圖2所示的實施例中,所述座椅系統10包括第一和第二穩(wěn) 定構件66, 68,所述穩(wěn)定構件在座椅系統10的后部限定出間隔的接觸點, 當該座椅系統10安裝在汽車座椅上時用來支撐所述座椅系統。如圖7和圖8所示,所述第一穩(wěn)定構件66優(yōu)選與所述著地支撐22 — 體構成,來限定出兩個橫向延伸的支臂22a和22b,所述支臂在它們的末 端部限定出接觸點。如圖7和圖8所示,所述第二穩(wěn)定構件68優(yōu)選安裝在支撐框架24的 頂部或在該頂部附近,用來限定出兩個4黃向延伸的支臂68a和68b,所述 支臂也在它們的末端部限定出接觸點。每個支臂68a, 68b的末端部可設 有接觸墊68c, 68d,以降低汽車座椅和所述末端部之間的壓力,從而當所 述座椅系統IO安裝在汽車座椅上并通過安全帶60固定緊靠在該汽車座椅 上時,可降低該末端部損壞或劃傷汽車座椅的危險。當將座椅系統10安裝在汽車座椅上時,所設的橫向間隔開的接觸點 支撐該座椅系統,從而防止所述座椅系統繞所述支撐框架24樞轉并保證 該座椅系統在所述汽車座椅上的穩(wěn)定性。當該座椅系統10安裝在汽車座椅(如圖5和圖6所示)時,所述橫 向間隔的接觸點連同第一座椅構件12的下邊緣(也優(yōu)選與所述汽車座椅 相接觸)限定出五點接觸裝置來支撐所述座椅系統,并有助于防止該座椅 系統10在汽車座^"上發(fā)生扭曲和傾翻。如圖13所示,幼童優(yōu)選通過五點式安全帶系統70束縛在所述座椅系 統10內。所述五點式安全帶系統70包括四個位于所述第二座椅構件14的框架 上的靜態(tài)固定點70a-70d,使得安全帶能越過幼童的每個肩部,并且有安 全帶從所述第二座;fr構件14的相對側環(huán)繞幼童的腰部延伸。張緊帶72優(yōu)選一端固定到所述第一座椅構件12的柔性片材18上, 并在幼童的兩腿之間延伸,在幼童腰部中間部位與其它安全帶相遇。在這 里,優(yōu)選通過帶扣74將所述張緊帶72和安全帶相互連接。因而,該張緊 帶72能優(yōu)選調節(jié)長度以增加肩帶上的張力,從而保證能將幼童安全地束 縛在座椅系統10中。從圖2可以看出,所述座椅構件12, 14, 20包括側邊緩沖件76, 78, 80,所述側邊緩沖件沿相應框架16的一部分安裝在所述座椅構件的任一 側上。每一個^:置在第一和第二座椅構件12, 14上的所述緩沖件76, 78包 括由彈性可變形的材料構成的透氣片82, 84,如果坐在座椅系統10中幼 童移向相應框架16而接觸該透氣片時,后者發(fā)生變形而吸收能量。每一個設置在第三座椅構件20上的所述緩沖件80包括由彈性可變形 的材料構成的透氣片86,如果坐在座椅系統10中幼童的頭部移向相應框 架16而接觸該透氣片時,后者發(fā)生變形而吸收能量。因此,當安裝有該座椅系統10的汽車(例如)進行減速或轉彎時, 所設的緩沖件76, 78, 80可進一步將由坐在座椅系統10中的幼童和相應 的框架16之間的接觸所可能產生的不適的程度或傷害的危險減到最小。在其他實施例中,所述緩沖件76, 78, 80上所設的透氣和/或非透氣 片可以變化。例如,所述第三座椅構件20的緩沖件80可包括如圖14所 示的透氣片86。在另外一些實施例中,也可以將所述緩沖件76, 78, 80 省略。圖15-18中示出了根據本發(fā)明另一個實施例的幼童車用座椅系統90。所述座椅系統90包括第一和第二座椅構件92, 94,所述座椅構件相 互連接限定出基座和靠背,每個所述座椅構件92, 94包括閉合框架96, 所述閉合框架上鋪展有柔性片材98來限定出支撐面。每個座椅構件92, 94的閉合框架96優(yōu)選定形為能使所述柔性片材鋪 展在所述框架96上來限定出一體形輪廓的支撐面。類似于參考圖1和圖2所述的實施例的方式,將所述座椅構件92, 94 的框架96這樣定形,使之能在所述座椅系統90中的幼童周圍彎成曲形來 支撐幼童,并阻止幼童發(fā)生側移。同樣地,所述框架96定形為,使得每個座椅構件92, 94所提供的支 撐完全由鋪展在相關框架96上的柔性片材98來提供,從而將坐在該座椅系統90中的幼童和所述座椅系統90的剛性構件之間的接觸減到最少。所述柔性片材98優(yōu)選為多孔透氣的織物,以使座椅構件92, 94通風, 并且,在如圖15-18所示的實施例中,該柔性片材為網眼織物。所述第一和第二座椅構件92, 94通過連接裝置相互連接,該連接裝 置包括著地支撐件100,所述著地支撐件優(yōu)選在座椅系統90放置在平面(例 如地板)上時,能幫助該座椅系統90保持在豎直位置。所述連接裝置還優(yōu)選包括U-形把手102,該把手102的末端安裝在連 接件104上,所述連接件在所述座椅系統90的相對側上連接于所述第一 和第二座椅構件92, 94之間。所述把手102優(yōu)選通過樞軸安裝到每個所述連接件104上,使得該把 手102能從如圖15和圖17所示的第一l&運位置樞轉到如圖16和圖18所 示的第二支撐位置。在該搬運位置,所述把手102延伸越過所述第一和第 二座椅構件92, 94。在所述支撐位置,該把手102在所述第二座椅構件 94的后面延伸。在圖15-18中所示的實施例中,當該座椅系統90安裝在汽車座椅上時, 所述第二座椅構件94和把手102 (在其第二支撐位置)限定出間隔的定位 點A, B來定位汽車安全帶(未示出),使得坐在座椅系統90中的幼童面 向所述汽車座椅的背部,并且該安全帶經過所述座椅構件92, 94的后部。所述肩帶優(yōu)選沿所述第二座椅構件94的框架96的最高支臂定位在定 位點A處,并且所述腰帶優(yōu)選橫過所述把手102的寬度,定位在定位點B 處,該定位點處于與該^^手102的末端間隔開的位置。如圖16所示,幼童優(yōu)選通過三點安全帶系統106束縛在所述座椅系 統90中。所述三點安全帶系統106優(yōu)選具有兩個固定點106a, 106b,該固定點 位于所述第二座椅構件94的柔性片材98上,使得安全帶能通過幼童的每 個肩部并向他們的腰部延伸。張緊帶108優(yōu)選一端固定到所述第一座椅構件92的柔性片材98上, 并在幼童的兩腿之間延伸,在幼童腰部中間部位與其它安全帶相遇。在這 里,優(yōu)選通過帶扣IIO將所述張緊帶108和安全帶相互連接。因而,該張緊帶108能優(yōu)選調節(jié)長度以增加肩帶上的張力,從而保證 將幼童安全地束縛在座^"系統卯中。從圖15中可以看出,所述第一和第二座椅構件92, 94包括側邊緩沖件112, 114,所述緩沖件沿著相應的框架96的一部分安裝在所述座椅構 件的每一側上。每一個所述緩沖件112, 114包括由有彈性可變形的材料構成的透氣 片116。當坐在座椅系統90中幼童移向相應框架96而接觸時該透氣片時, 后者發(fā)生變形而吸收能量。如同參考圖1和圖2所描述的實施例一樣,當安裝有該座椅系統90 的汽車(例如)進行減速或轉彎時,所設的緩沖件112, 114可進一步將 由坐在座椅系統90中的幼童和相應的框架96之間的接觸所可能產生的不 適的程度或傷害的危險減到最小。在其他實施例中,所述緩沖件112, 114可包括由彈性可變形材料構 成的非透氣片,在另外一些實施例中,也可以將所述緩沖件112, 114省略。圖19中示出了根據本發(fā)明另一個實施例的幼童車用座椅系統120。 所述座椅系統120包括單個座^"構件122,所述座^"構件122限定出基座并包括閉合框架124,在該閉合框架上鋪展有柔性片材126來限定出支撐面。所述座椅構件122的閉合框架124優(yōu)選定形為,能使所述柔性片材126 鋪展在所述框架124上來限定出一個體形輪廓的支撐面。類似于參考圖1和圖2以及圖15-18所述的實施例的方式,將所述座 椅構件122的框架124定形為,能在座椅系統120中的幼童周圍彎成曲形 來支撐幼童,并阻止幼童發(fā)生側移。同樣地,所述框架124定形為,使得該座椅構件122所提供的支撐完 全由鋪展在相關框架124上的柔性片材126來提供,因此,將坐在座椅系 統120中的幼童和所述座椅系統的剛性構件之間的接觸減到最少。所述柔性片材126優(yōu)選為多孔透氣的織物,以使座椅構件122通風, 并且,在如圖19所示的實施例中,該柔性片材為網眼織物。在圖19所示的實施例中,所述座椅構件122包括沿所述框架124的 一部分安裝在該座椅構件的每一側上的緩沖件128。每個緩沖件128包括 由彈性可變形材料構成的透氣片130,當坐在座椅系統120中幼童移向相 應框架124而接觸時該透氣片時,后者發(fā)生變形而吸收能量。如同參考圖l和圖2和圖15-18中所示的實施例一樣,當安裝有該座 椅系統120的汽車(例如)進行減速或轉彎時,所設的緩沖件128可進一步將由坐在座椅系統120中的幼童和所述框架124之間的接觸所可能產生的不適的程度或傷害的危險減到最小。在其他實施例中,所述座椅構件122可包括緩沖件130,該緩沖件具 有由彈性可變形材料構成的非透氣片。在另外一些實施例中,也可以將所 述緩沖件130省略。如圖20a-20f中的橫截面視圖所示出的框架元件132,適合用于構造如 圖l-19所示的座椅系統10, 90, 120的每個座椅構件的閉合框架16, 96, 124。所述框架元件132包括細長主體134,在橫截面^L圖中,該主體具有 大體呈U-形的輪廓,來限定出間隔開的內支臂136和外支臂138,并從一 個基座142的面140懸垂下來形成開口溝槽144,如圖20a所示。如圖20b所示,所述支臂136, 138的末端部146, 148限定出支架, 用來接受鋪展在所述框架元件上的柔性片材150,并且當所述柔性片材150適合用來接合該柔性片材150,以防止將該柔性片材150從該內支臂136 朝向所述外支臂138抽出。在圖20b所示的布置中,該接合通過倒鉤152來實現,該倒鉤沿所述 內支臂136的末端部146設置,在使用時,所述倒鉤突入柔性片材150從 而將該柔性片材夾緊。所述框架元件還優(yōu)選包括肋154,該肋從基座142的相對面156突出 并到所述內支臂136和外支臂138,該肋與該外支臂138相齊平。所述框架元件可以是注塑件或者是依靠構成框架元件的材料所形成 的擠出件。使用時,柔性片材150的一端沿著框架元件的內支臂136的末端部 146,并沿溝槽144的開口的內邊緣,通過所述倒鉤152進行固定。隨后,所述柔性片材150巻繞在該框架元件上,使得該柔性片材150 鋪展在所述槽144的開口上。隨后,所述柔性片材150環(huán)繞相對的框架元件(未示出)伸展,使得 該柔性片材鋪展在所述相對框架元件的溝槽144的開口上,并且該柔性片 材沿著所述相對的框架元件的溝槽144的開口的所述內邊緣,通過倒鉤152 錨固在所述相對的框架元件的內支臂136的末端部146上。所設從每個所述框架元件的基座142的相對面156突出的肋154起到將柔性片材150與所述每個框架元件的基座142間隔開的作用。為了把所述柔性片材150固定在每個框架元件上,并且增加柔性片材150的張緊度,可將插入式錨固件158嵌入每個框架元件的所述開口溝槽144內,如圖20和圖20d所示。在將插入式錨固件158嵌入每個框架元件的所述開口溝槽144內時,所述柔性片材150越過相應框架元件的外支臂138被拉進槽144內,從而提高了所述柔性片材150的張緊程度。所述插入式錨固件158優(yōu)選由彈性可變形材料構成,并且每個框架元件的內支臂136和外支臂138以及該插入式錨固件138優(yōu)選定形為,當所述插入式錨固件158被嵌入相應的槽144內時,可防止該插入式錨固件發(fā)生脫離。為了阻止柔性片材150和插入式錨固件158沿槽144的長度方向發(fā)生 滑移,每個框架元件的槽144內的內支臂136和外支臂138的側壁可包括 多個間隔開的刀形件(未示出),當所述插入式錨固件158嵌入槽144內 時,該刀形件咬合住所述片材150。在圖20c和圖20d所示的實施例中,護罩160沿所述插入式錨固件158 的外支臂以翼形方式附裝,該護罩可以折疊在框架元件的細長主體134的 外支臂上,以覆蓋在鋪設在所述框架元件上的柔性片材150上,如圖20e 和圖20f所示。所述護罩160優(yōu)選由彈性可變形材料構成,來保護巻繞在所述框架元 件上的柔性片材150,并可與所述插入式錨固件158—體制成。 在其他方式中,可以將所述肋154省略。還可以想到所述基座142不需要是沿所述框架元件132的整個長度延 伸的連續(xù)件。如圖4所示,所述基座142也可以是其他方式,包括多個等 距隔開的基座件142a, 該基座件在所述內支臂136和外支臂138之間延 伸。
權利要求
1.一種安裝在汽車座椅上用來支撐和束縛幼童的幼童車用座椅系統,包括至少一個座椅構件,所述或每個座椅構件包括閉合框架,所述閉合框架上鋪展有柔性片材來限定出支撐面。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幼童車用座椅系統,其特征在于,該系統包括至少第一和第二獨立座椅構件,所述構件相互連接來限定出基座和靠 背,每個座椅構件包括閉合框架,所述閉合框架上鋪展有柔性片材來限定 出支撐面。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幼童車用座椅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具 有閉合框架的第三座椅構件,所述閉合框架上鋪展有柔性片材來限定出支 撐面,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座椅構件互相連接來限定出基座、靠背和頭 枕。
4. 根據權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項所述的幼童車用座椅系統,其特征 在于,所述每個閉合框架定形為能使柔性片材鋪展在所述框架上形成體形 輪廓的支撐面。
5. 根據權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項所述的幼童車用座椅系統,其特征 在于,所述柔性片材由多孔透氣的織物構成。
6.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幼童車用座椅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 透氣的織物為網眼織物。
7. 根據權利要求2和從屬于權利要求2的任一項所述的幼童車用座椅 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座椅構件通過連接裝置相互連接,所 述連接裝置包括著地支撐件。
8. 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幼童車用座椅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 裝置還包括與座椅構件相互連接的支撐框架,所述支撐框架包括調整機 構,用來在預定的位置范圍調整所述座椅構件的相對位置,以適應不同高 度的幼童。
9. 根據權利要求1至8中的任一項所述的幼童車用座椅系統,其特征 在于,還包括間隔開的座椅安全帶定位器,當汽車安全帶穿過所述座椅系 統,以使該座椅系統安裝在汽車座椅上時,所述定位器用來接受并定位汽 所述車安全帶,
10. 根據權利要求8和9所述的幼童車用座椅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裝置限定出所述安全帶定位器。
11. 才艮據權利要求1至IO任一項所述的幼童車用座椅系統,其特征在 于,所述或每個閉合框架包括具有細長主體的框架元件,該主體的橫截面 具有大體上呈U形的輪廓,用來限定出間隔開的、從一個基座面上懸垂下 來的內支臂和外支臂,從而形成開口溝槽來接受插入式錨固件,所述支臂 的末端部限定出支架來接受鋪展在所述框架元件上的所述柔性片材,并且:長主體適合用來咬合住該柔性片材,、'當插二式錨固;嵌入所述槽內時,防止將該柔性片材從所述內支臂拉入所述溝槽中,使得所述柔性片材能在 所述外支臂上被拉進該溝槽內,從而提高了該柔性片材的張緊程度。
12. 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幼童車用座椅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內支臂包括多個倒鉤,當所述柔性片材鋪設所述溝槽的開口上時,所述倒鉤 咬合住該柔性片材,來防止當插入式錨固件嵌入所述溝槽內時所述片材從 所述內支臂拉入該溝槽中,使得所述片材能在所述外支臂上被拉進所述溝 槽內,從而提高了該柔性片材的張緊程度。
13. 根據權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幼童車用座椅系統,其特征在于, 所述內支臂和外支臂以及所述插入式錨固件優(yōu)選定形為,當所述插入式錨 固件嵌入相應的溝槽內時,防止該插入式錨固件發(fā)生脫離。
14. 根據權利要求11至13任一項所述的幼童車用座椅系統,其特征 在于,所述細長主體還包括肋,該肋從所述基座的相對面突出到所述支臂, 并與所述外支臂相齊平,來引導在該細長主體上的所述柔性片材,同時將 該片材與所述基座隔開。
15. 根據權利要求11至14任一項所述的幼童車用座椅系統,其特征 在于,在所述溝槽內的所述支臂的所述側壁上形成有多個間隔開的刀形 件,以在將所述插入式錨固件嵌入所述溝槽內時來咬合住所述柔性片材, 并可以阻止所述柔性片材和所述插入式錨固件沿該溝槽的長度方向發(fā)生 滑移。
16. 根據權利要求11至15任一項所述的幼童車用座椅系統,其特征 在于,還包括附裝在所述插入式錨固件上的彈性護罩件,該護罩以翼形的 形式折疊在所述細長主體的外支臂上,來覆蓋鋪展在所述細長主體周圍的 柔性片材。
17. 根據權利要求1至16中的任一項所述的幼童車用座椅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或至少一個座椅構件包括側邊緩沖件,所述側邊緩沖件沿著 相應的框架的一部分安裝在所述座椅構件的每一側上,當幼童移向相應框 架時,用來吸收坐在所述幼童車用座椅系統中的幼童的能量。
18.根據權利要求17所述的幼童車用座椅系統,其特征在于,每一個 側邊緩沖件包括由彈性可變形材料構成的透氣片,當幼童移向相應框架而 接觸時,所述透氣片發(fā)生變形,以吸收坐在所述幼童車用座椅系統中的幼 童的能量。
全文摘要
一種幼童車用座椅系統(10;90;120),用于安裝在汽車座椅上來支撐和束縛幼童,包括至少一個座椅構件(12,14,20;92,94;122),每個座椅構件(12,14,20;92,94;122)包括閉合框架(16;96;124),在所述閉合框架上鋪展有柔性片材(18;98;126)來限定出支撐面。
文檔編號B62B7/00GK101233012SQ200680027792
公開日2008年7月30日 申請日期2006年6月5日 優(yōu)先權日2005年6月4日
發(fā)明者R·I·維克斯, S·B·皮爾斯 申請人:空間網絡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