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建筑機械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高效的建筑領域的環(huán)保的管道外壁除銹設備。
背景技術:
在建筑施工過程中經常需要對金屬型材的管道表面進行除銹作用。現有除銹的方式主要通過手工進行,手工除銹效率低,并且勞動強度大。雖然市面上出現了一些除銹打磨機,但是其無法適應不同直徑大小的管道,使用范圍有限。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新的技術方案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有效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高效的建筑領域的環(huán)保的管道外壁除銹設備。
為達到本發(fā)明之目的,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高效的建筑領域的環(huán)保的管道外壁除銹設備,包括支撐塊、設置于所述支撐塊上的支架裝置、設置于所述支架裝置上的電缸裝置、設置于所述電缸裝置上的除銹裝置,所述支撐塊的上表面設有收容槽,所述支架裝置包括第一支架、設置于所述第一支架上的第一固定桿、設置于所述第一支架上的第一光滑塊、位于所述第一支架上的頂靠桿,所述電缸裝置包括第二支架、設置于所述第二支架上端的電缸、位于所述電缸左側的推動桿、設置于所述推動桿上的第二光滑塊,所述除銹裝置包括限定桿、位于所述限定桿下方的升降桿、位于所述升降桿下方的固定板、位于所述固定板下方的打磨塊、位于所述升降桿左右兩側的彈簧。
所述第一支架的下端與所述支撐塊的側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支架上設有貫穿其左右表面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固定桿呈傾斜狀,所述第一固定桿的兩端與所述第一支架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光滑塊收容于所述第一通孔內且與所述第一支架固定連接。
所述頂靠桿設有兩個,所述頂靠桿呈傾斜狀,所述頂靠桿的一端與所述第一支架的側面固定連接,所述頂靠桿位于所述第一通孔的上下兩側。
所述第二支架呈l型,所述第二支架的下端與所述第一支架的側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支架的上端與所述電缸固定連接。
所述推動桿的右端與所述電缸連接,所述推動桿貫穿所述第一光滑塊的左右表面且與其滑動接觸,所述頂靠桿的另一端頂靠在所述推動桿上且與其滑動接觸,所述推動桿上設有貫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光滑塊收容于所述第二通孔內且與所述推動桿固定連接。
所述升降桿的上端與所述限定桿固定連接,所述升降桿貫穿所述第二光滑塊的上下表面且與其滑動接觸,所述升降桿的下端與所述固定板固定連接,所述固定板與所述打磨塊固定連接。
所述彈簧設有兩個,所述彈簧的上端與所述推動桿固定連接,所述彈簧的下端與所述固定板固定連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發(fā)明高效的建筑領域的環(huán)保的管道外壁除銹設備能夠適應不同直徑大小管道的需求,使用范圍廣,并且除銹效率高,人工勞動強度低,能夠很好的滿足不同直徑大小的管道除銹的需要。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高效的建筑領域的環(huán)保的管道外壁除銹設備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高效的建筑領域的環(huán)保的管道外壁除銹設備做出清楚完整的說明。
如圖1所示,本發(fā)明高效的建筑領域的環(huán)保的管道外壁除銹設備包括支撐塊1、設置于所述支撐塊1上的支架裝置2、設置于所述支架裝置2上的電缸裝置3、設置于所述電缸裝置3上的除銹裝置4。
如圖1所示,所述支撐塊1呈長方體,所述支撐塊1的上表面設有收容槽11,所述收容槽11可以放置不同直徑大小的管道,以便對管道起到一定的固定作用。
如圖1所示,所述支架裝置2包括第一支架21、設置于所述第一支架21上的第一固定桿22、設置于所述第一支架21上的第一光滑塊23、位于所述第一支架21上的頂靠桿24。所述第一支架21的下端與所述支撐塊1的側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支架21上設有貫穿其左右表面的第一通孔211,所述第一通孔211呈方形。所述第一固定桿22呈傾斜狀,所述第一固定桿22的兩端與所述第一支架21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光滑塊23呈長方體,所述第一光滑塊23收容于所述第一通孔211內且與所述第一支架21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光滑塊23采用光滑材料制成,即采用摩擦系數小的材料制成。所述頂靠桿24設有兩個且上下相對設置,所述頂靠桿24呈傾斜狀,所述頂靠桿24的一端與所述第一支架21的側面固定連接,所述頂靠桿24位于所述第一通孔211的上下兩側。
如圖1所示,所述電缸裝置3包括第二支架31、設置于所述第二支架31上端的電缸32、位于所述電缸32左側的推動桿33、設置于所述推動桿33上的第二光滑塊34。所述第二支架31呈l型,所述第二支架31的下端與所述第一支架21的側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支架31的上端與所述電缸32固定連接。所述電缸32與電源(未圖示)電性連接,為其提供電能,所述電缸32上設有開關(未圖示),方便控制其打開或者關閉。所述推動桿33呈長方體,所述推動桿33的右端與所述電缸32連接,使得所述電缸32可以帶動所述推動桿33左右移動,所述推動桿33貫穿所述第一光滑塊23的左右表面且與其滑動接觸,所述頂靠桿24的另一端頂靠在所述推動桿33上且與其滑動接觸,使得所述推動桿33可以穩(wěn)定的左右移動,所述推動桿33上設有貫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二通孔331,所述第二通孔331呈方形。所述第二光滑塊34呈長方體,所述第二光滑塊34收容于所述第二通孔331內且與所述推動桿33固定連接,所述第二光滑塊34采用光滑材料制成,即采用摩擦系數小的材料制成。
如圖1所示,所述除銹裝置4包括限定桿41、位于所述限定桿41下方的升降桿42、位于所述升降桿42下方的固定板43、位于所述固定板43下方的打磨塊44、位于所述升降桿42左右兩側的彈簧45。所述限定桿41呈長方體。所述升降桿42呈長方體,所述升降桿42的上端與所述限定桿41固定連接,所述升降桿42貫穿所述第二光滑塊34的上下表面且與其滑動接觸,使得所述升降桿42只能豎直上下移動,所述升降桿42的下端與所述固定板43固定連接。所述固定板43呈長方體,所述固定板43與所述打磨塊44固定連接。所述打磨塊44呈長方體,所述打磨塊44采用打磨材料制成,從而可以對管道的外表面進行打磨,以便清除管道外表面上的鐵銹。所述彈簧45設有兩個,所述彈簧45的上端與所述推動桿33固定連接,所述彈簧45的下端與所述固定板43固定連接,從而對所述固定板43起到支撐作用,使得所述打磨塊44可以僅僅的頂靠在管道的外壁上。
如圖1所示,所述本發(fā)明高效的建筑領域的環(huán)保的管道外壁除銹設備使用時,首先將管道放置在所述收容槽11內,且位于打磨塊44的下方,由于彈簧45的設置,使得所述打磨塊44緊緊的頂靠管道的外壁上,此時打開電缸32的開關,使得所述推動桿33不斷的左右移動,進而使得所述除銹裝置4不斷的左右移動,使得所述打磨塊44不斷的左右移動,從而對管道進行除銹作業(yè)。當需要對管道進行全面除銹作業(yè)時,此時旋轉管道,以便打磨塊44對管道外壁上的其他部位進行打磨。至此,本發(fā)明高效的建筑領域的環(huán)保的管道外壁除銹設備使用過程描述完畢。